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取胜的生活影记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电影《岁月神偷》投资约1000万港元,于2009年拍摄,2010年3月和4月分别在香港与内地上映。上映不到一个月,香港票房便突破2000万港元,给香港本土电影市场注入了强心剂。当年获得第 60 届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水晶熊奖儿童电影最佳影片,再获第 29 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等奖项,足见业内对该作品的认可。至于香港政府取消原计划改为保育电影拍摄地永利街的做法,则可认为是电影之外的事件。在香港成熟的电影生产机制下,电影手法与拍摄技巧应该说是不相上下的,演员的精彩演出是一部优秀影片的内在要求,此外,最值得分析的就是影片所呈现的内容了。
  影片的素材与导演的原意阐释
  
   罗启锐1953年出生于中国香港,华语影视导演、编剧、制片人,毕业于香港大学英文系、纽约大学电影系。这是他处身的历史时空,对其创作具有原生性的影响,他也曾说过命运是最好的编剧。他细腻而敏感,在他编剧、执导的影视作品中有一条明显的线索,即是对日常生活的重视与展现。《非法移民》(1983)、《秋天的童话》(1987)、《我爱扭纹柴》(1992)都是如此,香港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也是他关注的重要层面。动用童年记忆来创作的念头罗启锐早在1980年代后期就有,但基于市场的考虑而延后。《岁月神偷》的名字来源于罗启锐的自传性散文集,电影内容大多取材于其家庭生活,甚至罗进一乃是为纪念他的哥哥而塑造。可算是改编自文学作品,内容有一点相关但又不多。由此可知,这是香港本土导演的童年经历,这份导演的个人记忆如何被呈现并如何打动观众,就是电影该做的事情。电影的叙事策略是通过罗进二的视角来讲述整个故事:香港深水埗鞋匠罗家在街尾以做鞋为生,罗先生做得一手好鞋,全靠这门手艺养家糊口供儿子念书。罗太太为人辛辣直率,人称“侠盗罗嫂”,尽力售卖丈夫制作的鞋子,细心打点家人的生活。16岁的大儿子罗进一品学兼优,是学校运动会的冠军,是全家人的希望,也是深水埗的骄傲。小儿子罗进二才8岁,天性顽皮好动,经常被老师当堂惩罚,还有些小偷小摸的坏习惯,是出了名的顽皮孩子。一家四口生活虽然艰难,但也洋溢着温暖,再加上街坊四邻的和睦相处,生活倒也井然有序。生活的最大灾变在于大儿子罗进一罹患血癌,成绩与身体开始变差,家境也越发艰难。一家人经受了磨难,虽然两位亲人相继离世,但小弟与母亲的生活依然继续着,家人在他们的对话中永存着。
  关于电影的创作触动,罗启锐曾说:“任达华和吴君如的人物原型就是我父母,我想借此片唤起我们这代人的青春记忆,并借机向香港电影百年致敬。”同时,他还有一种针对性,那便是年轻一代的精神状态。他认为现在的社会负能量和负面情绪过多,《岁月神偷》将20世纪60年代父辈的生活展现出来,希望能注入正能量。不论是刻苦的精神、对信念的坚持还是对亲情的感悟,这些都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可以汲取的。从导演的原意阐释话语可以看出,他认为鞋匠一家面对生活磨难的态度与姿态是值得当下年轻人借鉴的,所以将个人记忆与童年经验呈现在观众面前。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倒并不明显,电影海报上的那句“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与整体内容的关联其实有些牵强,因为岁月恰恰留下了他认为弥足珍贵的方面。至于在一些影评人眼里被强调的香港的政治生态恶化与香港人的身份焦虑,其实都已成为外在的布景,并不影响电影内核的展现。港英政府对商铺的盘剥、香港居民彼时的人心惶惶、医院医护人员的索取等细节都内在于这段生活与这段记忆,就如同邻居们一道用餐的轻松愉悦、罗进二与父亲的放学对话、台风肆虐带来的损失被叙述者深深记住一样,至于小弟对香港本土明星陈宝珠、萧芳芳、冯宝宝的崇拜与对《夜光杯》的迷恋,都是当年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然成为导演细节刻画的有效构成。罗启锐说在与妻子的搭档过程中,他要做的只是在张婉婷勾勒出一个场景的梗概时,由自己来添枝置叶,直至深入刻画到每个情景与道具、每句对话与细节。《岁月神偷》从自己的散文取材,他无疑会在这些方面尽力施展。
