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对“红”的不同见解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h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意它们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它们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体现不同的文化特色。在不同文化之间红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它能够使语言更生动、有趣、幽默、亲切, 所以我们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将从颜色的定义,以及“红”在中西方不同理解和运用加以阐述。
  关键词:红色;文化;意义
  颜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色彩词的研究现已成为世界性学术研究的一个亮点。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所谓认知,就是“转换、分析、加工、存贮、恢复和使用感觉输入的全部过程”。对颜色的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和视觉神经系统,颜色作用于人类视觉而引起的生理反应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因而各民族对色彩的认知有共性。然而,这些色彩词在各自的语言中却又有着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褒贬凶吉象征及感情。这是因为中西方民族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使得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的人造成色彩认知内容的不同。本文以“红色”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角度解释中西方对色彩的不同感知和意义表达。
  一、中国人心中的“红”及其影响
  由于我国与绝大部分英语国家相隔万里,地理位置、自然现象、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等千差万别,人们对于红色的感受和表达不尽相同。在中国文化中,红色的生成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它的发展受到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较大影响。中国文化中的红色内涵和象征意义十分丰富,而且红色的象征意义是多元的。“红”在中国人心目中是喜庆、成功、吉利、忠诚和兴旺发达等义的象征。
  1、生活方面的应用
  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如过年时给小孩子的钱都是用红色的纸包起来的叫做“红包”;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在传统婚礼上张贴的是大红喜字,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新娘的吉服是大红袄,新郎胸前佩戴的是大红花,这些红色服饰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等。
  2、文化角度上的应用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讲,中国文化中的红色源于太阳,因为烈日如火,其色赤红,我们的祖先在祭祈巫舞的过程中,对阳光有一种本能的依恋和崇拜,红色的喜庆和吉祥之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古人还认为“日至而万物生” (《淮南子·天文训》)感到阳光下万物繁茂,生机勃勃,令人振奋,因而对代表太阳的红色产生了特别亲切的情感。
  二、西方人心中的“红”及其影响
  西方从文明一开始就比较注重科学理性的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发现,对客观世界和客观认识采取现实的科学态度。因此,在西方文化中红色的象征意义往往比较直接,一般是用客观事物的红色来象征某些抽象的文化含义,所以更易追溯其语义理据和逻辑理据。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主要指鲜血(blood)颜色,而blood在西方人心目中是奔腾在人体内的“生命之液”。一旦鲜血流淌下来,生命之花也就凋谢。所以red使西方人联想到“暴力”和“危险”,产生了一中颜色禁忌。美国学者阿思海姆在他的《色彩论》中说:“色彩能有力的表达情感。红色被认为是令人激动的,因为它能使我们想到火、血和革命的含义。”
  1、应用在西方文化生活方面
  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是“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如(1)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残杀和暴力统治,(2)red revenge血腥复仇,(3)a red battle血战,(4) red hands血腥的手,杀人的手;它又象征激进、暴力革命,如(1)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激烈的政治运动,(2)a red revolution 赤色革命,(3)red activities左派激进活动;它也象征危险、紧张,如(1)red alert空袭报警,如(1)a red waste of his youth他那因放荡而浪费的青春,(2)a red light district花街柳巷(红灯区),(3)Is she really so red as she is painted?难到她真的像人们所描绘的那样放荡吗?至于红色的褒义,如red-letter day喜庆的日子,the red carpet隆重的接待等,则得益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red ribbon Bath”(法国荣誉团勋章,勋章的红缓);“red-hot”(热狗, 红肠面包);“red-cross”(圣乔治十字架, 英国的国章)等词中“red”都用作褒义。据考证,red的褒义是从远东经波斯传到西方的。
  2、在历史、地理上的应用
  在西方国家中,与历史、地理有关的词汇也为数不少,他们在其特定环境下有特定的含义。如:“redlining”(圈红线),指美国金融机构将贫困地圈上红线,拒绝向这一地区提供住房贷款,使这些地区陷入了更大的贫困。“Red Brigade”(红色旅)是指意大利的秘密恐怖组织,专门从事绑架、谋杀和破坏等一系列恐怖活动。这类带有“red”的词或短语在译为汉语时要加上注释,使汉语读者明白其意义。
  三、中西方对“红”的相同认识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有自己对“红”的认识,他们也有对“红”相同的见解,不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他们对“红”的解释有褒义也有贬义,他们都认为“红”可以表示喜庆、吉祥,如:在喜庆的日子中国人都喜欢穿大红的衣服,表示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同时也可以让人看起来更年轻,更有活力;在西方一般圣诞节或其他节日等大喜的日子也用“红”这个字眼,因为这些日子在日历上是用红色表明的,“to paint the town red”表示喜庆喧闹;“to give sb. red carpet treatment”表示隆重地欢迎某人。这些对红色的充满喜庆意味的认知是受东方文化的影响。相对的他们也共同认为“红”也有它贬义的一面,被警察当场抓住的正在作案的小偷叫“red handed”,纵酒者叫“red nose”;血腥,残暴的场面也有运用“红”,中国也有许多对“红”贬义的说法,如:见“红”表示有不祥的预兆;妒忌得“眼红”等。任何事物都有他们共同的特点,人、国家也不例外。
  结语
