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石缸平原考古

来源 :大众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挝是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唯一不临海的内陆国家,地势北高南低,境内80%的国土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老挝北部的川圹高原海拔2000—2800米,属老挝地势最高的上寮地区。川圹作为上寮地区最重要的省份,不仅是老挝东北部的交通要冲,更因其境内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巨型石缸而闻名于世。
  与川圹石缸类似的巨石遗迹在印尼苏拉威西岛和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地区也有发现,但尚无详细报道。根据最新的调查统计数据,老挝北部大约有118处石缸分布地点,其中79处进行了登记确认,目前对外开放的石缸分布地点仅3处。老挝境内石缸总数超过3000个,主要分布在川圹省首府丰沙湾市(Phonsavan)附近。巨型石缸与英国巨石阵、智利复活节岛石人像、南美石人圈并称为“世界四大石器之谜”。2019年,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老挝川圹的石缸平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琅勃拉邦古城、占巴塞瓦普神庙一起成为老挝最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文化标志。
  20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期间,川圹省=特别是丰沙湾地区由于地处胡志明小道北端战略物资运输节点,遭到美军的摧毁性轰炸,石缸遗存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如今的石缸平原上,地表随处可见大小、深浅不一的炸弹坑,地下还有不明数量的未被发现和爆破的炸弹。英国MAG除爆公司1994年开始负责川圹地区的除爆工作,尽管每年都有若干数量的炸弹被拆除,但是未被发现的炸弹数量仍然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历年考古
  关于石缸的考古学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5年,法国地质学家马德林·科拉尼(Madelenie Colani)对石缸及其周围的一个石灰石岩洞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玻璃珠、玛瑙珠、陶罐、陶片、纺轮、铁器、青铜器和磨光石器等遗物,她认为石灰石岩洞是一个火葬场,并推测石缸是用来盛装骨灰的。
  1994年,日本考古学家新田荣治(Nitta Eiji)对石缸平原1号地点进行了发掘和测绘,在两个石缸周围发现了没有被烧过的人骨和牙齿,另外还有铁刀和玻璃珠。此外,新田荣治还发现了埋葬年代约为10世纪晚期的灰坑,其中一处灰坑内出土1件被石头盖住的刻划纹陶罐,陶罐里有人骨和3颗牙齿。
  1996年,老挝本土学者Sayavongkhamdy在石缸平原进行了3次发掘,发现了砂石“路面”和11座墓葬,其中一些墓葬被叠压在石灰石块之下,出土石坠、陶器、铁手镯、刀、玻璃珠、玛瑙珠、玉珠、赭石、小型陶器、研钵、陶纺轮、铜铃、磨光石杵、石盘和少量人骨(主要是牙齒、长骨和2件头骨)。石缸周围还发现一些高约60厘米的陶器,陶器中没有人骨。
  2004年,英国MAG除爆公司在1号地点进行除爆工作时也发现了一些遗物,包括2个作为葬具的陶罐、陶片、烧土块、石器、木炭和人骨,陶片陶质粗而厚,有刻划纹饰。


  2014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丰沙湾附近的4个石缸分布地点的706个石缸进行了考古调查。此次调查的石缸平原1、2、3号地点,平均海拔1119米,皆位于丰沙湾市区附近的丘陵平原交界地带,地表除杂草外还分布着少量低矮灌木和树林,放眼望去,数百个大小不一的石缸或直立,或斜卧,或平躺,散落在山丘顶部和山脚的平缓地带,在夕阳的余晖中自成一景。4号地点的地形环境与前3处差别较大,山高谷深,丛林茂密,路途艰险,人迹罕至,平均海拔1214米。
  4处地点的石缸从原料、造型、尺寸等特征来看差别不大。石缸是用砂岩或花岗岩凿磨制成,缸体表面可见岩石自然包含的砂粒和石块碎屑,底部大多埋入土中。大部分石缸外形皆为圆筒平底形,少数石缸的外壁有两个侧面较平,近方形。根据内腔形状差异又可分为外圆内圆(或椭圆)和外圆内方两大类。石缸口、唇部特征相对复杂,数量最多的是直口石缸,其次是敛口石缸;唇部有凹、平、凸三种,平唇数量最多,唇部最宽近33厘米。大部分石缸的内外壁、口和底部都有非常粗深的人工凿刻、打磨痕迹。
  4个地点中,除4号地点发现少量盖子外,其余3处几乎没有看到石缸盖子,4号地点的石缸盖子也是三三两两散落于石缸之间,大致呈覆钵形,中央盖钮有凸起的实心圆饼形,也有凿刻成人形的,厚10—34厘米。石缸盖的制作原料与缸体相同。


