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甸甸的母爱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Ji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场初秋的細雨,缠缠绵绵地洒在旷野上,洒在母亲的坟墓上。坟墓的四周长满了荒草。我知道,父母亲在坟墓中是遭不到雨淋的。那是在下葬前,我们事先就用红砖砌好了墓穴,然后才把我买的装有母亲骨灰的封闭严实的石棺放进墓穴里,在墓穴上面放上一块石板,再在石板上面盖上一层厚厚的塑料布后,才用黄土埋葬了母亲。
  那年的秋天,北方的农村要在此时腌渍好一缸酸菜,就是把新鲜的大白菜晒蔫以后,用开水略微烫一下,然后放进水里洗投干净,再放在用木头搭的架子上淋干水分,然后放在大缸里,上面放上一块大石头,填上清水,过个半月二十天就能食用了。那时没有日光温室大棚,这一大缸酸菜就是一户农家一个冬春的食用蔬菜了。
  腌渍酸菜那天,母亲负责烫白菜,我负责洗、投白菜,然后放在木架子上。由于未加小心,我弄湿了裤子和鞋,恰好被父亲看见,他上来就是一脚,踢在我的屁股上,一下把我踢倒在地。母亲见我受了委屈,拿起一棵白菜就打在父亲身上。其实母亲是个极其善良的人,每次和父亲吵架都是以失败告终。她总是极力地让着父亲,维护着父亲在家人面前的绝对权威。要不是看见她的儿子受了委屈,她是绝不会把白菜抛到父亲身上的。父亲见一向逆来顺受的母亲威胁到了他的威严,那暴躁的脾气顷刻间爆发,顺手拿起镐头,把西屋锅灶上的铁锅一下子砸得粉碎。之后他还不解气,又把母亲刚刚用黑黏土掺上猪毛做好的冬天用来取暖的火盆也彻底砸烂。
  风从旷野中袭来,墓地四周有了些许凉意。那些孤草在秋风中萧瑟着,伴我一起过滤着这岁月深处的记忆。
  我在东明中学读高中时,母亲养了一口猪。那时粮食匮乏,等到实在没东西可给猪吃了,就得把这口猪杀掉。其实母亲是不想这时杀的,她想等我放暑假回来后再杀,可是实在没有办法。把猪杀掉之后,为了贴补家用,就把猪肉全部卖掉,只留下一副猪下水。就是这副猪下水,母亲也因我没有吃到而感万分愧疚。于是她就留下了一少部分,那时没有冰箱,怕天热猪下水坏掉,她就把留给我吃的那一小部分猪下水放在一个用柳条编的篮子里,然后放在自家的大口井里。可是,等我暑假归来刚刚走进屋后,母亲就兴冲冲地走到大口井边,把装有猪下水的柳条篮子从井里提了上来。遗憾的是,那一小部分猪下水终于没能抵挡住高温坏掉了。母亲看见这散发着难闻气味的猪下水时,一脸愧疚的表情,以至于多少年之后,她还念念不忘,她还在为儿子没能吃上这副猪下水而愧疚不已,这就是我那含辛茹苦、勤劳善良的母亲!
