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骨折患者102例的小夹板固定护理体会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un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前臂骨折患者采取小夹板固定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02例入院接受小夹板固定的前臂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夹板固定是治疗前臂骨折的常规方法,有效防治骨折端的移位,因其不包括返折的上下关节,故尔便于及时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发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具有确实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关键词】前臂骨折;小夹板固定;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209-2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02例均来自2006年6月~2009年7月我科门诊的病人,男76例,女26例。年龄22岁~67岁,平均43岁。病例类型:近端骨折36例,中1/3骨折57例,下1/3骨折9例。所有患者按照门诊挂号先后顺序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例类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随访患者,发放并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实验组护理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病人多为意外伤,思想上毫无准备,不但骨折引起疼痛、活动障碍,而且担心手臂是否会致残。表现为焦虑、恐惧,心理处于失衡状态。护士应多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了解中西医结合骨折治疗方法具有动静结合、损伤小、骨折愈合快的特点。同时采取疏导方法,引导病人进入角色,鼓励病人参与治疗,发挥病人能动性。
  1.2.2患肢观察护士要经常观察肢端血液循环、皮肤颜色、皮肤温度及感觉的变化。及时调节扎带的松紧度,以保持上、下移动1cm为宜,一般整复固定后3d~5d,局部组织呈现反应性肿胀,夹板内压力增大,应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如发现病人手部肿胀严重、肤色苍白、皮肤温度降低。并伴有疼痛、感觉麻木时,提示危象的发生,应立即检查扎带并放松,因肢体局部肿胀严重,皮肤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力性水疱,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尽水疱中的液體,表面用纱布覆盖。以免感染。
  1.2.3功能锻炼复位固定后鼓励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的效果[1]。恰当的功能活动有推动气血流通和加速祛瘀生新的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促进血肿、肢体肿胀的吸收消散。促进骨折愈合,使关节筋络都得到濡养,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有利于功能恢复。让前臂骨折病人进行早期腕关节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减少关节僵硬。首先按腕关节的解剖活动轴运动范围进行,不能过度训练[2],鼓励、督促病人练习握拳活动,尽量用力伸屈手指,待肿胀基本消退。病人能紧握拳头时,即可开始用“小云手”练习肘关节活动。在外固定未解除期间。骨折临床愈合之前,前臂需始终保持中立位,严禁旋转活动。
  2结果
  经过我们的护理,实验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行小夹板固定后的并发症和护理满意率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率统计
  组别 并发症 满意率
   肢体坏死 骨筋膜室综合症缺血痉挛 缺血痉挛 尺桡关节脱位 合计
  对照组 2 7 4 3 31.4% 70.5%
  实验组 0 2 1 1 7.8%★ 96.0%★
  
  注:组间比较★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3讨论
  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前臂骨折,关键在于恢复稳定而灵活的前臂功能。在良好复位和外固定基础上,做好患肢观察、心理护理,营养护理及合理的功能锻炼,能使患者得到满意的疗效。关键在于恢复稳定而灵活的前臂功能。做好患肢观察和饮食护理,还应关心体贴病人,多与病人沟通,以便了解其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情志护理,及时为其缓解疼痛。同时应尽早开始功能锻炼,使局部及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得到改善,对于增强机体抵抗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向我们每一位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术,还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另外,应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有较清楚的认识,对治疗及护理能够积极主动配合。缺血挛缩是夹板包扎过紧或固定不当引起的严重并发症。血管损伤的表现,可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缺血挛缩。为避免缺血性挛缩的发生,骨伤科医师应正确使用小夹板,提高对缺血性挛缩早期症状的认识,增强责任心。对骨折复位,夹板外固定后的患者应交待注意事项。随时复珍;对移位明显的骨折尤其是儿童最好留院观察5~7d。
  掌背则小夹板超腕肘固定的原理使用掌背侧夹板,超肘、腕结合桡尺侧的夹板固定,合乎前臂双骨折后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防止前臂的旋转引起的骨折移位,使骨折端得一个合理的生长环境。随意调整小夹板的相紧程度,因杉皮小夹板具备质轻、坚性,韧性、可塑性。所以能达到可靠的固定目的[3]。前臂骨折一般在麻醉消退后即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首先要把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目的、意义等向病人介绍清楚,使患者解除思想顾虑,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取得良好的合作,并给以具体指导。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前臂骨折,关键在于恢复稳定而灵活的前臂功能,由于在良好的复位和外固定的基础上,做好患肢观察、饮食护理,以及合理的康复练功,使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南国新,侯纪寿.缩短固定时间早期功能锻炼治疗Colles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3):236.
  [2] 宁宁.骨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医学出版社,2005:10.
  [3]张学东.拨伸旋转分骨复位内外侧夹板上肢石膏托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J].中国骨伤,2006,19(8):497.
其他文献
急性血栓型外痔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症状较轻的经过简单外治或者不治疗也会自行愈合,而对于疼痛比较重的,临床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切开排出血栓。我们在2004年3月~2008年3月期间,
期刊
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由于大多数患者年龄高,基础疾病多,内脏机能衰退,给骨折的治疗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现就本人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
国外研究证实,管理及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人员可能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呼吸吸入或吞食(在病房内吃饭)低剂量药物,可导致诱变性,染色体畸变,具有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的危险.总
胫腓骨骨折是近年来常见病,多发病,由于交通工具的普及,建筑事业的发展,小腿受伤的机会往往大于其他部位,大多主张手术治疗,但术后往往出现钢板外露,骨感染情况以至丧失劳动能力。我院骨伤科从2001年~2008年曾收治此类患者61例,均采取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石膏外固定等治疗,其中56例获得成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和抢救胎儿的重要手段。随着近几年剖宫产率的急剧增加,手术并发症也呈逐年增加趋势,并发症严重影响着产妇的身心健康,尤其是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严重后果。现将我院2003—2008年间的20例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病例的处理分析如下。
《醫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在2002年明确了要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提供药学技术服务,以提升医疗质量。因而临床药学对于提高用药水平,降低药物毒副反应,避免药源疾病,减少药品资源浪费,并服务于临床与科研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输尿管结石可引起肾绞痛,典型的表现为疼痛剧烈难忍,阵发性发作位于腰部或上腹部,并沿输尿管行径,放射至同侧腹股沟。剧烈的疼痛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缓解疼痛是当务之急。临床上
电化学治疗是一门新兴的治疗技术,它是瑞典放射学家欧登斯创姆发明,称之谓“生物闭合电路”学说。1987年传入我国,经过大量的临床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实验证明研究它的治疗作用是肿瘤局部所产生的电化学反应,治疗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患者,其中中晚期乳腺癌患者例,现就中晚期乳腺癌电化学治疗的效果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初产妇自然生产困难应用会阴侧切技术;方法:设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在第二产程时间、伤口甲级愈合情况、新生儿阿氏平分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结
目的:为充分利用玉米须蚕茧资源,研究提取玉米须蚕茧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选用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和加水倍数作为考察因素,采用纯物理的工艺流程从玉米须中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