  无疑,这部小制作的《岁月神偷》在香港的电影类型中可视为文艺片,主情是该片的特色,励志是导演的目的。创作的初衷也有多种的针对,解读的层次也应该是多维的。
  影评的解读与观众的真实反应
  目前,对《岁月神偷》的影评多集中于儿童视角、苦难、“怀旧”、香港记忆、后殖民主义等关键词,给出了不同的解读思路与最终定位。刘卉青从文艺片的基本定位上强调影片反映了香港人的身份焦虑,认为该片“一如香港文艺片的惯常风格,这部影片在叙事和影像上仍然体现了香港人作为有‘身份定位焦虑’感的主体对于生与死、回忆与时光等永恒命题的探求。”徐剛认为罗启锐在怀旧影片的脉络中继续推进,此时他怀旧的冲动乃是因为面临着两重现实焦虑:一是在全球经融危机背景下的年轻一代的心理承受力下降的现实焦虑,二是香港电影在新世纪不断落寞的现实焦虑,论者对《岁月神偷》能否给出新路并不乐观,认为罗进一的病与死是“旧日”已死的绝妙隐喻。该文观点也算是知人论世,但未能征引导演对香港电影的观点来加强论证,焦虑的落实就不够可靠。
  如果一定要注意故事的背景因素,那经济对罗家生活的影响不可忽视。罗家生活的艰难也在鞋匠找哥哥理发时的对话中体现出来,此时我们需要注意到时代背景,钟勋田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70年代,香港的经济开始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以及信息密集型的工业。”由此,深水埗手工制作的鞋匠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也就是意料中的事,这是手工制作败给机械化生产的又一个例子罢了,跟其他的因素关涉不大。罗进一对罗进二说:“弟弟你要记住,第三不算赢,第二也不算赢,只有第一才算赢。”这种严酷的竞争逻辑在此时的香港初见端倪,但不能忘记的是生活中的竞争从未停止。应该说,影片讲述的是更普泛意义上的生活竞争。
  传媒时代甚至自媒体时代的电影,在传播与型塑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考察当今电影不得不面对的语境。香港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观众对《岁月神偷》中的这一段历史并不感冒,要说怀旧,也是罗启锐那一代人的怀旧,许鞍华、谷德昭等人的友情出演就是例证。主演任达华称这部片子也是献给所有80后的观众的,相信他们看完以后会对自己的父母有更深的感受。言语之中强调的是亲缘关系之间的交流与体恤。任达华直言“这个戏对于我来说很重要,整个拍片过程,我每天都在思念父亲,小时候他总是打我,打得很凶。现在我知道了,父亲打我是因为他不懂得用语言来表达他的爱。”这又是更为切身的一种观感,让人不能不察。    在两岸四地的时空背景下,香港电影的观众群体的变化也需要纳入考察的变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观众对香港电影的接受多是地下的,“这种隐秘的消费背后包含着宽容的品评标准。彼时,香港电影的娱乐性,以及喜剧、鬼片、蛊惑仔、警匪、武侠等类型奇观,与内地观众的个人喜好并不存在任何直接的影响。”(乔奕思)甚至拷贝质量的下降都在可容忍之列。2010年以后的大陆观众应该不会再像过去那般包容。《岁月神偷》是香港本土电影商业性趋弱背景下的又一次成功,虽然在北京举办的首映式上,片方特别为到场嘉宾和媒体精心准备了20世纪60年代的真品报纸,与大家共同回味影片涉及的那段旧时光。这样的做法是让大陆的观众一起怀旧,但这或许并非影片在大陆获得好评的理由。《岁月神偷》给没有香港生活经历的内地观众以怎样的观感,向他们传达什么,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都是反顾这部影片时可以追问的。从观众反馈的信息来看,该影片勾起了观众的童年记忆是这部影片取得成功的主因。据《青年时报》的报道,为检验影片能否适应内地市场,片方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举办了数十场试映活动 ,几乎一致赢得了“口碑+泪水”的共鸣效果。大陆观众对香港的这一段历史其实并不熟悉,笔者身边一位从未到过香港的90后观看这部影片时,也会从头哭到尾,声称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让人不由得想起姜文在看到王朔小说《动物凶猛》后的那份亲切,也会记起“50后”读者从《平凡的世界》中读出自己的那种阅读感受。由此,一部作品的影响力便超出了具体的时空。
