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与荆轲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士”这种阶层大约出现于春秋前期,它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原型。“执干戈以卫社稷”是“士”必须履行的义务。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中说“先秦的士以‘道’自任,受到时君的尊重也是由于他们所代表的‘道’”。春秋之士骨子里还有着一股“任天下”的豪气,虽于草茉之中亦心怀社稷,这是一种杠杆天下的意识与责任,“道”在他们心目中是至高的。而到战国时代,各诸侯的公室和私门争相养士,受人之“养”必要“忠”人之事,“士”的品级、识见渐走向末流。很少有“士”以天下为己任了,“卫社稷”渐成旧事,而“士为知己者死”成了他们行事的准则。所以豫让会三番五次刺杀赵襄子,并非赵襄子残暴有耻天下,而仅仅是赵襄子与智伯相争,智伯战败身亡,作为门客的豫让便担负起了复仇的责任。其实《史记·刺客列传》中刺客们的信条都是“士为知己者死”又有哪一个是为了社稷而出手的呢?当然他们那种百折不挠,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仍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孔子认为“士志于道”,乃是强调士的道德价值取向必须以“道”为最后的依据,即能超越他自己个体的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
  “士”最初的追求是指向终极关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这种追求渐趋式微。
  作为“士”阶层的烛之武与荆轲,二人都是临危受命孤身犯险以救国家的,但最终二人的结局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由于二人作为“士”的境界所造成的。
  春秋时期的烛之武身上具有“士”最原始的价值追求,即“志于道”“卫社稷”心系天下的精神。这正是后来儒家所提倡的“以天下为己任”“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就说过“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很多有识之士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追求着这“三不朽”。至北宋张载又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知识分子价值取向,终成后代知识分子的传统精神。
  烛之武身上就具有这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
  烛之武自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虽为激愤之语,但我们亦能体会出烛之武一生的落寞和失败。按理来说如此一位有勇有识的人不该是位“泯然众人”的人,除了烛之武甘于淡泊宁静固守之外,郑伯不能任人唯贤,使珠玑沉于泥沙之中也是原因之一。然而当郑国面临国家危亡需要自己的时候,他虽发了点牢骚出了口闷气,但仍挺身而出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孤身犯险,身入秦营,以自己过人之胆识,救下了岌岌可危的郑国。
  其实郑伯的劝说是苍白无力的,对这么一位沉默一生已近残年的老人(蔡东藩《东周列国志》中说其“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来说“子亦有不利焉”的威胁是没有任何力量的。烛之武最终去了秦营,这并不是郑伯劝说的结果而是烛之武本身是愿意去的,因为他是“士”!
  从烛之武进秦营的有礼有理有节看,他劝秦伯绝非头脑发热热血澎湃的结果,而是成竹在胸的。由此可见他虽为圉正却时刻关注着天下大势,“身在隆中,心系苍生”,对秦晋围郑的形势是了然于胸的。
  烛之武是隐于市中的“卧龙先生”,是一位“儒士”,一位无双“国士”!
  荆轲是“士”,是一位“义士”“侠士”。韩非说过“侠以武犯禁”,从侧面也道出了当时侠士们的精神状态已绝非春秋时的“执干戈以卫社稷”了。
  荆轲出使秦国,每件事每个环节都是身不由己的是被逼无奈的,荆轲是被“义”绑架了的道德“死士”,并非真正的“侠者”。“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荆轲不是!
  荆轲不是一个有大志的人,他是一个“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者结交”的“侠客”。所以太子丹给荆轲“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看来荆轲距离我们心目中的那个“侠客”还差得很远的。
  荆轲为什么會答应太子丹呢?
  秦国以虎狼之师横扫六合,燕国危矣。太子丹以国事询鞠武,鞠武无力无谋推荐了田光,田光又因自己“精已消亡矣”“不敢以图国事”而推荐了荆轲。从荆轲与太子丹的相见就可以看出事情的曲折与复杂,一开始二人就不是相识相知的,只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而已,根本就谈不上“士为知己者死”。太子丹对荆轲也仅仅是“尊荆轲为上卿,舍上舍”“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以顺适其意”分明是一种有求于人的顺承巴结,哪有什么“知己”之意?荆轲“倾之,未发”,太子丹“疑其改悔”,更进一步看出二人绝非知己。那么“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中的“知己”究竟指谁?
  我认为真正了解荆轲的是田光,田光才是荆轲的知己。是田光推荐了荆轲,又是田光自刎“以激荆卿”,是田光用“义”绑架了荆轲,把他推上了道德的战车。为了田光这个知己,荆轲不得不“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荆轲入秦步步是被人所逼的,成功几率究竟有多大呢?
