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平:渐行渐近》教学设计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067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的方案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从选修课程转变为必修课程,这反映出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其课程价值及普适性。为此,本节课需要更多地突出课程价值。同时把课堂定位为高三下学期的高考复习课。此时,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已有相当储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进行知识的通贯培养和能力的巩固提升。
   考虑从“和平”的视角展开本课。因为《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课程核心就是“和平”,讲“战争”也是为了“和平”。具体到教材方面,教材开篇讲一战,对“和平”的叙述集中于两次大战之间和二战之后,一战之前人类对和平的认识是空缺的。因而,需要补充该方面的若干内容。在阅读了加亚尔等14位欧洲史学家联合撰写的《欧洲史》以及高颖撰写的《两次海牙和平会议及其历史遗产》之后,我补充了1907年第二次海牙和平大会的知识,使授课体系完整起来。考虑到“诺贝尔和平奖”与“和平”联系密切,于是用它作为叙述线索。这样,教学目标设置为:
   借助诺贝尔和平奖这一线索,在研读事实性史料的基础上,用历史的、辩证的思维认识人类在一战前、两次大战之间、二战后三个时期的和平努力,对本段历史进行“同情的理解”,认同“人类和平渐行渐近”。
   (一)导入
   (展示“诺贝尔和平奖章”图片)
   师:这是一枚奖章的正、反面。奖章直径6.6厘米,用约200克23K(当时的最高纯度)黄金制成。奖章正面是奖章设立者的浮雕像,反面是“友好联结”的三人团体,反面边缘的题词翻译过来就是“为着和睦与手足情谊的人士”。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奖章吗?(学生应该不知道)这枚奖章每年颁发一次,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后来也包括“组织”。
   在引导学生回答出“诺贝尔和平奖奖章”后,教师继续介绍。
   师:1895年,瑞典发明家诺贝尔(1833—1896)立下遗嘱,成立包括和平奖在内的五个奖项。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从诺贝尔和平奖说起,来认识20世纪的和平。
   (出示课名“世界和平:渐行渐近——从诺贝尔和平奖说起”)
   意图:诺贝尔和平奖奖章与本课内容契合度高,学生听说过但不熟悉。该知识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用它作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起到激趣、凝神的作用,并顺带普及诺贝尔和平奖的知识。
   师:诺贝尔为什么要设立和平奖呢?当时,一定有人比他“土豪”呀!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回到他的生活时代。
   (二)一战前夕的战争阴影与和平努力
   (展示1897年一份报纸刊登的时事漫画。)
   师:该漫画与诺贝尔恰好处于同时代,名为“欧洲和平的棕榈树”请说出漫画上的枝叶、果实、树干分别是什么?——军刀、炸弹(子弹)、炮筒。这幅漫画是怎样认识当时欧洲的和平的?哪些史实可以支持你的观点?
   意图:利用漫画材料继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认识当时的和平是“武装的和平”,即各国力图通过扩充军备来保证国家利益、维护和平,并联系、巩固已学知识。教师扼要补充三国同盟条约“一旦缔约国一方遭受侵略,其他缔约国保证以全部力量予以援助”的内容,提醒注意“一旦”的含义(意在强调其主观上不是为了发动战争而签订);以及5年的有效期,分别于1887、1891、1902和1912年曾4次续订(意在说明其对国家关系的影响)。
   师:各国签订的协约是什么形式的?(“密约”)请思考:国际密约对国际关系有怎样的消极影响?
