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做法

来源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t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常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其中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每一个注释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并有其特定的意义,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了。因为有些化合物如NaHSO4,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是既有阳离子H+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Na+产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二、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又如在学习“电解质”概念时,学生往往容易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甚至同金属的导电性混淆在一起,导致学习中的误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可将“电解质”概念剖析开来,强调能被称为电解质的物质①一定是化合物;②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导电性;③条件是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二者居一即可,所以概念中用“或”不能用“和”。如NaCl晶体虽然不导电,但①它是化合物;②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能导电,所以NaCl是电解质。而NaCl溶液和Cu丝虽然能够导电,但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单质,所以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在教学中若将概念这样逐字逐句剖析开来讲解,既能及时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误解,又有抓住特征,使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能严格区分开来,从而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三、正反两方,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
  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做氧化物”之后,可接着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就是氧化物呢?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复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由两种元素组成”来分析,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避免概念的模糊不清,也对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进行化学概念的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样,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理解能力和增强学习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
其他文献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的资源进行课外阅读为学生创设了高效、大容、互动、便捷的阅读空间,提高了丰富有用的阅读素材,让学生能尽快的畅游阅读的海洋,给予学生时时处处的阅读指导,提供学生发表的空间和载体,较好的完成阅读任务,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开辟了新的一番天地。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外阅读【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8-8636(2014)06-0088-02 当今
期刊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倒好处的抛砖引玉,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 ---发问于学生的兴趣点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教师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出于对知识的饥饿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到迸发。 
期刊
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根基”,灵活是数学的“专利”。  数学的学习效果好坏与能力的高低,直接与兴趣爱好休戚相关,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关键,为此要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有成就感,由此使学生体验到越学越爱学,越爱学越精通的信心和成就感受。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只是做习题的正确率较高,理解能力较强,而他们体验到的仅仅是会做题,做得对和讲评练习时老师不时赞许的目光而已。他们很难将问
期刊
近年来,常听到不少老师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越来越懒,一届不如一届……如今,学生厌学,上课没有积极性的现象确实为数不少。而学生厌学,老师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产生厌教现象。那么,怎么避免这些现象呢?我从教这几年中,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对你数学课的兴趣,才能杜绝以上现象。近几年来,我在小学数学课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日常教学中加强了对学生学习兴趣
期刊
古罗马诗人贺瑞斯曾说过:“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名言俗语正是在告诉我们“开头”的重要性。那如何让一堂课有一个好的开头呢?尤其是小学英语的教学课堂。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对于一门新的语言,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喜欢它,并学好它呢?所以,如何能在一堂课的起始就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让他们尽快融人英语教学的课堂气氛中,是现阶段小学英语
期刊
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们为了提高升学率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的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农村中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农村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如何使农村中学生对语文
期刊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依据社会对自身的要求,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本学科教学前后自己的教学行为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思考,用以完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以达到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的过程。新课程明确指出要为化学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 G. J. Posner) 曾提出:“教师的成长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方法,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得不符合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等要求后,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体会感情--把握朗读基调  要读好
期刊
新课标提倡愉快教学模式。愉快教学就是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发学生求知欲望,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启迪学生智慧,提升学生能力。如何挖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情趣中学习。我在教学上努力激情入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愉悦中学习,快乐中提升。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情景交融,引发欲望  新课标要求教
期刊
人类在二十一世纪初进入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这意味着信息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知识创新也成为民族进步、国家兴旺的根本动力。而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更加需要跟上步伐,才能培养出有能力的人才,政治学科作为育人的重中之重,利用好信息化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刻不容缓。在信息化条件下中学政治教学运用新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探究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而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新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发展,为中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