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县域经济要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m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处理好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具体到发展县域经济,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除了政府投资的项目外,政府不是投资和项目推进的主体。自治区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政府推动和市场调节的关系,在实践中很容易引发新一轮政府与市场不分的招商引资运动。其表现可能有:不顾市场需求,地方政府代替企业决策上项目;为追求项目进度,政府对项目的前期工作进行包办,如代办项目审批手续等;以发展经济为名,产生新一轮政府主导的“圈地运动”;部分国家公职人员以招商引资为名与投资商勾结,结成利益共同体,为投资商谋求土地、资源、税收等方面的不当利益等。
  由此,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政府推动和市场调节的关系。要发挥好市场即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对县域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县级政府要按照自治区的发展战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本地的发展规划,制定具体的产业投资指导目录。要优化发展环境,转变工作作风,推进政务公开,为市场主体提供一流服务,杜绝“吃拿卡要”等现象。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好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要多方面筹措资金,搞好交通、信息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汇集。对不使用财政资金的非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权,由企业自主行使,政府不再干预,只提供指导和服务。只有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才不至于在实践中发生拔苗助长式的项目推进运动,才能避免各种无视市场经济规律的“造厂运动”、“造楼运动”和“造城运动”的出现。
  二、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内蒙古有13亿亩草原、3.5亿亩森林、6000多万亩水面和湿地,草原、森林面积均居全国之首,生态地位显著,是首都北京的“护城河”。同时,内蒙古生态环境也很脆弱,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最为广泛的省区之一。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自觉把经济发展放在自治区党委“两个屏障”的战略部署中去谋划,坚决克服以发展县域经济为名,进行新一轮的资源掠夺和环境破坏,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让“宁可呛死,不能饿死”的发展误区成为永远的过去,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使内蒙古成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具体来讲,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一是绝不放低环保门槛。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规把好项目入口关,防止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将中东部地区一批环境代价高的落后项目转移到我区。二是更加注重环境监管。严格依法进行环境监管,决不能失之于松,失之于弱,确保内蒙古草原天更蓝,水更清。三是坚决防止资源掠夺。完善资源配置政策,防止以上项目为由,骗取配置资源的做法。坚决防止采富弃贫等掠夺性开采资源的现象。四是切实加强生态治理。继续加大草原和森林保护力度,加大沙地、沙漠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做好节能减排工作。通过上述举措,使我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三、处理好统一要求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自治区党委对内蒙古今后的发展定位做出了统一规划,集中起来就是王君书记在出席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以及在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干部大会上概括的八个方面的发展定位。这是我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总纲。各地在执行过程中,要按照自治区党委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立足实际,抓住重点,精于谋划,认真完善自身的发展思路,反对照抄照搬,简单复制。
  具体来讲,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突出特色。各地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立足地方特点,抓特色产业,不是每个旗县都要搞“五大基地”,提倡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反对“大而全”。二是突出重点。县域财力和资源有限,要把有限的资源和资金用在重点产业和关键项目上,反对不动脑筋,平均用力。三是突出关键。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要把有限的工作资源向关键环节倾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到“能快就不要慢”,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
  四、处理好简政放权与从严监管的关系
  发展县域经济,要赋予县级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如项目的审批权、财政税收权等。同时,在下放权力的同时,更要注重从严监管,防止权力被滥用,使县域经济发展始终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范围内进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如何处理好简政放权和从严监管的关系,在实践中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第一,放权要有依据。凡是法律法规明确可以下放到县一级的权力,才可以下放,法律法规明确不能下放的不得下放。二是用权要有监管。原属自治区和地市一级的权力下放到县一级的,决不能一放了之,疏于监管。要定期对下放权力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认真查找权力行使中的违规情形,明确提出整改意见,做到权力虽然下放,但对权力运行始终心中有数。三是违规要追责。对于下放到县一级的权力被违规运用的,要及时纠正,严肃追责,绝不手软。
  五、处理好开拓创新与立足基础的关系
  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要鼓励创新,反对因循守旧,陈陈相因,但同时要从现实基础条件出发。一是不搞空中楼阁。提出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和目标,要从现实条件出发,所提的指标都要经过科学测算,在实践中可行,反对离开现实基础,拍脑袋决策,提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二是不搞另起炉灶。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反对主要领导调整后,不顾已有的发展基础,另起炉灶,另辟蹊径的做法,杜绝新的烂尾工程的出现。三是不搞标新立异。要反对借创新之名,离开县域经济的发展条件,搞一些标新立异,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如一些不具备信息产业发展条件的地区,不宜急着搞什么云计算中心,一些保障房建设都步履维艰的地区,不宜急着搞什么CBD。   六、处理好加快改革与完善制度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发展县域经济靠激情、靠奉献、靠敬业,但最根本的要靠制度,完善制度最根本的方法是改革。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目前,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亟需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改革突破,完善制度设计。如农村牧区土地和草牧场使用权流转、县域工业园区的运行机制、城乡居民户籍制度、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统一办理、县一级政府机构整合和职能转变等方面。要从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加快改革的办法,完善制度,保障县域经济顺利发展。一是通过改革修订现有制度。要通过改革的办法,修订不合时宜的制度规定。二是通过改革制定新制度。新的改革方案在实践中被证明切实可行的,要大胆地将改革的成果上升为制度,用制度保障改革的成果。三是通过改革废止旧制度。对于那些时过境迁没有生命力的旧制度,要通过改革的办法予以废止,避免其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消极阻碍作用。四是通过借鉴外埠的经验,丰富改革思路。如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可以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在乳业发展方面,可以借鉴印度“奶业合作社”的经验;在节水农业发展方面,可以借鉴以色列发展节水农业的经验;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可以借鉴日本“一村一品”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可以借鉴丹麦发展风力发电的经验等等。
  七、处理好做大总量与调整结构的关系
