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脓杆菌脑膜炎(附治愈二例报告)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k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脓杆菌经常存在於人体皮肤、上呼吸道和肠胃道中,通常并不致病;但在少数情况下,可以产生严重的感染,其中尤以泌尿道之感染较为常见;身体之其他部分如眼、耳、鼻窦、心内膜、腹膜、肝脏、骨骼、关节、皮肤及创伤等处之感染亦有报告,如1918年Dold氏曾於中国报告由绿脓杆菌所致之菌血症,症状如同轻型伤寒。1937年Chakravati与Tyagi二氏曾於印度儿童中见到绿脓杆菌所致之肠炎,颇似沙门氏菌感染;1938年Ghosh氏在印度发现另一种流行似霍乱;至于全身性败血症,早在1899年Brill与Libman二氏及1901年Wassermann氏已作报告。一般局部感染如慢性中耳炎,皮肤伤口瘘管等是慢性而较轻的病程,而其他感染尤其心内膜、肺、脑及脑膜的感染则较严重,死亡率也颇高。

其他文献
С.П.包特金氏的血液细胞由中枢神经调节的观点,首先打击了魏尔啸关於血液系统自主性学说,从而给血液学的发展奠定了新的方向,即机能的方向。在研究造血与血液细胞分配的神经调节功能时,所获得的辉煌成就,给神经论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范例。许多学者认为周围血循环中细胞成分的主要调节者是植物神经系统及其在间脑部分的中枢,因而提倡周围血循环中细胞成分的植物性调节之说,即所谓交感与副交感节制性的血像等等。不可否认,在
期刊
患者(住院号:101,604,尸检号:4,219):女孩,13岁,于1953年10月31日住院,主诉为气短十个月,近20日来加重。
期刊
患者(住院号46,443),22岁,男性,学生,北京人,於1954年5月18日上午7时30分,因呕血、便血入院。
期刊
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原则首在扑灭其感染。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治疗的进步,细菌性心内膜炎已由一种几乎为不治之症而转为可有75%以上治愈率的疾患了。本文扼要讨论细菌性心内膜炎之抗生素治疗。
期刊
青霉素自应用于临床以来,一般医生认为它的毒性很小,适应症较广,因此大胆、普遍地使用,而忽略了其有害的一面,所以有时发生过敏性反应乃至过敏性休克。由青霉素所产生的过敏性休克,频度虽小,但发生的速度很快,病情极为严重,甚者可以立即死亡。因此临床医生应当提高警惕,以防万一。
期刊
考地松(Cortisone)治疗实验所致心肌梗死
期刊
溶组织阿米巴感染在温、热带地区流行之广及其发病率之高,早为医界所熟知,但此种疾患能形成结肠肉芽瘤则尚少被人注意。Gunn及Howard二氏於1931年曾对三例阿米巴痢疾并发结肠瘤作深入的研究,并建议称为“阿米巴肉芽瘤”。嗣后类似病例的报告陆续出现,这些病例的临床象征及X线表现往往与结肠癌难以区别。从临床观点来说,阿米巴肉芽瘤与结肠癌的鉴别诊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前者基本上要用内科疗法而后者则应早期施
期刊
肝脏疾病在临床常见者有肝硬化,肝寄生虫病,各种肝炎及癌瘤等。治疗之先决条件乃为正确之诊断。临床最感棘手者为肝脾肿大,仅凭病史、体徵及各种化验,以求确定诊断常感不足。自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应用于临床后,给肝脏疾病的诊断开辟了一条新路。肝脏穿刺术已有数十年之历史,最早在1883年Stanley氏用以治疗肝脓肿。用于临床诊断者始于1895年Luctallo氏。其后相继使用者,国内有罗氏等报告59次肝穿刺
期刊
生霉素(Биомицин)治疗阿米巴痢疾病人的有效性,研究甚少。近来许多苏联学者在动物实验上及对5例结肠小袋纤毛虫患者的治疗上证明有效。以Биомицин治疗阿米巴痢疾病人是在1952年年底开始的,在莫斯科及巴库两地进行了观察。生霉素是以胶囊或片剂,按0.5克剂量服用,一昼夜3-4次(视病情而不同),共进行两个疗程。每个疗程6天,间隔6日,整个疗程需要药剂18-23克。经试验证明。
期刊
溶血性葡萄状球菌致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之特异溶菌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