   意图:一战后的人们在检讨一战时,认为各国签订秘密协约导致其他国家的不安和猜忌从而使国际关系紧张是一战爆发原因之一。这里补充此内容既是介绍史实,也有利于从历史中讲历史,并为后面的“十四点原则”张目。
   师:虽然没有哪国倡导战争,但当时欧洲战争的乌云已在聚集。各国在怎么做呢?它们一方面扩充军备,另一方面又在谋求和平。1899年,第一次国际和平大会在海牙召开。由于各国分歧严重,会议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1901年,第一次诺贝尔和平奖颁发。(出示获奖人及其获奖理由)虽然二人贡献突出,但由于他们当时还人微言轻,未能对维护和平遏制战争产生大的作用。欧洲战争的乌云,越来越低沉。哪些史实可以说明呢?(学生回答后出示幻灯片)
   意图:逐步完成大事年表,回顾知识。请学生回答三国协约签署的国际影响,渲染战争的紧迫感,抓住学生的学习欲望。
   师:此时,欧洲和平的出路在哪里呢?1907年,40多个国家在海牙召开了第二次和平会议。这次会议除了重申第一次会议的协议外,又签署了10个协议。(出示其中的8个并设问)
   意图:锻炼阅读、概括原典的能力,并培养以此及彼、由浅入深的分析能力。让学生知道: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力争和平,但也制定了若干陆战、海战的规则,承认了战争的合法性;当时的人们力避战争,追求和平;各国亦认为战争权是一个国家的天然权力需要尊重,虽然它导致战争;在各国利益冲突加剧、军备竞赛激烈而一时难以找到有效化解矛盾冲突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措施规避、减少战争对人类的伤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奔着和平而去的世界大会实质上却认可了战争,这一矛盾现象的出现是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历史进程中观察的话它是历史的进步,但战争不可避免、会议主题落空。
   师: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未能阻止战争,但接下来的战争大出人们所料。
   (出示体现一战剧烈破坏性的图片材料及战后和平人士对一战的评价:“The war to end all wars”,并请学生推荐一人翻译此句)
   意图:前述内容思维含量高,用图片和简单英文作材料短暂放松学生的神经,也让部分同学有时间消化新学知识。这一环节承上启下,引出一战后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与实践。    (三)两次大战之间的和平畅想与努力
   师:接下来的学习,与两个人物直接相关。
   (出示如下材料,然后介绍他们的共同点——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主要介绍其人生简历。)
   意图:以人物教学开始,继续吸引学生注意力。介绍威尔逊是“唯一一名拥有历史与政治科学的哲学博士头衔的美国总统”,意在为后面其政策主张的政治性(“美国总统”)、理想化(“历史与政治科学的哲学博士”)作铺垫;引用其名言“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谊之果的土壤”意在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并加深对其学术造诣的认识。介绍白里安的从政经历意在勾勒其资深政治家的形象,为后续他能实现从对德强硬到对德和解的转变作铺垫,也为《非战公约》中的法国“保留条件”的处理埋下伏笔。
   师:大家认为威尔逊获奖的理由是什么?(学生都认为是“十四点原则”。在追问“为什么”后,出示“十四点原则”的节选材料)。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20年代世界各国为协调战后关系而进行的努力(出示时间进行提醒和限制)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大家比照、思考:它们与“十四点原则”有何关系?(“十四点原则”是其理论纲领)
   意图:设置本环节主要为回顾知识,并初步认识威尔逊的贡献。
   师:事实上,威尔逊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主要依据是他倡导成立了国际联盟。(出示国际联盟的机构设置、表决机制材料)我们应如何辩证认识“全体赞成才可通过”这一规定?
   意图:介绍国联的主要机构设置是为展现其维护世界和平、公平正义的设想和努力,暗含与后面联合国的比较。就其表决机制的设问则是让学生明确其宗旨的公平性与现实的复杂性,为其未能阻止二战爆发作注解。
   师:客观地说,当时世界的和平取决于欧洲,欧洲的和平取决于法德关系。《凡尔赛和约》签署后,法德关系是怎样的呢?