  给母亲烧的各种纸活已在瑟瑟的秋风中燃尽,只剩下那些发黑的纸灰在随风飘舞,像一只只黑色的蝴蝶在母亲的坟前盘桓萦绕。此刻跪在母亲的坟前,我深深地知道,过去的一切已无可挽回,这烧成灰的一堆纸钱也只能寄托我们做儿女的哀思,虔诚地在母亲的坟前祈祷,愿母亲在天堂一切安好。
  我曾写文章说过我家开“炮仗”作坊的事情。
  高中有一年寒假,刚一入冬时间不长,从我们生活的那个村庄南部沙区来了一位买“炮仗”的蒙古族汉子,他脚上穿着一双十分精美的蒙古族靴子。母亲一见便十分专注地打量。因为她知道,每到冬天,我都要起早贪黑地去南坨子捡拾牛粪以解决全家一年的烧柴,而去沙坨子里捡拾牛粪,穿家做的布鞋就很不方便,因为行走在沙窝子时,沙子总是顺着家做布鞋的鞋口往鞋里灌,走不多长时间就得把鞋脱下来往外倒一次沙子。母亲心想,如果能为儿子做一双这样的蒙古族靴子,儿子再出门去沙坨子里捡牛粪就方便多了,不仅舒适而且暖和。于是,她就求这位蒙古族汉子脱下靴子,然后拿在手里上下左右仔仔细细地边用手比量边认真琢磨。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母亲的用意。等那位蒙古族汉子走了之后,母亲就找来父亲做鞭炮的废旧报纸,凭着她的记忆,在纸上画出了样子,然后又找来用旧布头布片糊就的做鞋用的“袼褙”,专心致志地做起蒙古族靴子来。“袼褙”是夏天时糊就的,麻绳也是在夏季不忙时搓成的。不知经过了多少个白天和燃着煤油灯的夜晚,也不知母亲费了多少工夫,真真是千针万线啊!当母亲把一双崭新的蒙古族靴子呈现在我的眼前让我试试大小肥瘦时,我的眼眶湿润了,还有惊诧,母亲是一位不识多少汉字的农村妇女,她居然凭着记忆就做出了这样的靴子,这双靴子虽然没有在靴帮上绣上美丽的图案,但穿在脚上大小肥瘦都合适,到了此时,我才深深地理解了唐代大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下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深刻含义。这双靴子我平时舍不得穿,只有在去南坨子捡拾牛粪时才穿。这双靴子我一连穿了好几个冬天,它温暖了我许多十分寒冷的日子。睡在坟墓中的母亲,您的心灵手巧,您的母爱像一盏灯一样,始终照在儿子的人生之路上。
  自从我在县城安家后,每年的春节我都会带上烟酒鱼肉等礼物回家看望父母,有时还会在那里过完春节再回县城自己的家,但每次回去把孝敬父母的礼物拿出来时,母亲总责怪我乱花钱不该买这么多东西回来,连声说我们就靠那点工资生活也不容易。待要离开父母家时,母亲便一再挽留我们多住几天再走。因我有重要的事不得不走时,她便找来一个塑料编织袋子,往里面装猪肉,装豆包年糕,甚至就在她生病住院的2012年,我回去看望她,等她出院我回县城时,她也不让我空着手走,非让我把她种在园子里的萝卜拔两个带走。我哪里缺这两个萝卜呀?但为了理解和照顾她的心情,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带上。
  其实我带的不仅仅是两个萝卜,而是那沉甸甸的母爱!
其他文献
过了西大堤往西,就是西连岛。   在西连岛的小山脚下,鱼市场和公交站旁的小路上,卖小鱼小虾的摊点,都相互隔得不远,直线排列,空气中有腥咸的味道,这就是渔村的气息。   海天相连之间,有好多小船停在滩涂浅水中。   沿着小路往小渔港的码头走去,海边迎面吹来的风,果然比陆地的风大得多。风声涛声交相呼应,这就是大自然。   听着时而鸣起的汽笛,看着往来的渔船,我知道正因为有了这一湾海水,才让这一
期刊
我喜欢夏天,年少时可以穿漂亮的裙子臭美,到了一定的年龄,感觉夏天是个有故事的季节。  那个夏天,我上午在美国一家私立幼儿园教小孩基础芭蕾,下午在一个退休中心教老人瑜伽和肚皮舞,两个机构相隔并不远,都在一条主干道上,开车也就三分钟。上午是四五岁的小孩,蹦蹦跳跳,活泼可爱,睁大眼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下午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安享退休后的闲暇,繁华和喧嚣早散了,沉淀出岁月的淡定优雅。有天上完课,跟两个老人交
期刊
