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认证背景下安全工程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

来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x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定量评价安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依托工程专业教育认证建设契机,制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基本流程,并给出各环节的支撑关系;结合实际课程案例,阐述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中赋权重值、确认评价依据的合理性、课程达成度评价和计算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4个步骤的基本操作流程,并基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就业数据以及社会评价验证毕业要求达成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可以定量评价本科生培养质量,加速发现学生能力构成的短板,促进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其他文献
为突破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关系分析的局限性,在大安全理念视角下充分发挥三者的管理效能,运用文献综述法、思辨法以及对比分析法梳理三者的管理内涵及发展历程;从研究领域、理论范式、责任主体、管理阶段及体系发展沿革5个方面对比分析三者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研究领域交集,主要侧重于事故、风险以及突发事件;理论范式交融,管理依据在三者之间存在互通性;三者责任主体相同,都强调全员共同参与,管理阶段存在差异且重点不同,管理体系发展历程各不相同。
为深入了解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失范行为的形成机制,以工作需求-资源(JD-R)模型为理论框架,确定职业压力失范行为的工作需求、工作资源、损耗因素及激励因素,提出各要素间的假设作用关系,构建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失范行为JD-R模型;通过文献检索、文献筛选及文献编码过程,纳入中英文文献共125篇,总样本量为79310,采用Meta分析定量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在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失范行为JD-R模型中,工作需求、工作资源、损耗因素、激励因素中各包含5、6、2、4个因素,各要素间作用关系显著;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失范行为由工
为了培养安全领域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使学科发展符合国际未来发展趋势,针对中国和日本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内涵的异同点,具体讨论2国学科建设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专业特色、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方面的差异,分析中日学科差异伴生影响。结合当前社会不同领域和层次需求,明确学科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与行业联系紧密;日本的安全工学在学科交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安全工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程度较低;日本学校与社会的交互培养模式使人才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适应国内化工安全发展形势,解决化工安全专业人才短缺问题,构建互联网+应用型化工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创新培养体系.首先,利用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技术,深入剖析化工安全
为解决学生在安全管理方向中基础学科知识缺乏的问题,分析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基础学科对《安全管理学》的支撑作用;研究国外安全科学研究机构的设置情况和国内外安
为提升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分析人才培养体系基本要素及其作用关系的基础上,遵循专业认证核心理念,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并加以实施,同时通过课内、校内、校外等3个循环,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改进机制。研究表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是对“培养什么人”的总体设计;课程体系是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重要环节;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机制建立、指导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预期产出的手段;可通过课内、校内、校外
为探究我国安全文化学领域的研究现状、演进和热点,选取2010—2019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323篇论文作为样本数据,使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结合文献计量方法分析文献数量分布、期刊来源、主要作者、研究机构和知识演进,并追踪热点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文化学领域论文发表量呈波动态势;在知识演进方面,近10年间安全文化学研究经历从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学向各行业拓展的3个阶段,研究方法上更加具有针对性;结合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现状,安全文化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应用范围将进一步延伸,定量分析和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立改废释纂并举,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21年,中共中央发布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明确提出,要加强信息技术领域立法,及时跟进研究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法律制度,抓紧补齐短板。
为构建安全文化心理学(SCP)学科体系,进而提升安全文化学(SC)与安全心理学(SP)研究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基于学科建设高度,论证创立SCP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基于SC与SP的定义,提出SCP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SCP的内涵、研究对象、学科基础和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表明:SCP是SC和SP的一种新的研究策略或范式,其研究有助于增强二者的科学性、本土性、匹配性与适用性。
为有效减少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首先,利用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模型、贝叶斯网络法、专家评估法以及三角模糊数估算概率法,构建高校实验室不安全行为的模糊贝叶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