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旗袍的起源,并且阐述了现代旗袍的新形势,然后对旗袍应用于婚礼服设计中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最后,本文借助对旗袍盘扣的再设计,探讨旗袍盘扣在婚庆系列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旗袍盘扣;婚庆;装饰设计;应用
任何一种式样要成为时尚,必须为大众的美学理念所认可、消费相对便利并包容于一定的社会氛围。风行之始的旗袍是中式表观下的西化穿用,其既有中国服装传统的外观承袭,但又是西风吹拂下的传统变异。加上民众重视衣饰的习俗和传统服装制造业的基础,以及北伐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终于成就了旗袍在中国的全面流行。
一、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清朝满族人的袍,是贵族的衣服。现代定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行家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当时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级交际花的福地,她们热衷于游泳、打高尔夫、飞行术、骑马,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时装之一。
二、现代旗袍的新形势
在服装界,这种回归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有些年轻人热衷于传统服装的现代演绎比如传统唐装的再现;有些年轻人则喜欢点缀有中国元素的西方服装风格,比如配有中山装衣领和精致丝绣内里、裁剪合身的外套。这种服装品位上的改变为那些能“古为今用”的设计师们带来了无限商机。
旗袍已从生活常服上升为礼服。作为礼服,其款式和花样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繁复绚丽。在款式方面,除了保持旗袍流畅的线条外,服装大师们在设计剪裁时,保留旗袍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没有任何不必要的带、袢、袋等附件的特点;在工艺上采用收肩、饰花、穿珠片、刺绣等手法,加强肌理效果。
三、旗袍应用于婚礼服设计中的可行性
(一)旗袍应用于婚礼服设计中具有文化认同性
服饰是具有象征意义和礼仪特性的。1935年,上海市政府为迎合国民党提出“一切从简”的主张,颁布了《上海市新生活集团结婚办法》,该办法中对女子婚嫁服饰做出这样的要求:“新娘穿着短袖粉红色旗袍,同色长裤,同色缎鞋,肉色丝袜,头兜白纱,手戴白手套并手执鲜花。”在颜色的选择上,中国素来以传统的红色为主,不过民国时期因考虑到服饰颜色协调问题,所以女子婚嫁的旗袍礼服定位粉色。
民国初期的女子婚嫁服饰是中国传统的婚礼服,主要的变化体现在色彩和纹样上面。在民国中后期,受西方服装设计理念的影响,服装颜色发生变化,服装局部设计也开始西方化,比如前面所述的如碎褶,荷叶边,鱼尾裙摆等。旗袍式婚礼服融入了西式礼服的设计特点,力求更加能够展现女子姣好的身姿。
(二)旗袍与婚礼服的共同属性
“量身定制”,即设计师在制衣之前要准确测量顾客身形的具体尺寸,然后按照这些数据对其进行设计、裁剪、缝制后的是顾客的专属服装。《现代英汉服装词典》中对于定制的解释是:"Tailor Made:定做的衣服;裁缝做的,像高级裁缝缝制的(女服);线条简单朴素且贴身的,特制的。Tailor Costume:定做服装。”另外“Haute Couture”一词则是来源于法语,翻译为高级定制。
此外,旗袍和婚礼服的共同属性更在于:传统的旗袍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就逐步被其他日常服装取代了。不过,人们对婚礼重视连带着要求婚礼服必须具有的特别之处,所以旗袍成为婚礼服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事实也是如此,绝大部分人早已把旗袍看成是一种礼服的一种,目前,其他样式的礼服都是比较奢侈的消费,并不适合所有人都能够消费得起的,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去穿,关于这一点,旗袍式婚礼服完全不需要顾忌,旗袍式婚礼服对人的社会身份没有特殊要求,最终会成为社会所喜爱和接受的特殊服饰。
四、盘扣在现代婚庆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一)取其形
根据产品的类型来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盘扣造型。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品味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首饰也成为我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也成为美学的一部分。人们对首饰的审美趣味也步入了崭新的阶段,越来越重视首饰的复古感、民族风和时尚元素。而盘扣极富民族特色,而且又具有独特的造型美,所以成为首饰设计的重要素材。盘扣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不是直接的位移和复制,根据盘扣的组成成分以及首饰的风格特色,选择适合的扣坨、扣门或扣花的造型,还要考虑首饰的现代装饰元素等要求。比如婚庆中的孔雀造型的盘扣可作为耳环来佩戴,同时采用时尚红珠镶嵌,辅以绿色的绸带与大红色串珠,整体看起素雅大方,又不失自然高贵之气。
(二)延其意
