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内、课外阅读量直接影响阅读能力,进而影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理解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在课堂教学、课外辅导过程中,必须花大力气、狠下工夫、采取措施帮助学生养成课内、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科综合素质。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31-0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课题。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现在语文教学中流行一个字眼叫“语文味”,但是这种“味”具体指什么,未见有个专家定论。而有一点却是众口一致的,那就是朗读是语文细酌如“味”之佳法。因此,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朗读”这把剑舞得游刃有余就不得不对“朗读”这个众人关注的语文改革的焦点做一番深入的思考了。
1在阅读课文时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传统语文教学中,在阅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阅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多。课文录音我们已无可挑剔,甚至某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教师与课文录音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等,無不让人交口称赞。如此以来,教师个人水平是得到较好的发挥了,但在佩服之余,我们是否也该为学生想想?在老师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吃透了吗?若没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就读了,那么学生不用解决字词,也就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烦;不用去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就更省去了一个大麻烦。他们完全可以模仿老师去朗读,甚至也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 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因为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此时的阅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
2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延伸,是学生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小学生除了学好教材以外,再阅读一些其他书籍,既可以丰富词汇,又可以广泛的学习语言表达方法,提高读写能力,养成自学的习惯。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①将一些浅显易懂的课文当作故事课来上。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②组织读书活动,检查阅读效果。组织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有利于促进课外阅读深入持久地开展。③要将读书时间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不能让读书成为阅读课上的形式,走过场,草草了事。那样的读是起不了效果的。应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特别是合作学习,除了明确学习目标外,还应当制定小组长职责。让小组长真正成为合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发言者。使小组学习有序、有效的开展。小组长轮换制,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并非教师就不闻不问了。教师应在巡视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甚至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听取学生的不同见解。这样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才有效果。
3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听、说和写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而且逐步理解和积累词语,认识用句子表达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怎样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并且从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提高认识能力。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引导学生随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大量景美、情深的课文,对于这些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入情入境,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诵的部分,有的则是由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对于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背诵、抄写的练习,应该通过交流、检查,使之落实,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教材中比较多地采用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自己感兴趣的语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确,那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培养兴趣,使之逐步形成习惯。据我所知,很多老师都有一些好办法引导学生积累,如采蜜本、美词佳句本等,效果很不错。
总之,阅读是学生知识的源泉,我们要引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里去遨游,语文阅读教学要积极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精讲而善问,不断地加强学科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会拥有更多发展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真正自由而欢乐的学习;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真正精彩起来。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31-0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关注的课题。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现在语文教学中流行一个字眼叫“语文味”,但是这种“味”具体指什么,未见有个专家定论。而有一点却是众口一致的,那就是朗读是语文细酌如“味”之佳法。因此,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朗读”这把剑舞得游刃有余就不得不对“朗读”这个众人关注的语文改革的焦点做一番深入的思考了。
1在阅读课文时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传统语文教学中,在阅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阅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多。课文录音我们已无可挑剔,甚至某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教师与课文录音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等,無不让人交口称赞。如此以来,教师个人水平是得到较好的发挥了,但在佩服之余,我们是否也该为学生想想?在老师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吃透了吗?若没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就读了,那么学生不用解决字词,也就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烦;不用去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就更省去了一个大麻烦。他们完全可以模仿老师去朗读,甚至也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 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因为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此时的阅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丁丁冬冬;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
2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延伸,是学生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小学生除了学好教材以外,再阅读一些其他书籍,既可以丰富词汇,又可以广泛的学习语言表达方法,提高读写能力,养成自学的习惯。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①将一些浅显易懂的课文当作故事课来上。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②组织读书活动,检查阅读效果。组织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有利于促进课外阅读深入持久地开展。③要将读书时间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不能让读书成为阅读课上的形式,走过场,草草了事。那样的读是起不了效果的。应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特别是合作学习,除了明确学习目标外,还应当制定小组长职责。让小组长真正成为合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发言者。使小组学习有序、有效的开展。小组长轮换制,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并非教师就不闻不问了。教师应在巡视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甚至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听取学生的不同见解。这样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才有效果。
3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听、说和写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仅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想教育,而且逐步理解和积累词语,认识用句子表达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怎样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并且从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提高认识能力。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引导学生随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大量景美、情深的课文,对于这些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入情入境,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诵的部分,有的则是由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对于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背诵、抄写的练习,应该通过交流、检查,使之落实,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教材中比较多地采用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自己感兴趣的语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确,那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培养兴趣,使之逐步形成习惯。据我所知,很多老师都有一些好办法引导学生积累,如采蜜本、美词佳句本等,效果很不错。
总之,阅读是学生知识的源泉,我们要引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里去遨游,语文阅读教学要积极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精讲而善问,不断地加强学科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会拥有更多发展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真正自由而欢乐的学习;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真正精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