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研究客运组织管理的内涵,然后分析日常情况下客运组织和大客流状态下的客运组织方法,最后提出客运组织的管理和控制方法。希望通过研究,可以帮助城市轨道交通做好客运的管理和控制工作,推动车站顺利运营,满足乘客的服务需求。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管理;控制
0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是大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随着轨道交通网络不断扩增,客流的逐渐增加也直接导致了车站客运组织压力的增大。尤其在枢纽车站、换乘车站、商场周边等大客流集中车站。为充分保证乘客的安全、便捷出行,运营单位需要做好客运组织的管理以及控制工作。
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组织工作概述
随着网络化运营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部分城市PPP项目的深入落实,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工作内容应包含本线路各车站客运组织工作、网络中各换乘车站联动客运组织工作以及各线路整体客运组织工作。运营单位应搭建完善的客流监控系统、提升客运设备设施管控措施、人员服务以及应急处置能力,配合客运组织工作的持续完善。首先,在客流监控系统的搭建上,应对网络客流、线路客流、车站各关键点位客流、列车断面客流等进行监控,明确客流聚集区域,为客运组织工作的建立和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其次,应做好车站基础设施的布局工作,保证乘客的通行效率,让车站具有更强的承载能力,全面满足对乘客的服务需求[1]。再次,应全面落实人员能力培养建设工作,定期演练,提升突发大客流应急处置能力,以满足特殊情况下的客运组织工作要求。
2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工作
2.1 日常情况下的客运组织
运营单位应结合全网客流数据特点,制定全网客运组织统筹方案,并根据全网方案完善各线路、换乘站、枢纽站等各车站的客运组织方案,并组织做好现场落实。日常情况下的客运组织工作应对设备设施通行能力进行计算,对客流安全风险关键控制点位置进行评估,以确定车站整体客流流线走向方式,制定好负责疏导客流的车站人员点位以及时间安排。通过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巡视检查,辅助以标识提示、广播语音提示等,在乘客乘车的全过程中做好客运组织工作[2]。
2.2 大客流状态下的客运组织工作
车站大客流主要可分为可预见性大客流和突发大客流两类。
2.2.1 可预见性大客流的客运组织工作
可预见性大客流主要是指因节假日、大型活动等,因居民集中出行产生的大客流。节假日出行客流主要集中在与机场、火车站、客运站等接驳的枢纽车站,旅游景点、商场等周边车站;大型活动如演唱会、运动会、展会等,出行客流主要集中在活动场所周边车站。以上客流量均可进行预测,车站可根据不同情况下的可预测客流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前做好对应措施。如,调整运行图,减小行车间隔;调整客运组织模式;增设人员点位、跨区组织支援等,制定专项客运组织方案以及应急预案,以确保乘客顺利通行。
2.2.2 突发大客流的客运组织工作
突发大客流是指由于突发性情况产生行车组织模式降级,或因恶劣天气等原因,在一定时间段内造成局部线路、区段、车站出现乘客过度聚集。针对突发大客流的组织工作,应将重点放在客流的安全疏散上。首先,为避免客流过度集中在某一区段,应从源头上对线路走向和换乘节点进行合理规划,均衡分布客流。其次,运营单位应结合以往突发大客流客运组织经验,提升预判预估能力,在应对不同级别的突发大客流时,能够准确预判到对车站、区段、本线路乃至其他线路的影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应急措施,降低突发大客流的不利影响。再次,对于车站现场的客运组织工作,应根据车站实际情况,完善“一站一方案”、“一站一预案”的建立,快速有效地将客流疏散至站外,确保乘客人身安全。
3 客运组织的管理和控制
3.1 客运组织程序建立
根據乘客客流走向,对客运组织各个程序进行详细要求,并组织落实,能够进一步提升车站客运组织工作的效率。如,在开关站作业组织程序上,应做好列车的运行监控,各岗位人员配合做好站台乘客的引导,确保“首班车不晚发”、“末班车不早发”。如,在引导乘客进站程序上,应根据巡视制度要求,巡视车站出入口导向标识是否清晰正确,电梯、楼梯、无障碍垂梯等设备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确保乘客顺利进站。如,在人工、自动售票、入闸、出闸程序上,应由车站员工确认自动售检票系统各项功能正常运转,根据客流情况,随时增设临时售票窗口,或通过改变闸机方向,对客流进行疏导。如,在疏导乘客候车程序上,通过对车站客流的监控,随时切换广播提示用语,站台人员结合车站日常客流特点,对关键点位进行巡视管控,确保乘客有序乘降。
3.2 常用客流管控措施
熟练掌握并运用常用的客流管控措施,能够帮助车站在客运组织工作上更好的发挥作用,引导乘客便捷出行。一是,适时调整客运组织模式、行车组织模式。如采用临时关闭出入口、增大或减小行车间隔等。二是,找准车站客流关键控制点。如对于扶梯处的客流控制点,应该和楼梯口之间有两米以上的缓冲空间,并且控制扶梯口的宽度小于楼梯口的宽度[3]。通过设置伸缩栏杆、蛇形栏杆等方式,限制客流流量和速度。三是,车站人员的现场组织。车站人员需要做好在客流高峰期的乘客管控工作,做好乘客在活动区域中的指导,尤其要做好先下后上等秩序上的监督[4]。四是,信息的及时发布。在日常以及突发大客流情况下,应通过新媒体对乘客进行信息提示和告知,便于乘客合理安排出行方式及时间。
