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曲县谷子全膜穴播技术研究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uwang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谷子全膜穴播技术是在旱作农业区推广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突破性的创新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对于提高旱地谷子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2016年阳曲县旱地谷子全膜穴播栽培研究进展及成效的分析,提出了谷子全膜双穴播技术在阳曲县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谷子 全膜穴播 产量 生产效益
  谷子是阳曲县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为4万亩,干旱年份可高达6万亩以上,是干旱山区农民赖以生存的优势作物。泥屯小米、东黄水镇范庄小米,曾为清宫贡品,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今年,我们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用到谷子上,配套推广谷子化控间苗、测土配方施肥等旱作新技术,在黄寨镇小牛站、东黄水镇郑家寨村示范全膜覆盖谷子530亩。集雨保墒效果极其显著,彻底解决了传统露地种植出苗率低、人工间苗及中耕劳动强度大、投工多、效益低的问题,适合阳曲县广大旱作区推广。
  全膜穴播谷子技术是全地面起垄覆盖地膜+垄沟穴播+测土配方施肥+化控间苗,改传统露地谷子栽培和常规地膜覆盖谷子为全地面地膜起垄覆盖,改传统条播为精量穴播,改人畜播种为机械种植,集成覆盖抑蒸、垄面集流、垄沟穴播、免耕化控间苗技术于一体。不仅能最大限度地保蓄降雨,减少水分无效蒸发,而且能利用垄沟集流,充分接纳谷子生长期降雨。其主要技术参数为:在地面用幅宽120mm地膜全地面起垄覆盖,然后在垄沟内穴播谷子,穴距15cm,平均行距60cm(大行75cm,小行40cm),每亩6500穴,每穴播种7~8粒,每穴留苗4~5株,亩留苗2.61万~3.27万株。其技术特点概括为“一减少、三提高”:减少活化劳动投入(全膜穴播化控间苗可免去播后镇压、间苗、中耕、培土、除草等环节,明显减少人工、畜力、机械投入,折合人工计算,较露地条播亩减少用工5个),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降水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一、增产效果分析
  为了准确把握全膜穴播谷子的生产情况,为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近期,我们对两个村全膜穴播谷子进行了初步测产。结果表明,全膜穴播谷子平均亩穗数为2.1万~2.8万穗,较露地谷子多0.3万~1万穗,单穗重23~24.5克,穗粒重16.7~18.1克,千粒重3~3.2克;单株草重43克,单产381~468公斤/亩。比露地谷子增产286~303公斤,增产率33%~54%,全膜穴播技术增产极为显著。
  二、效益分析
  1.亩节约生产成本
  全膜穴播亩增加地膜成本(亩需地膜5公斤)68元,增加整地投入(机械旋耕整地2次)40元,减少播后镇压、人工间苗、培土等田间管理用工5个,每个工日80元/人,节省生产投工400元,新旧技术相比较,全膜穴播亩节约机械、劳力投入292元。
  2.亩增产值
  根据市场分析,小米价格为10元/公斤,全膜穴播谷子平均亩产按381公斤計,出谷率按70%计,亩产值2667元,亩节约生产成本292元,亩增收节资2959元,扣除500元生产投入,亩纯收益2459元,较露地条播亩净增纯收益749元。
  三、谷子全膜穴播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一是农民群众认识不够,采用旱作农业技术虽然每亩可增收200多元,但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比较费工费时,部分农民嫌麻烦,还不如打工挣钱来得快,因此不愿使用。和20世纪八九十年代推广地膜覆盖一样,推广需要个过程,需要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认识。
  二是阳曲县的土质偏粘,土壤易板结,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平整土地比较费工费时,多旋耕1次(需多投资35元/亩)、购买专用地膜(需多投资40元/亩)以及多投的工,算起来每亩合计需多投资100余元,在全面推广应用旱作农业技术时,部分农民还是没法接受。
  三是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1.春季播种下雨后,水经土地垄背流到垄眼下种处,极易形成板结,影响玉米出苗,需要人工放苗。2.全膜双垄沟播机不能单粒播种,需人工间苗、定苗,比较费工费时。
  四、发展建议
  1.增加科技投入,支持科技创新。建议政府把谷子列入明年全膜覆盖计划,进行高产攻关,有效促进谷子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建立产业示范区,集中展示新品种、新技术。重新认识谷子在抗旱、救荒、救灾中的作用,提升谷子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水平。
  3.加强对农民科技宣传和服务。加强对新技术、新成果的宣传,使农民群众和技术人员充分认识到发展旱作农业技术的重大意义。在适宜种谷子的区域发展谷子规模化种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4.探索谷子产、学、研、销的产业化路子。加快谷子产业化、商品化、系统化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5.加强配合,上下齐抓。充分利用好全膜双垄沟播支持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覆膜户进行奖励补贴,按照“农户、地膜、地块”三对口的原则,统一发放供膜卡,并进行公开公示。建议将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建设、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整体合理布局,确保谷子穴播技术在阳曲县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聂希安.谷子机械簇播栽培法的理论与实践.黑龙江农业科学,1980(1).
  [2]任巧萍.谷子化控间苗技术简介及栽培要点.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11).