  在跨文化交流中,红色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汉英两种语言里具有不同的用途及文化价值、文化意蕴。这就要求我们真切地了解產生与使用该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风土人情,并把握和细究红色词语的意义,包括许多微妙、特定的象征意义,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从而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不断促进和加强各国人民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 夏征龙.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
  [2] 王同忆.英汉辞海,国防工业出编社,1987年
  [3] 陆谷孙.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
  [4] MerriamWebster Inc.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1988年
  [5] 李向东.新英汉双解词典,外文出版社,2001年
其他文献
摘 要:一想到中国的传统纹样,不自觉的会想到千古流传的诗-“扁舟载、蓑笠渔翁”,而诗句里吟诵的画面便是我们古代最为传统经典的。本文针对中国传统纹样为主的香薰盒论述设计,以传统、中国风、古色古香等为主题,分别从造型、使用、材料及颜色等进行论述。研究思路根据现代与传统的有效结合,并注重体现中国特色的文创产品,材料的考究以及空间的形式。造型创意新颖,围绕“传统”为主题的文化宣传设计。产品的创意性和不同的
期刊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度假已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度假酒店作为风景名胜区人们休闲生活的重要载体,在旅游体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各类度假酒店,民宿层出不穷,但是如何对度假型酒店进行定位,如何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都是现在酒店规划设计中的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道教作为我国的本土宗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紧密联系。而道教建筑作为几
期刊
摘 要:18世纪中叶,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蒸汽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使得诸多在此之前的文明成果应用于工业的结果。通过对研发蒸汽机所需求的科学成就的分析,来得出工业革命的成功,是整个世界文明相互交流的结果。  关键词:蒸汽机:世界文明;交流  一、蒸汽机的演变历程  蒸汽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进动力。对蒸汽应用的研究
期刊
摘 要:基层群众文化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另外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对于基层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是就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和谐社会  引言  我国政府的执政理念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良好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营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基层群众文化建
期刊
摘 要:祠堂是乡村发展中的一部分,记载着村落的演变和宗族的繁衍,具有宝贵的纪念意义。然而,在“城乡一体化”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加快步伐,破坏了许多精美古老的祠堂。因此,宗祠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已经变得刻不容缓。齐鲁文化在经过各个时期的演进中兼容并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同时渗透在建筑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对宗祠建筑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关键词:山东;宗祠;传承与保护  山东
期刊
摘 要:群众文化是指除了人们职业之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为主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文现象的逐渐增加,群文队伍也逐渐扩大,今后需要充分重视和完善群文建设,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  关键词:群众文化;肠梗阻  一、群众文化的功能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
期刊
摘 要:古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变迁之中依旧可以源远流长,这与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审美属性有着必然联系。在新的时代形势之下,若想进一步弘扬、传承古筝艺术的文化审美属性则需要加强对其艺术创新,为古筝艺术的新发展注入活力。基于此,本文从传统美、现代美、技术美、艺术美四方面分析古筝艺术的文化审美属性,病重点探讨古筝艺术的艺术创新路径,即继承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借鉴西方音乐,融会贯通、立足
期刊
摘 要:隨着哈尼山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许多传统民居建筑被替代,传统民居正在渐渐消失。在新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出现,传统民居被钢筋水泥结构建筑所取代的同时,原有建筑风格也被破坏了。本文对哈尼族蘑菇房传统建筑形式的当代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哈尼族蘑菇房;建筑形式;当代性  蘑菇房, 是哀牢山哈尼族独树一帜的传统民居。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
期刊
“金孔雀般的好姑娘为什么不打开你的竹窗,月光下的凤尾竹,轻柔美丽像绿色的雾;竹楼里的好姑娘,光彩夺目像夜明珠。”——《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在勐巴娜西传唱的名曲,向世人展示了傣家人“不可居无竹“的高雅生活情趣。  傣族竹编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几乎没有文字记载,后世只能根据傣族建筑的起源来判断竹编的起源。在勐巴娜西,竹编从用途分为建筑居住,生活生产以及宗教祭祀三类。  傣文佛经记载,竹子是观世音菩萨落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乡村旅游居住业态正在快速发展。民宿作为更加人性化,更具体验的旅居方式逐渐受到青睐。民宿的发展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保护乡村风貌、推广乡村的风土人情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以民宿为平台,将地域文化与民宿空间设计的结合作为切入点,对地域文化进行梳理和提取,通过不同设计手法使其在民宿空间中进行结合、运用,使得在地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要素能够将民宿作为载体予以传承。本文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