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光伏“双龙头”通威股份:营收净利大涨 光伏业务与农牧业务营收首次持平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zzzbjzb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威股份成立于1995年,肇始于饲料工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占据着水产饲料世界级龙头企业地位。近年来,通威股份逐步涉足光伏产业,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快速发展,公司已成为拥有从上游高纯晶硅生产、中游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到终端光伏电站建设的垂直一体化光伏企业,是中国乃至全球光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参与者和主要推动力量。到2019年,公司光伏业务营收首次与农牧业务持平,真正实现了农业和新能源的“两轮驱动”。

独特的“渔光一体”发展模式


  通威股份立志于“水上产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优质水产品”,以农业及太阳能光伏为主业,形成了“农业(渔业)+光伏”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经营模式。公司在农业产业链中主要生产水产饲料、畜禽饲料,在光伏新能源产业链中主要生产多晶硅与电池片。在综合应用端,通威股份具有资源整合的独特优势,聚焦规模化“渔光一体”基地开发与建设,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生态养殖+绿色能源的“渔光一体”模式,加强产业协同发展。
  在农业方面,水产饲料一直是通威股份的核心产品,也是公司农业板块的主要利润来源。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70余家涉及饲料业务的分子公司,采取就地生产,建立周边销售覆盖的经营模式,同时为养殖户提供有效的技术、金融等配套服务。公司的生产、销售网络已布局全国大部分地区及越南、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在光伏新能源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产能8万吨,其中单晶料占比约90%;太阳能电池产能20GW,位列全球首位,其中高效单晶电池17GW。公司坚持执行“543”成本战略规划,通过设计优化和技术创新,逐年降低光伏系统装机成本。目前在建光伏项目的综合成本已下降至4元/W以内,随着新设计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技术的创新进步,2020年有望将成本降至3.5元/W以内,加快实现全面平价上网。

营收净利大涨 光伏业务首次与农牧业务持平


  4月20日晚间,通威股份披露了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度报告,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75.55亿,同比增长36.39%,增幅创下近5年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26.35亿,同比增长30.51%。一举扭转了2018年因政策变动的增速下降趋势。
  2016年以来,通威股份在保持水产饲料世界级龙头企业地位的同时,大举进军光伏产业。2019年,公司光伏业务营收同比大涨74.52%,达到178.01亿元,占总营收的47.40%,与农牧业务的营收占比基本持平。而在2018年,公司的主营构成还是农牧业务占61.07%,光伏业务占37.04%的一强一弱格局。可以说2019年是通威股份真正實现“两轮平衡”的一年。
  “两轮平衡”的实现,仰仗于2019年通威股份在光伏产业上的持续发力。在高纯晶硅领域,2019年3月包头新产能达产,2019年5月乐山新产能达产,合计产能6万吨,全年平均产能利用率92.46%,2019年第4季度公司产能利用率达116.84%。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成都三期项目和安徽项目在2019年第一季度达产,报告期内多晶电池产量3.37GW,产能利用率112.24%,单晶电池产量10.03GW,产能利用率114.89%。
  多头并进的局面,为通威股份在产品产销两端的表现以及平均生产成本的下降打下了坚实基础。2019年,公司实现高纯晶硅产量6.44万吨,同比增长233.89%;销量6.38万吨,同比增长232.50%,全年平均生产成本4.33万元/吨,在市场价格比2018年同期下降30%-40%的情况下,实现毛利率24.45%。随着乐山一期、包头一期项目的达产达标,产能发挥不断提升,各项消耗指标不断下降,目前公司高纯晶硅月产量已超过8000吨,平均生产成本已降至4万元/吨。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实现销售收入122.71亿元,同比增长60.56%;产量13.47 GW,同比增长109.01%;销量13.33GW,同比增长106.92%,实现毛利率20.33%。截止2019年末,通威股份已在江苏泗洪、江西南昌等全国多个省市建成以“渔光一体”为主的发电项目56个,装机并网规模1469MW,2019年实现发电17.23亿度。
  在研发方面,通威股份一直将科研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推动要素,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0亿元,同比增加4亿元,增幅67.44%。其中,农牧板块研发投入2.37亿元,同比增幅12.15%。光伏板块研发投入7.64亿元,增幅高达97.65%。
  正是这样的投入力度,让通威股份迅速成长为上游硅料和中游电池片领域的“双霸主”,在光伏产业中占据有利地位。

