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偶然的机会读到九州出版社推出的戴文采《梦与智的旅程》,第一句话就被牢牢抓住:“她觉得每个人都该有面自己的鼓,鼓声比调性还敬夭。她最喜欢的那面用了极柔的软皮,大大圆圆的像张绣花绷,也像个发声音的月亮,所以她就叫它月亮鼓。”小说的名字颇可玩味,但与传统文学中的形象相比,女主人公的她,似乎才代表智的净空;而男主人公的他,却更像捉摸不定的一抹幻彩。整部小说充满浪漫派深邃华丽的意象与景致,机巧而富含哲理的对话,及对心理层次的探讨。让人一口气读完而久久不忍掩卷。
小说的题目倒也恰适于整本书。长长短短二十七篇作品,正如作者在序言里所述,体例十分奇特:用散文来写“深奥的单纯”——热与爱,仿佛梦之浮桥;用小说来写“伟大的复杂”——冷与知,又好比智的神殿,珠琏起一整串美丽的人生项链。这种不拘文类束缚的结构,让人想起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套曲,阅读也似一场旅行。
戴文采早期的散文和小说,曾被认为深受张爱玲的影响,亦曾作为张爱玲的散文传人被讨论。这本书依然承袭着张派作家语言流畅的声腔和潇洒俏丽的意象。比如,“悬崖很高,一边长满了针叶松油加利,以及紫球般的花朵,一边就是黄沙和海,季候像一场焚烧,狂野的云与浪,如同时由天与地抽长出来的蚕丝,在海的远处交缠成打不开的丝线结,金颓颓半落海的夕阳,把一切敷上最后的华丽。”(《梦与智的旅程》)
意象亦即语言的画面感和美术性,一望而知,不必赘言;而戴文采作品中语言的音乐性,超越同时代绝大部分的大陆与台湾作家:维持一种一贯的语言节奏,几乎是她唯一无可妥协的坚持。我说的这种节奏性,并非一定要七五调律,而更像现代诗,长短气韵黏连,借着语词细微的调整,排除掉阻碍文字之河流动的小石头,由此形成了一种经典的声腔——这种声腔,与其说是张派语言的珍贵遗产,毋宁说是古典中文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唐诗宋词,《红楼梦》隶属一脉。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更多的不是张腔胡调,而是戴文采自己的风格。简单地说,她的作品比张爱玲,更富于现代性的深湛思考和意识。
戴文采的散文长于格言式的警句,有一种冰河般的透彻冷峻,读来让人澄悟,这也是我们现在一般生活散文或历史散文所不具备。譬如,你不乏会发现这样的句子:“艺术创作就是,有时疯狂地到神性边缘去散步,有时疯狂地到魔性边缘去散步。前者成就‘深奥的单纯’,后者建构‘伟大的复杂’。”“才华的本身就是一场孤独的灾难!一切的才华不过是为呼唤知己。”(《凉月随笔》)这些警句又绝不是说教性的,而是涓涓滴滴,配合着华丽的白描,如穿石的泉水,直击读者的心灵。
戴文采的这本作品集,虽然文字是极经典的中文,但无论小说或散文,都透着一种独特的风味:异国的斑斓,在作者的深静中流淌;像北极光下青青的树林,只是寂寂地在那里怀念着,用文字记忆着。尽管小说中像《恩怨之城》《英雄之城》这类作品,以激烈的历史事件作为主线,然而背景却依然是个人生命的哲思。其中对于群体运动的白描,几乎都运用远景,和大全景。“纪念堂其实可以说是这个城的耶路撒冷,更是那些兵们长期以来心中的家庙,仿真云天色彩的白墙蓝琉璃瓦下,高挂着四只太阳似的大红灯笼,与两旁金瓦粉墙,铜绿龙凤的音乐宫和歌剧宫静静巍立,是这个城最神格化的建筑物,即使在人车乱哗里,也有邈远肃穆的庄严。”(《英雄之城》)
这种文字处理方式,好比用一块冰砖向湖心投掷的铿然破碎。四面散开如太初,而依然可以是冷静的。
上面所述,还仅是戴文采这本作品的皮相和表现,究其内核,我们或许会发现,她和许多张派作家、台湾作家的不同,在于其作品主题对哲学深度实现的孜孜以求。她的小说鲜有闲笔,每个意象,都如万花筒般,透射着不同的思考层次与向度。这个特点,在“城市系列”(《算命之城》《回春之城》《恩怨之城》《英雄之城》《在陌生的城市》)小说,以及《渴望上升的人》《戴着耳机的人》《偷鸡摸狗的人》《你想买把枪》中,格外明显。我们可以从《梦与智的旅程》中,“她”对“他”的对话中,看到老庄的思想。“动而空寂吧,任何事情结束,心就该回到空寂,不要存任何情绪的多余,受宠就留恋耽溺,受伤又忧愤超支,损神弃智,坐妄迷妄,都是自伤:最好的生命状态是纯和自然,最好的心灵状态是恬淡活泼,心与眼像孩子般纯净,智与情像哲理般洞悉。”也可以在她的散文里,发现基督教神学的影子。把抽象的哲学思辨,有机融入具象的小说故事,并带动读者相同深度的思考,殊为不易。这大概就是戴文采这本书,带来的最大收获吧!——由浪漫派梦般的文字美学出发,时而舟车,时而水陆,目迷千里,不觉已至智哲的彼岸。
