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超越性

来源 :理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1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先进性和包容性的价值体系,它在继承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克服了以往价值体系在认识和实践上的偏执,实现了对它们的超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超越了群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争,实现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超越了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之争,实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超越了道德主义与功利主义之争,实现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统一;超越了民族主义与普世主义之争,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0)05-0005-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在批判继承以往价值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一方面吸收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合理成分和优秀因子,同时又克服了它们在价值论上的偏执和缺失,实现了对以往价值体系的继承和超越,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具先进性和包容性的价值体系。
  一、超越群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实现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切价值体系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为社会成员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供了基点,同时也是区分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标志。
  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核心是群体主义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群体主义价值观包含着诸多的积极因素,它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从未中断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传统群体主义价值观是与农业文明联系在一起的,其基本精神与现代社会要求具有一定的偏差。首先,群体主义价值观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其在“推己及人”的基础上形成的“差序格局”具有明显的狭隘性。人们进行价值评判的标准往往由于关系的远近而不同,这就必然造成价值评判中的双重标准。在“关系主义”盛行的社会中,人们重视的是私人关系、私人情感和“私德”,缺乏平等精神和社会公德意识,这种在血缘与地域基础上形成的狭隘的关系主义价值观,与现代社会需要的法治精神和公民意识相去甚远。其次,群体主义价值观将维护群体利益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用群体利益代替和抹杀个人的合理利益,个体的利益不具有任何合法性,个人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没有相应的权利,这种价值上的偏执必然导致个人泯灭于群体之中。由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之间缺乏必要的张力,社会也往往因为缺乏发展的动力陷于停滞。由于个体缺乏主体意识和选择自由,因而难以形成现代化所需要的理性精神和责任意识。再次,由于人们在群体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居上位者”往往假“群体”之名谋取个人的私利,最终使群体异化为马克思所说的“虚假的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被这个“虚假的集体”所扼杀。在这样的群体中,不但个人的价值难以实现,群体与社会也难以发展进步。
  西方价值体系的核心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是国家和社会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国家是个人之间相互缔结“契约”的结果,因而国家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凡是侵犯个人的自由和利益的行为都是“不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倡导通过个人奋斗获取财富、名声、地位,极大地刺激和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西方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文化动因。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是,个人主义的泛滥必然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和精神问题,危及到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尽管我们不能将西方的个人主义完全等同于利己主义,但是两者在实践中往往是难以区分的,它们的差别往往仅有一步之遥。正如托克维尔曾经指出的,个人主义会“使每个公民同其同胞大众隔离,同亲属和朋友疏远……会使公德的源泉干涸……久而久之,个人主义也会打击和破坏其他一切美德,最终沦为利己主义。” 〔1 〕 (P625)在近代以来的西方社会中,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泛滥导致了普遍价值的缺失和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正如美国学者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中所说,个人主义者除了把现实世界看作是与个人意志相冲突的地方外,看不到任何其他的东西;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态度和偏好,在这种人看来,社会完全是各个个人满足自身欲望的竞技场,现实不过是各个个人追求享受中的一系列机会,个人的最终敌手就是厌烦。人们对物欲的贪求导致了社会道德的沦丧、犯罪率上升和政治腐败,吸毒、犯罪、自杀等社会痼疾居高不下。“个人主义使社会组织分散瓦解成为一盘散沙,它使社会内人们共同的志趣和共同的利益汇集而成的社会团体,变成为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沙砾堆。若从最坏的方面看,个人主义是一片被孤独邪恶、以掠夺为生的人们所占据的热带丛莽。” 〔2 〕将个人置于社会之上的理论预设和价值诉求,必然加剧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和对抗,导致社会公共利益受损,并最终影响到个人利益的实现。
  群体主义价值观与个人主义价值观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都具有历史合理性,但是由于它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认知上的偏执,必然导致将个人与社会难以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基本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扬弃了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价值观的理论偏执,解决了现代化进程中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相分裂的难题,为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倡以社会集体利益为重,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价值观,使得价值创造和价值评价克服了个体的狭隘性,超越了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主要价值目标,强调社会的公平、公正、正义,强调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主要目标,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克服了传统价值观忽视和否定个人的利益和需要的弊端,实现了对中国传统群体主义价值观的超越。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坚持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把对个人价值的肯定和社会性原则统一起来,在维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同时又反对个人主义,在倡导集体主义的同时反对抹杀个人价值,克服了以往价值体系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上的分裂和偏失,有利于促进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
