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国的破题之道

来源 :新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正在实施更为长远的发展战略,以期在科技上与发达国家并驾齐驱,在一系列产业领域里实现更高的生产率,并从某些特定领域技术前沿的推进中获取商业利益,以此获得更多增长动力。近年来,中国已经从技术能力的成长中受益颇多,这表明中国正接近向效率和创新驱动增长转型的发展阶段。消除对创新的制度约束和限制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由于诸多不合理制度和既得利益者的存在,我们的城镇化推进一定不会一帆风顺,此中面临斗争的激烈程度绝不可低估。  而要解决好城镇化进程中的诸多矛盾,求得城镇化顺利推进,必须要进行多种涉及全局的制度改革。只有紧抓改革这个抓手,我们的城镇化才不会走偏,城镇化的目的才能实现。  第一,要下决心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二元社会的形成和收入差距拉大以及“三农”问题解决难的总根子。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造成中国农业
不久前我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讲起改革来还是颇为沉重?再进一步问,为什么我们这个体制,改起来那么难?这里有不少感慨。不是吗?
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融合特性,  决定了它是一种不寻常的产业。  究竟该采取何种发展途径,  一直是本刊深思的问题  受制于当前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许多地区纷纷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城市的先导性、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并拿出实际措施来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期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然而,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融合特性,决定了它绝对不是一种技术性产业,也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更不是
全书讲述了移动互联网产生原因、背景与现状,并对未来的趋势做出了精准的预测。移动互联网如潮水一般席卷着世界,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无论是我们的工作还是生活,都受其极大的
公元2035年,人与机器人和谐相处的时代,地球上每十五个人就拥有一台智能机器人。机器工人、机器助理无处不在,它们渗入家庭生活,担当起保姆、护理的责任,人们越来越依赖先进的科技
新的政经周期,影响未来中国经济走向的人口政策、城镇化、贸易、金融战略,将会如何调整?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经济学理论来重启中国改革?在已经来临的新财富时代,个人、企业和国家需要什么样的财富战略?  围绕这些问题,本刊朱敏总编与少壮派经济学家、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博士展开对话。滕泰从国富到民富的改革原则和路径出发,结合其新书《民富论:新供给主义百年强国路》的核心观点,分析新供给主义如何重启中国改革,以
巨大的变局,让新兴的产业链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烈火般的考验  “新能源”三个字具有神奇的魔力,这种力量不断引导着人们对传统能源的审视。太阳能、核电以及页岩气是近些年来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词汇,它们不断在概念和政府的规划中更新着人们对新能源涵盖内容的理解。而如今,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辉煌尽失,投资者也不再趋之若鹜;核电在经历了2011年的寂静之后在2012年重新开启,政府部门也愈发小心翼翼地制定着核电的
用3D打印机打印实体就如同打印一封信:在电脑上点击打印按钮,一个数字文件就会被发送到打印机上,喷墨打印机会在纸上沉积一层油墨,形成一个2D的图像、然而在3D打印中,借助计算机辅
在这本书中,《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开创性地探讨了极致生产力、协同共享、产消者、生物圈生活方式等全新的概念,详细地描述了数以百万计的人生产和生活模式
新型城镇化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已成各方关注焦点  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未来经济发展模式会由外需到内需、从粗放到集约,以房地产行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演化成包括房地产行业在内的多元经济增长模式,而城镇化的发展正契合未来新经济发展的模式。新型城镇化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