传统工艺品之所以能够长期发扬和继承下来,不是因为它具有无可比拟的实用性和装饰效果,更多的是因为中国人天生的中国情结,盘扣作为传统工艺的一种典型代表,低调的诊释传统又化的优难,含蓄的衬托旗袍的难致。其蕴含的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时刻在牵动着中国人的心。达到创新其造型,延伸其寓意的目的。德国华籍艺人珊丽娜,在掌握盘扣的传统技艺和图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设计理念,创作了造型精巧的“万里长城”、“石库门”,新潮的熊猫、茶壶、椅子等盘扣造型,极大地展示了中国手工艺艺术的博大精深。
(三)展其韵
伴随这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品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婚礼也是极其重视。婚礼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应该是幸福美满、欢天喜地等氛围,盘扣吉祥美好的寓意正好与其相融。现代婚庆产品大多要求具有情感性、又化性、趣味性和时代性,盘扣的朴素精致,加上现代设计工艺的再加工,盘扣在婚庆产品将会有很大的市场。如图3:中国风婚庆请帖。此请帖的设计灵感来就是来自中国的传统旗袍盘扣,時尚个性,浪漫典难。整体颜色为喜庆的中国红,采用中国富贵吉祥的牡丹花为装饰图案,并用现代压纹技术处理。“旗袍”中央“红双喜”,更显喜庆。该请帖采用盘扣来固定折页,不仅高端美观,富有文化内涵,而且还能够表达婚庆喜悦以及美好吉祥的心愿。
(四)传其神
最早从“绳结”发展而来,后用于传统服饰中用以装饰或者加固衣襟,已发展成为实用功能和装饰效果并存,并且蕴含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内涵的一种艺术品。盘扣的文化神韵以及艺术精髓,一再刷新传统设计理念,盘扣的神韵之美,意蕴之深,体现传统又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火花之美。如图4:中式糖果包装盒。这款包装盒主要是用作婚礼糖果包装,中国结盘扣主要的装饰元素,寓意喜悦相连,永结同心。盒盖中间一条红白相间的线,增加了包装盒的设计感和时尚性。包装盒的材质也显得典雅大气。整体设计精致美观,清新淡难。整体上呈现的效果,让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杨娟,曹进文.苏州婚纱礼服产业现状与前景分析[J].价值工程,2016,(18):6-9.
[2]陈研,张竞琼.近代改良旗袍造型中的西方元素[J].纺织学报,2013,(06):93-97+101.
[3]顾利娟.旗袍与婚纱的审美心理分析[J].大众文艺,2010,(23):47.
[4]徐强,马素琴.影响婚纱流行的因素探讨[J].纺织科技进展,2005,(02):63-66.
[5]盛羽.旗袍的历史演变及社会价值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03):92-95.
[6]郭斐.从旗袍的变革看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走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04):45-50.
【关键词】:旗袍盘扣;婚庆;装饰设计;应用
任何一种式样要成为时尚,必须为大众的美学理念所认可、消费相对便利并包容于一定的社会氛围。风行之始的旗袍是中式表观下的西化穿用,其既有中国服装传统的外观承袭,但又是西风吹拂下的传统变异。加上民众重视衣饰的习俗和传统服装制造业的基础,以及北伐革命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终于成就了旗袍在中国的全面流行。
一、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清朝满族人的袍,是贵族的衣服。现代定义的旗袍,诞生于20世纪初,盛行于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的代表。行家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全国各地。当时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级交际花的福地,她们热衷于游泳、打高尔夫、飞行术、骑马,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时装之一。
二、现代旗袍的新形势
在服装界,这种回归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有些年轻人热衷于传统服装的现代演绎比如传统唐装的再现;有些年轻人则喜欢点缀有中国元素的西方服装风格,比如配有中山装衣领和精致丝绣内里、裁剪合身的外套。这种服装品位上的改变为那些能“古为今用”的设计师们带来了无限商机。
旗袍已从生活常服上升为礼服。作为礼服,其款式和花样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繁复绚丽。在款式方面,除了保持旗袍流畅的线条外,服装大师们在设计剪裁时,保留旗袍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没有任何不必要的带、袢、袋等附件的特点;在工艺上采用收肩、饰花、穿珠片、刺绣等手法,加强肌理效果。
三、旗袍应用于婚礼服设计中的可行性
(一)旗袍应用于婚礼服设计中具有文化认同性
服饰是具有象征意义和礼仪特性的。1935年,上海市政府为迎合国民党提出“一切从简”的主张,颁布了《上海市新生活集团结婚办法》,该办法中对女子婚嫁服饰做出这样的要求:“新娘穿着短袖粉红色旗袍,同色长裤,同色缎鞋,肉色丝袜,头兜白纱,手戴白手套并手执鲜花。”在颜色的选择上,中国素来以传统的红色为主,不过民国时期因考虑到服饰颜色协调问题,所以女子婚嫁的旗袍礼服定位粉色。
民国初期的女子婚嫁服饰是中国传统的婚礼服,主要的变化体现在色彩和纹样上面。在民国中后期,受西方服装设计理念的影响,服装颜色发生变化,服装局部设计也开始西方化,比如前面所述的如碎褶,荷叶边,鱼尾裙摆等。旗袍式婚礼服融入了西式礼服的设计特点,力求更加能够展现女子姣好的身姿。