小说的题目倒也恰适于整本书。长长短短二十七篇作品,正如作者在序言里所述,体例十分奇特:用散文来写“深奥的单纯”——热与爱,仿佛梦之浮桥;用小说来写“伟大的复杂”——冷与知,又好比智的神殿,珠琏起一整串美丽的人生项链。这种不拘文类束缚的结构,让人想起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套曲,阅读也似一场旅行。
戴文采早期的散文和小说,曾被认为深受张爱玲的影响,亦曾作为张爱玲的散文传人被讨论。这本书依然承袭着张派作家语言流畅的声腔和潇洒俏丽的意象。比如,“悬崖很高,一边长满了针叶松油加利,以及紫球般的花朵,一边就是黄沙和海,季候像一场焚烧,狂野的云与浪,如同时由天与地抽长出来的蚕丝,在海的远处交缠成打不开的丝线结,金颓颓半落海的夕阳,把一切敷上最后的华丽。”(《梦与智的旅程》)
意象亦即语言的画面感和美术性,一望而知,不必赘言;而戴文采作品中语言的音乐性,超越同时代绝大部分的大陆与台湾作家:维持一种一贯的语言节奏,几乎是她唯一无可妥协的坚持。我说的这种节奏性,并非一定要七五调律,而更像现代诗,长短气韵黏连,借着语词细微的调整,排除掉阻碍文字之河流动的小石头,由此形成了一种经典的声腔——这种声腔,与其说是张派语言的珍贵遗产,毋宁说是古典中文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唐诗宋词,《红楼梦》隶属一脉。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更多的不是张腔胡调,而是戴文采自己的风格。简单地说,她的作品比张爱玲,更富于现代性的深湛思考和意识。
戴文采的散文长于格言式的警句,有一种冰河般的透彻冷峻,读来让人澄悟,这也是我们现在一般生活散文或历史散文所不具备。譬如,你不乏会发现这样的句子:“艺术创作就是,有时疯狂地到神性边缘去散步,有时疯狂地到魔性边缘去散步。前者成就‘深奥的单纯’,后者建构‘伟大的复杂’。”“才华的本身就是一场孤独的灾难!一切的才华不过是为呼唤知己。”(《凉月随笔》)这些警句又绝不是说教性的,而是涓涓滴滴,配合着华丽的白描,如穿石的泉水,直击读者的心灵。
戴文采的这本作品集,虽然文字是极经典的中文,但无论小说或散文,都透着一种独特的风味:异国的斑斓,在作者的深静中流淌;像北极光下青青的树林,只是寂寂地在那里怀念着,用文字记忆着。尽管小说中像《恩怨之城》《英雄之城》这类作品,以激烈的历史事件作为主线,然而背景却依然是个人生命的哲思。其中对于群体运动的白描,几乎都运用远景,和大全景。“纪念堂其实可以说是这个城的耶路撒冷,更是那些兵们长期以来心中的家庙,仿真云天色彩的白墙蓝琉璃瓦下,高挂着四只太阳似的大红灯笼,与两旁金瓦粉墙,铜绿龙凤的音乐宫和歌剧宫静静巍立,是这个城最神格化的建筑物,即使在人车乱哗里,也有邈远肃穆的庄严。”(《英雄之城》)
这种文字处理方式,好比用一块冰砖向湖心投掷的铿然破碎。四面散开如太初,而依然可以是冷静的。
上面所述,还仅是戴文采这本作品的皮相和表现,究其内核,我们或许会发现,她和许多张派作家、台湾作家的不同,在于其作品主题对哲学深度实现的孜孜以求。她的小说鲜有闲笔,每个意象,都如万花筒般,透射着不同的思考层次与向度。这个特点,在“城市系列”(《算命之城》《回春之城》《恩怨之城》《英雄之城》《在陌生的城市》)小说,以及《渴望上升的人》《戴着耳机的人》《偷鸡摸狗的人》《你想买把枪》中,格外明显。我们可以从《梦与智的旅程》中,“她”对“他”的对话中,看到老庄的思想。“动而空寂吧,任何事情结束,心就该回到空寂,不要存任何情绪的多余,受宠就留恋耽溺,受伤又忧愤超支,损神弃智,坐妄迷妄,都是自伤:最好的生命状态是纯和自然,最好的心灵状态是恬淡活泼,心与眼像孩子般纯净,智与情像哲理般洞悉。”也可以在她的散文里,发现基督教神学的影子。把抽象的哲学思辨,有机融入具象的小说故事,并带动读者相同深度的思考,殊为不易。这大概就是戴文采这本书,带来的最大收获吧!——由浪漫派梦般的文字美学出发,时而舟车,时而水陆,目迷千里,不觉已至智哲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