有一天无意翻看一张老报纸,那个总是戴着墨镜的香港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常遇到些人,他们在特定的时空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甚至仅仅是擦肩而过,但却让我们记忆深刻,然后他们就消失了,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了。”他说得没错。  2000年我还没有恋爱过。那时候,我已经上班六七年了,在吉林通钢集团公司一个铁矿井下干支柱工,打交手、支棚子,三班倒作业,脏苦累,也很危险,我所在的矿山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工亡事故。
期刊
出济南,过黄河,往北行,有个S县,县实验小学有位教师名叫刘莎莎,鸡年年初,在县产科医院诞下头胎大胖小子,刘莎莎给儿子取名贝贝。  一周过后,刘莎莎和儿子贝贝从产院出院回家,一直在医院忙前忙后的王玉蘭回到家后,更加忙起来了。一边欣喜地照看着孙子,一边操心儿媳的吃喝。  吃了晚饭,刘莎莎把婆婆叫到床前,郑重地说:妈,让贝贝跟着你睡吧。一来我是剖腹产,身体需要恢复,也不会照顾孩子;二来你日思夜想地盼孙子
期刊
这天起得很早,院里的水泥墙似乎还有温度。进入伏天,高温说来就来,城市一色的瓷砖,把阳光反射过来,天地间毫无空隙,像捂住盖子的蒸笼,人十分虚脱地躲避着。早晨稍好,我准备去石沟镇庙墕村下乡。  其实,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以为很熟悉农村,变了身份去农村做帮扶工作,心里一直想怎样能完成好这个艰巨的任务。因为几个月在村子的走访与交流,我晓得时代变了,农村跟着变了,人也变了,开初那种胸有成竹的信心,至少软软地
期刊
我十六岁那年,因为家里穷得只有三间烂草房,吃盐靠鸡屁股,点煤油灯靠上山刨药。父母怕我说不下媳妇,叫媒人到处给我说亲。我当时对说媳妇这事很懵懂,除了害羞之外,对要媳妇的概念就不清楚。媒人跑腾了几天,回来喘着粗气对父亲说:“赵村有个姑娘叫兰英,不识多少字,从小死了父母,跟着哥哥长大,想来咱村,说明天来相亲。”我对爹说:“我还小,过两年再说。”父亲说:“小啥小!旧社会和你一样大的,就应孩子爹啦!你看咱家
期刊
再过一段时日,又能吃到母亲种的丝瓜了。  前些年,母亲会将丝瓜栽种在后院的花坛里,到了丝瓜牵藤子的时候,母亲从自家的竹林里砍上几根细细的竹子,给丝瓜搭架子。这个时候,丝瓜藤子仿佛找到了依傍,迅速地生长蔓延,将我家的后院装点得如诗如画。待藤蔓占据爬满整个架子时,这个时候,丝瓜就等着结花了。丝瓜开花仿佛瞬间的事,如果你不留意的话。它开出来的花朵是黄颜色的,沁人的黄,小小的花朵在一片绿意里,分外地惹眼,
期刊
冬天的晚上,与伙伴们捉完迷藏,踏着星光,回到自家土坯房中,点着油灯,脱了棉衣,还没钻进被窝,忽然听到院子里有动静,侧耳细听,仿佛是野鸭的翅膀扑打地面发出的声响,还有猫被堵住嘴巴,从鼻孔里发出来的呻吟声。  我们知道,这准是我家的花狸猫又逮到了野鸭。披上棉衣,赶快移动门闩,放开门,还没来得及看清猫与野鸭的影子,就听那声音又从床底传出来。关上门,将门闩插上,手秉油灯,俯下身子,看见床底花狸猫嘴里正咬着
期刊
那年秋季学校开学,我作为班主任站在讲桌前忙于新生入班报名注册工作。为了锻炼学生自主能力和看看学生写的字体啥样,我让学生自己在表上填写个人信息。其中一个男孩引起我的格外注意,他写的字的骨架着实不敢恭维,春蚓秋蛇、歪歪扭扭,看着实在不舒服。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从他的字慢慢转移到他本人身上。  男孩脖子上挂着一条锈迹斑斑又粗又长的银色铁链子,链子的下面处正对着胸口的地方吊着一只蠢笨的同质同色的十字架。也许
期刊
我有幸成为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届大学生,使我在17岁就成了一名中学教师,至今,依然走在教育这条道路上。四十年过去了,但那段迎考的日子始终镌刻在我的心灵深处。  1973年我在本村小学上五年级,一天早操后,校长孟昭户向我们传递了一个消息,给我们上数学课的潘立田老师被推荐上大学了。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怦怦直跳,我看到了上大学的希望。  1977年秋假的一个晚上,父亲在家中里屋和他的同学聊天,我在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