3.3 保证公交、共享单车等接驳配套措施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城市轨道交通无法承受区域性大客流时,应充分考虑到配套使用公交替代、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替代方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与公交运营单位、共享单车运营单位建立有效的、畅通的沟通机制以及联动机制。确保能够在短时间内,有充足的公交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调配至事发区段车站出入口,对疏散客流进行无缝接驳,承担滞留乘客运输任务,全力减轻突发事件对乘客出行产生的影响。
3.4 换乘站的管理模式
针对换乘车站,最佳的客运组织管理方式,应是由单一运营单位进行一体化全面管理。如涉及换乘车站的不同线路为不同运营单位进行管理时,应优先考虑负责行车工作的值班员进行派驻的方式,即换乘车站的所有客运组织工作,还应均由一个运营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可以充分实现管理高效、应急处置快速有效的目标。如换乘站为两家运营单位共管时,应充分考虑客流特点及联动机制,建立协同客运组织方案,以确保客运组织工作的连续性。
4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组织虽然日常性、重复性的工作很高,但是一旦发生纰漏,会对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会造成乘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满意度降低。为此,务必要做好对各个客运组织程序的管控工作,做好车站现场客流的有效引导,满足乘客对便捷出行的服务需求,创造安全、舒适、快捷、无忧的乘车环境。
参考文献:
[1]田思琪,黄肇红,罗冬梅,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局部空间拥堵风险等级评价方法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22(3):31-35.
[2]张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运用优化研究[J].中国铁路,2014(6):106-110.
[3]高品明,邓一帆,钟冬梅,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值班员岗位优化实践[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23(7):172-174.
[4]黄远春.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24):72-73.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管理;控制
0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是大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随着轨道交通网络不断扩增,客流的逐渐增加也直接导致了车站客运组织压力的增大。尤其在枢纽车站、换乘车站、商场周边等大客流集中车站。为充分保证乘客的安全、便捷出行,运营单位需要做好客运组织的管理以及控制工作。
1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组织工作概述
随着网络化运营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部分城市PPP项目的深入落实,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工作内容应包含本线路各车站客运组织工作、网络中各换乘车站联动客运组织工作以及各线路整体客运组织工作。运营单位应搭建完善的客流监控系统、提升客运设备设施管控措施、人员服务以及应急处置能力,配合客运组织工作的持续完善。首先,在客流监控系统的搭建上,应对网络客流、线路客流、车站各关键点位客流、列车断面客流等进行监控,明确客流聚集区域,为客运组织工作的建立和调整提供数据支撑。其次,应做好车站基础设施的布局工作,保证乘客的通行效率,让车站具有更强的承载能力,全面满足对乘客的服务需求[1]。再次,应全面落实人员能力培养建设工作,定期演练,提升突发大客流应急处置能力,以满足特殊情况下的客运组织工作要求。
2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工作
2.1 日常情况下的客运组织
运营单位应结合全网客流数据特点,制定全网客运组织统筹方案,并根据全网方案完善各线路、换乘站、枢纽站等各车站的客运组织方案,并组织做好现场落实。日常情况下的客运组织工作应对设备设施通行能力进行计算,对客流安全风险关键控制点位置进行评估,以确定车站整体客流流线走向方式,制定好负责疏导客流的车站人员点位以及时间安排。通过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巡视检查,辅助以标识提示、广播语音提示等,在乘客乘车的全过程中做好客运组织工作[2]。
2.2 大客流状态下的客运组织工作
车站大客流主要可分为可预见性大客流和突发大客流两类。
2.2.1 可预见性大客流的客运组织工作
