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情景提问导入新课探究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yh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的最基本规律的自然科学,学起来比较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因此,如何使学生爱上物理课,是每位物理教师不得不认真思索的问题。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吸引学生的最好时机就是在课堂的开始。在教学中,精心安排的新课导入,可以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因此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如何导入新课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下面结合高中物理教材的部分内容,谈一谈新课引入教学中的几种尝试。
  一、温旧知拓新识引入新课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低级向高级这一客观规律的,学生学习也是这样。物理知识的传授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引燃点”。由温习旧知识入手,导入新课,这是常用的方法。例如在讲“牛顿第二定律”时,可以复习前一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内容顺利引入。通过上一节的实验探究可以发现,小车的加速度可能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从而推出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这样不但使学生温习旧知识,而且可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和陌生心理,及时准确地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二、讲故事创情景引入新课
  爱听故事是每一个青少年的天性。课起始,学生的精神状态处于高度兴奋阶段,很多人虽进入了课堂,但心中想着的是课间的玩乐。此时,可以讲一些小故事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使之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物理学发展史中,妙趣横生的典故很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到寓教于趣之效。如学习“电流的磁场”时,给学生讲述18世纪末,年轻的奥斯特受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启发,想象电、磁和各种自然力的统一。在一段时间内,他一边思考,一边实验,经历了无数次挫败,终于发现了课堂上像是偶然实为必然的揭开电磁新时代帷幕的故事。这样能引导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也可以把枯燥无味的物理原理讲得生动活泼。用扣人心弦的生动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参与教学。采用物理学史和科学家献身科技事业的事迹或物理规律发明的历程引入新课,即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能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意志品质,提高献身科学事业的愿望,对学生掌握新知识,提高探求知识奥秘的能力无疑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诵诗词激趣味引入新课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古代诗词具有丰富的内涵,用其吸引学生注意,能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到新课学习中来。如讲“物体的运动”时,可用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的诗词引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云天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后两句诗中,可引入静止是相对的概念。在这里船与云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以船为参照系,云是静止的。
  四、做实验获猜想引入新课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弟曾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一上课教师先演示与本课时内容有关的实验,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高度的集中,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出多方面猜想,自然引入新课。例如对“交变电流”的引入,可采用如下几个演示实验:1.把两个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二极管并联,注意使两者正负极的方向不同,然后连接到教学用发电机的两端。转动手柄,两个磁极之间的线圈随着转动。边实验边让学生注意观察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情况(会发现小灯泡交替发光,一亮一暗)2.观察某电路中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以零刻度线为基准左右摇摆)3.用电流传感器先观察电池供给的电流波形,再观察学生电源交流档供给的电流波形(前者是一条直线,后者是数学上的正弦函数图像或者余弦函数图像)提出问题:以上几个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这样一开始使学生进行感知,为理解教材准备了条件,生动、新奇的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新奇而不见怪、有趣而不乏味、直观而不繁琐的实验引入,使学生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把学生引过探索知识的海洋。
  五、设疑团制悬念引入新课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因此教学引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设置疑问。如在讲“摩擦力”这一节的引入,可以这样问学生:为什么能把线织成布,把布缝成衣服?为什么拿在我们手中的书本、铅笔不会滑落呢?
  六、用电教设情境引入新課
  在物理课堂教学引入中,采用电教媒体,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内容时,可以播放几段视频:“水流星”的杂技表演;翻滚的过山车;中国民间舞龙表演等等,让学生猜测、发表观点;也可展示一些图片:骑自行车、摩托车转弯,汽车、火车转弯,飞机作俯冲运动、汽车过拱桥等。
  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情境,并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将有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正> 日俄战争爆发的具体时间,国内公开发表的论著,众说纷纭。《中国近代史事记》:“1904年2月6日(十二、二十一庚午),日俄战争爆发。”(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第290页。) 《中国近代史常识》:“1904年2月7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日本海军舰队突然袭击旅顺口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爆发了。”(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版,第226页。)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我国政府部门对于农业发展建设越来越关注,财政部门在农业方面的资金逐渐增加,农民在农机购买上面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本文就基于警监联合的农
对万宁市水稻良种的推广、种植、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确实可行的对策,以期促进万宁地区水稻种植和品种推广的良性发展。
<正> 二十世纪初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年代,而一九○三年则是这一运动形成高潮的关键的一年。就在这一年,各种进步报刊,由鼓吹改良转向鼓吹革命,表现了进步知识分子在思想上的新觉悟。就在这一年,资产阶级革命派第一次提出了建立“中华共和国”的政治口号。孙中山在日本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而这一年又是革命派思想与改良派思想分道扬镳的一
本文就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整体,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提供部分建议。
贝复舒滴眼液可促进角膜等多种组织的修复和再生,1999~2001年,我们用贝复舒滴眼液治疗角膜外伤115例,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腭裂病儿全麻术后大多需在麻醉恢复室监测下苏醒,尤其是气管内插管的病儿,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若观察不周,处理不当,易发生误吸,甚至窒息死亡.我院麻醉恢复室自2000年1月~2002
1994年11月中旬,美国玻璃纤维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门约翰一行访问了珠海玻璃纤维厂,并向珠海的同行们详细介绍了美国玻璃纤维工业有限公司(简称FGI公司)的生产现状与技术改进情
通过选用自繁优质鳅苗,网箱的上风头放入,经过暂养的鳅苗方可放入池塘,加强鳅苗的病害防治,提高鳅苗的存活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正>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命题.认真研究这一命题的深刻含义和具体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也有着深刻的启示.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命题,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后来,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以及现代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等许多哲学家、科学家也都提出过同样的思想.他们的提法虽然不同,但基本含义却是一致的.即: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联系方式组成为整体,整体具有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的特性,如新的功能、新的量度等.例如,氢有可燃性,氧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