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极开铲车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wd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在南极开铲车,他的邻居是企鹅……”2019年5月5日,随着江苏卫视《新闻眼》节目的播出,长春小伙毕元庆第一次走进大众视野。在南极开铲车,是怎样一种体验?他又有哪些传奇经历?

为建科考站奔赴南极开铲车


  2017年10月的一天,一个很久未见的朋友对毕元庆说:“南极建科考站,正在招工,你开过铲车可以去试试!”“南极?”毕元庆感到不可思议。原来在2012 年2月25日凌晨,巴西在南极的费拉兹科学考察站发生火灾,70%的建设被毁。为重建费拉兹科考站,巴西便向全球展开招投标。经过一番竞争,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成功中标,这是全球首个南极商业项目,也是中国企业首次承建国外科考站。“咱们中国真厉害!”毕元庆听得热血沸腾。
  “其实南极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危险……”这位朋友之前在南极工作过两年,他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毕元庆,还告诉他在南极每个月可以赚1.5万元。毕元庆动心了,虽然刚刚有了女儿,对妻女有万分不舍,但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他还是说服了妻子,决定奔赴南极开铲车。
  毕元庆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从长春到北京,再经法国、圣地亚哥、蓬塔阿雷纳斯,然后乘运输机到智利站,步行5公里到长城站,最后坐船到费拉兹站,“海陆空”全部体验过一遍。
  4天后,毕元庆和同伴们首次登上南极乔治王岛。乔治王岛是南极洲的“地球村”,集聚了40多个各国科考站。“这可是我们中国首个南极科考站啊!”在离费拉兹站30海里之外,毕元庆和工友们见到了长城站,他们激动地欢呼。华元庆看到指示牌上显示这里距离长春17945公里。“我们离家乡好远啊!”他不禁感慨。

风雪南极有惊吓也有欣喜


  毕元庆登岛时没看到铲车,正当他满腹疑惑时,负责人指指不远处两三米的雪堆:“铲车就在这里面!”毕元庆傻眼了,这么深的雪,怎么弄啊?大家只能先拿铁锹把铲车一辆一辆挖出来。
  这只是南极给他们的第一个下马威。在南极遇到极寒天气,海上会结冰,就连铲车也成了冰雕。寒冷不必说,最大的问题是饮食。食堂无法做饭,食物只能通过空投供给。
  好在毕元庆是东北人,对南极的寒冷并不在意。他说:“平时岛上的温度不算太低,甚至还没有东北的冬天寒冷,真正让人感到冷的是南极的风。”乔治王岛位于南纬62度,接近西风带,一年中平均6级以上的大风天达70%。
畢元庆在南极

  为了应对大风天气,费拉兹科考站采用的是全装配式建站模式,就如同搭乐高积木。内部是一个个大的集装箱,外层是现场安装的保温板,全部模块从中国运至南极后进行组装。建设近 5000 平方米的科研站,光是功能性的集装箱就用了226 个。来南极一段时间后,毕元庆对科考站愈加熟悉。费拉兹站的施工标准是最高的,因其精确度太高,毕元庆和工友们戏称它为“绣花针工程”。
  毕元庆最喜欢看风平浪静时的南极,澄澈的海面、蓝天白云、晶莹的冰山、成群的企鹅、扭动的海豹……一切都是那么纯洁无瑕,让人沉醉。闲下来时,他喜欢看一只只小企鹅摇摇摆摆地向他走来,他多么希望让远在长春的女儿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啊!可那时岛上的基础建设还很差,没有通讯信号,也无法和家人视频。

