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州博物馆收藏的两件元代青花瓷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_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元代青花瓷作为中国陶瓷史上具有独特象征意义的品种之一,无论是在民族内涵还是在艺术审美方面都极具研究价值。新州博物馆收藏的两件元代青花瓷——龙纹高足杯和梨形壶,造型考究,纹饰素雅精美,风格明显,体现出多民族文化融合互鉴的文化思想理念,为元代青花瓷器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元代;青花瓷;宁昌路;民族内涵;艺术审美
  元代青花瓷创烧于多民族融合的元代,它创新性地融入多元文化和宗教艺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它的器型种类多样,纹饰描绘丰富,反映出当时烧造技艺的精湛,以及元代手工艺者的智慧。
  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结束了多个国家长期并立的局面,亚欧大陆的商贸交易翻开了新的篇章,疆域横跨亚欧大陆,版图空前广阔。随着东西方交流要道的打通,手工业生产技术与手工业产品得到充分的交流和发展。元朝对外十分重视海外贸易,对内积极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当时,中外商贸在元代疆域往来频繁,一种叫做苏麻离青的青料从古波斯(伊朗、伊拉克)引入景德镇,这种青料是烧制元青花的必备品,为青花瓷器的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由此,元青花这种新颖瓷器应运而生。苏麻离青属天然矿物,成分比例是高鐵低锰,含硫和砷,无铜和镍。采用苏麻离青料绘画,可在洁白的瓷胎映衬下,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气势氛围,整体釉面浓重艳丽,幽邃的靛青色调,浓艳之中透出淡雅,让画面和谐一致。进口钴料色泽浓重,在积聚处明显出现蓝黑色斑点,伴随部分釉面的凸凹,透入胎骨的痕迹,闪烁如铅的锡光,进口钴料呈现特有的成色效果。元青花的胎体创新传统制瓷技术,胎土二元配方的使用提高了烧成温度,纹饰以中华传统文化题材为主,同时借鉴了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的纹饰绘画风格,将中国水墨画的技巧融汇于瓷绘技艺中,青花的蓝色是伊斯兰教派喜爱的清净蓝,繁而不杂的装饰方式吸纳了伊斯兰艺术的精髓。元代青花瓷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与器物的外形相适应,线条苍劲有力,当时南北各地工匠在技艺交流中继承民族传统,融合各地陶瓷艺术特长,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从而创造出元代青花瓷。因此,元代青花瓷成为多元文化兼容并蓄、交流互鉴的产物。
  元代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原因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使用者的需要。元代青花瓷的纹饰与器型除了受汉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外,也受到蒙古族文化的影响。当时的蒙古贵族日常用具以金银器居多,青花瓷的使用也很普遍,以彰显身份。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经常在马上活动,携带的器具须是坚固性与便携性兼而有之,因此,当时的青花瓷有一部分是菱形的,不易滑落;还有一部分有双耳,这样可以用绳子穿过,便于携带。高足杯是这一时期的典型器型。元人喜好饮酒,元代青花瓷中有许多器型是酒器,高足杯便是一件酒器,它也被称为马上杯,上为碗形,下有高柄。它适用于元人善骑喜饮的习俗,最初是为在马上饮酒而制,其柄较高,在马上饮酒比较方便,后来也被用作摆放水果。高足杯最早出现于唐代,流行于元明时期,这种器型应是源于唐代的金银器,也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典型器物。