  二、超越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价值观,实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峙使得近代价值理论陷入了新的困顿。人本主义强调价值的主观性特征,将人作为价值评价和价值实践的主体地位,提升了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人的解放。但是往往忽视价值的客观性特征,不利于科学精神的培养,也导致现代西方价值理论陷入了唯心主义、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之中。科学主义价值观强调价值的客观性特点,有利于增强人在价值评价和价值实践中的理性精神,但是其片面强调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的偏差,则容易导致人的实践活动与人的需要的背离。
  中国传统价值体系重视人的价值,重视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道德价值和政治价值,知识分子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自然现象的研究则被视为雕虫小技和“奇技淫巧”,是君子所不为的。因此,尽管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生产实践和发达的技术,却难以形成科学理论,技术人员难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在农耕文明中人是依赖于自然的,人与自然处于未分化的状态,它们之间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人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天人合一”,而不是征服自然。因而,中国传统文化忽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其重个人体悟、轻逻辑分析的思维模式,不利于理性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形成。传统价值观的上述缺失,导致占有世界古代发明半壁江山的中国,在近代以后被西方所超越,陷入被动挨打的悲惨境地。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以及社会生产的不发达,社会矛盾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人的自由与发展也往往因为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而难以实现,这就导致传统的人文主义价值观往往具有很大的空想成分。
  西方文化具有逻各斯传统,强调人应当运用自己的理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启蒙运动之后,理性被推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取代上帝成了最高审判者。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使得物质财富丰富起来,一系列技术难题被攻克,新的产品不断涌现,使得人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不断膨胀的理性和高涨的乐观主义催生了新的神话——科学主义。科学主义者认为,一切不能实证的东西都是不科学的,都是迷信、谎言和臆造,都是没有价值的。科学主义者宣扬“科学万能”,承诺科学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科学性是评价认识的唯一标准。但是,西方发展的历史打破了这一神话,事实证明科学无法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特别是无法解决价值和信仰问题。为了确证人的价值,西方思想家一方面求助于非理性,从而导致了主观主义、相对主义价值观在西方的盛行,另一方面就是依然只能乞灵于上帝,宗教的影响依然十分强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对峙、工具理性的片面扩张和价值理性的日渐萎缩是西方现代化中的突出现象,人文价值的消解导致了精神的空虚和宗教盛行,科学技术崇拜与宗教迷信盛行这一奇怪图景正是当代西方精神危机的真实写照。因此,当代西方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却是人的价值的失落。作为现代化主导精神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道扬镳,是酿成当代资本主义文化危机的重要原因。科学主义导致的另外一个严重后果就是,科学技术与人的需要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裂痕,随着科学研究的日益商业化,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沦为少数人赚钱的机器,而大多数人的需要往往被漠视。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脱离人类整体控制之虞,科学技术与人的真正需要以及人类长远利益的关系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是现代化的主要精神支柱,在两者关系认识上的偏执态度,会导致两者的分离与对峙,不利于现代精神的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超越了传统价值观中的人文主义和近代西方的科学主义价值观,实现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为其从理想变为现实奠定坚实的物质和社会基础,从而超越了传统的人文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将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我们判断改革成败的主要标准,将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努力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中的“异化”现象,超越了西方价值体系片面强调工具理性的偏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同时还要大力倡导代表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文精神。为此,就必须积极构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超越道德主义与功利主义价值观,实现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统一
  道德与功利是价值评价的两个基本维度。道德评价侧重于人的主观动机和精神生活,是否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觉悟是其主要标准。功利评价侧重于客观效果和物质生活,即在客观上是否对自己和他人有利,是否真正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在阶级社会中,价值的这两个维度往往处于分裂和对立状态,道德主义价值观因为排斥功利因素,往往陷入“曲高和寡”的空谈,在实践中难以落实;功利主义价值观往往将人性归结为本能欲望,将物质利益作为价值评价的主要标准,在实践中容易导致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因而在社会文化中往往缺乏合法性基础。
  中国文化追求的主要是人格的完善与环境的和谐,为此高扬道德理想主义,将道德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主要手段,并以此界定人的本质。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居着核心地位,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色。儒家的经典《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知识分子的主要奋斗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不但应当成为个人生活的核心,而且也是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础。修身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通过“义利之辨”,明确“重义轻利”的价值标准。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重视精神生活,轻视甚至鄙视物质生活的倾向,发展到极端就是所谓“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种价值标准将道德价值与实际利益对立起来,将人设定为“政治人”和“道德人”,重视人的社会性和精神追求,忽视和抹杀了个人的合理的物质欲求。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追求物质利益是不被赞许的,是不具有高尚性和合法性的。这种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而且这种脱离利益、并与利益对峙的道德理想主义在社会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在实践中容易流于形式,导致社会成员在价值认识、价值评价与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中呈现双重人格。