(二)旗袍与婚礼服的共同属性
“量身定制”,即设计师在制衣之前要准确测量顾客身形的具体尺寸,然后按照这些数据对其进行设计、裁剪、缝制后的是顾客的专属服装。《现代英汉服装词典》中对于定制的解释是:"Tailor Made:定做的衣服;裁缝做的,像高级裁缝缝制的(女服);线条简单朴素且贴身的,特制的。Tailor Costume:定做服装。”另外“Haute Couture”一词则是来源于法语,翻译为高级定制。
此外,旗袍和婚礼服的共同属性更在于:传统的旗袍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就逐步被其他日常服装取代了。不过,人们对婚礼重视连带着要求婚礼服必须具有的特别之处,所以旗袍成为婚礼服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事实也是如此,绝大部分人早已把旗袍看成是一种礼服的一种,目前,其他样式的礼服都是比较奢侈的消费,并不适合所有人都能够消费得起的,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去穿,关于这一点,旗袍式婚礼服完全不需要顾忌,旗袍式婚礼服对人的社会身份没有特殊要求,最终会成为社会所喜爱和接受的特殊服饰。
四、盘扣在现代婚庆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一)取其形
根据产品的类型来设计与之相适应的盘扣造型。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品味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首饰也成为我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也成为美学的一部分。人们对首饰的审美趣味也步入了崭新的阶段,越来越重视首饰的复古感、民族风和时尚元素。而盘扣极富民族特色,而且又具有独特的造型美,所以成为首饰设计的重要素材。盘扣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不是直接的位移和复制,根据盘扣的组成成分以及首饰的风格特色,选择适合的扣坨、扣门或扣花的造型,还要考虑首饰的现代装饰元素等要求。比如婚庆中的孔雀造型的盘扣可作为耳环来佩戴,同时采用时尚红珠镶嵌,辅以绿色的绸带与大红色串珠,整体看起素雅大方,又不失自然高贵之气。
(二)延其意
传统工艺品之所以能够长期发扬和继承下来,不是因为它具有无可比拟的实用性和装饰效果,更多的是因为中国人天生的中国情结,盘扣作为传统工艺的一种典型代表,低调的诊释传统又化的优难,含蓄的衬托旗袍的难致。其蕴含的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韵味时刻在牵动着中国人的心。达到创新其造型,延伸其寓意的目的。德国华籍艺人珊丽娜,在掌握盘扣的传统技艺和图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设计理念,创作了造型精巧的“万里长城”、“石库门”,新潮的熊猫、茶壶、椅子等盘扣造型,极大地展示了中国手工艺艺术的博大精深。
(三)展其韵
伴随这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品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婚礼也是极其重视。婚礼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应该是幸福美满、欢天喜地等氛围,盘扣吉祥美好的寓意正好与其相融。现代婚庆产品大多要求具有情感性、又化性、趣味性和时代性,盘扣的朴素精致,加上现代设计工艺的再加工,盘扣在婚庆产品将会有很大的市场。如图3:中国风婚庆请帖。此请帖的设计灵感来就是来自中国的传统旗袍盘扣,時尚个性,浪漫典难。整体颜色为喜庆的中国红,采用中国富贵吉祥的牡丹花为装饰图案,并用现代压纹技术处理。“旗袍”中央“红双喜”,更显喜庆。该请帖采用盘扣来固定折页,不仅高端美观,富有文化内涵,而且还能够表达婚庆喜悦以及美好吉祥的心愿。
(四)传其神
最早从“绳结”发展而来,后用于传统服饰中用以装饰或者加固衣襟,已发展成为实用功能和装饰效果并存,并且蕴含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内涵的一种艺术品。盘扣的文化神韵以及艺术精髓,一再刷新传统设计理念,盘扣的神韵之美,意蕴之深,体现传统又化的博大精深,体验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火花之美。如图4:中式糖果包装盒。这款包装盒主要是用作婚礼糖果包装,中国结盘扣主要的装饰元素,寓意喜悦相连,永结同心。盒盖中间一条红白相间的线,增加了包装盒的设计感和时尚性。包装盒的材质也显得典雅大气。整体设计精致美观,清新淡难。整体上呈现的效果,让人回味无穷。
参考文献:
[1]杨娟,曹进文.苏州婚纱礼服产业现状与前景分析[J].价值工程,2016,(18):6-9.
[2]陈研,张竞琼.近代改良旗袍造型中的西方元素[J].纺织学报,2013,(06):93-97+101.
[3]顾利娟.旗袍与婚纱的审美心理分析[J].大众文艺,2010,(23):47.
[4]徐强,马素琴.影响婚纱流行的因素探讨[J].纺织科技进展,2005,(02):63-66.
[5]盛羽.旗袍的历史演变及社会价值初探[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03):92-95.
[6]郭斐.从旗袍的变革看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走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04):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