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7月,团省委组织部主任科员王祖波到红洋村委会就任第一书记。说起刚到红洋村的时候,王祖波感慨很深,他说:“整个村的基础建设较差,群众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群众居住的房屋比较破旧,交通也十分不便。”
据了解,红洋村一共有五个自然村共三千多人,王祖波告诉记者,刚来的时候,村里没有新兴产业支撑,一条村村通公路和三个自然村村巷没有硬化,没有宽带不能上网,了解外界事物的渠道窄,村里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文化设施落后,村委会办公设备差等等。王祖波说:“针对一系列的问题,我主要深入调研,了解情况;听取村干部、群众意见;结合实际,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汇报争取多方支持。”
王祖波说,在任职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家家户户走访,了解村民实际的困难,风雨无阻。而一年多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改善了该村软弱涣散的党组织,还为贫困户“量身打造”脱贫方式,为青年提供创业平台,为村里完善网络建设。
帮助村民打通销路
“在没有铺设网络之前,村里不能上网,手机信号也不好,有时电话都打不通。”红洋村干部羊文尧说道,去年9月,王祖波积极与电信公司沟通,启动了红洋村的网络铺设工作。
目前,村“两委”所在村打稔村(含新老村)宽带网络已经开通,红洋村结束了无宽带网络的历史。随着网络的开通,也打通了村民农产品的销路。
网络的开通,羊文尧也是最大的收益者之一。羊文尧是一名养鸡创业青年,在王祖波的帮助下,他将村里几百只鸡通过网络平台,卖到了外地。现如今,羊文尧也是网络营销的经营者,只要村民手中有农产品需要售卖,他就把产品放到网上卖,帮助村民打开市场销路。
争取种桑养蚕扶贫产业落地
今年2月,儋州市委市政府计划在海头镇引进种桑养蚕项目。随后,王祖波立即向上级请示,希望将该项目落地在红洋村。他不仅组织村干部、群众积极备耕,还主动邀请公司领导、技术人员下村实地调研,确认了红洋村具备种桑养蚕条件。4月4日,第一批桑苗被发放到群众手里,这是海头镇首批种桑养蚕项目落地。此外,王祖波还向团省委申请协调6.5万元用于打口机井,解决了建设和管理蚕房的用水问题。
红洋村一年四季干旱少雨,阳光充沛,王祖波因地制宜,打算在蚕房顶上开展光伏发电产业。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收入可靠稳定、安装灵活、维护简单方便、无需看管和绿色环保,还有政府支持建设。据王祖波介绍,开展光伏发电产业,对于红洋村而言,是一个好的脱贫路子,特别适合劳动力不足、高龄不适合外出务工、患有疾病等的贫困户。近期,政府已决定为红洋村10户贫困户搭建3kw光伏设备11套,该产业建成后,预计每一套光伏设备可为每一位贫困户带来7000元/年的收益。
此外,王祖波还鼓励贫困户参与到养羊产业中去,加入养羊合作社,通过贷款投资的方式获得收益分红。目前,红洋村12户贫困户加入养羊合作社,红洋村也成为推动该项目最快的行政村之一。
為贫困户搭起脱贫“桥梁”
鹰眼视野宽阔,视力敏锐,将王祖波的眼睛比喻为鹰眼绝不为过。他不仅能在杂乱的环境中发现有效的信息,还能透过眼睛看见贫困户的需求。
10月下旬,王祖波在路上看见药店的招聘信息,他便在药店和贫困户中间搭起了“桥梁”。随后,王祖波就带着贫困户陈垂悦与药店老板见面应聘。此外,王祖波还将贫困户符长侬介绍到镇里的海渔业加工合作社打工,这样符长侬就可以每个月领到工资,从而保障因学致贫的生活。
作为一名80后,又是在城市长大的的年轻人,能实干耐劳、不辞辛苦的扎根基层,在王祖波眼里看不出埋怨和后悔,当记者问道有没有想过放弃,是什么样的意念让他坚持。王祖波说:“基层工作条件是比较艰苦的,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也是之前没有经历过的,我想是两样东西伴着我一路走过来吧,一是团省委领导的信任和嘱托,二是在不知不觉中与群众建立的感情,群众对我的认可和希望。”
王祖波说,虽然来到红洋村也就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如今已经和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这种感情不仅是对他的认可,也是对让他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
王祖波:“在村子里,贫困户老远看到我,就放下手中的活,叫着我,走过来要和我握手,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好事,哪怕是再小的事,他们也会记在心里,这让我非常感动。”
对红洋村、红洋村老百姓,王祖波已经建立了难以割舍的情感,如何改变村容村貌,提高群众思想认识,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引进项目扶贫等等都是他一直想继续做的事情。在王祖波心里,村第一书记不仅仅是个称谓,他赋予更多的应该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改变农村贫困落后、提高群众幸福满意的责任和担当,是一份希望,组织和群众寄予的希望,是一股力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力量。
