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究队列队形练习中的“向后一转!”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ir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队列队形的内容、分类细致而又简明。其中在队列练习中,常用的原地转法:“向左一转!”、“向右一转!”,“向后一转!”等口令在每天的体育教学与活动中频繁出现。
  通过多年的教学不难发现“向左一转!”“向右一转!”简单,好操作,而“向后一转!”时常发生“转偏”、“转倒”、“碰撞”等现象。甚至不乏一些教师为此而“气火过盛”。其实错不在学生。“向后一转!”为什么要从右边转?从左边转不可以吗?一些教师教官认为:为了让学生转得一致、整齐,强调必须从右边转到后面。而本人认为从右转不如从左转动效果好、动作更自然。认真细究一下,有两个关键依据。
  关键依据一,“向后一转!”口令中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转体方向。“向左一转!”、“向右一转!”口令中有了明确、直接的转体方向。“向后一转!”显然缺乏明确、直接的转体方向,而可以说它只有不具体的间接的转体方向。因此“向后一转!”完全可以从左转,只要动作协同一致即可。
  关键依据二,“向后一转!”不符合人体解剖特点与运动规律。首先从人体解剖特点来看,左右两只脚各有其作用,左脚起支持作用,重心偏于左脚(支持重心),右脚起运动作用(掌握方向和速度)蹬地面来增加速度·同时心脏位于人体左侧。其次,从人体圆周运动规律角度来看,“逆时针圆周运动时左腿能很好地克服身体的离心力影响,要远比顺时针运动速度快,减少对心脏的伤害,增强了人体重心稳定性、平衡性”。人在滑冰、骑自行车和跑步拐弯时,以及体操、武术、舞蹈等转体动作中也有同样感觉。据统计在国际标准舞中,左旋转体的比率约占80%右旋转体约占20%。因此,左旋转体被视为自然动作;右旋转体被视为相反动作。而“向后一转!”是转体180°的转体运动,所以理应将“向后一转!”从左转视为常规、自然转法。其动作要领也应该是:按向左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即“以左脚脚跟为轴,左脚的脚跟和右脚的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和脚一致向左转体180°,身体的重心落在左脚,右脚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此外,本人通过大、中、小学生多次的教学实验发现,“向后一转!”学生从左转比从右转兴趣高,注意力更为集中,可能是因为对改变以往的从右转的惯例较为新鲜好奇,而实际转动过程中“转偏”、“转倒”、“碰撞”等现象的确大为减少,这一效果在中小学生练习中更为明显。
  “向后一转!”从左转是否真正能达到合理的效果,能否彻底改变以往从右转的“规定”或“惯例”,还需要相关专家和科学的实验去进一步验证。本文仅是个人对“向后一转!”其转法的质疑,提出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大家探讨。
其他文献
经过许多年中考体育成绩不计入总分的考试之后,天津市决定从今年开始,将体育考试成绩列入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科目和升学考试成绩总分,规定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形式与成绩由体育平时成绩、体质健康达标成绩和体育统一测试成绩3个部分构成,分值设为30分。  随着天津市等地恢复将中考体育纳入中考总分举措的实施,中考体育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将中考体育成绩计人到中考总分。自1979年我国在
“在体育课中如何锻炼学生身体”似乎可以算一个再平常不过,最没有新意的题目了。殊不知,它却是一个争议最多、最没有共识,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最没能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它已成为一个难题,在当前中国学生体质持续下降,体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的今天,它是一个最急需讨论、最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正因为如此,笔者把这个题目作为2011年自己领衔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在此谈谈在这方面的认识和想法,与各位同行交流。  
2011年6月2日—3日,我们“贯彻中央7号文件背景下我国学校体育热点问题研究——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研究子课题”一行7人来到郑州市金水区进行体育大课间拍摄活动,在金水区教体局体卫艺科韩阳乐科长和陈海阁老师的安排和陪同下,我们拍摄了金水区艺术小学、黄河路第二小学和金水区一中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并对金水区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有了深入的了解。  1.创意独到、特色与亮点突出的金水区体育大课间活动  金水区体
策划人语  一年一度的地方公共决策评选如约而至,如同新年的钟声、时代的回响。  与往年不同,当我们挥别2017年时,中国已经大踏步迈进新时代。2017地方公共决策评选,是站在新时代来临的历史节点上的一次回眸与眺望。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新时代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提出更高要求的时代,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需要突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时代,是跨越发展方
[编者按]2000年中国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又先后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井在部分地区学校试行,2002年9月,试行范围进一步扩大,继而颁布了新的高中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至此中国教育迎来了建国以来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从指导思想和内容框架方面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学校体
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学区体育工作的目标是:“抓实常态工作的有效性,在过程的管理、指导、评价中不断提升。”  一、整体推进,建立健全常态工作的保障机制  把学校体育工作管理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来落实, 加大学区管理力度,推进学区各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学区先后建立并完善了《体育工作管理要求》《关于学校体育运动队训练的管理要求》《关于学校体育运动队训练的补充管理要求》《体育艺术科技教育工作管理落实评价方案》《
2010年12月7~9日,阳光普照大地,在这个温暖的冬日,南京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的操场上热闹非凡,参加江苏省第五届小学教师教学能手水平一实践课评比的14位教师,用他们的激情与智慧为全省观摩老师奉献了一顿别有风味的“体育教学大餐”。14位参赛教师平均年龄29.5岁,年轻充满活力,其中本科学历10人,女教师10位,都是各地区的骨干,业务水平较高。他们亲切的教态、巧妙的教学设计、富有童趣的课堂语言,个性鲜
本次体育课程的实施,其实就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份沉甸甸的试卷,是对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一次严峻考验。从新中国体育教学历史来看,体育教师因为在长期的指令性课程与教学中生存,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到基础教育体育教师,已经成为体育课程消极的执行者和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者,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教学习性,通过体育新课程实施几年进程来看,体育教师的教学习性成为了体育新课程推进的最大阻力之一。    一、对教学习性与跨学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2011年9月30日,首都体育学院迎来了55周年华诞,学院师生员工、各届校友欢聚一堂。庆祝大会由院长钟秉枢主持。学院党委书记李鸿江作了建校历程回顾与展望的重要讲话。校友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先后发表感言。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纷纷发来贺信,祝贺学院建校55周年。校庆期间,学院还先后举办了国际体育学术论坛、国内外专家座谈会、校
一、回归儿童世界,理解天性价值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体育教师出于各种安全缘由等托词对儿童天性的无情压制现象:把活泼好动视为违反课堂常规,把追逐嬉戏视为教学安全隐患,殊不知这些都是儿童的天性,是他们不断健康成长、形成体育兴趣的前提。可以说,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压抑儿童天性的现象,从幼儿园、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学生从“喜欢体育课到不喜欢、逃避甚至厌烦体育课”,很重要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