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译制片中的智慧

来源 :影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zi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制艺术是中国电影艺术派生出的一个独特的艺术门类。在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国家存在译制片这一种类。但这并不意味着广大的观众不再需要译制片。事实上。对于广大观众而言,译制片仍然是他们欣赏外国影视作品、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
  最初人类用智慧的头脑打开了译制片逐渐走向世界的大门。
  
  中国首部译制片
  
  1948年,大上海电影院完成了中国首部译制片、意大利电影《一舞难忘》,由专门人员为片中人物配音,并且将声音合到了胶片上。解放后,电影放映网络从大城市普及全国各地,政府为了使中国观众更好的欣赏外国艺术,决定将所有外国影片进行译制之后再进行公映。而建国后的第一部译制片就是由东北电影制片厂译制的前苏联影片《普通一兵》,由于配音演员普通话并不标准,里面的外国人都是一口东北腔,非常有趣。直到上世纪90年代之前。译制片都深受中国观众欢迎,也出现了邱岳峰、富润生、童自荣、刘广宁等一批配音大师和明星。
  
  独立的艺术
  
  如今,直接欣赏外国影片标志着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时尚。对此,陈山教授并不以为然,他说,译制片是一门独立的艺术,是一批翻译专家从中国文化的立场解读外国文化、并且用中国人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进行重新表达的再创作过程。一个优秀的配音演员,甚至能赋予角色超越原作的魅力。比如《虎口脱险》和《佐罗》这样经典的配音。
  
  译制技术
  
  进口大片,尤其是美国大片,影片中的音响效果都是用最先进的杜比数码技术制作出来的。现在好莱坞大片的声音可以达到几百轨,几百种声音同时出现。而译制片厂在配音加工制作时,由于设备技术等原因,显然不可能超过原音的完美创作,只能尽可能再现原音。
  我们平常看到的译制片一般都是从一种外语翻译成汉语的外国故事片,也就是汉语译制片,其实这只是一种译制片,如果我们将所有经过语言翻译的影片、电视片都称作译制片,那么译制片是有很多种的,而且译制配音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喜爱译制片的观众都有这样的感受,译制片的汉语对白别具风味,它融合了中外两种文化,是经过了艺术再加工、再创造而产生出来的语言,有一种独特的美感,这也是译制片艺术可以独立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还不懂汉语普通话,有些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差别很大,同样存在着语言障碍,无法直接观看汉语影片,所以我国还存在着不同民族语言和方言影片译制的需要。我国的新疆、西藏等地区在民族语言影视译制片方面已经卓有成就,随着影视节目交流的日益增加,形式的不断翻新,经过语言翻译和处理的影视节目的数量越来越浩大了,样式也越来越纷繁复杂。无论是为了从总体上把握译制片,还是要探讨各种译制片中的具体问题,我们有必要该将各种各样的译制片进行系统分类,分析并概括出它们的基本特点。
  
  语言分类
  
  影片的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即影片原来的语言和需要翻译成的目标语言。这两种语言有两个基本关系,一是跨度范围关系,即是跨国的还是国内不同民族语言之间的,或者国内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二是翻译的方向关系,也就是从哪一种语言翻译到另外的哪一种语言。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译制片分成四类:
  
  外国影片汉语译制片
  这类影片是经过翻译处理的外国影片,原版影片上的语言是一种外国语言,翻译成中国的汉语。这种影片在译制片中所占比例最大,是译制片的主体,平常我们所说的“译制片”就是指这种影片。
  
  中国影片外语译制片
  这类电影指用一种外国语言翻译配音的中国影片。原版电影的语言是汉语,目标语言是一种外语。我国电影工作者一直努力将中国电影推向国际,为了让外国观众易于理解接受,他们曾经把很多影片译成外语电影,如英语的《小花》、法语的《城南旧事》等。还有些中国影片出口到国外,由外国人自己翻译成了他们自己的语言。长期以来。我国影片的进口和出口很不成比例,进口的远比出口的多,中国影视工作者应该更多地将中国电影译制成外语电影,把中国电影推向国际市场。
  
  中国影片少数民族语言/方言译制片
  中国是个地域广大的多民族国家,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众多,目前国内还存在着语言不通的问题。有些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量很大,具有对译制成他们民族语言的国产电影的持续需要,如我国的西藏、新疆地区每年都需要把很多内地制作的汉语影视节目译制成当地民族语言节目。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上海电影译制厂就曾将《渡江侦察记》、《山间铃响马帮来》翻译成粤语,将《水乡的春天》、《董存瑞》翻译成维吾尔语。
  
