字厨塔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mesfo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與那些寂寞的村庄不同,桂林灵川江头村的寂寞却显得丛容不迫,村里村后雄浑的一座座山门,俨然的田舍,在午后隆冬的阳光普照下,一块块地里的农作物经历了严冬的风霜雨雪,依然一片生机盎然,让人感到十分的欣慰。
  我们驱车旅途劳顿地来到江头村,周氏爱莲祠堂的古朴淡雅,绵绵的书香,从家祠建筑精雕细作中,品读到了周家先辈们的用心良苦。祠堂是家族的图腾,它容纳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宗祠最里边的神龛往往摆放着始祖的神像,此是对祖先的感恩戴德,北宋大儒理学家周敦颐的画像就摆放宗祠的最里面。画像的人,深谙周敦颐的哲学、文学思想脉搏,与中国二千多年哲学一路走过来的源头。他在绘画心中的周敦颐形象时,神态温和宁静,深邃的目光里透露着一种博大的沉思。周敦颐的沉思,使水到山穷的儒学又突然峰回路转,迎来柳暗花明的出路。
  作为周敦颐的后裔,数百年前,江头村的周家祖先,颠沛流离,一路辗转,吃尽苦头,从千里迢迢的江西来到江头村安家落户。每一个家族的变迁,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隐藏于祖先们守口如瓶的秘密。《百年孤独》有一句颇让人们玩味的话,“只要没人死了埋在地下,你就不属于这个地方”。“地下”无疑是指生于斯死于斯的故乡,散文家何述强先生有篇散文叫《死亡故乡》,死亡与故乡构成了一对患难的孪生兄弟。公元一0七三年,功成身退的周敦颐仙逝于庐山濂溪书院,“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阴”,晚年的周敦颐过着渔樵耕读的田园生活,仰慕庐山潜心治学,讲道授徒。明朝中期,周敦颐的第十四代后裔,从湖南道州府营道县迁徙落户江头,迁徙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情,与故土的诀别,丢下祖先的坟茔,周敦颐的后裔有种说不出的难言之痛,路漫漫,夜梦长,在举步维艰里照见现实。
  “莲,花之君子者也。”真正的君子于无时无地坦然地直面人生。对一个家族来说,大迁徙意味着前途未卜的重新开始,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山野,拿什么建造一个梦寐以求炊烟升起的村落?纵观煌煌五千年华夏文明,我们记住了《左传》、《战国策》、《史记》、《三国志》、《资政通鉴》等等历史巨著里,那些大起大落的历史事件、帝王将相圣贤英雄,而忽视了由无数村庄乡党辛勤劳辍创造的农耕文明。
  惜字如墨的《爱莲说》,深深根植于周氏宗族的血脉基因。宗祠是一个家族文化的象征,江头村的周氏家族以“爱莲家祠”四个古朴字体作为宗祠的额匾,不言而喻,“江洲头爱莲文化”数百年来已深深地渗透到周家子孙的血液和灵魂。中央电视台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对江头村片名命为“清白可荣身”,此是对江头村“一贯以道之”的褒奖。
  每个走进江头村的人,免不了对江头村在明清、近代涌现200多位大大小小官员的现象感到由衷的赞叹。时过变迁,流连于江头村古韵宁静的明清古院,桂北冬日的阳光懒懒洋洋地落在古巷、门府里,一只斑白的小猫“喵喵”两声,胆怯地看着来人,便遁迹于农家院子的古藤。响午时分,只有我们几个,乐不知疲倦地对江头村眼前的书香古院拍个不停,惊动了古院幽静的遗梦。
  护龙河缓缓流淌而过,字厨塔屹立于爱莲家祠东南侧,有石拱桥风雨相伴,妇女们在清澈的涓涓细流捣衣,几个儿童在河畔嬉耍。不远处的菜园,一个中年妇女弯腰在锄草。字厨塔掩映于苍翠的古树底下,塔尖形似笔峰,与村边的笔架山、王印山遥呼相应。
  对汉字的敬畏,江头村周氏家族从祖先周敦颐那里继承了过来。江头村数百年的家风族训中,对母语的敬畏与天地同列。在他们的眼里,汉字隐藏着生命的高贵与尊严,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事关家族兴旺,事关社稷安危,事关科举功名,事关读书人道德风范。江头村的每个孩子,从小便从族训中领会了对文字的敬畏之心。在江头村人的眼里,在纸上写过的字不能亵渎,不能将脚踏在写过的字纸上,不能将写过的字纸随意送人,不能将写过的字纸随时焚烧......孩子们写过的描红、作业本,练习过的毛笔字废纸,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到字厨塔举行仪式烧掉。上苍为鉴,缕缕青烟,化作江头村祖先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对字纸的敬重。
  走在幽静的古巷子,陈旧的门楣上悬挂的牌匾“布政使”、“知府”、“同知”等古韵字体,我们就不难理解江头村为什么走出去如此多的科举人才,唯有用心读书才明白其中的奥妙。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去流亭老街上买菜时天色已经擦黑。回来时路过那棵几百年的老国槐时,路西店门口聚了一堆人,好几人打着手电在逡巡,隐约中看到黑影中是一棵过人高的昙花,才想起那家店主在店侧闲余的土地上开了一处小花圃。围观的大都是邻居朋友。人们在等昙花一现,从花骨朵到伸展开来的那一绽倾情。  忽然就想起了村子未搬迁时,那时住的没有高下,家家都是平房,大都有个小院,二爹院里也有二爷爷留下的一株一人高的昙花。也是这个时节,二爹