让世界见证中国力量


  2018年,乔治王岛安装了信号基站。“手机能上网了!”终于可以和家人视频了,毕元庆高兴地叫起来。他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拍摄的南极风光分享到朋友圈。毕元庆甚至还开了几次直播,让更多人了解南极,靠近南极。毕元庆没想到的是,自己的无心之举竟然引来上万粉丝的关注,粉丝们纷纷留言:“企鹅太可爱了!”“南极实在太美了!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在南极最让毕元庆难忘的就是说来就来的暴风雨。毕元庆所在的项目组一般从长城站获知当天的天气预报,并尽量赶在暴风雪来临之前完成当天的工作,但他们并不能准确地预料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2019年3月的一天,13级大风过后,毕元庆和工友们发现运送装备的驳船不见了。他们在周围寻找一番,却找不到驳船的影子。
  下午5点,毕元庆和工友们出发,沿着海边的峭壁一步步挪动着寻找驳船。直到天黑时,大家才发现了船。由于濒临南极的极夜,四周一片漆黑,大家手牵着手,一步步向前挪动,生怕一脚踩空跌落下去。直到晚上9点半,毕元庆和工友们才摸黑赶回住地。
  2019年4月,毕元庆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登船离开南极之前,巴西南极费拉兹科考站建设现场总指挥为他颁发了证书,证书上写着:“毕元庆:您在承担科考站建设项目中,展示了中国制造、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风雪南极不会忘记您做出的贡献。”毕元庆非常珍惜这份荣誉,他总是骄傲地说:“在南极的工作之旅,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一段回忆!”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
其他文献
张京康  最近几年,国内鞋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如百丽退市、达芙妮关店、富贵鸟没落等消息令不少创业者震惊。不过,张京康却独辟蹊径,寻找到了一个缝隙市场。于红海中开辟蓝海  张京康的第一家专为老年人服务的鞋店诞生在2016年,到了2019年1月,他的连锁专卖店的数量已达到5000多家。  张京康说:“我只为老人做鞋子。”这句话其实指明了他的事业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极致专注于细分市场。  张京康之所以投
期刊
通常来说,有人要出售一套房產时,通常会在中介公司挂出一个具体价格,比如200万元。如果给出的是一个浮动区间价,比如200万元到220万元之间,这样的出价通常被认为没有意义,大家认为买家会默认下限的数字,即200万元就是卖家的成交底线。  然而,哥伦比亚商学院的丹尼尔·阿姆斯和玛丽安·梅德森两位教授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他们发现,相较于一口价,给出价格区间对卖家是更有利的选择。  房产不同于一般商品,
期刊
师兄比我高两届,30多年前,我们在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系,我是高中毕业的应届生,他是参加工作后考上的往届生。虽说是同窗同门,但我们上学时并不熟悉。大学毕业30年了,我和师兄基本上没有联系,因为有共同的老师和同学,相互知道各自的讯息,在聚会上也见过几次面,但谈不上熟悉,更说不上交往。  与师兄联系发生在不久以前。我的一位朋友的孩子参加高考,朋友希望孩子报考本地的一所大学。按照往年的情况推算,虽然分数接近
期刊
1988年的南京长江大桥(图片由鲁安东提供)  建筑承载的是人与城市的情感。在南京,那沉淀在记忆深处的丰碑一样的长江大桥……  2018年10月24日,问鼎多项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2019年9月25日,作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国家标志性工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迎来首航。珠港澳大桥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被英国《卫报》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中国力量一次次引起世界瞩目。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
期刊
一顿海鲜大餐之后,胃肠道功能紊乱。请教身边“赛百科”同事,他望闻问切一番:吃大凉的了吧?喝点粥,暖暖胃。我本疑心胆囊问题,怕是酒多所致。同事嘲笑:你蛮怕死的嘛!  一降生到这个世界,我就听到那句口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想想,在特定的情境里,人是可以视死如归的。而在和平年代,阳光灿烂,生活舒适,人哪会不留恋世间的幸福,怎能不牵挂亲人的温暖?  小的时候,特别怕死,假如某天听了关于鬼怪的故事,晚
期刊
十年磨一剑,王丹亮终于把自己“磨”出来了。他研发的除甲醛产品投入市场后,一举解决了世界性难题。  再次活跃于大众眼前的王丹亮,依旧是一身白大褂,实验器皿不离手,埋头于实验室。十年磨成南大人  3650天,能改变的东西太多。对王丹亮来说,彻底告别了河南青年的过往,已是南京大学化学博士、南京时光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苏州风清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拥有发明家和创业者双重身份。而今32岁的他,一步一个脚
期刊
周令钊曾与妻子陈若菊在艺术殿堂携手奋进,被誉为新中国“国家形象设计师”。为了挚爱的美术事业,他们走南闯北、跋山涉水采风写生,家国情怀令人感动。徐悲鸿夫妇为他们证婚  1948年初春,春风吹开了上海护城河两岸枝头上的花蕊,杏花微雨打湿了沉睡了一夜的城市,早起的人们互相打着招呼,吴侬软语轻清柔美。朦胧细雨中,一位男子一手撑伞一手握着画笔,细心地将这一切描绘在画布里。  这位男子就是上海育才学校的美术教
期刊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设计师,在乡村行走中被深深吸引,怀揣着乡村振兴的梦想,与村民们携手同行。80后丛志强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位。他引导一个小山村的村民就地取材,打造出一个个美丽庭院,甚至使86名村民成为乡建艺术家。一张椅子带来的改变  丛志强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副教授。2019年4月初,他带着“设计推动乡村内生发展”课题来到浙江宁海县葛家村。村里耕地少,唯有山上的竹林和大片的桂花树是村里值得称道的东
期刊
卞赟  2019年8月 ,超强台风“利马奇”登陆,拥有167万粉丝的微博大V“天师-卡赞”发布的有关台风的话题成为焦点。  卡赞真名叫卞赟,是中国气象局气象工程师、气象编审,同时也是知名的科普博主、网红。他是气象界行走的百科全书,为粉丝们解答日常生活中的气象困惑。被科幻大片点燃的气象梦  卞赟出生在南京,因为母亲大学读的是气候学专业,家中有很多氣象方面的书。从小的耳濡目染,卞赟对气象产生了浓厚的兴
期刊
在江苏东海县湖西村,樊氏图书馆坐落在一处干净的农家院落里。今年47岁的樊振,是这里的馆长。23年来,他自筹资金300余万元,创办了这座私人图书馆,已免费服务读者20多万人次。乡里乡亲、海内外学者都从中受益。  450平方米的馆内,配有藏书室和阅览室,文学、社科、哲学等图书被分门别类地摆放在书架上。为了吸引孩子们来图书馆阅读,樊振买了整整一书架的儿童读物。樊振的父母就住在图书馆的隔壁,负责馆内的日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