  西方近代价值观则具有“重利轻义”的特点,资本主义将人设定为“经济人”,将人性等同于人的私欲,实际上是将人的本性归结为自然属性。从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到近代资本主义,西方文化的价值目标发生了从理想主义到功利主义,从道德本位到情感本位,从精神至上到肉体至上的转移,整个社会精神生活日趋世俗化、功利化和物质化,人们重视的是物质利益,而容易忽视精神上的追求。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经济主义以及消费主义价值观不断地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努力把人们的关注引导到物质领域。对于物质消费的过度追求导致了环境的严重恶化,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这种片面的价值观导致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严重失衡,造成了物质文明的不断疯长和精神文明的相对萎缩,形成的是一种畸形的增长模式。与大量增加的物质财富相比,人的精神生活变得十分单调和贫乏。人日益沦为金钱和物质的奴仆,在诱人的物质消费中迷失了自我、泯灭了个性,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西方文明在物质繁荣背后隐藏的是深刻的文化危机。“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精神历程已充分表明,世俗化生活绝非神话,它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要求,满足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但它并不能缓解人因各种问题造成的精神和心理疾患。现代人的焦虑、压抑、躁动、狂想、郁郁寡欢或对任何事物都失去兴趣,并非是世俗欢乐就能疗治的。” 〔3 〕 (P13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价值目标,需要克服两个方面的束缚,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克服了传统价值体系重精神轻物质的缺点,尊重个人正当的物质利益,不再离开物质利益空谈精神追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通过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重视经济发展和满足群众的物质利益,也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克服了资本主义价值体系重物质轻精神的缺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实现富强、民主,而且要实现文明、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不但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也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者不可偏废,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表现为物质文明,更要体现为精神文明。社会主义优越性不仅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更要体现在社会的文明程度上,体现在社会成员的精神面貌上。
  四、超越民族主义与普世主义价值观,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传统价值体系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精神纽带,体现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传统文化中的“夏夷之变”具有狭隘性,容易导致“我族中心主义”,缺乏自我反省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是中国在近代以后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随着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民族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出现了某种复兴的趋势。他们倡导弘扬传统文化价值,但是往往将弘扬民族精神与反西方和反全球化联系在一起,主张用传统对治西化,因而缺乏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无法确立具有现代性的价值体系。
  西方价值体系中蕴含着时代精神,其中的民主自由、科学理性精神体现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由于西化与现代化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这就导致一部分人容易将现代化理解为西化,强调西方价值体系是普世的,其背后隐藏的实际是“西方中心论”。这种观点看不到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看不到不同民族文化价值体系的特殊性,看不到西方价值体系自身的缺陷,认为主张时代精神就必须否定传统文化,从而堕入了“全盘西化”的泥潭。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必然导致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丧失,实际上也就必然丧失了发展的主体性。因此,我们也必须看到,西方价值体系作为西方文化的产物,是与西方的文化传统、社会现实与制度安排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必然带有西方的特殊性。同时,西方价值体系具有重视物质消费、轻视精神文化消费,追求个人的现实享乐、忽视人的精神价值和人的发展等弊端,自身包含着诸多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由其引领的西方发展模式导致了自然环境破坏、人际关系疏离、价值理想荒芜等一系列恶果。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价值体系的“全盘西化”不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近代以来,中国核心价值体系重塑的关键就是实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但是在以往的实践中,二者总是被置于对立之中,强调民族精神和发展的主体性被等同于全面拒斥西方,强调时代精神和历史进步被等同于全面否定自身传统。由于长期以来未能处理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我们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世界文化之间存在严重的断裂。由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采取了既反传统又反西方的措施,导致建立起来的现代文化缺乏深厚的文化根基,未能建立起既依托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了民族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吸收了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实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既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又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主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既反对全盘西化和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又反对闭关锁国和夜郎自大的狭隘民族主义,在坚持文化发展的主体性的同时,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美〕R·尼斯贝特.个人主义〔J〕.哲学译丛,1991,(2).