  新州博物馆馆藏的一件元青花龙纹高足杯(图1),出土于内蒙古敖汉旗五十家子村“万寿白塔”南0.5公里的建筑工地上,2012年3月由新州博物馆征集。杯残高8.5、底径3.9厘米。弧腹,下呈现四节竹节形喇叭状空心高圈足,足底微外撇,细白胎,施青白釉,釉质莹润,足底无釉,足内壁近底有部分积釉,胎釉结合处泛火石红,无釉处呈淡黄色。杯内底心绘折枝菊花叶,内壁模印云龙纹,因缺失只剩一段,外壁绘三爪龙纹及云纹,三爪如钩,因缺失只留有三个三爪足及龙身一段,龙身鳞片呈网格状,头尾缺失,展现元代行龙凶猛勇健之相,笔法精妙,笔道纤细自然。整体构图饱满、四面可观,笔触流畅灵动。元青花装饰题材大多选自中华传统文化中脍炙人口的部分,题材中最突出的一方面是戏曲故事与人物,另一方面是文学作品与书画艺术。龙是中华文化的象征,象征辟邪纳福,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中国商周青铜器普遍应用夔龙纹,中国传统五爪龙唯有帝王可用,而云龙纹是元青花常见纹饰之一。高足之四个竹节突棱均绘青花线纹,青花发色温润鲜艳,较纯正,着色重处有锡光,呈蓝褐斑点,绘画线条边缘有晕散。
  新州博物馆馆藏元青花梨形壶(图2)出土于元代宁昌路故址东北8公里许的青山村,是村民2010年耕种时发现的,由新州博物馆征集。壶高9.5、最大腹径9、口径3.6、底径4.2厘米。垂腹,细白胎,平底无釉,底心内凹,胎釉结合处泛火石红。壶体如梨形,执柄和流均缺失,盖也缺失,壶体两面各绘一丛茶花,执柄下方残端有少许线纹,近腹壁有少许火焰纹。青花釉莹润见缩釉点,青花发色浓艳,浑染和勾线相结合,着墨重处呈黑褐斑点,显现出“锡光”,有放射状流散,见蓝黑色结晶,应为青料颗粒较粗所致,且结晶斑呈有规则自然分布的“串珠纹”。元代青花瓷植物纹常见于唐宋以来传统文化图案中,体现出元代青花瓷纹饰以中华传统文化题材为主的特点。
  新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两件元代青花瓷器,纹饰均为进口钴料苏麻离青所绘,特征明显,制作精巧,据器型而构图,布局合理,着墨深浅恰当,画风疏朗,虽有残缺但仍给人以清秀飘逸而舒展的美感。这种纹样风格凝聚了伊斯兰文化以及蒙、汉文化艺术的精华,使其装饰在尽显磅礴之气的同时不失婉约灵动之艺术魅力。两件器物的图案绘制和纹饰效果都表现出元青花装饰艺术的独特韵味。同时,精致、典雅的装饰艺术风格为元青花的审美增添了别样风情,体现出开放、创新、多元、包容的文化思想理念。
  元青花龙纹高足杯和梨形壶皆出土于元代宁昌路故址附近。元代宁昌路故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东北26公里的五十家子村孟克河西岸平地上,东距河床500米,西侧靠山梁,现存方城遗址一座,城垣夯筑,方圆1公里许,墙残高2米。在城内的中轴线上偏北耸立着八角密檐式砖砌佛塔(图3)一座,塔高36米。明代万历八年,成吉思汗十九世孙岱青杜棱为“林丹汗”万寿而重修,历时四年完工,修有二块塔铭,将其命名为“万寿白塔”。城内外曾有建筑群遗址留于地表,1974年,农田基本建设会战时,将城内建筑群遗址夷平,并出土了一批元代柱础、石狮子、飞马石雕、石螭首、龙凤纹三彩琉璃建筑构件及瓦当等,同时发现部分银器及一枚“至大元宝”金币,系孤品。建筑构件与正蓝旗元上都遗址出土的同类遗物非常相似,说明在元代这里有豪华的建筑群。1988年,在调查城址时发现元末至正年加封孔子制诏碑刻,从而确定为内蒙古东部元代历史名城——宁昌路。宁昌路为元代中书省“腹里”29路之一,设昌王府,领宁昌县,并为元代成吉思汗的妹夫孛图的封地,史称“洪郭图王城”。此城始建于辽代,被《中国历史地图集》标为辽代“降圣州”故址,因辽代第二位皇帝辽太宗耶律德光降生于此,故取“降生圣人”之意。城内“万寿白塔”虽久经风雨,尚存雄伟风姿。
  两件馆藏元代青花瓷与内蒙古集宁路故城出土的元代青花瓷从器型、胎釉、用料、画工上基本相同,应当为宁昌路蒙古贵族的高档生活用具,或茶具或酒具,也是元王朝对漠北草原的施恩。结合其工艺特点及历史背景分析,两件瓷器应属元代至正年生产的青花高级瓷器。这为元代青花瓷器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体现出多民族文化融合互鉴的文化思想理念。
  (作者杨妹,单位:赤峰博物馆;作者杨晓明,单位:新州博物馆)
其他文献
一天,旅店走进来三个小矮人。他们打算来休假,到暖和的海边好好歇一歇。  他们三个都有很特别的名字:手笼子,总是套着大皮手笼;大胡子,特点是长着天然的青苔胡子,而且胡子上长满了越橘果;半截鞋,为了脚拇指活动更方便,总是穿着没有鞋头的鞋子。他们的住处是装备有一切生活必需品的舒适而独特的红色大篷车。  小矮人等了很久才鼓足勇气说出他们需要一个有阳台的房间。  没过几分钟,有人敲门。“请进!”半截鞋喊道。
期刊