水产饲料世界级龙头


  通威股份年饲料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吨,是全球领先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及重要的畜禽饲料生产企业。公司自1992年成立至今,通过不断的研发和改进,形成了能满足各种水产动物需要的系列配合饲料,经过多年市场验证,公司饲料品质及市场服务得到了养殖户的高度认可,已成为国内水产饲料行业标志性品牌之一。
  2019年,公司饲料及相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6.89亿元,同比增长9.53%,实现饲料销量490.05万吨,同比增长15.75%,其中水产饲料同比增长21.31%,特种水产饲料同比增长44.72%,增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通威股份技术中心是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经过多年的建设与运行,建立了完善的科研创新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技术中心拥有科研人员近500人,设有水产研究所、特种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报专利515件,获得专利授权398件,其中发明专利135件。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技术中心在年度考核中被国家发改委评价为“优秀”,位列全国综合排名第69名、全国农牧行业第1名。
  在公司农业板块方面,通威股份计划以水产饲料世界级龙头企业为基础,打造世界级的安全食品供应商。2020年,通威股份饲料及相关产业链业务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超过200亿元,坚持“扬长砍短,战略聚焦”,继续优化产品结构及客户结构,巩固公司在水产饲料的优势地位。

打造世界级的清洁能源运营商


  2019年是我国光伏产业由补贴时代迈入平价时代的元年。在政策调整下,国内光伏装机规模有所下滑,但受益于海外市场的大幅增长,我国光伏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出口增速持续提升。今年3月5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国家能源局关于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重点突出推进平价上网和加大力度实施需国家补贴项目竞争配置的两大方向,同时强化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的电力送出和消纳保障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通威股份表示,目前国家光伏政策方向较为明朗,预计2020年光伏平价上网项目区域和平价上网项目规模将扩大,这既加速光伏行业尽快结束对国家补贴的依赖,又推动未来光伏行业由政策导向转为市场导向,标志著光伏市场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在对未来充分研判的基础上,面对未来,通威股份在光伏行业的发展战略是打造世界级的清洁能源运营商。今年2月份,通威股份发布了《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业务2020-2023年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显示,公司计划在4年内,将硅料产能将扩至22万吨-29万吨,具体而言,2021-2023年硅料产能将分别扩至11.5-15万吨、15-22万吨、22-29万吨,新增产能生产成本目标3-4万元/吨,现金成本目标为2-3万元/吨。2020年-2023年高效电池规划产能分别为30-40GW、40-60GW、60-80GW、80-100GW,产能规模全球第一。此外公司在PERC+、TOPCon、HJT等新型技术领域均有布局,已有400MW异质结电池中试线(规划2GW),是业内规模较大的HJT产线,预计2023年HJT转换效率有望达到25%以上。
  根据公司公告披露,目前公司单晶PERC电池非硅成本平均为0.2-0.25元/W,处于行业第一梯队。2019年底成都四期166大尺寸电池投产,预计眉山210电池产线有望在今年Q2投产,随着大尺寸电池占比提升,到2020年底公司非硅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根据公司规划,未来新增产能均兼容210及以下尺寸,非硅成本有望降至0.18元/W以下。
  2020年,高纯晶硅业务力争实现9万吨的产销量,太阳能电池业务力争实现20GW以上产销量;光伏发电业务预计新增投资建设“渔光一体”项目1GW以上。高纯晶硅业务新项目建设方面,将启动乐山二期3.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建设,预计2021年9月底前竣工投产;启动云南保山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建设,预计2021年11月底前竣工投产。太阳能电池业务,降本增效方面,公司将在原有成本优势的基础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进降本步伐。技术研发方面,电池片技术革新较快,公司将紧密跟踪前沿技术,推动PERC+,TOPCON、HJT等新技术研发进程,在技术成熟时,迅速导入新技术实现量产。光伏发电业务,继续深化“渔业+光伏”的协同优势,集中资源打造“渔光一体”发展模式并建成一定数量大型示范基地,预计新增投资建设“渔光一体”电站1GW以上,预计全年实现上网电量25亿度,力争最优项目的系统投资成本突破3元/W以下。
其他文献
近日,八亿时空(688181.SH)发布了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014.15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9983.52万元;每股收益(扣除期末摊薄)1.38元,销售毛利率48.16%,盈利能力保持强劲。疫情全球蔓延、经济活动普遍承压背景下,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3404.66万元,同比增33.35%;扣非归母净利润3728.90万元,同比增34.66%,居业内