   意图:“德国人针对《凡尔赛条约》的漫画”说明德国人认为条约是囚禁德国人的枷锁,福煦的话表明法国的部分人士认为和约对德处置不够严厉仍主张对德敌视。出示“法国寻求的安全保障”地图(后附),请学生分析其目的(对德防范、遏制),为鲁尔危机的爆发作铺垫。
   有人将福煦的话理解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处置过于苛刻,埋下德国复仇种子”。事实上,福煦是对德强硬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法国参加和会的代表之一,对德强硬是其一贯主张。法国人认为,德国50年内两次侵略法国,是法国的大敌。法国的发达地区在一战中化为焦土,而德国的鲁尔区却丝毫未损;德国人口比法国多,资源也丰富,所以它会很快站起来。最可靠的办法,是彻底削弱德国,让它奄奄一息。
   师:鲁尔危机将法国人拖入泥潭。一些法国人认识到,对德强硬不是赢得安全、和平的好办法,需要转换思路,白里安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他的积极努力下,最终欧洲各国签署了一揽子和平协议,史称《洛迦诺公约》。(出示材料,如下)白里安也凭借在促成公约签署中的出色表现,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和平终于到来,我国的安全比任何时候都有保障了”。
   ◆“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的真正分界线”。
   师:《洛迦诺公约》为何能获此赞誉?(学生回答后)事实上,法国人仍未感到心安,他们希望给这份和平再加上一份期限:不是一万年,而是永远。1927年,法国向美国提出两国缔结一份永世和平的条约,但美国提出邀请其他国家共同缔结这份和约。1928年,这份和约问世了。我们来了解这份和约的核心内容。
   出示如下材料,并依次设问1:依据材料,指出《非战公约》的核心成果。设问2:有人说《非战公约》是理想的和平,有人说它是虚假的和平。请结合公约内容及其实践,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意图:鲁尔危机不展开讲,只作引出《洛迦诺公约》用。《洛迦诺公约》是白里安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主要贡献和依据,略述其意义,作为欧洲追求的当世和平,从而引出对永世和平的追求。《非战公约》的最大意义在第1、2两条,故摘录。按照学生实际能力,需要设置铺垫问题,引导学生对“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的规定作分析。对于法国的“保留条件”,可以请学生复述教材对它的评价,然后也指出另一种观点:有人认为,“保留条件”是在各国利益未能完全达成一致情况下的一种妥协。它的意思是说,除了我的核心利益我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其他方面都承诺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和分歧。之所以将这一观点呈现给学生,既是高考应试需要,也为体现学术味,为有历史学科特长的同学加餐。
   (四)二战后的和平设计与努力
   师:《非战公约》在人类追求和平的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历史证明,和平仍较遥远,战争仍在眼前。在动荡的30年代即将过去的时候,人类迎来了更大的浩劫——二战。二战加深了人类对和平与战争的反思,它们成立一个新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请阅读材料,1:指出联合国宪章与国联盟约、《非战公约》的共同主旨。为此,联合国采取了怎样的“有效集体办法”?2:请概述其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
   意图:选用“联合国宗旨”材料,是为与前述第二次海牙和平大会、《非战公约》选用材料性质保持一致,均为原典性材料,不易失真。设问1是想提示学生,国联盟约、《非战公约》、联合国宪章三者一脉相承,联合国是在前面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设问2意在用史实来证明这种创新的效用。
   师:不得不承认,联合国较之前面的努力,有成效得多。但是人们对取得成效的主要依据——安理会,特别是其中的“五大国一致原则”,还是有不同意见的。其实,在这一原则制定之初,就有分歧。
   (出示材料,请学生分别说说对词句“几个大国”“国际警察”“否决权”“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放弃自己的独立或者使自己屈从于一个有暴力的权威的国际组织之下,但是当时人们的确普遍希望甚至相信联合国的权威和威望将会与时剧增”的理解)
   罗斯福深信,在联合国的框架之内,只要几个大国合作,起到国际警察的作用,便能够维护日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尽管受到广泛批评,否决权还是被认为不可缺少。在发生重大危机时,大国之间的协议对维护世界和平是必要的。……无论大小,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放弃自己的独立或者使自己屈从于一个有暴力的权威的国际组织之下,但是当时人们的确普遍希望甚至相信联合国的权威和威望将会与时剧增。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意图:联合国的“五大国一致原则”来自于历史的深刻教训,当然实践也说明它有缺陷。引用规则制定者(罗斯福)的思考和说明,意在让学生认识到:它确有不足,但这是人类在权衡之后作出的真诚选择,是人类智慧在当时和现阶段所能找到的维护和平、遏制战争的最好办法。同时,也让学生理解,人类追求和平的步伐不可停止,还需努力。
   师:今年联合国刚好经历了70年的风雨,它有过挫折,但更多的是成功。正因为如此,(出示材料,如下)它颇受赞誉。