在美国,体育运动是每一个小朋友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孩子们下午三点就放学了,直到天黑前他们可以有好几个小时去练习足球、橄榄球、游泳等项目。家庭聚会的时候,爷爷奶奶和亲戚们更希望听到的是,孩子又掌握了哪些新的运动技能和本领,而不是考试分数。  我十一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利用周末时间,在美国东南部四处打棒球锦标赛了。我们都是从星期五晚上到星期日下午,进行五六场比赛。这并没有什么不寻常的。我们六年级(
期刊
莎士比亚曾说过:“嫉妒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品,就要受它的玩弄。”那一次,我真的受到了“玩弄”。  那一年,表妹出生了。圆嘟嘟、胖乎乎的她,成为了家中的“小太阳”,所有人都成了“卫星”,全部围着她转,一下子“占领”了我在姥姥家原有的地位,一向争强好胜的我,看到这种场面,怎能不心生妒忌?终于有一天……  大概是两年前的一天,我去姥姥家玩,还没进屋,表妹就拽着我,非让我和她一起玩,想到由于她
期刊
01 小刺猬丽丽搬到了快乐森林生活。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梦想着有一只属于自己的狗。  一天早上,妈妈激动地把我从梦中叫醒:“吉娅,快起来,咱们房前躺着一只受伤的狗,它睡着了!”我一下子从床上弹起来,冲向楼下。是真的!在房子和车库之间的角落里躺着一只白色的拉布拉多狗。它睡得很沉,但不太安稳。  它的背上有一道长达6厘米的伤口,一直延伸到后腿。它流了很多血,看上去是被别的狗咬伤的。它一定是拖着受伤的身子爬到了这里,最后筋疲力尽地睡着了。一
期刊
二、制谜所忌  制作灯谜历来形成一些规矩,即制谜的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必须遵循它。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忌谜面不成文。例如:木斤(打一二字词) 谜底:分析  此谜尽管面底扣合上没有问题,但谜面“木斤”不成文,其谜也不能成立。  二忌面底相撞。例如:基本相同(打一山西地名) 谜底:大同  此谜谜面、谜底中都有一“同”字,不合乎要求。如将谜面改为“基本一致”就好了。  三忌“倒吊”。是指制谜时谜面与
期刊
2021年春节后即进入辛丑年,即牛年。东汉王充《论衡》卷三《物势篇》载:“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中国是农业大国,牛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千百年来,牛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担负祭祀、镇水、负重、拉车、耕地等重任,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古代文物中,与牛有关或以牛为造型的文物有很多,本文择几件介绍如下:  早在商周时期,牛为天子祭祀天地、社稷的牲品,牛羊豕三牲齐备即“
期刊
《饮马暴动》写意人物画,是画家孙敬会于1982年在昌邑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布展时,为纪念饮马暴动所牺牲的革命烈士所绘制的巨幅画作。  该画作为国画,纸质设色,横388、纵174厘米。画左上题:“星火燎原众志成,党人风格万年贞。血沃中华看来日,烈士旌旗后人擎。一九二八年秋冬,饮马农民起义是我省党组织领导的早期农民运动,省委员于培绪烈士为省委特派到昌邑的主要領导人,以当地红枪会作武装基础成立贫民会,联合各
期刊
摘要:水月观音形象是佛教三十三种观音形象之一。据文献记载,水月观音样式出现于中唐时期,是著名的仕女画家周昉所创。当时佛教影响范围广泛,文人士大夫阶层也不例外,他们的审美观念也很容易影响到佛教的艺术创作。本文即以宋代时期水月观音图像中观音坐姿这一角度作为切入点,探究水月观音发展到宋代时期(包括西夏地区)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已不再是佛教刚刚传入时的端正、庄严,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宋代时期文人士
期刊
众所周知,元青花人物故事纹目前出土和存世的数量相比较于其他元青花瓷显得更加稀少,存世的仅为数十件,其中多数藏于博物院等,也有部分民间收藏。本文不就私人收藏作为探究对象,主要就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人物故事纹作为探究对象。  元青花人物故事纹产生的背景  元青花人物故事纹瓷器是一种釉下彩绘瓷器,其胎体厚重有质感,颜色上以蓝白色为主要颜色基调。因其使用特殊的钴土矿为着色剂,在13000摄氏度窑温下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