期刊
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兄妹四个中我排行老二,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小时候,母亲常说她有三件小棉袄,分別是大姐、大妹和小妹。我感到有些不公平,憋屈地问母亲:“我怎么不是您的小棉袄呢?”“老年俗话,闺女才是娘的小棉袄,你一个臭小子,捣什么乱!”我不高兴,悄悄地抹眼泪,母亲连忙哄我说:“你是男子汉,是娘的棉大衣。”破涕为笑的我,在姐妹面前算是找回了一点所谓的自信,感觉自己像个挺厉害的男子汉。  儿时的记忆里,母
期刊
朱永新教授倡议我们:4月,让我们一起去踏青!4月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都是春天的信息。  的确,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黄河泰山,已被春色尽染。四月,让我们去踏青,春天,欢迎你随我一起游泰山!  巍峨壮丽,深邃凌云,这就是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她前邻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济南,面积达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拔地而起
期刊
老龙湾位于临朐县城南10公里处,相传湾里有泉眼直通东海。这里的水四季恒溫,别有一番天地。  来老龙湾好几次了,这里有我喜欢的碧水清泉,更有我向往的那青青翠竹。  进入老龙湾,满满的绿意扑面而来,随处可见的竹子掩映着古朴的木栈道,环绕在那一方碧水周围。  还没到竹林,阵阵风吹竹林的声音已入耳际,时而如千军万马,时而如絮絮低语,于是静下心来细细体会。这种声音在如此静逸的空气中竟然有了一种深远的感觉。冬
期刊
“学农日”,出现在学校教学的课程中,是在我刚刚升入高中学习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学校为了贯彻落实学校的教育方针,每周都要安排一天学农课,到农场去参加生产劳动。由于我对学农课的印象特别深,以至于在以后的人生中经常想起这段经历。  那时,每到学农日,学生要自行准备农具,由学校统一组织我们高中四个班的同学一起去农场劳动。虽然距离农场不远,但学校每次都要求我们天不亮就要出发。  有一次去农场学农,天刚蒙
期刊
我会在任何一棵大树下伫足。继而,我的目光从它的根部、躯干渐渐地向上攀爬,直到它抚摸云天的细枝末节。  这是一种身不由己的仰望。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大树,尤其是古树,我一直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近于偏执的喜爱。我想,除了亲人,我所拥抱过并将继续拥抱的生命,也唯有老树了。  我老家——当年的那桃生产队坐落于桂西北的丘陵坡野上,地势大起大落,百年甚至数百年前,那里是莽莽野木,虎熊出没。小时候,还记得家里存着
期刊
出县城沿平日公路向西南行驶,过山东省重点镇柴沟镇,公路沿坡而上,大约十里路的光景,爬上公路的最高处——青龙山的东坡。站在这儿,向东南方向望去,一道高岭横亘眼前,这岭比青龙山高度还高好多,一个村庄就坐落在这山和岭之间的凹地。村子西南方向略高,东北方向就是高密的李家庄水库。这个村庄,就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咸家庄。  八十年代以前,因地势的原因,从青龙山流下的雨水分两股流向村庄,一股径自从村子中间穿过,
期刊
2018年暮春,你应邀赶赴一场文字的约会,有幸初识了位于济南南部山区柳埠镇簸箕掌村的水帘峡。又恰逢天降春雨,得赏峡谷别样风光,以记之。  ——题记  一  清晨,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天空中一片云雾空濛。春雨的潮湿感,挟裹着几多花香气迎面扑来,无声无息地沁入你的心脾,便有一股妙不可言的舒适感,自丹田之处油然而生,让人惬意十足。你和一位同行的崔姓文友各手撑一把雨伞,毫不犹豫地走进了暮春的濛濛细雨中,走
期刊
四季里的锄头  村人叫它kuang(狂),念第二调。它呆的地方,在杂物房里最显眼的位置。杂物房没有门,和厨房一墙之隔,三面墙支撑一个黑瓦屋顶,人和猫狗老鼠进出畅通无阻,像一个不需要门牙的人。里面是见证一个农家和土地打交道的各种物具:犁头、耙子、铁铲、镰刀、秧盆、打谷机、瓜豆架子,等等。它们杂乱无章或各就其位,完全看这家女主人的品性,懒散邋遢亦或勤快整齐。锄头一般不会乱放,再邋遢的农妇也会给它固定好
期刊
这里是时光的窖藏之窟,沿着阶梯拾级而上,一路不断惊喜地触到生命勃发的骨骼。无论立体的时光,翻腾的时光,还是萍滢的时光,寂静的时光,都将在这里沉淀、孵化、升值,从和蔼可亲到香韵勃蓊,引雅客骚士纷至沓来,刮目相看,擎擘称奇,就连时光本身也惊诧不已。  走进亿昌博物馆就走进了一种美好的回望。走进亿昌博物馆就走进了铭想无尽的牵念。  烈鬃下那些气吞河山的雷雨嘶潇渐行渐远,无央的时空浓缩成了质朴、温良的乐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