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性学习,它是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教学实际,学生在课外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取学习内容,自主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从中获取知识技能,陶冶情操,提升社会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学习过程。
  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首先是一种社会课程形态,是一个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的过程。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然、社会生活中去,借助社会实践活动,以丰富知识、经历体验、发展自我,从而更好地达成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具有课程的教育价值取向,是一种事实存在也应该存在的课程形态。其次,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指出,历史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开放性的课程;历史与社会课程构建的基本框架是“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主轴,从课程目标上看强调社会探究方法和技能的培养,强调自身的观察、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本课程的主轴是学生生活的经验及中国社会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努力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作为教学资源,但是要切实将这些教学资源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单靠课堂教学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学生在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感受、体会、探索,从而内化为自身的素养,而且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也无法完成。因此,历史与社会实践性课程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应采取实践性学习的方式。本文拟就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作一探讨。
  
  一、主题的构建是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1.课外实践活动主题构建的原则
  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课外活动,而是作为一种课程和学习方式进行开发。在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上,我们既要让活动主题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初中学生和学校、社会环境的特点,而且内容的设计要有前后的统一性和顺序性。因此,我们在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上遵循了以下原则。
  其一,以课标为依据的原则。《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是我们从事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的依据,也是我们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主题构建的首要依据。如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内容标准中以下课标都可以用来设计活动主题:目标1—5知道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的不同;目标1—6根据具体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获取社会信息;2—2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及显著变化;2—3参与调查活动,了解本地与其他地区在人员、物资和信息等方面的联系;5—5模拟简单的投资活动,感受投资虽可以增加财富,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风险;5—6采用模拟方式,体会从事某种经营活动需要考虑的因素。依标施教,既体现了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使课外与课内达到互动,也使活动过程具有课程的教育价值。
  其二,以学生现实生活和当地社会环境为基础的原则。《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一课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作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一根主线。在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主题选择上,我们密切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当地社会环境。由于我校实行寄宿制管理,所有的学生都是住校,因此,我们选择的第一个调查主题就是“关于初一新生住校适应性调查”。最近几年,横溪镇移民人数迅速增加,我们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移民而来,为了让学生感受移民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我们选择了“曹溪移民新村调查”作为主题。以学生现实生活和当地农村社会环境为基础构建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性学习主题,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有利于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性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有利于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
  其三,循序渐进的原则。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性学习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性主题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要考虑与前面知识、技能的承接,要考虑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性学习上,社会调查作为一个主要的课外实践性学习形式之一,在社会调查主题的构建上,我们遵循了从校内到校外的原则,首先选择了“关于初一新生住校适应性调查”,因为这一调查主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调查的范围在校园内,便于学生开展,学生初次开展调查,教师也便于指导。
  2.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的内容
  依据上述原则,在教学《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如下课外实践活动主题。
  
  
  二、活动方式的确立是课外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是学习有效性的基础,特别是历史与社会的实践性学习,学习内容实践性强,灵活多变,学习方式灵活多变,学习组织分散,教师不易掌控。因此,学习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在实践中我们主要构建了以下几种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性学习方式。
  其一,社会调查方式。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社会调查是七年级学生要培养的一种课外学习方式。我们在七年级阶段安排了四个社会调查活动:关于初一住校学生适应性情况的调查、永安溪横溪镇段环境状况的调查、曹溪移民村村容村貌的调查、关于当地春节习俗的调查。
  其二,参观访问方式。参观访问方式是历史与社会实践性学习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学生掌握第一手资料,有利于学生感受事物和体验过程,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三,实践模拟方式。学生的社会实践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我们学校还无法真正的落实,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践的方式来解决这一矛盾。如我们采用让学生“集资”,批发一些学习用品,摆放在校门口卖,这种实践性的活动方式需要学生考虑批发什么商品,批发多少,卖多少价钱,什么时候卖,卖不完怎么处理等很多需要考虑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真正感受到投资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以及存在的风险。
  其四,“手工制作”方式。我们开展了学校平面图制作比赛、手抄报制作比赛、给父母制作一张感恩卡等“手工制作”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学生的组织和引导是课外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1.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小组学习
  分组开展学习活动是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如果小组学习开展得合理,实践性学习就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果运用得不恰当,课外实践活动便会失去控制或成为一种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开展小组学习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其一,小组的空间组织形式要合理。小组学习首先要考虑的是小组人数的确定,人数一般为每组4~8人为宜,人数过多很难开展合作学习,人数过少也不利于合作学习,同时要考虑具体内容的需要;其次是人员的空间组合尽可能考虑座位靠近的,以便于合作和交流,一般情况下,如果四个人一组,前后桌组合比较理想。
