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术治疗后超长期生存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胃癌手术治疗后影响患者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5年12月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肿瘤医院手术治疗胃癌541例超长期生存患者164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

结果

患者10、15、2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7%(134/164)、50.0%(82/164)、20.1%(33/164)。随访截至2015年12月,生存94例,死亡70例,死于心脑血管病11例,食管原发癌3例,子宫颈癌2例,肝癌2例,呼吸系统疾病9例,老年性痴呆3例,煤气中毒和自杀事故死亡3例,复发转移3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020、15.620,均P<0.01)。

结论

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术后超长期生存主要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地市级医院结直肠外科开展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确诊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50例腹腔镜手术联合围术期行ERAS处理的患者作为ERAS组,50例腹腔镜手术联合围术期行传统方法处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肿瘤部位)、术后恢复情况(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全流
目的探讨INPP4B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2014年7月至1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6例胃癌患者新鲜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INPP4B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0年1月至12月49例胃癌患者石蜡包埋肿瘤组织和相应切缘组织INPP4B蛋白及其下游分子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分
铁是重要的营养元素,参与机体多种生理过程,而过量的铁有潜在毒性,因而细胞进化出一套强有力的、受严格调控的机制,以维持铁的动态平衡。同时,铁在肿瘤发生、进展过程中起不可或缺的作用,参与调控铁稳态的机制发生相应变化,以适应其代谢水平,维持肿瘤细胞活性。文章综述了铁代谢及其在维持体内铁稳态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铁代谢在实体癌中的重要性。
目的对比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RDP)与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DP)治疗胰体尾部肿瘤的短期疗效,探讨RDP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1例行RDP和26例行LD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住院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保脾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中或术后输血、术后出血及胰瘘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加速期髓外急变(EBC)患者的诊治情况。方法报道1例以心包及双上肢软组织浸润为主要表现的CML-EBC,采用达沙替尼70 mg/次,2次/d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患者双上肢肿胀完全消退。结论CML-EBC可发生在CML各阶段,以心包及双上肢软组织浸润为主要表现的CML加速期EBC临床极为罕见,达沙替尼治疗髓外浸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5-氟尿嘧啶(5-Fu)仍是目前结直肠癌一线化疗方案的基础药物。大量研究聚焦于预测5-Fu疗效或不良反应的基因多态性位点。TYMS、DPYD、MTHFR等基因的多个多态性位点可能在其中发挥了作用。然而,目前很少能就同一多态性位点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得出统一结论。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及多基因联合分析有可能在该领域开展更全面深入的研究。文章对基于5-Fu的结直肠癌化疗疗效或不良反应的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进行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在胃癌诊断、预后评估和术后监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经胃镜确诊的患者100例,根据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胃癌组50例和非萎缩性胃炎组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放射免疫分析法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瘦素蛋白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陕西省肿瘤医院确诊的112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取材5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瘦素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瘦素蛋白阳性率在胃癌组织中为68.8%(77/112),在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为34.0%(17/50)
目的探讨痰液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在肺癌早期无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4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及84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肺良性疾病组)的临床资料,以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痰液标本,同时收集55例肺癌组患者相应灌洗液标本。所有标本均使用全自动细胞肿瘤筛查分析系统进行DNA倍体定量分析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痰液涂
子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1878年Freund首次使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颈癌,1898年Wertheim首次提出针对子宫颈癌的外科根治术。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子宫颈癌的病因逐步明确。多种筛查手段已被用于子宫颈癌的早期检测、诊断和治疗。近年来,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不断推广为子宫颈癌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