  石缸一般重1—2吨,大的可达三四吨。有学者对石缸的尺寸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石缸的外高度基本在0.8—3.5米,1—2米的最常见,内部深度一般在0.5—2米,因其尺寸与正常人体身高基本吻合,提出了石缸可作为葬具使用的观点(黄启善,《老挝石缸文化初探》)。
  最近一次对石缸平原进行考古工作是在2016年,老挝信息文化和旅游部遗产司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学院合作,由澳方Dougald O’Reilly博士带队,对1号地点进行了发掘(Dougald O’Reilly团队,Excavating Among the Megaliths: Recent Research at the“Plain of Jars”Site 1 in Laos,《古物》)。这次发掘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式,结合生物考古、地质年代学、体质人类学、同位素分析等方法试图解答石缸遗存的年代、相关人群的迁徙及贸易路线、人口结构和人群健康状况等问题。
  发掘共布设3个探方,只有1号探方的位置紧邻石缸,发掘总面积15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50—70厘米。3个探方共发现7座竖穴土坑墓和3条砂石“路面”,部分墓葬残存人骨和牙齿。出土遗物与之前发现的类似,主要有陶片、陶罐、纺轮、绿泥石吊坠、石锤、砺石、玻璃珠、玛瑙珠、铁片、铁条、小铜管、木炭等。3处探方都有一个特殊现象,即人骨和遗物的分布与石灰石块关系密切,要么叠压在石灰石块下面,要么放置在石灰石块周围,其中一块石灰石有圆形穿孔,这或许代表着一种特殊的葬俗。


  7座墓葬既有一次葬也有二次葬,有些二次葬出土的中、大型陶罐被当作葬具使用。对人骨进行体质人类学分析,共辨识出18个不同个体,61%为婴儿和儿童,近一半的个体死于胎儿期或婴儿期,4个个体牙釉质发育不全。综合分析显示,石缸平原人口密度大,人群生育率较高,但健康状况较差,或存在普遍的营养不良现象。
  年代和用途
  长期以来,基于对出土遗物特征的分析,老挝石缸遗存的年代被认为属于东南亚的铁器时代(公元前500—公元500年)。Dougald O’Reilly团队的考古发掘及新资料的发现,对石缸遗存的年代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
  这次发掘的测年样品主要是木炭,对32个木炭样本进行测年后得到的年代区间为公元前8200年—公元1200年,年代跨度很大,个别数据明显偏早,在Sayavongkhamdy的研究中也出现过类似的现象。综合测年数据及发掘情况,Dougald O’Reilly团队认为,石缸平原1号地点的丧葬活动发生在9—13世纪,而地表矗立的巨型石缸大概在12—13世纪中期以后才出现,石缸的相对年代整体偏晚。至于明显偏早的年代数据,Dougald O’Reilly也明确指出是“不正常”的,但并未说明原因。