  外国影片少数民族语言/方言译制片
  少数民族语言的影片可以译制为汉语影片或外语影片,也就是少数民族影片汉语译制片、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外语译制片,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译制片。但属于这一类情况的有一个特例,那就是很多香港生产的影片使用的是粤语,引进到内地后翻译成了汉语普通话,这实际上是将一种方言的影片译制成了汉语普通话的影片。
其他文献
母亲的辛苦成就了她的“第一”    在演艺界人气极高的小天后徐若瑄,从小由母亲一人带大,她的童年在同龄人的眼中是灰色的,生活的苦难让她很早就学会了坚强和独立。那时候的徐若瑄一心想如何能减轻母亲的生活压力,这让缺少亲情温暖的她多了一份成熟与倔强。“十五岁的时候,我去参加一个歌唱比赛,而且发誓一定要拿第一,其中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个歌唱比赛的第一名能够得到一辆摩托车,我想,只要能够得到这辆摩托车,我
期刊
一夫当关  万夫莫敌  邓宁既出  谁与争锋  打榜歌序:  第一主打《万夫莫敌》  大步迈进追逐梦想勇往直前超越巅峰  第二主打《第二次分手》  第二次的择选 你仍然选择放开我的手  2007年夏日最初也是最终的悲情告白  第三主打《情人节的难题》  爱不爱你都会碰到有没有情都是难题  特别推荐《中国制造》  身为龙的传人 我要飞得更高  我很骄傲 因为我们是中国制造  邓宁首张大碟 万夫莫敌 
期刊
采访李佳璇之前,对于她的名字,我并不是很熟悉,但当她出现在我们眼前时,对于她的记忆一下子清晰起来:那个温婉善良、贤淑美丽的军医,原来她就是《血色浪漫》里的珊珊!她淡淡的笑意挂在唇梢,白暂的皮肤透着水样的柔光,片刻间,我有些迷幻,仿佛又看见珊珊在那些有关青春岁月的画面里向我们微笑,向我们招手……    胶片里的影像:    她主演的电影《租期》曾获得第三届日本国际数字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大奖、第十三
期刊
2007年,余文乐在电影《男才女貌》中扮演了一个深爱着自己女友的警察,他和小悠在十字路口相遇的一刻起,细腻的眼神、温柔的手势,无时无刻不传达着深深的爱恋。在充斥着快餐爱情的世界里,余文乐扮演了一回忠贞王子,可是在《无间道》、《江湖》、《龙虎门》、《危险人物》等影片中,阿乐一袭黑衣和硬朗的线条,让他的黑道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瘦”、 “冷”、“狠”,令电影中戏份不多的余文乐总有惊鸿一瞥的感觉
期刊
策划 本刊编辑部  执行 孙 莹 陶媛媛    电影奖项大盘点    奥斯卡  2007年2月26日,第79届奥斯卡终于硝烟散尽,没有太多意外,没有什么黑马,影片《无间道风云》捧走4大奖杯,成为绝对赢家。马丁·斯科塞凭借《无间道风云》拿了最佳导演奖。海伦·米伦获得最佳女主角奖,福里斯特·惠特克获最佳男主角奖。    金像奖  第二十六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刘青云凭《我要成名》初尝影帝滋味,而巩俐凭《满
期刊
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制作的22集电视连续剧《市委书记日记》于近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该剧是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为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而精心拍摄的作品。  生活中不是每时每刻都充满激烈冲突的,可生活又时时刻刻离不开矛盾和斗争,这就是生活本身。当你翻开这部“日记”时,你会看到—位市委书记的内心,看到他为百姓操劳的同时,也在为自己的家事而忧心。看到他对东州市的未来充满希望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
期刊
大型传奇历史正剧《胡笳汉月》是由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北京东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的鸿篇巨制,讲述了北魏时期鲜卑族汉化、封建化过程中社会各阶层经历的巨大历史阵痛,再现了北魏艰难的改革之路和统治阶层中的改革者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与所获取的辉煌成就。  《胡笳汉月》由《昭君出塞》的原班人马倾力打造而成。编剧青羊因《昭君出塞》而广受赞誉,古文功底深厚的青羊花费了多年构思的《胡笳汉月》具有
期刊
本片的译制片版本录制非常顺利,由于台词量不大,剧情又非常引人入胜,配音演员们配的非常投入和开心。    幕后花絮  [男人们]    本片的特色是男女角色的戏量搭配比较适当,不像很多动作片女角色台词很少。不过男配音演员们都拿出了男儿气概,正面、反面角色都阐释得栩栩如生。    [张露演小孩]  影片一开始就有拉赛一家三口和朋友野餐的场面,孩子和父辈们玩得很开心。在配音的时候,张露一开始把孩子声音配
期刊
以前对刘芳菲的了解只是看过她主持的《影视俱乐部》,接到这次采访,对她的资料做了搜集。才知道这个从“荣事达杯”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女主播一路走来是那么的辉煌。赶到约的采访地点,刘芳菲正在演播室里录制下一期节目。在节目结束后,刘芳菲还要来到北京饭店,于是我们在车里对她进行采访。    美丽女主播    “主持人的工作让我走更多的路,读更多的书。让我的人生更多彩,让我认识了很多人。他们有不
期刊
继《暗算》之后,柳云龙又一部自导自演的作品《血色迷雾》近期将为广大观众带来新惊喜。本剧不但汇集了《暗算》的全部幕后班底,还邀请到了周海媚、史可、王丽坤、赵峥、吴冕等演员加盟。柳云龙在本剧中也继续自己的“完美”主义情结,继“安在天”之后,又塑造了一个完美的探长文康的形象。  新片《血色迷雾》延续了导演柳云龙一贯的制片风格,继续以悬疑惊悚为步调,讲述了一个大宅门里的爱恨情仇,将人性的扭曲以及对金钱的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