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的会计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培养方向存在偏差、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训手段比较欠缺;实训手段以仿真为主,少有实战的训练;实训资料中存在仿而不真,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异;实训规范有待加强。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教育,十分强调学生从事实际操作水平与实际动手能力。
一、加强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高职的会计专业教学,应充分结合会计职业岗位对培养对培养对象的要求,并以此确定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采取综合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会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安排课程体系。从教学内容改革人手,对会计专业的若干课程内容,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适当予以调整、简化,删除空洞的或与本专业不是密切相关的内容,增添会计实践中应用性较强的内容。根据现行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近几年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对会计职业岗位能力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较为全面的会计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应当涵盖如下内容:填制凭证能力、登记账簿能力、出纳核算能力、总账核算能力、报表管理能力、资金管理能力、工资核算能力、应收应付款核算能力、固定资产核算能力、购销存核算能力。此外,还应当培养基本的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英语阅读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计核算能力,会计电算化应用能力。
二、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
会计实践教学能否顺利有效的开展,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相关知识面广的教师。在会计教材中,会计主体完成或发生的经济业务是用文字描述的,而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经济业务是用各种单证、票据记载的;另外在会计实践教学中,不可避免地涉及会计、税务、经济政策、相关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单纯讲解不同的经济业务的帐务处理,而不讲解记录经济业务的各种单证、票据的经济内容、作角及传递程序,使学生很难从课堂教学中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与实际会计工作技能。因此,加强会计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是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一是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会计专业教师进行社会实践的一种较为易行和效果较好的方式。教师参加社会调查的时间一般较短,所需经费也不多。社会调查的形式和内容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由学校集体组织教师深人实际工作部门,调查了解其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等实际情况,也可以针对会计改革的热点和专业教学研究中的重点、难点,由教师自发组成专项调查小组到基层单位进行采访、蹲点,收集资料,完善和充实教学;同时,也为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以实际案例引导和启发学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注重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职业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朽,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安排教师做兼职或脱产会计,以便于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也可以从企事业单位选聘一些会计实践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的理财高手或具备会计师以上职称的中高级会计人才来校担任会计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安排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去听课、观摩,以及进行现场培训,既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还促进了专业知识的交流。二是可以让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改变若千年来会计教育落后于实际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及时给予学生最新的知识与信息,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会计模拟教学,促进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提高
会计模拟实践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操作训练的过程;结合实践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实践中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应划分出层次。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应划分出层次,由浅至深地开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审计学等课程,根据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为以下几个实践层次:首先是模拟实践。可在开设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之后,单作一门实践会计课程,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模拟系统,提供相关资料,经过提示,由学生根据自己对业务的理解,独立操作训练,从而使学生能灵活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其次是综合实践。在全部会计课程和相关课程开设之后可进行综合实践。二是按照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开展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可专门设置出纳、会计核算、审计、税务会计等会计职业岗位,让学生分别担任出纳、审计和企业办税,进行职业岗位模拟实践操作,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解决学生对这些工作岗位的模糊认识,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其操作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明确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强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同时让学生相互检查、监督,共同促进。会计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教育,十分强调学生从事实际操作水平与实际动手能力。还要将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作为会计岗位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实行,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会计软件,成为名符其实的现代会计人才。
一、加强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高职的会计专业教学,应充分结合会计职业岗位对培养对培养对象的要求,并以此确定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采取综合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会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安排课程体系。从教学内容改革人手,对会计专业的若干课程内容,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适当予以调整、简化,删除空洞的或与本专业不是密切相关的内容,增添会计实践中应用性较强的内容。根据现行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近几年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对会计职业岗位能力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较为全面的会计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应当涵盖如下内容:填制凭证能力、登记账簿能力、出纳核算能力、总账核算能力、报表管理能力、资金管理能力、工资核算能力、应收应付款核算能力、固定资产核算能力、购销存核算能力。此外,还应当培养基本的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英语阅读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计核算能力,会计电算化应用能力。
二、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
会计实践教学能否顺利有效的开展,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相关知识面广的教师。在会计教材中,会计主体完成或发生的经济业务是用文字描述的,而实际工作中绝大多数经济业务是用各种单证、票据记载的;另外在会计实践教学中,不可避免地涉及会计、税务、经济政策、相关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单纯讲解不同的经济业务的帐务处理,而不讲解记录经济业务的各种单证、票据的经济内容、作角及传递程序,使学生很难从课堂教学中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与实际会计工作技能。因此,加强会计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是中职学校的当务之急。一是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是会计专业教师进行社会实践的一种较为易行和效果较好的方式。教师参加社会调查的时间一般较短,所需经费也不多。社会调查的形式和内容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由学校集体组织教师深人实际工作部门,调查了解其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等实际情况,也可以针对会计改革的热点和专业教学研究中的重点、难点,由教师自发组成专项调查小组到基层单位进行采访、蹲点,收集资料,完善和充实教学;同时,也为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以实际案例引导和启发学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二是注重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职业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朽,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安排教师做兼职或脱产会计,以便于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也可以从企事业单位选聘一些会计实践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的理财高手或具备会计师以上职称的中高级会计人才来校担任会计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安排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去听课、观摩,以及进行现场培训,既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还促进了专业知识的交流。二是可以让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改变若千年来会计教育落后于实际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及时给予学生最新的知识与信息,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会计模拟教学,促进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提高
会计模拟实践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操作训练的过程;结合实践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实践中要注重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实践教学时间安排应划分出层次。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应划分出层次,由浅至深地开设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审计学等课程,根据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为以下几个实践层次:首先是模拟实践。可在开设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之后,单作一门实践会计课程,建立一套完整的会计模拟系统,提供相关资料,经过提示,由学生根据自己对业务的理解,独立操作训练,从而使学生能灵活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其次是综合实践。在全部会计课程和相关课程开设之后可进行综合实践。二是按照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开展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可专门设置出纳、会计核算、审计、税务会计等会计职业岗位,让学生分别担任出纳、审计和企业办税,进行职业岗位模拟实践操作,并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解决学生对这些工作岗位的模糊认识,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其操作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明确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强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同时让学生相互检查、监督,共同促进。会计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教育,十分强调学生从事实际操作水平与实际动手能力。还要将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作为会计岗位的一项重要内容来实行,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会计软件,成为名符其实的现代会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