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外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在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愈显重要。本文在跨文化交际学基础之上,阐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際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在短时间内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的交往日益频繁。然而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误会甚至冲突也愈加突出。这就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教授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传授所学语言国家的民族习俗、历史发展、价值观念等。使外语教学转向外语教育,培养出既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又熟知中西方文化差异、宽容并尊重异民族文化习俗的跨文化者,使学生毕业后能成功的使用英语这门工具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学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林大津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一书中指出:跨文化交际学是研究人们在跨越文化时的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的学科,是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与问题,探索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学科。它是一门交叉学科,具有多学科性,对它影响最大、与它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学科,即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胡文仲,1992:7)它不是孤立的研究某一民族、某一群体的文化,而是专门研究文化接触、碰撞、摩擦、冲突、渗透及有效交际的策略。其目的在于提高现代人在现代交际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交际”与“文化”是它的两个关键词。“交际”实质上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心理过程,因为它发生在社会中,因此必然会受社会和文化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思维模式等(贾玉新,2004:11)。“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须通过语言外化为人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方式。然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之间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李婷,2002:114)。因此,跨文化交际学的本质是一门探讨文化与交际相辅相成之关系的学科。其核心就是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行为上存在什么差异,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差异以及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差异以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指的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交际能力的两个中心概念就是“有效性”和“恰当性”,同时“有效”和“恰当”也是评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两个主要标准,在跨文化交际学界已得到了普遍认可。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各民族文化都有滋养其生长、发育的土壤,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孕育了不同的文化现状,不同的文化现状意味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行为准则、思维模式、语言体系等。因此,只有基于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教授的外语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然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并非一个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心理深层次的调整。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和理念这是极为重要的。
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人们发现“文化错误”远比“语言错误”严重得多,因为语言错误至多是词不达意,无法把心里想说的东西清楚地表达出来,而文化错误轻则让你根本无法准确的解析对方的信息,以致出现交流障碍,重则引起严重的误会甚至冲突。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说话者才能有效地避免由于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交际障碍和交际摩擦,成功地运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因此,仅基于对某一外语具体语言知识的讲解,已不能满足现实交流的需求。教学中更应重视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能够认识、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并承认人类具有各自创造其独特文化的基本能力及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不同观念、行为的认识和认可。使他们意识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其各自不同的说话规约或习惯,因此他们对于特定情境里的行为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果一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传统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语行为而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由此可见,要达到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使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重视文化教学。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语言的思维方式及文化内涵。因为社会文化影响并制约着语言的使用,决定人们的社会活动方式、语义的选择与语言交际的成败。(杨松岩,2003:35)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对高层次的跨文化交流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却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大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外语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却较弱。这对当前的外语教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使得各级教师不得不对我们的教学进行反思。下面就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谈几点浅见:
(一)转变教学理念,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着重于对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及练习,就语言点而语言点,尤其是教师所谓的重难点,如:语法、词汇、句型等。很少向学生提及课文中某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也没有就某个具体的情景给学生介绍中西方国家之间的表达差异,使学生对某些语言表达摸不着头脑,只能死记硬背。这就极大的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挫败了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教语言的同时,还应向学生解释相关的语境、文化背景等,循序渐进的向他们导入一些异国文化,使他们能更全面的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文化的交流。
(二)转变教学方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手段
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过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侃侃而谈,学生埋头做笔记,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教学的重心也只是放在传授语言知识上,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对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了其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入交际教学法或任务型教学法等方法,为学生设定一个特定的情景,让他们在已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来训练语言交际能力,使语言教学真实、生动有趣。例如:让学生用英语表演小话剧,让他们能在在实际操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改变过去单纯使用黑板的教学手段,大量使用一些高科技教学设备,如:语言实验室、投影仪、互联网等,使我们的教学更生动、更形象以利于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并习得所学语言知识及其文化内涵。
(三)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提供更多的语言学习机会
