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县级公路的养护和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县级公路 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9-0215-01
公路养护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国家公路网结构的日趋完善,我国县级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也将逐渐突显出来。
1、公路養护管理的特点
首先是公路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这是根据我国公路法所规定的,相关的公路管理机构必须要对公路进行养护管理,保证公路可以一直处于良好的功能发挥状态;第二是公路养护管理的全面性和广泛性,需要养护的不仅仅是公路中的路面和路基,还包括公路桥梁、旁边的绿化带以及沿线的附属设施;第三是养护管理中的时效性、机动性和针对性。在对公路预防养护的同时,需要对出现的病害进行及时和快速的修复,从而保证公路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且需要严格按照公路养护的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养护和操作,同时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第四是养护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具体的养护管理过程中,除了需要实现专业化和机械化之外,还要注重对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探索和使用,并需要充分利用的现代化的综合检测设备,同时所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其技术也较为复杂;最后是随着全新社会发展模式的提出,要求公路的养护管理也必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保证公路养护和管理效果实现的同时,还要树立其相关的服务观念和环境保护观念。
2、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
2.1 正确了解及评价公路的运营状况及服务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养护维修,创建畅、安、舒、美的良好行车环境。
2.2 预防道路及设施病害的发生,及时修复随时出现的道路病害及设施损坏,尽可能延长道路及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2.3 发现并及时弥补由于设计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及其设施的先天不足和使用缺陷,逐步形成公路较完善的使用及服务功能。
2.4 减少或杜绝由于道路及设施维护不当给用户及使用者带来的意外损害,避免为此引发的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3、目前我国县级公路养护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就我国县级公路养护和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而言,如果从总体上来说,与我国县级公路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弊端是分不开的,很多地方的管理机构缺乏竞争和活力机制,效率低下,并且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导致了公路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矛盾不断加深,在具体的管理操作过程中无法跟上体制上的转变,同时组织机构不健全以及制度松弛。有些地方的公路会出现附属设备被侵占的情况,有些绿化带也会被人为破坏;有些原本基础很好的公路,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破坏后,没有得到良好的修护,导致路况的不断恶化。这些现象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养护和管理上的效果发挥。而具体上说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养护管理体制陈旧
由于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公路养护和管理采用的还是事业管理体制,在经费上需要依靠上级拨付才能进行,这样不但不利于社会市场的形成,同时也不利于融资,对养护技术的更新发展以及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3.2 养护运行机制的不完善
有些管理机制对于公路养护缺乏正确的管理效益认识,认为公路养护缺乏经济效益,只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而这种错误的效益认识就会导致企业或者是个人对于资金投入的信心不足或者是对其完善和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跟目前公路养护管理迫切需要发展完善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
3.3 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缺乏
由于运行机制以及管理制度上所存在的问题,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养护资金紧张的现象,从而导致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较为缺乏,影响到养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主要表现在一些技术含量高以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缺乏。
4、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
4.1 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对策
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对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实现我国县级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突破,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4.1.1 顺应公路发展趋势和特点,在建立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评判标准、统一计量定额。
4.1.2 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公路的正常养护和突发事件的公路养护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4.1.3 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公路养护工程特点。
4.1.4 建立科学的公路养护技术决策机制和质量评判指标。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转变,建立并完善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等的指导作用;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指标转变,对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4.1.5 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建立和完善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的主导作用。
4.2 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县级公路的正常使用,而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推广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中采用的改性沥青、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技术,改善了公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可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3 养护管理机械化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必须不失时机地抢抓目前我国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作业机械化、专业化,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4.4 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公路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路;社会应加大对养护管理行为的监管。
5、总结
在我国的国民建设过程中,公路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而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养护和管理是建设的发展和延伸,并且是公路功能得以正常有效发挥的关键和保障。随着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对于公路养护和管理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 赵宝平,我国公路养护机制改革措施综述[J],交通标准化,2009.7.