可预见性大客流主要是指因节假日、大型活动等,因居民集中出行产生的大客流。节假日出行客流主要集中在与机场、火车站、客运站等接驳的枢纽车站,旅游景点、商场等周边车站;大型活动如演唱会、运动会、展会等,出行客流主要集中在活动场所周边车站。以上客流量均可进行预测,车站可根据不同情况下的可预测客流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前做好对应措施。如,调整运行图,减小行车间隔;调整客运组织模式;增设人员点位、跨区组织支援等,制定专项客运组织方案以及应急预案,以确保乘客顺利通行。
2.2.2 突发大客流的客运组织工作
突发大客流是指由于突发性情况产生行车组织模式降级,或因恶劣天气等原因,在一定时间段内造成局部线路、区段、车站出现乘客过度聚集。针对突发大客流的组织工作,应将重点放在客流的安全疏散上。首先,为避免客流过度集中在某一区段,应从源头上对线路走向和换乘节点进行合理规划,均衡分布客流。其次,运营单位应结合以往突发大客流客运组织经验,提升预判预估能力,在应对不同级别的突发大客流时,能够准确预判到对车站、区段、本线路乃至其他线路的影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应急措施,降低突发大客流的不利影响。再次,对于车站现场的客运组织工作,应根据车站实际情况,完善“一站一方案”、“一站一预案”的建立,快速有效地将客流疏散至站外,确保乘客人身安全。
3 客运组织的管理和控制
3.1 客运组织程序建立
根據乘客客流走向,对客运组织各个程序进行详细要求,并组织落实,能够进一步提升车站客运组织工作的效率。如,在开关站作业组织程序上,应做好列车的运行监控,各岗位人员配合做好站台乘客的引导,确保“首班车不晚发”、“末班车不早发”。如,在引导乘客进站程序上,应根据巡视制度要求,巡视车站出入口导向标识是否清晰正确,电梯、楼梯、无障碍垂梯等设备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确保乘客顺利进站。如,在人工、自动售票、入闸、出闸程序上,应由车站员工确认自动售检票系统各项功能正常运转,根据客流情况,随时增设临时售票窗口,或通过改变闸机方向,对客流进行疏导。如,在疏导乘客候车程序上,通过对车站客流的监控,随时切换广播提示用语,站台人员结合车站日常客流特点,对关键点位进行巡视管控,确保乘客有序乘降。
3.2 常用客流管控措施
熟练掌握并运用常用的客流管控措施,能够帮助车站在客运组织工作上更好的发挥作用,引导乘客便捷出行。一是,适时调整客运组织模式、行车组织模式。如采用临时关闭出入口、增大或减小行车间隔等。二是,找准车站客流关键控制点。如对于扶梯处的客流控制点,应该和楼梯口之间有两米以上的缓冲空间,并且控制扶梯口的宽度小于楼梯口的宽度[3]。通过设置伸缩栏杆、蛇形栏杆等方式,限制客流流量和速度。三是,车站人员的现场组织。车站人员需要做好在客流高峰期的乘客管控工作,做好乘客在活动区域中的指导,尤其要做好先下后上等秩序上的监督[4]。四是,信息的及时发布。在日常以及突发大客流情况下,应通过新媒体对乘客进行信息提示和告知,便于乘客合理安排出行方式及时间。
3.3 保证公交、共享单车等接驳配套措施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城市轨道交通无法承受区域性大客流时,应充分考虑到配套使用公交替代、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替代方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与公交运营单位、共享单车运营单位建立有效的、畅通的沟通机制以及联动机制。确保能够在短时间内,有充足的公交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调配至事发区段车站出入口,对疏散客流进行无缝接驳,承担滞留乘客运输任务,全力减轻突发事件对乘客出行产生的影响。
3.4 换乘站的管理模式
针对换乘车站,最佳的客运组织管理方式,应是由单一运营单位进行一体化全面管理。如涉及换乘车站的不同线路为不同运营单位进行管理时,应优先考虑负责行车工作的值班员进行派驻的方式,即换乘车站的所有客运组织工作,还应均由一个运营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可以充分实现管理高效、应急处置快速有效的目标。如换乘站为两家运营单位共管时,应充分考虑客流特点及联动机制,建立协同客运组织方案,以确保客运组织工作的连续性。
4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组织虽然日常性、重复性的工作很高,但是一旦发生纰漏,会对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会造成乘客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满意度降低。为此,务必要做好对各个客运组织程序的管控工作,做好车站现场客流的有效引导,满足乘客对便捷出行的服务需求,创造安全、舒适、快捷、无忧的乘车环境。
参考文献:
[1]田思琪,黄肇红,罗冬梅,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局部空间拥堵风险等级评价方法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22(3):31-35.
[2]张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运用优化研究[J].中国铁路,2014(6):106-110.
[3]高品明,邓一帆,钟冬梅,等.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运值班员岗位优化实践[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23(7):172-174.
[4]黄远春.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24):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