  做大总量是指将我区县域经济总量进一步做大,量变才有可能引起质变。调整结构,就是要在做大总量的同时,保持产业结构的合理,防范产业风险。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处理好做大总量与调整结构的关系,仅仅依靠市一级和县一级的自觉是不够的,需要在自治区的层面进行规划和设计。一是明确主管机构。应该在自治区的层面明确专门的机构专司县域经济规划和调节职能。二是逐级上报规划。县一级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划经所在盟市审核通过后,报自治区进行统一规划和调整。三是重新下达规划。自治区相关职能部门对各盟市上报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在全区的层面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然后再下达给盟市旗县执行。要打破地域界限,按照产业链分工,对属于同一产业链的不同项目进行统筹安排,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这样,通过自治区的统一规划,在做大总量的同时,促进我区县域经济形成合理的产业格局,避免个别产业一支独大等现象,促进项目、产业良性互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八、处理好单兵作战与系统整合的关系
  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提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发展县域经济,涉及到方方面面,要按照系统论的思维,既要提高县域经济领域各条战线单兵作战的能力,又要提高整体统筹的能力,打好组合拳,形成整体效应。一是要整合力量。要整合好自治区、市一级和旗县级部门的工作力量和资源,形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要整合资金。要将中央、自治区、市一级和县一级的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整合捆绑使用,集中资金啃硬骨头,办大事情。三是要整合政策。对于工业、农牧业、小城镇建设、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进行整合,系统运用,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克服各自为战、彼此不兼容的弊病。
  九、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要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要切实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关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让城乡居民过上幸福生活。一是不断提高公共财政在民生项目上的投入。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要逐年提高公共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二是持续地扩大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优先发展扩大和带动就业的民生项目。要加强管理和服务工作,提高弱势人群在劳动力就业市场的话语权,维护其合法权益。三是稳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健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惠农惠牧政策,增加农牧民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四是继续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做好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和扶贫工作的衔接配套等工作。
  十、处理好内力推动与外部保障的关系
  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激发内部活力,调动好与县域经济发展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如企业、政府职能部门、中介组织等。同时,发展县域经济要做好外部保障,形成内力推动和外部保障双轮驱动的格局。一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要将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指标体系之中,发挥政绩考核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自治区县域经济主管部门要会同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考核奖惩力度,建立定期检查考核机制。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不事张扬、务实能干、实绩突出的同志要提拔重用。同时,对阻碍县域经济发展和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处理。二是加强干部人才保障。大规模抽调自治区直属机关干部去旗县市区挂职或任职。深入推进草原英才工程,制定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集聚到县域经济发展的舞台上来。三是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结合自治区正在开展的北疆基层党组织固本工程,加强县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四是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要进一步弘扬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动城乡文明共同发展,提升城乡文明程度,更好地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国自春秋时期设置郡县以来,就有了发展县域经济的命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一定要从国情和区情出发,按照自治区党委的总体部署,认真处理好发展县域经济面临的各个方面的矛盾关系,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有力的举措来推进各项工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为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内蒙古做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晓途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一种人类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PKP2突变基因检测方法,为该遗传性基因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分子诊断依据。方法通过构建一种多重荧光复合扩增结合毛细管片段分析的
基于案例推理的应急决策方法来解决突发事件中快速有效的应急响应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决策者判断的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生成方法。首先,计算目标案例与历史案例的相似度,采用相似
本文认为,系图书资料室应具有供需功能,咨询功能与参谋功能。
2014年,内蒙古已建成的电力装机容量9235万千瓦,产能位居全国第1,全区风电发电量386.18亿千瓦时,火电发电量3412.56亿千瓦时,分别居全国第1位和第3位。电力作为自治区支柱产
本报告选取我国人均GDP一万美元左右的若干代表性城市,与我区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呼包鄂三市进行对比分析,从城际比较的视角,重新审视内蒙古区情。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最重要的辅助性工具,语文教学语言指的是教师用以组织教学、沟通教学程序,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工具语言。这种语言既具有一般语言的特点,又别具
经济增长不仅是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也是产业结构不断变换升级的发展过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我们在讨论或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或发展水平时,一定要考虑到该地区的产业结构。  内蒙古的产业结构现状  2014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7769.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1%,第二产业增长9.1%,第三产业增长6.7
维英同志: 接到惠赠《女神的失落》,非常高兴。这是你继《原始崇拜纲要》之后的又一杰作,体大思精,条理井然,“失落”之说,可以成立。虽于拙论“广义神话”不甚谓然,而因由
自2009年7月《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历经6年的开发开放和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当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巨大下行压力袭来时,辽宁沿海各市一度出现经济失速。今年7月在长春召开的部分省区领导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东北的问题指出:“东北地区工业结构比较单一,传统产品占大头、‘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这种状况改变得越快越主动。”对于辽宁沿海各市而言,只有按照
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全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最终实现。本文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探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民族地区 全面小康社会 评价指标体系  自小平同志在1979年提出“小康社会”后,小康社会确立的目标正一步步变为现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正在享受小康社会带来的巨变。我国总体小康社会的实现也极大地促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