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活动的有益补充,它能强化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课外学习。如: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英美文学故事,观看经典影视作品及欣赏流行歌曲等,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大量的文化信息,了解目的语国家社会的各个方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其身临具境地体会外来文化的细微之处。这些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有益。
(四)调整课程的设置,选用益于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教材
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一些专门教授异国文化的选修课程,如“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学”、“英美概况”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可根据不同的专业开设一些实用英语课程,如“商贸英语”、“旅游英语”、“计算机英语”等等,真正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钟华、樊葳葳,2000:16)此外,还应鼓励学生选修介绍中国文化的课程,以促进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比较与学习。
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尽力选用符合在实际场合运用的语言教材和真实的语言素材。在内容选择上除了讲究知识性之外,还要重视实用性、可教性和可学性。避免选用只重语法、翻译及阅读,而忽略学生跨文化交际中所需的文化知识少且支离破碎的教材。如:在选用教材时,一方面应考虑该教材是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还要考虑其中是否包含一定的文化信息,包括得体的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文化差异等。通过这些教材,在英语教学中不仅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同时逐渐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强化英语考试中的跨文化交际内容
只有做到实质意义上的考学结合,才能真正的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试题题材内容,尤其是阅读理解和听力材料的选材上,应尽量涉及人文科学、社会习惯等更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内容。同时,试题中应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测试,使考试成绩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度有一定的提高。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外语,并不是说要读者全盘接受其他文化的观点,而是了解这些文化,并熟悉他们表达观点的方法,为今后顺利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做好铺垫。
四、结语
文化上的差异会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相互理解与和睦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认识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对于解决和避免交际中产生障碍,冲突等有极大的帮助。英语教学中孤立的语言能力的教育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跨文化交际已逐步成为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使跨文化交际教学贯穿于外语教学的始终。教学中要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為了交际。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文化学习的过程。只有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累积各种文化知识才能使他们成为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二十一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2]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1):3-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李婷.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英语教学[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13-118.
[5]杨松岩.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问题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4-35.
[6]钟华,樊葳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外语界,2000,(2):14-16.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際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在短时间内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的交往日益频繁。然而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误会甚至冲突也愈加突出。这就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教授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传授所学语言国家的民族习俗、历史发展、价值观念等。使外语教学转向外语教育,培养出既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又熟知中西方文化差异、宽容并尊重异民族文化习俗的跨文化者,使学生毕业后能成功的使用英语这门工具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学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林大津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一书中指出:跨文化交际学是研究人们在跨越文化时的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的学科,是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矛盾与问题,探索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学科。它是一门交叉学科,具有多学科性,对它影响最大、与它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学科,即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胡文仲,1992:7)它不是孤立的研究某一民族、某一群体的文化,而是专门研究文化接触、碰撞、摩擦、冲突、渗透及有效交际的策略。其目的在于提高现代人在现代交际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交际”与“文化”是它的两个关键词。“交际”实质上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心理过程,因为它发生在社会中,因此必然会受社会和文化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思维模式等(贾玉新,2004:11)。“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须通过语言外化为人的社会行为和活动方式。然而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之间呈现不同的文化形态,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李婷,2002:114)。因此,跨文化交际学的本质是一门探讨文化与交际相辅相成之关系的学科。其核心就是要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行为上存在什么差异,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差异以及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差异以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指的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交际能力的两个中心概念就是“有效性”和“恰当性”,同时“有效”和“恰当”也是评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两个主要标准,在跨文化交际学界已得到了普遍认可。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各民族文化都有滋养其生长、发育的土壤,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孕育了不同的文化现状,不同的文化现状意味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行为准则、思维模式、语言体系等。因此,只有基于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教授的外语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然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形成并非一个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心理深层次的调整。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对待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正确态度和理念这是极为重要的。