  这些巨型石缸的用途可能是除了年代以外,被讨论最多的问题,有石棺(葬具)、盛酒、蓄水、刑具、生殖崇拜、记录天象等说法。目前考古学界尚无确切的石缸作为葬具使用的证据,其他说法亦多有曲解猜测之意,老挝石缸的准确年代和用途至今依然是未解之谜。
  (作者为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馆员)
其他文献
是少数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广大人民创造历史,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史观。不同的史观会导致对历史进步动力与历史成就来源的不同理解和阐释。不同史观对人们现实的行为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史观是典型的“英雄史观”,二十五史主要是以帝王将相等人物为核心的“英雄史”,最广大的底层人民和被压迫阶级及其创造在其中是没有什么地位的。这种英雄史观反映的是上层社会“官本位”历史体系与史学思想,从史学资料意义上说,它当然具有
期刊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大同地区发现的元墓并不像辽、金墓那样丰富,仅有齿轮厂2座、宋庄3座、东郊1座,共6座,其中壁画墓3座,分别是齿轮厂的2座墓和位于大同西北郊的冯道真墓。与辽、金壁画墓不同的是,这些墓葬壁画内容不再以宴饮、出行等为主,而是以表达隐居、隐逸的山水人物主题为主,齿轮厂墓、冯道真墓都绘有大型山水人物图,尽管这些墓葬中仍有一些“备茶”“备酒”等宴饮内容,但只不过是辽金时期宴饮习俗的延续,
期刊
晋西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黄土高原的前沿地带,谈论该区域,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是千沟万壑、梁峁绵延的黄土景观,以及窑洞成群的人文景观。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这种居住传统在史前龙山时代(公元前2300—前1800年)即已蔚然成风,并延续至今,是包括晋西高原在内的南流黄河沿岸最具特色的居住模式。然则其何时始现、如何兴起,尚无定论,或许德岗遗址的发现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  半窑洞的出现  德岗遗址东川
期刊
“公众考古”活动是以促进考古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注、理解和支持为目的的实践。这些实践拉近了公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距离,促进了考古学除科学研究外人文价值的实现,推动了“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公众考古”的概念越来越被普通大众所熟知,国内各家考古文博机构积极开展各类公众考古活动。  公众考古活动形式多样,包括科普讲座、电视节目、网络宣传、展
期刊
2021年3月开始,三星堆遗址新一轮的考古发掘连续多日占据网络热搜头条,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的那些造型夸张、神秘诡谲的青铜人像,让大家心中不禁发问:它们从何而来?这个问题从30多年前青铜人像发现后即已“出圈”,除了考古学家,还有很多人对三星堆青铜文明的来源表达着自己的观点,除“西来说”之外,甚至还有外星文明说,当然很多观点不论是从论据还是论证过程来说,都禁不住推敲。要探讨某个区
期刊
嘎仙洞遗址位于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麓、嫩江支流甘河上源嘎仙沟左岸山崖上,行政区划上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嘎仙沟宽0.5—2千米,水流清澈,伏日甚冷,周围林海苍茫,峰峦层叠,古木参天,松桦蔽日。嘎仙洞高悬在离地面25米的半山腰中,在《魏书》中称为“拓跋鲜卑旧墟石室”或“石庙”、“石室”。1988年1月,该遗址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拓跋鲜卑旧墟石室”,最早见于
期刊
2019年5月以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配合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一期)建设项目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发现3座平面为“甲”字形的大型砖室墓,根据出土墓志可确定3座墓葬主人分别为明代晋端王与王妃殷氏(M2)及其继妃王氏(M1)和赠夫人院氏(M3)。3座墓葬均被盗扰,但是墓葬本身规模很大,墓室内出土少量金银器、玉器、瓷器、陶器,保留了数量较多的纺织品、漆木器、漆木俑等。这次发掘是山西地区首次大规模系统开展
期刊
人类骨骼考古学以考古出土的人骨为材料,提取研究所需的信息,进而尝试解决考古学问题,并试图复原人骨所代表的个体或群体在体质特征、人口状况、健康状况、行为模式等方面的信息。2014年8月14日,“中国考古学会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在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成立,自此,中国人类骨骼考古学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人类骨骼考古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对开设有相关专业的高校以及科研机构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委员会以
期刊
张市南遗址位于雄安新区容城县大河镇张市村南,遗址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2019年11—12月,为支持京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分Ⅰ区、Ⅱ区。Ⅱ区遗迹较为集中,布置5×5探方5个,共清理墓葬1座、井1眼。  M1为竖穴土坑砖室墓,开口平面近“凸”字形,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墓口距地表0.4米,墓圹深1.07米。墓葬已被严重盗扰,墓室砌砖基本
期刊
《梁书·康绚传》讲述了一个中亚移民部落——康氏家族在六朝时期内迁的故事,其中尤可注意者,是刘宋初年康氏家族举族南迁襄阳的史实:  “康绚,字长明,华山蓝田人也。其先出自康居。初,汉置都护,尽臣西域。康居亦遣侍子待诏于河西,因留为黔首,其后即以康为姓。晋时陇右乱,康氏迁于蓝田。绚曾祖因为苻坚太子詹事,生穆,穆为姚苌河南尹。宋永初中,穆举乡族三千余家,入襄阳之岘南。宋为置华山郡蓝田县,寄居于襄阳,以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