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书述评《中国地震预报概论》《中国地震预报概论》,梅世蓉、冯德益、张国民、朱岳清、高旭、张肇诚著,地震出版社1993年出版,共498页.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地震预报理论基础及预测预报方法的专著,也是我国20多年来地震预报工作的科学总结全书包括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书述评《中国地震预报概论》《中国地震预报概论》,梅世蓉、冯德益、张国民、朱岳清、高旭、张肇诚著,地震出版社1993年出版,共498页.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地震预报理论基础及预测预报方法的专著,也是我国20多年来地震预报工作的科学总结全书包括5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点方向的新的边界检测方法。由于充分利用了边界点的方向信息,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总体性能,如抑制噪声能力强、边界呈单象素宽、定位精度高、运算速度快等.文中给出了实验结果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分析。
将受演变随机地震激励的结构响应自谱密度与互谱密度计算归结为简单统一的算式,并以两个多自由度例题对方法予以直观的说明.通过计算效率的比较,表明对这类问题,使用Newmark逐步积分法比之使用Duhamel积分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在“模式识别”研究中,许多情况下,物体的形状难以预料和定量描述,数目也很难确定。因此,运用经典的方法建立所谓“基于模型的识别系统”,并不十分有效。本文运用了“层次描述”的方法,以典型的地质等值线图为例,建立了实际的系统,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法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讨论,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消隐算法──FMSX算法(FirstMarkSecondX).它分FM和SX两部分.FM借鉴了Z缓冲器算法和画家算法的核心思想,引进了FN缓冲器,不仅减少了存贮量,而且避开了深度求取问题;CP-Table技术使得FMSX算法速度很高而且可靠.SX利用FN-Buffer扩展到真实感技术的许多领域,如浓淡处理、纹理映射、光线跟踪、阴影和透明效果等,处理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针对榆树林地区的地质特征。以三维地震剖面为基础。提出了1套地质-测井-地震相结合的三维地震资料的岩性解释方法。建立起榆树林三维工区(树8井区)内场三组岩性与反射波振幅之间的3种对应关系,经地质地震模拟技术验证。结论可靠。为解决该区复杂的岩性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文给出了利用不同震中距范围(3°—90°)的长周期P波记录资料,通过波形拟合和反演确定地震矩张量的方法.在求解过程中,不引入矩张量的迹为零这一约束条件.有6个独立分量的地震矩张量解可分解成各向同性部分、最佳双力偶和补偿线性矢量偶极.文中给出了发生在中国的5次6级以上地震的地震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在一些地震的震源过程中存在不可忽略的体积变化.
本文采用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方法拟合唐山地区1976—1985年观测到的地震震时和震后的水平与垂直地形变,反演华北板块下方深部物质的流变学性质.模型采用多层弹性覆盖层与线性粘弹性层的有限块体,发展断层面上存在着位错运动,并用正交设计法拟合观测数据.模拟计算表明,华北板块下方软流层粘度为7.1×1018Pa·s;上地幔粘度为2.1×1019Pa·s.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第一个长约400km的MT监测剖面上所获得的5次5-7级地震前后的资料。着重分析了在相当于大陆多震层深度范围内壳内介质的多种MT参数(视电阻率、相位、主轴方位角、扭曲度等).这些MT参数在大范围内的同步-同相变化和局部区域之间的超前、滞后变化、相对变化幅度随震中距增大而衰减的特征,可能分别对应着构造孕育型大震的地区性场兆和构造运动型强震的区域性场兆,形成了地震活动大背景叠加小
从含21个弹性参数的各向异性介质中关于位移分量ux、uy与uz的偏微分波动方程组出发,通过假定平面波位移函数解,导出准P波、准SV波与准SH波的波前面偏微分控制方程,进而对各类特殊各向异性介质(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椭圆及立方体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前面偏微分方程进行了讨论.以上结果为研究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传播规律以及进行正、反演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27届国际地震和地球内部物理综合学术会议第27届国际地震和地球内部物理(IAPEI)综合学术会议干1994年1月10日至21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召开.与会代表共445人,来自五大洲46个国家.美、日两国与会人数最多,分别为84人和66人,东道主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