   意图:展示联合国会徽,深化对会徽中“橄榄枝”的理解。以雕塑《打结的枪支》结尾,呼应和平。出示联合国或诺贝尔和平奖的资料,呼应开篇。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了三个时段内世界对和平、战争的认识。一战之前的内容以海牙和平大会为核心,此时各国认可战争权,为防范战争的破坏它们制定了若干战争规则希望借此减少战争伤害。一战的惨烈超出人们的想象,以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为理论基础,人们订立了一系列和平协议已保卫和平,其中以《非战公约》为顶峰,人们希望通过废除战争权来永葆和平。善良的人们显然低估了战争恶魔的潜力,世界大战再起。二战后,人们认识到战争难以完全根除,于是通过建立世界性的组织——联合国来维护世界和平,通过大国的合作来取得强制性的世界和平。这种和平虽有瑕疵,如大国意味太浓、整体有和平局部仍有战乱等,但世界性的战争终于避免了。回溯历史,我们发现,人类的战争观和和平观在20世纪里发生了变化,人类也据此进行过真诚的努力,其间有过挫折,但最终,世界和平渐行渐近!当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和平,还有发展完善的空间。(师生共同回顾,教师逐次出示内容小结如下:)
   出示课堂思考题:
   意图:绥靖政策是30年代主要的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它的产生有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也带来重大恶果。从现在看历史是容易的,从历史看历史则更有意义。材料选择了英国上层(国王)和普通民众对《慕尼黑协议》、张伯伦的欢呼场景,希望给学生、老师多一份观察历史的视角,也是学以致用的一次尝试吧。
   在困顿的备课、愉悦的上课与真诚的探讨后,以下两点认识是围绕这一教学活动而得到的主要收获:
   一是重视历史课的基本要素。戴加平老师指出,一节好课的要素有很多,但材料、故事必不可少。本节课采用了第二次海牙和平大会、“十四点原则”、《非战公约》和《联合国宪章》四则节选材料作为核心材料,它们均为史实型材料(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一手材料),且在内容上环环相扣,构成一定的逻辑联系。材料的类型不同,其功用、价值亦有侧重乃至偏差。呈现史实型材料给学生,然后利用问题促动学生进行分析,这是历史学术研究方法的渗透,也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本课有主题明确(追求和平)的“故事”:诺贝尔和平奖、威尔逊、白里安和英国各界欢迎张伯伦,它们使枯燥的国际条约不再那么讨厌,较好地活跃了气氛承载了主题。有老师建议,如果能用更有核心的一两个“故事”替换上述四个故事来表现立意,则本课可以缩短长度拱起高度,质量更高。
   二是重视读书提升专业素养。从和平的视角来讲战争与和平只是备课时的灵光一现,在具体叙述、铺陈时面临了不少的困难。具体为:如何认识20、30年代和平努力中的节点实践(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尤其是国联、《洛迦诺公约》、《非战公约》、绥靖政策)?主导这些节点实践的背后思想和理论是什么?这些背后的思想和理论是怎样生成、变化的?在深入阅读后,理清了思路:国际法理论与实践是西方世界追求和平的重要理论支撑,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是追求和平的现实动力。课堂的知识逻辑简述如下:一战前的西方社会认为应该鄙视反对战争暴力,战争权是一个国家的天然权力,犹如一个人的反抗权(武装权)是自然赋予一样,不可废弃。战争权固然会导致侵略行为,但它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第二次和平会议的决议给这种思想作了直白的注脚:呼吁和平(战争权会导致战争,所以签署《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文明战争(确立若干战争规则,减弱战争伤害)。一战后,人们认为再也不能发生战争了,和平主义思潮高涨,人们希冀用国际组织(国联)保障和平、用国际法遏制战争(众多国际条约签署了,当然这些条约也是争夺利益的平台),乃至于用国际法限制战争权(《非战公约》)。二战后,鉴于前述和平追求的落空和历史现实,国际社会认为完全剥夺战争权是不现实的(德国、日本除外),转而用国际法(《联合国宪章》)确认以一定程度的强权和平(安理会、五大国一致)替换国联的绝对民主和平(集体主义原则)。虽然这种制度设计并不完美,但世界性的战争已可避免。当然,我们还需继续探讨世界和平,需要继续进行制度创新。由于绥靖政策太过复杂,故安排在课堂末尾进行讨论,是讨巧做法,权为有专业志向的同学指路吧。
  【作者简介】刘继伟,男,1978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嘉兴高级中学教师,主要从事历史教学、教学评价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
其他文献
关键词 排序题,逻辑关系,浙江卷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3)21-0049-03  2013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卷第15题考查了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原题如下:  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答案:A  从立意上看,本题着眼于“国家统一”这
关键词?论从史出,教材,科技史,地圆说,授时历  中图分类号?演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19-0057-06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科技史内容,历来是教学中较难处理的内容之一。而如何恰当、科学地处理科技史内容的编写问题,也成为教科书编写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提倡全球文化多样化的今天,教科书中关于科技史内容的阐述,应力戒俯视其他文明成就的倾向。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有