[2] 柯亮,探讨县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
[关键词]县级公路 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9-0215-01
公路养护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国家公路网结构的日趋完善,我国县级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也将逐渐突显出来。
1、公路養护管理的特点
首先是公路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这是根据我国公路法所规定的,相关的公路管理机构必须要对公路进行养护管理,保证公路可以一直处于良好的功能发挥状态;第二是公路养护管理的全面性和广泛性,需要养护的不仅仅是公路中的路面和路基,还包括公路桥梁、旁边的绿化带以及沿线的附属设施;第三是养护管理中的时效性、机动性和针对性。在对公路预防养护的同时,需要对出现的病害进行及时和快速的修复,从而保证公路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且需要严格按照公路养护的相关技术规范进行养护和操作,同时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第四是养护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在具体的养护管理过程中,除了需要实现专业化和机械化之外,还要注重对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探索和使用,并需要充分利用的现代化的综合检测设备,同时所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其技术也较为复杂;最后是随着全新社会发展模式的提出,要求公路的养护管理也必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保证公路养护和管理效果实现的同时,还要树立其相关的服务观念和环境保护观念。
2、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
2.1 正确了解及评价公路的运营状况及服务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养护维修,创建畅、安、舒、美的良好行车环境。
2.2 预防道路及设施病害的发生,及时修复随时出现的道路病害及设施损坏,尽可能延长道路及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2.3 发现并及时弥补由于设计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及其设施的先天不足和使用缺陷,逐步形成公路较完善的使用及服务功能。
2.4 减少或杜绝由于道路及设施维护不当给用户及使用者带来的意外损害,避免为此引发的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3、目前我国县级公路养护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就我国县级公路养护和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而言,如果从总体上来说,与我国县级公路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弊端是分不开的,很多地方的管理机构缺乏竞争和活力机制,效率低下,并且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导致了公路管理体制上所存在的矛盾不断加深,在具体的管理操作过程中无法跟上体制上的转变,同时组织机构不健全以及制度松弛。有些地方的公路会出现附属设备被侵占的情况,有些绿化带也会被人为破坏;有些原本基础很好的公路,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造成破坏后,没有得到良好的修护,导致路况的不断恶化。这些现象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养护和管理上的效果发挥。而具体上说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3.1 养护管理体制陈旧
由于目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公路养护和管理采用的还是事业管理体制,在经费上需要依靠上级拨付才能进行,这样不但不利于社会市场的形成,同时也不利于融资,对养护技术的更新发展以及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3.2 养护运行机制的不完善
有些管理机制对于公路养护缺乏正确的管理效益认识,认为公路养护缺乏经济效益,只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而这种错误的效益认识就会导致企业或者是个人对于资金投入的信心不足或者是对其完善和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跟目前公路养护管理迫切需要发展完善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
3.3 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缺乏
由于运行机制以及管理制度上所存在的问题,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养护资金紧张的现象,从而导致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较为缺乏,影响到养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主要表现在一些技术含量高以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缺乏。
4、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
4.1 养护运行机制改革对策
养护管理体制是指养护管理权限划分及管理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存在形式。对公路养护管理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实现我国县级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的创新与突破,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4.1.1 顺应公路发展趋势和特点,在建立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集中是指领导权的集中,要求必须实施严格的分级管理;统一主要是指对公路的养护管理要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评判标准、统一计量定额。
4.1.2 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只有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公路的正常养护和突发事件的公路养护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4.1.3 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力培育并开放公路养护市场,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养护工程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以适应公路养护工程特点。
4.1.4 建立科学的公路养护技术决策机制和质量评判指标。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转变,建立并完善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桥梁管理信息系统”等的指导作用;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指标转变,对公路的使用能力与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4.1.5 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建立和完善公路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路面管理信息系统的主导作用。
4.2 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先进、适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县级公路的正常使用,而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推广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目前,我国公路建设中采用的改性沥青、土工合成材料、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技术,改善了公路桥梁等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可以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3 养护管理机械化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必须不失时机地抢抓目前我国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作业机械化、专业化,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4.4 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公路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路;社会应加大对养护管理行为的监管。
5、总结
在我国的国民建设过程中,公路是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而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其进行养护和管理是建设的发展和延伸,并且是公路功能得以正常有效发挥的关键和保障。随着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对于公路养护和管理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 赵宝平,我国公路养护机制改革措施综述[J],交通标准化,2009.7.
[2] 柯亮,探讨县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