据了解,红洋村一共有五个自然村共三千多人,王祖波告诉记者,刚来的时候,村里没有新兴产业支撑,一条村村通公路和三个自然村村巷没有硬化,没有宽带不能上网,了解外界事物的渠道窄,村里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文化设施落后,村委会办公设备差等等。王祖波说:“针对一系列的问题,我主要深入调研,了解情况;听取村干部、群众意见;结合实际,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汇报争取多方支持。”
王祖波说,在任职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家家户户走访,了解村民实际的困难,风雨无阻。而一年多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改善了该村软弱涣散的党组织,还为贫困户“量身打造”脱贫方式,为青年提供创业平台,为村里完善网络建设。
帮助村民打通销路
“在没有铺设网络之前,村里不能上网,手机信号也不好,有时电话都打不通。”红洋村干部羊文尧说道,去年9月,王祖波积极与电信公司沟通,启动了红洋村的网络铺设工作。
目前,村“两委”所在村打稔村(含新老村)宽带网络已经开通,红洋村结束了无宽带网络的历史。随着网络的开通,也打通了村民农产品的销路。
网络的开通,羊文尧也是最大的收益者之一。羊文尧是一名养鸡创业青年,在王祖波的帮助下,他将村里几百只鸡通过网络平台,卖到了外地。现如今,羊文尧也是网络营销的经营者,只要村民手中有农产品需要售卖,他就把产品放到网上卖,帮助村民打开市场销路。
争取种桑养蚕扶贫产业落地
今年2月,儋州市委市政府计划在海头镇引进种桑养蚕项目。随后,王祖波立即向上级请示,希望将该项目落地在红洋村。他不仅组织村干部、群众积极备耕,还主动邀请公司领导、技术人员下村实地调研,确认了红洋村具备种桑养蚕条件。4月4日,第一批桑苗被发放到群众手里,这是海头镇首批种桑养蚕项目落地。此外,王祖波还向团省委申请协调6.5万元用于打口机井,解决了建设和管理蚕房的用水问题。
红洋村一年四季干旱少雨,阳光充沛,王祖波因地制宜,打算在蚕房顶上开展光伏发电产业。光伏发电项目不仅收入可靠稳定、安装灵活、维护简单方便、无需看管和绿色环保,还有政府支持建设。据王祖波介绍,开展光伏发电产业,对于红洋村而言,是一个好的脱贫路子,特别适合劳动力不足、高龄不适合外出务工、患有疾病等的贫困户。近期,政府已决定为红洋村10户贫困户搭建3kw光伏设备11套,该产业建成后,预计每一套光伏设备可为每一位贫困户带来7000元/年的收益。
此外,王祖波还鼓励贫困户参与到养羊产业中去,加入养羊合作社,通过贷款投资的方式获得收益分红。目前,红洋村12户贫困户加入养羊合作社,红洋村也成为推动该项目最快的行政村之一。
為贫困户搭起脱贫“桥梁”
鹰眼视野宽阔,视力敏锐,将王祖波的眼睛比喻为鹰眼绝不为过。他不仅能在杂乱的环境中发现有效的信息,还能透过眼睛看见贫困户的需求。
10月下旬,王祖波在路上看见药店的招聘信息,他便在药店和贫困户中间搭起了“桥梁”。随后,王祖波就带着贫困户陈垂悦与药店老板见面应聘。此外,王祖波还将贫困户符长侬介绍到镇里的海渔业加工合作社打工,这样符长侬就可以每个月领到工资,从而保障因学致贫的生活。
作为一名80后,又是在城市长大的的年轻人,能实干耐劳、不辞辛苦的扎根基层,在王祖波眼里看不出埋怨和后悔,当记者问道有没有想过放弃,是什么样的意念让他坚持。王祖波说:“基层工作条件是比较艰苦的,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也是之前没有经历过的,我想是两样东西伴着我一路走过来吧,一是团省委领导的信任和嘱托,二是在不知不觉中与群众建立的感情,群众对我的认可和希望。”
王祖波说,虽然来到红洋村也就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如今已经和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这种感情不仅是对他的认可,也是对让他一直坚持下去的动力。
王祖波:“在村子里,贫困户老远看到我,就放下手中的活,叫着我,走过来要和我握手,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好事,哪怕是再小的事,他们也会记在心里,这让我非常感动。”
对红洋村、红洋村老百姓,王祖波已经建立了难以割舍的情感,如何改变村容村貌,提高群众思想认识,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引进项目扶贫等等都是他一直想继续做的事情。在王祖波心里,村第一书记不仅仅是个称谓,他赋予更多的应该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改变农村贫困落后、提高群众幸福满意的责任和担当,是一份希望,组织和群众寄予的希望,是一股力量,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