  其二,小组人员的构成要灵活。一般情况下,前后桌组合比较好,但是我们还必须考虑实际需要,小组人员的构成要灵活,因为:“志同道合”的好友在一起讨论,能畅所欲言;男女生搭配在一起讨论,能激发个体的表现欲;有活跃分子参与的讨论,可以掀起讨论高潮;学习互补型在一起的讨论,能互相促进、取长补短。
  2.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的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
  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实质上是实践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强调自主实践学习和学习过程的开放,但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能否运用促进性指导,对于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性学习的能否顺利开展并收到成效,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其一,教师做好初始阶段的铺垫和引导。初中学生知识不够全面,解决问题的方法、经验不足,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如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收集整理资料、选择读物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学生课外实践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氛围的创设等,教师都要进行循循诱导。
  其二,教师做好实施过程中的点拨与督导。学生在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性学习过程中会发生兴趣的转移和减退,遇到困惑和障碍时,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实践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如调剂学习资源,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奖励先进以维持兴趣,点拨共同问题,调整学习计划,争取家长、社会的支持,提供必要的设备等。
  其三,教师做好阶段性的总结、评比。学生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性学习可能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没能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差异性较大。教师给予阶段性的总结,评比学生学习成果。指导学生将实践学习中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或口头的材料,组织小组或全班进行交流、评比,让学生相互分享成果,增进理解和宽容。
  四、活动成果的展示与交流是历史与社会实践活动效果的体现与升华
  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性学习结束后,一般都会取得一定的成果,我们采用以下形式进行呈现:一是调查报告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调查活动,学生基本掌握写调查报告的方法。二是写总结、感想或体会的形式,如在学生模拟实践活动的投资买卖以后,要求学生写出一篇总结。三是以实物形式呈现,如我们在学校平面图的设计、手抄报的制作活动完成以后,都以实物的形式呈现。
  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性学习成果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性学习的完成,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实践性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我们还进行了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展示和交流:一是学习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学生自己参与学习的评价是新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性学习中,我们也把评价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我们通过一个小组与周边小组之间的互评交流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样的交流针对性强,能够与本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比较。二是进行成果展示。我们对学生所做的调查报告、手抄报、贺卡和实物等,先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筛选出一部分比较优秀的作品,办一个成果展出专栏,这种成果展示的形式交流的范围广,时间长,以激发学生参与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性学习的积极性。
  社会课外实践活动为每个学生和教师提供了展现个性才华的舞台,但对如何利用这一舞台,还有不少问题值得探讨和反思。如教师如何不断加强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能的学习;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利用社会生活进行教育教学,以及更好地使课内外起到互动作用;对如何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历史与社会课程体系等,还需要进一步作深入的思考。总之,对于结合现实生活开展历史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教学模式的构建,只是做了初步的尝试,如何使其适应不同学生的情感特点,使其适应教与学不同方面的需要,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及人,张丰.以研究的策略推进素质教育.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2]张丰.问题与建议.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3]朱明光.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5]熊梅.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记忆力是人们记住事物(或事件)的能力.它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发现的.艾宾浩斯在实验室中的大量测试,得出了一些关于记忆的结论,从而总结出该曲线.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随后会逐渐减慢,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几乎就不再忘记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
目的 讨论自闭式白内障手术切口开展方法和意义。方法 对306眼各类白内障采用自闭式隧道小切口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结果 手术后视力0.5以上达93.3%。结论 自闭式隧道小切口白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培养和发展优秀青年学生入党,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发展学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途径和方法.
本文从高等教育创新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样化的必然性,论述了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21世纪的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发展,顺利实现大众化教育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意解决高校连续扩招给高等教
本文认为,豫东西华县女娲城庙会祭祀禁忌,对男性群体的否定,源于女性的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对女性群体的肯定,则表现了女性生殖是崇高的、神圣的这一人类基本情感.
本文分析了师专学生教育实习准备阶段对图书资料的需求规律,提出图书馆对这一借阅高峰期的服务对策.
语文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与人们(包括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学校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当其冲的虽是立足课本,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教育教学任务,但我们还应从课本、课堂
文言文到底如何教,古人的成功经验是注重感悟和积累,方法多取诵读、断句、评点等。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就总的情况而言,诵读的地位下降,方法多为串讲、翻译和解析。那种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支离破碎的零散知识的教法使学生一头雾水,使学生发出“学古文难”的感叹,甚至有厌学的情绪。  要改变文言文教学低效的现象,我想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作为突破口。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
山谷风是由于山坡上和坡前谷中同高度上自由大气间有温差而形成的地方性风,属于典型的热力环流引起的局地环流现象。在2017年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中,一组有关天山天池的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