期刊
原油宝事件揭开了国内银行提供的期货、类期货交易的冰山一角。据《红周刊》记者调查,在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中,中国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提供的原油、贵金属交易都有大量客户被强平乃至穿仓,在这些提供交易的银行中,有的甚至给投资人提供了高倍杠杆,加大了强平风险。追问原油宝爆雷:投资者适当性、合同设计、移仓藏风险  2020年堪称“活久见”之年。继全球股市出现历史罕见的快速暴跌后,大宗商品市场
期刊
贵州三力成立二十多年来,持续深耕主营业务,经营业绩稳健增长,利润水平不断释放。公司秉承“创造人类健康生活”的使命,高度重视研发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目前公司以开喉剑喷雾剂(含儿童型)为代表的开喉剑系列产品已经覆盖国内4600家医疗机构,产品市场竞争力强,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根基。公司已于4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政策大力支持 迎重要发展机遇期   近年来,国家陆
期刊
4月28日,绿地控股(600606.SH)发布2019年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年报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78亿元,利润总额30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亿元,呈现“万亿资产基础上,规模稳定增长,盈利能力较快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   除房地产主业稳步增长之外,基建产业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贸易港业务能级快速提升,持续强化与主业协同优势。此外,富有计划
期刊
4月24日,*ST兆新2019年年报刚一披露,“董、监、高”们便集体发声,表示无法保证2019年年报的真实性,令资本市场一片哗然,公司股票随之连续跌停。随后,深圳证监局责令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正,并要求其将2019年财报进行“回炉”。连续两年业绩巨亏,外加“乌龙”财报,上市公司股票简称被冠上了“*ST”的帽子。   事实上,导致*ST兆新陷入危机的元凶似乎正是其混乱的内部管理,其不但涉嫌虚假交易
期刊
4月28日,国中水务(600187.SZ)发布了2020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0.63亿元,同比下滑25%;实现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增长168%。营收数据的不乐观,其实早在21日发布的一季度主要经营数据中提前呈现:一季度污水处理共计3013.0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量同比下滑26.50%;污水处理的结算量为3396.46万立方米,同比减少26.98%。与此同时,其另一项主要
期刊
因疫情影响,A股交出了史上最差一季报成绩单,年报也好不到哪里去。业绩地雷之下,众多公司被ST或暂停上市,甚至退市。作为年内披星戴帽第一股的*ST航通,为了实现年度盈利以便保壳,不惜滥用会计处理,引发监管层密集问询。业绩一再变更  4月29日晚间,*ST航通一口气发布28份公告,内容涉及2020年度一季报、2019年度年报、暂停上市风险提示、新增减值准备、无保留审计意见、内部控制评价、前期会计差错事
期刊
疫情因素成为众多上市公司延迟发布去年年报的理由,但也有公司疫情中实现逆袭,利欧股份就是其中一家。   4月27日晚间,利欧股份2019年报正式公告,在中美贸易战以及全球经济环境动荡不安的大背景下,公司实现了经营业绩的逆势增长。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40.33亿元,同比增长14.55%;实现归母净利润3.08亿元,同比增长116.54%。其中,公司主营业务民用泵(微型小型水泵)、工业泵板块和数字营
期刊
2020年4月27日晚间,蓝思科技发布2019年度业绩报告。2019年,蓝思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02.58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9.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69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增287.56%;基本每股收益0.62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87.50%。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第四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0亿元,单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2019年资产负债率同比下滑8.10%
期刊
4月25日,太空智造(股票代码:SZ.300344)发布了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87.33万元,实现净利润1583.05万元。 此外,公司还同时发布了2020年度一季报。受到新冠病毒疫情和中美贸易影响,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97.35万元,净利润亏损1996.85万元,主要系大量客户要求延期复工和供应商供货紧张所致。   公司是国内基于BIM智慧建造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