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对本院皮肤科门诊96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采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4周后观察结果。结果:痊愈40例,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天王补心丹加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未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天王补心丹;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5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5-0037-01
神经性皮炎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疾病,本病瘙痒剧烈且顽固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笔者依据多年临床经验,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并以天王补心丹为基础方加减,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1年3月~2011年11月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1]中有关神经性皮炎的诊断。96例患者中男36例,女60例;发病年龄25~49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a。其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苔癣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多发生在颈后部或其两侧、肘窝、腘窝、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自觉症状常为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为甚,多数患者有头晕、失眠、烦躁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衰弱的症状。
排除标准:①皮损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者;②皮损发生在面、眼睑及会阴部位者;③入选前1周内局部用过糖皮质激素药物,或服用过抗组胺类药物者;④1个月内系统应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者;⑤已知对研究药及其基质成分过敏者;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⑦有糖尿病或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⑧有慢性肝、肾疾病或其他严重病患者。96例患者均符合上述纳入标准。
2治疗方法
以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为治疗原则,拟天王补心丹为基础方,临床加减应用。药物组成:生地黄30g,酸枣仁30g,柏子仁10g,当归10g,天冬10g,麦冬10g,太子参10g,丹参15g,玄参10g,云苓15g,五味子10g,远志10g,桔梗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饭后30min服用。7d为1个疗程,4周后观察疗效。所有患者均忌食甜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在组方中酌加重镇、酸甘之品,如龙骨、牡蛎以镇心安神、清热止痒;对于瘙痒剧烈者可酌加乌梅、五味子以止痒;偏于颈项部,加葛根、夏枯草;偏于上肢,加金银藤、姜黄;偏于下肢,加牛膝、杜仲;骶尾部加黄柏。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以皮损范围、形态及瘙痒累计积分,计算疗效率并进行疗效判定。疗效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进行计算。临床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瘙痒感消失,疗效率达100%;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痒感明显减轻,疗效率达70%以上;有效:皮损部消退30%以上,瘙痒感减轻,疗效率达30%以上;无效:皮损消退不足30%,或皮损虽然减轻较多但仍不断有新皮损出现,疗效率未达30%。
3.2治疗结果96例中临床痊愈40例,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1.7%。所有病例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4讨论
本病多由于内外因作用,导致营血失和,经脉失疏,血热生风,日久营血亏虚,化燥伤阴,最终阴血亏虚,无以润养肌肤而发病。此外,衣物摩擦和反复的搔抓亦可造成营血不和而生风生燥,导致局部剧痒且伴有皮屑,久病不愈。因此,本病在病机上与心关系密切,多表现为血虚、血热或兼有血瘀。正如《黄帝内经》之病机十九条明确记载:“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此笔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从心论治,采用以天王补心丹为基础方加减。方中重用甘寒之生地黄,入心养血滋阴,壮水以制虚火,为君药。天冬、麦冬、玄参滋阴清热,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当归补血润燥,共助生地滋阴补血,并养心安神,俱为臣药。茯苓、远志养心安神;五味子之酸以敛心气,安心神,止痛痒;丹参清心活血,合补血药使补而不滞,则心血易生,以上共为佐药。桔梗为舟楫,载药上行以使药力缓留于上部心经,为使药。本方配伍标本兼治,诸药共奏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之功。此外,重视心理疏导,悉心解释本病的特点和演变规律,嘱患者饮食清淡,加强运动,放松心情,睡眠充足,养成良好的清洁习惯及生活习惯,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均有助于本病的治疗,同时可以减轻症状,减少复发。
综上所述,以天王补心丹为基础方加减,从心的角度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4~105.
关键词:天王补心丹;神经性皮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5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5-0037-01
神经性皮炎是皮肤科临床常见的疾病,本病瘙痒剧烈且顽固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笔者依据多年临床经验,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并以天王补心丹为基础方加减,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2011年3月~2011年11月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1]中有关神经性皮炎的诊断。96例患者中男36例,女60例;发病年龄25~49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a。其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苔癣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多发生在颈后部或其两侧、肘窝、腘窝、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自觉症状常为阵发性剧烈瘙痒,夜间为甚,多数患者有头晕、失眠、烦躁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衰弱的症状。
排除标准:①皮损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者;②皮损发生在面、眼睑及会阴部位者;③入选前1周内局部用过糖皮质激素药物,或服用过抗组胺类药物者;④1个月内系统应用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者;⑤已知对研究药及其基质成分过敏者;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⑦有糖尿病或严重免疫功能低下者;⑧有慢性肝、肾疾病或其他严重病患者。96例患者均符合上述纳入标准。
2治疗方法
以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为治疗原则,拟天王补心丹为基础方,临床加减应用。药物组成:生地黄30g,酸枣仁30g,柏子仁10g,当归10g,天冬10g,麦冬10g,太子参10g,丹参15g,玄参10g,云苓15g,五味子10g,远志10g,桔梗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饭后30min服用。7d为1个疗程,4周后观察疗效。所有患者均忌食甜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在组方中酌加重镇、酸甘之品,如龙骨、牡蛎以镇心安神、清热止痒;对于瘙痒剧烈者可酌加乌梅、五味子以止痒;偏于颈项部,加葛根、夏枯草;偏于上肢,加金银藤、姜黄;偏于下肢,加牛膝、杜仲;骶尾部加黄柏。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以皮损范围、形态及瘙痒累计积分,计算疗效率并进行疗效判定。疗效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进行计算。临床痊愈:皮损全部消退,瘙痒感消失,疗效率达100%;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痒感明显减轻,疗效率达70%以上;有效:皮损部消退30%以上,瘙痒感减轻,疗效率达30%以上;无效:皮损消退不足30%,或皮损虽然减轻较多但仍不断有新皮损出现,疗效率未达30%。
3.2治疗结果96例中临床痊愈40例,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1.7%。所有病例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4讨论
本病多由于内外因作用,导致营血失和,经脉失疏,血热生风,日久营血亏虚,化燥伤阴,最终阴血亏虚,无以润养肌肤而发病。此外,衣物摩擦和反复的搔抓亦可造成营血不和而生风生燥,导致局部剧痒且伴有皮屑,久病不愈。因此,本病在病机上与心关系密切,多表现为血虚、血热或兼有血瘀。正如《黄帝内经》之病机十九条明确记载:“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此笔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从心论治,采用以天王补心丹为基础方加减。方中重用甘寒之生地黄,入心养血滋阴,壮水以制虚火,为君药。天冬、麦冬、玄参滋阴清热,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当归补血润燥,共助生地滋阴补血,并养心安神,俱为臣药。茯苓、远志养心安神;五味子之酸以敛心气,安心神,止痛痒;丹参清心活血,合补血药使补而不滞,则心血易生,以上共为佐药。桔梗为舟楫,载药上行以使药力缓留于上部心经,为使药。本方配伍标本兼治,诸药共奏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之功。此外,重视心理疏导,悉心解释本病的特点和演变规律,嘱患者饮食清淡,加强运动,放松心情,睡眠充足,养成良好的清洁习惯及生活习惯,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均有助于本病的治疗,同时可以减轻症状,减少复发。
综上所述,以天王补心丹为基础方加减,从心的角度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