  荆轲是侠客,追求的是快意恩仇笑傲江湖,是日酒高会狎妓豪饮。他不会关心天下大势更不会心系黎民,其胸襟与气度与烛之武有云泥之别。他的举动仅仅是为了一知己,这种国之大事天下之大势系于“酬知己”成功者几何?
  当然荆轲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仍值得后人尊敬。
其他文献
《论语》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经典,无论是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规划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的角度,还是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将《论语》纳入高中语文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已经无需论证。在专题式教学的基础上,如何挖掘《论语》中的阅读与写作资源,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一、读《论语》,积累
众所周知,在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中,对主人公的外貌一般是不做描写的,不管是在负有盛名的《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万卡》中,还是在《苦恼》中,人物都是直截了当地出现并活动着,外貌往往不着一字。而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却浓墨重彩、极度夸张地展开了对别里科夫的外貌描写:  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里,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
为强化学生的写作意识,我校出台了《作文天天练》的写作模式,要求学生每天能对写作进行一定数量的积累。  一、开学前两周作文天天练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方面  1.作文天天练中间空白多,日期间隔写,甚至有不少作业的日期不写。  2.积累部分有些报纸剪贴内容、卡通画内容。实际上可对这些内容进行精选,有选择地摘抄。  3.各班写的数量不均衡。前两周多的达15次,少的只有4次,部分班级的同学
知识的学习强调系统性与连贯性,长期的坚持才是语文较好的学习生态环境。但纵观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从学前家庭的教育、小学跟初中的衔接,初中与高中过渡,家长没有能力规划好孩子的语文长期学习。各阶段的一些老师更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只注重孩子眼前、短期的效应,何谈科学、有效的对语文学习的规划?我们高中老师处在学生语文学习的收官阶段,既面临高考,又处于大部分学生语文学习的最后时期,如何规划好学生的三年学习就至关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代诗歌鉴赏一向都是教学重点,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加学生的文学内涵,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升华思想情感,培养审美情趣,达到综合发展的教学效果。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古代诗歌鉴赏成为教师对学生实施審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古代诗歌教学现状及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古代诗歌是中国文
大语文教育观实际上是语文的素质教育的生活化。考虑到高效课堂与大语文之美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在备课《祝福》一文时,我尽量完整构思,抓住整体,略去部分细碎的问题,把小说环境、主旨、情节、语言综合在一起生成一堂课。语文教学有了上课的线索后,还要在组织教学,深挖主旨,让学生参与到不感兴趣的文本之中下功夫,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观照社会,磨砺精神品质,提高他们的精神的丰盈度,体会到大语文之美,这才是我的追求,这个追
《长恨歌》是一篇长篇叙事诗,所咏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但这篇作品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却一直是古今研究者所争论的问题。古人的评论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讽喻,“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另一种则认为它只是在写李、杨的爱情,“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而今人在这两种观点的激烈争论中又产生了双重主题说,即认为该诗既有对明皇的讽刺批判,又有对李、杨爱情的同情歌颂。目前常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许多人都认为是诗人抒写羁旅之愁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本人认为,诗人的这种乡愁,是在感叹自己人生不如意的基础上而引发出来的,底色还是仕途失意、人生坎坷。同时,在抒发愁思之时,诗人内心中也带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诗人胸中两种感情交织在一起,愁绪因了喜悦而减少,喜悦因了愁绪而减色。  此诗写于诗人漫游吴越之时,对于一
怀古题材的古典诗词的发端是东汉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作品《登楼赋》。此后,此类题材的诗词浩如烟海,其内容则大多为感怀之意。“怀古类”诗词的藝术特点比较鲜明:情感触发方式上多数由眼前之事物生发而来,这些引发联想的事物,一般是某个地点、某处景物、某个事件、某个人物等等;内容表达上多数以对举交融的形式出现,往往是时空的对举、古今的对照,运用对比的模式,或明或暗;情感主题上多数表达或抒发含蓄、忧愤
“淇水”,一个赋予人联想和思考的意象,在《氓》中先后出现了三次,其意蕴丰沛,耐人咀嚼。笔者所读极限,只想把自己的一点拙见与大家分享。  一、淇水,营造朴素而真实的生活画面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位女子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过程。在诗歌中,如果说那夹杂着爱情味道的“桑叶”让我们看到了女子的蜕变;那么,“汤汤淇水”则让我们体会到女子的心路历程。  淇水,仅是故事发生的简单地点,是诗歌中极具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