在历史课程学习和复习时间相对减少的同时,高考的能力要求和试题难度均有所增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完成历史复习任务并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能否有效掌握基础知识,能否理解重点、难点?学生能否掌握一种便捷、高效的历史学习方法?繁琐的记忆和较多的练习,会不会让学生对历史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为了切实解决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历史课程的高考复习应该重视并把握好教与学的匹配。①教师通过简洁、理性的方式处理复习内容
语言是一门科学,但是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承载文化,是文化的核心之一。新洪堡特主义的代表人物魏斯格贝尔(J.L Weisgerber)认为文化首先呈现在语言上,语言是最真实的文化现实,是语言将人类导入文化之中。人、世界和文化由语言连接成一个整体。“语言不仅开启了世界,也建构了世界”。人们所持语言不同,对外部的认知也会不同,进而导致各民族文化出现差异。每一种具体语言都带有某种文化印记,反映着一个民
美联储和其他国家的央行正在探索创建由国家支持的数字货币,允许消费者和企业利用数字钱包从事买卖和交易。  一名前美联储主管认为央行接受数字货币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些数字货币可能看起来类似比特币,能够为买卖商品和存储财富的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性和隐匿性。  由政府支持的P2P数字货币的出现可能会以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账本为基础。这可能是无现金经济开始的标志,与瑞典今天所发生的情况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们
[关键词]了解,研究,外部世界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3-0003-03    中国需要世界史知识的普及,因为他正在走向世界。  中国从没有像现在这样与世界频繁交往,交往的广度与深度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根据我国外交部近年的统计资料,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总数达到170多个,遍及全球。中国与世界的人员往来也更加频繁。近年我国每年出入境总人次数
十月革命前,高尔基不赞成暴力革命和任何武装斗争形式。1917年7月,他写道:“我不知道还有别的什么东西能够拯救我们的祖国免于毁灭……如果一场革命不能在国内发展迫在眉睫的文化建设,那么,在我看来,这场革命便是无结果、无意义的。”在十月革命爆发的前一周,高尔基在他主持的《新生活报上》发表《不能沉默!》,要求布尔什维克中央公开澄清流言,回应是否将采取行动。他实际上是以这种方式劝阻革命,避免流血事件。因为
[关键词]初中教学,北师大版,黄山会议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LO)03—0067—03    为进一步总结历史课程改革和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的实验成果,明确历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在安徽省教研室、安徽省黄山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编写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12月18—19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2009年全国历
[关键词]课程观,教科书,课程决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7—0052—04    课程决策是指在课程发展(“课程开发”)过程中对教育的目的与手段进行判断和选择从而决定学生学习怎样的课程的过程。我们在课程发展过程中,要决定学生达到什么目标,学习什么内容,怎样学习,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等等,这些都是课程决策的过程。课程改革与实践是一项复
凡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追求。不同的教师其教学追求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大相径庭。“感悟历史,启迪人生”是我从事历史教学的基本追求。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常会发现,实际课堂教学与自己的教学追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差距,有时甚至相去甚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实现自己的历史教学追求。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应该如何进行呢?现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例,作一简要探讨。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对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