  [3]牛芬菊,张雷.谷子全膜双垄沟穴播栽培技术.甘肃农业科技,2011(1):57-58.
  [4]赵东,郭忠富,冯荔,陈玢.谷子全膜双垄沟穴播技术效应研究(原州试点).宁夏农林科技,2013(6).
  (作者单位:阳曲县农产品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其他文献
国务院扶贫办近日通报了扶贫领域违纪违法10起典型案例,从弄虚作假到贪污挪用皆有涉及。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扶贫成效,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至2016年的4335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391万人。  我国的扶贫脱贫成绩是巨大的,但成绩并不能掩盖问题。从实践来看,除国务院扶贫办此次集中公布的一些案例外,其他更多的还是反映在思维习惯及行为方式上。这种思维习惯的主要表
期刊
亲爱的同学:  你好!  这封信看完大约需要5分钟,希望你能抽空把这封信读完,并顺手@下你的父母和亲友,将信的内容转达给他们。  正为高考冲刺的你可能暗暗为上大学费用而发愁,担心家里无力负担上学的学费、生活费等。如果你有这方面忧虑,那么这封信可以带来好消息,请你放心:党和政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你尽管发挥才华,我们为你护航保驾!  我国已建立起完善的高校學生资助政策体系,形成了国
期刊
在山西临县的58个贫困村,不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农家院落,总能看到一个中等身材的中年男子忙碌的身影。一年来,他带领着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队员们入农家、摸实情、访真贫、做项目、搞产业……大禹乡圪麻岭村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勤劳的脚步,贫困村的每一处发展变化都浸润着他的辛劳和汗水。他就是山西省农业厅驻村帮扶工作总队队长、临县大禹乡圪麻岭村第一书记李林旺。  摸清底数谋思路  2016年5月,李林旺被选派至
期刊
前一段时间,一批娱乐八卦类自媒体因违规被关闭,引发网络热议。近几年来,自媒体狂飙突进,不仅成为网民的重要阅读对象、信息来源,也让不少从业者上演“造富奇迹”。然而,在繁荣的景象之外,自媒体行业的泡沫也频繁浮现。  此前,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将论坛、微博客、公众账号、网络直播等新兴自媒体形式纳入到监管范围中。从此前的流量造假到如今的低俗内容,从抄袭洗稿到广告软文盛行,自媒体迫
期刊
如今,手机越来越“万能”了。5年前出门必带的老三样——手机、钥匙、钱包早已简化成手机、钥匙,甚至使用电子密码锁的人只需随身携带手机出门即可,不用钥匙也能进家门。  在中国,尤其是北上广深杭等城市,现金越来越没有“存在感”,甚至卖早点的小摊上都挂着用来支付的二维码。中国特色的无现金路径正在逐渐形成。中国“无现金社会”到来的速度之快,令世界惊诧。  然而,笔者认为,在“无现金”社会里,也应该给现金留下
期刊
智能装备、3D技术、无人机直播、VR、H5……从这些热词中我们不难看出,新技术正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传统媒体。大数据时代,数据以其蕴含的巨大潜力重塑了媒体运作流程,带来了更高效的内容生产、更精准的用户触达以及更个性化的实时互动。媒体深度融合的任务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  深度融合发展仍然要以“内容为王”。虽然当前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渠道层出不穷,但高品质的内容仍然是媒体机构生存发展的根本,并在未来媒体发
期刊
摘要:离退休职工是社会的一个庞大群体,他们在不同岗位奉献了几十年,到了离退休年龄,开始了幸福的晚年生活。而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这一切的保障,所以老年健身事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物质养老已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对老同志要精神富养,始终贯穿提升老同志晚年生活幸福指数这一工作理念,并依托离退休干部辐射带动广大离退休职工,丰富充实老年人的晚年精神养料。作为离退休部门,我们立足本职工作,在管理离退休文体活动
期刊
村北是黄金山,村东是小银河。49岁的马翠娥嫁到五台县阳白乡下红表村将近30年了。5年前,一场家庭变故让她的天塌下来,觉得“整个人掉进山药窖里了,看不见一点光”。她感激地说:“要不是黨员结亲,家里能出个大学生,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俺想也不敢想。”  和村里大多数女人一样,马翠娥嫁到下红表村后,生儿育女,跟着丈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一年年就这么过着。5年前,丈夫肚子疼,到医院一检查已经是结肠癌晚期。丈
期刊
科学导报讯 7月26~27日,中国栎类天然林经营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运城市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林学会、国家林业局天然林保护工程管理中心联合主办,山西省林学会、中国林学会栎类工作组承办,山西省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太宽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协办。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幸良,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郝建新,山西省林业厅副巡视员、省国有林管理局局长李振龙,山西省运城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期刊
隰县位于临汾市西北边缘,晋西吕梁山南麓,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全县国土总面积211.98万亩,林地用地面积158.58万亩,宜地林36.94万亩,无立木林地4.1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0.58%。全县下辖8个乡镇,97个行政村,351个自然村,总人口10.7万,其中农业人口8万。2017年,通过精准识别,隰县还有12702名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  2016年9月,隰县被列为全省林业资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