  《岁月神偷》的内核是给观众呈现了特定历史时空中的亲子情、夫妻情、兄弟情、邻里情,甚至是一种普遍的情感生活。父亲对孩子的爱并非总是严厉的训诫或沉默无言的陪伴,也有父亲黄昏时默默站在门口说“还有一刻钟两只猴子就要回来了”的满足,也有大儿子住院时小儿子跟父亲的温暖对话作为支撑。母亲带着患了血癌的儿子四处求医问药,还要带着不谙世事的小儿子,而父亲为了给孩子输新鲜血液,不惜当掉陪伴多年的婚戒,与之前儿子成绩下滑时的责骂形成鲜明对比,浓情更显。在台风暴雨肆虐时,夫妻两人用体重给家中的房顶加固,可谓风雨同舟。在暴风雨中他怒吼着“做人最重要的是保住顶”的宣言,替家人抗拒着灾变。当母亲轻轻握住父亲当掉婚戒后留下深刻印痕的手,是最深的无言的理解与感激。在艰难中鞋匠给老婆挑脚上的鸡眼,夸她是整条街上最漂亮的姑娘,还给老婆做了一双新颖别致的新鞋,而她用“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的乐观态度与“做人,总要信”的信念支撑自己与整个家庭。哥哥会将自己的金牌送给弟弟,会在病中教弟弟跨栏,弟弟也勉为其难地认真学着。还有奶奶与幼孙之间的慈爱之情,面对不忍离别的孙儿,奶奶善良的哄骗他说:“只要将最心爱的东西扔进苦海,将苦海填满,就能与亲人重逢。”街坊邻居一起吃饭时的相互串门、一道闹哄哄砍价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和乐的邻里情,也是故事展开的主要布景。这些细微而真切的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有效构成,是历史前进的绵长的力量,历久而弥坚。
  总之,这是香港导演讲述的香港故事,故事的背景坐实在罗启锐的童年亲历。故事的表面仿佛是导演的香港书写让香港成为怀旧的对象,但实質是对1960年代亲子关系的描写,这是一种生活状态的影像表达,是对过去岁月的留影。很多时候,观众甚至可以不必理会故事的时间,丝毫不影响对影片的接受与理解。这或也是这部影片能够在内地得到认可的主要理由。
  责任编辑   王小朋
其他文献
在热烈喧闹的人群中,我第一次感到,这里有一种春天的蓬勃,每一张面孔都是花朵,每个晃动的手臂都是抽枝长叶的部分,我向他们望过去,也向她们望过去,透过清晨或薄暮一般均匀的光芒,如同在有着蜿蜒溪水的森林,我感到氧气充足,万物平和。  刚刚屏蔽了身体的不适,一场病如同疯长的稗草,竭力薅尽,地上仍有散落的草叶尚未枯萎,人在一段日子里,像一粒攒不上劲的种子,刚从地缝里挤出一点,整个人被包裹在一种深度疲劳的硬茧
期刊
许多时代消失了。   伴随着这些时代的风度、歌谣、民俗等集体经验也一同淹没无踪。  印象之初的端午节,飘有缕缕艾草味,端午前到河边割些艾草,放在家里。听老辈人说,早时候没有蚊香,晚上就烧一把艾草熏熏,众人围着艾草火堆,在艾草烟雾里讲故事打发时间。   此地端午民俗,当天用艾草煮些鸡蛋、鸭蛋和大蒜,喝用麦仁或大米酝酿的米酒,在门口窗户悬艾草,讲究的老人会给孙子缝香包,裹进雄香,戴在项或肩上,驱蚊
期刊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味觉记忆至少可以留存40年。但“味道”是个综合感官体,你所看到的、闻到的、直至最后吃到的,都会构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味觉记忆。从小到大,我在很多地方或长或短地停留过,由于都是学习工作的原因,吃什么往往身不由己,大多就地在食堂解决,久而久之,大锅饭在我的心里留有一席独特的位置,我选择尊称它为“食堂菜系”。这看似荒谬,却并不难理解。在很多情况下,大锅饭往往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但你若能在看
期刊