  〔3〕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王建军
其他文献
家里的卷纸用完后,剩下的卷纸芯该怎么办?扔掉太可惜了,我們试着把它变成“蝴蝶”吧。  主要材料:  卷纸芯、彩纸、彩笔、细铁丝、 皱纹纸、双面胶  制作步骤:  1.把白纸裁剪成合适的大小,粘在卷纸芯外面,黄色的卷纸芯就变得白白净净了。剪一段红色彩纸,使其宽度为卷纸芯的一半,然后,将它粘贴到卷纸芯的下半部。  2.用彩笔在适当的位置画上表情。  3.如图,取两种颜色的彩纸,剪出大小不同的四个椭圆,
湖南省慈利县拘留所所长田仲新为了让沾亲带故的犯罪嫌疑人吴杨泉(又名吴昕泉)提前“自由”,竟以吴杨泉“病情严重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因病外出治疗,短期无法治愈”为由,给当地法院出示“建议停止执行拘留通知书”。但这一阴谋很快被法院识破,正当法官、法警以及法医前往拘留所为疑犯检查身体时,荒诞的闹剧发生了——在拘留所内,田仲新怒诉法官私自办案,太不给他面子;正被拘留的吴昕泉则在另一边助威高喊“搞死法官”。  
爱得太用力,恨得太用力,遗忘得太用力,把自己都丢了。  心中郁闷,出来散步,天上朗月高照,没心情冲它笑。  一切都不好。人生如打仗,想着打赢的,结果打来打去,终归还是输了。爱情没有尽善尽美,输了;家庭没有尽善尽美,输了;工作没有尽善尽美,输了;孩子没有尽善尽美,输了,一切都输了。  然后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个踉跄就倒了。等到清醒过来,想是我太累了,再这样下去就离死不远了。其实有什么呢,家里乱一些没关
一  我没想到我的烦恼是从一把“手枪”开始。当然要加引号了。说明这不是一把真的手枪,而是一把玩具手枪。从图片上看,几乎跟真的一模一样,形象逼真。我坐在电脑前,举起右手,就像真的握着一把手枪似的,举起来,对着墙壁勾动扳机。我甚至听到了“砰——”一声枪响。那一刻,我是兴奋的。我脑海里浮现出电影里那些开枪的人,收回手枪,对着枪口吹了吹。我闻到了火药的味道。哈哈。是的,火药的味道。呛人。我神经质地抬眼看了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演讲撰稿人、已故的泰德·索伦森曾经在回忆录里写道,克林顿的新闻秘书迈克·麦可里对他说,“每个来到华盛顿的人都想成为你。”  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背后,应该有至少一个能干的撰稿人。给全球最有权力的人物当文胆——既要摸清老板思路、精通政策,又要擅长语言包装、言辞动人——有人赞是美差,有人叹是苦差。  来看看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首相卡梅伦身边的80后俊男美女写手吧,他们使这份工作兼具了听觉
大王花是一种全寄生植物,能够结出世界上最大的花朵。开花时,花朵释放出令人反感的气味,类似于腐烂的肉质。最著名的大王花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花朵,直径接近1米。但是科学家在菲律宾吕宋岛上最新发现的大王花,花朵平均直径仅为9.73厘米。
4月中旬的一天,北京海淀区一所大学旁开饭馆的老张忽然眉一皱,犯起难来:电视上正在播报新闻,北京市新的控烟条例征求意见,令他不安的是,这次要求实现公共场所室内全面无烟,所有室内吸烟区一锅端?老张的饭馆有两层,其中二楼的包厢,几乎每桌都有人抽烟。“这下可好,不准别人抽烟了,客人还愿意来我这儿吃饭吗?他要是点上烟了,我这也真不好拿他怎么样呀。”  “可以禁烟,但是别影响我的生意啊。”这样嘀咕着,他登录了
金坛市第二中学八年级(8)班 史逸飞    正当夏海然万分尴尬的时候,江浩和欣悦赶到了。了解情况后,江浩竟也不知所措——愣住了。欣悦心里明白,海然绝不可能是小偷,思量半晌,她挤进嘈杂的人群:“大家请安静……”她耐心地对众人做了一番解释,又是猜想又是推断,大家听后觉得也有道理,暂时放过了海然。小偷既然不是她,又会是谁呢?大家又开始思考起来,而夏海然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人群渐渐散开了,夏海然仍然不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候鸟研究领域几乎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人对此作过系统的探索与研究。1981年,张孚允和杨若莉夫妇临危受命,承担起我国最早的候鸟研究工作。从第一次为小鸟安装标识环,张杨二人开始了30年的研究生涯,他们凭借鸟环走进鸟的世界,详细了解候鸟迁徙的轨迹与规律,为我国候鸟研究铺下扎实的基础。2014年立春之际,《知识就是力量》的记者拜访了张孚允、杨若莉两位老科学家,请他们详细讲述研究候
4月虽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却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之时,一场春雨越后,花落满地,叶落满园,看是凄凉,殊不知,埋葬,是为了更好地重生。植物的落叶、枯技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便可成为“护花使者”,且用科学的眼光看看,它们是如何逆袭的。顺便围观一下,就在我们脚下,生存着怎样一些同样精彩的生命!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话说花园里有棵树,树上有只蝉,边叫唤着边吮吸树汁,哪里知道被身后的螳螂盯上了。螳螂有些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