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人们发现“文化错误”远比“语言错误”严重得多,因为语言错误至多是词不达意,无法把心里想说的东西清楚地表达出来,而文化错误轻则让你根本无法准确的解析对方的信息,以致出现交流障碍,重则引起严重的误会甚至冲突。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说话者才能有效地避免由于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交际障碍和交际摩擦,成功地运用第二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因此,仅基于对某一外语具体语言知识的讲解,已不能满足现实交流的需求。教学中更应重视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能够认识、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并承认人类具有各自创造其独特文化的基本能力及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不同观念、行为的认识和认可。使他们意识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其各自不同的说话规约或习惯,因此他们对于特定情境里的行为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果一方对另一方的社会文化传统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语行为而导致跨文化交际障碍。由此可见,要达到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使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重视文化教学。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语言的思维方式及文化内涵。因为社会文化影响并制约着语言的使用,决定人们的社会活动方式、语义的选择与语言交际的成败。(杨松岩,2003:35)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对高层次的跨文化交流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却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大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外语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却较弱。这对当前的外语教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使得各级教师不得不对我们的教学进行反思。下面就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谈几点浅见:
(一)转变教学理念,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着重于对语言基础知识的讲解及练习,就语言点而语言点,尤其是教师所谓的重难点,如:语法、词汇、句型等。很少向学生提及课文中某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也没有就某个具体的情景给学生介绍中西方国家之间的表达差异,使学生对某些语言表达摸不着头脑,只能死记硬背。这就极大的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挫败了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教语言的同时,还应向学生解释相关的语境、文化背景等,循序渐进的向他们导入一些异国文化,使他们能更全面的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文化的交流。
(二)转变教学方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手段
建立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过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侃侃而谈,学生埋头做笔记,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教学的重心也只是放在传授语言知识上,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对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了其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入交际教学法或任务型教学法等方法,为学生设定一个特定的情景,让他们在已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来训练语言交际能力,使语言教学真实、生动有趣。例如:让学生用英语表演小话剧,让他们能在在实际操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改变过去单纯使用黑板的教学手段,大量使用一些高科技教学设备,如:语言实验室、投影仪、互联网等,使我们的教学更生动、更形象以利于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并习得所学语言知识及其文化内涵。
(三)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提供更多的语言学习机会
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活动的有益补充,它能强化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加强课外学习。如: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英美文学故事,观看经典影视作品及欣赏流行歌曲等,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获取大量的文化信息,了解目的语国家社会的各个方面,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其身临具境地体会外来文化的细微之处。这些对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有益。
(四)调整课程的设置,选用益于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教材
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一些专门教授异国文化的选修课程,如“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学”、“英美概况”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可根据不同的专业开设一些实用英语课程,如“商贸英语”、“旅游英语”、“计算机英语”等等,真正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钟华、樊葳葳,2000:16)此外,还应鼓励学生选修介绍中国文化的课程,以促进异国文化和本国文化的比较与学习。
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尽力选用符合在实际场合运用的语言教材和真实的语言素材。在内容选择上除了讲究知识性之外,还要重视实用性、可教性和可学性。避免选用只重语法、翻译及阅读,而忽略学生跨文化交际中所需的文化知识少且支离破碎的教材。如:在选用教材时,一方面应考虑该教材是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还要考虑其中是否包含一定的文化信息,包括得体的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文化差异等。通过这些教材,在英语教学中不仅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同时逐渐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强化英语考试中的跨文化交际内容
只有做到实质意义上的考学结合,才能真正的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试题题材内容,尤其是阅读理解和听力材料的选材上,应尽量涉及人文科学、社会习惯等更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内容。同时,试题中应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目的语文化知识的测试,使考试成绩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相关度有一定的提高。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外语,并不是说要读者全盘接受其他文化的观点,而是了解这些文化,并熟悉他们表达观点的方法,为今后顺利的进行跨文化交际做好铺垫。
四、结语
文化上的差异会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相互理解与和睦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认识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对于解决和避免交际中产生障碍,冲突等有极大的帮助。英语教学中孤立的语言能力的教育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跨文化交际已逐步成为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使跨文化交际教学贯穿于外语教学的始终。教学中要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為了交际。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文化学习的过程。只有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累积各种文化知识才能使他们成为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二十一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英美人交往指南[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2]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1):3-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李婷.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英语教学[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113-118.
[5]杨松岩.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问题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4-35.
[6]钟华,樊葳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外语界,2000,(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