一   哈利是条狗。   村里狗的名字和品种一样土,大黄、小黑、四眼,个别有文化的叫旺财。哈利这名字一听就很有气质,肯定不是庄稼人给起的,村里最有学问的小学教师郭聚财也想不出这名字,虽然他给很多人起过名字。父亲说,起名字的人是个军官,一杠一星。一杠一星是什么,我也弄不明白,反正就觉得应该是很厉害的人物。   很厉害的人养的狗也很厉害,它虽然出生在中国,但是有德国血统,怎么说也算是半条德国狗。
期刊
如果鲁思·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与刀》可以代表美国人对日本文化的印象,那么彼得·海斯勒的《江城》则为我们展示了美国视角下的中国。   外教,临江城市,教育,观念差异与文化碰撞……大约是因为该书叙事风格着实比较平实直率,看第一章时我并未进入状态,但这几条短句还是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浮出。异乡人的身份容易催生出新奇的体验和思考。彼得·海斯勒笔下所记叙的所见所闻,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文化观念,本都是我所熟知
期刊
这是一部平静如水般的纪录片,作为导演的首秀,甚至显得有些生涩。开头进入缓慢,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里,父母在他们的二层小楼里熏腊肠,迎新年,点炮竹,迎接在外工作的子女回家过年。乍一看,就是寻常人家的流水账。在今天炫技般的影片里,它实数另类,不时髦,不搞笑,没有科技,甚至画面也不甚精美,只是以时间为序记录父母的四个春天故事。但看着看着,我们不禁被情节带动,跟着他们的情绪流淌,沉醉于他们的诗意生活,为他
期刊
是在白天抵达杭州,抵达西子湖畔的。初见西湖,除了为她的美惊叹之外,还惊讶于她和一座现代城市的距离。在我的想象里,这古典的湖泊山川,应该远离城市,独享自己的自然和清静。但它们却出现在这城市的中心地带,出现在高楼大厦的横切面旁。而在这些高楼大厦的旁边,西湖仍然像是当年的西子一样,拥有古典的面容,纯净的气质。在我的感觉里,似乎是这面湖的水汽将这个城市的气质一下劈开,湖泊的那些空间属于自然与古典,而高楼大
期刊
2月25日下午,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作家协会在京联合发布“2018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名单,吉祥夜的《写给鼹鼠先生的情书》、骠骑的《零点》、丁墨的《挚野》、唐家三少的《拥抱谎言拥抱你》、梦入神机的《龙符》、月壮边疆的《白纸阳光》、管平潮的《燃魂传》、房忆雪的《运河码头》等24部作品入选。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中國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郭义强等出席发布会
期刊
1月26日,第21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在沪揭晓名次并举行颁奖大会。历经初赛和25日下午进行的现场复赛,本届大赛自近7万名参赛者中评选出一等奖63名、二等奖156名。  與往年“新概念”的出题形式不同,今年的决赛题目由一则图形题和一则文字题构成,选手可在其中择一自行判断理解,并在3个小时的时间里作文应答。图形题给出的是“80后”、“90后”、“00后”人口统计数字的变化,文字题则是“大师离去”。组委
期刊
中国文联20日发布消息称,2019年将继续面向全国活跃在创作一线的文艺工作者征集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项目。  据悉,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旨在为文艺创作引来活水、注入新鲜力量。主要面向45周岁以下、活躍在创作一线的青年文艺工作者,以个人原创为主,精准扶持、精准立项,为其成长发展搭建平台,侧重于当年推出创作成果。  此次项目申报自2019年2月18日开始,至3月15日截止。  中国文联称,文艺工作者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