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文化》2003年第1期刊载了裴伟的《“胎孩”浅释》一文,文章指出元曲中习见的“胎孩”是个使用较广的联绵词,变体有“台孩”、“抬颏”等,纠正了一些辞书的错误。作者还进一步溯源,指出唐诗“五月造我语,知非台儗人”中“台儗”是“胎孩”的语源。
蒋绍愚先生在《近代汉语研究概要》中谈到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方法时曾指出:“考释近代汉语的口语词,如果为了阅读或编纂词典,那么弄清某词语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对这个词语了解得深一些,就还需要推求语源。推求语源包括两个方面:(a)弄清某个词语的历史来源;(b)弄清某个词语的‘得名之由’。”(294页)受此启发,我们在《“胎孩”浅释》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台孩”竟然是个使用了两千多年的词,它的变体不只局限于“胎孩”、“抬颏”、“台儗”,还有“怠疑”、“哀骀”、“駘騃”、“佁儗”、“贷騃”、“暧曃”、“叆叇”、“輆軩”等。追本溯源最早可至《庄子》。
“胎孩”的最早形式可能是“怠疑”,迟疑不前也。《庄子·山木》:“侗乎其无识,傥乎其怠疑。”郭象注:“无所趣也。”刘文典补正引王念孙曰:“怠疑即佁儗。”又引林云铭注:“怠疑,不急趋赴也。”
或“诶诒”,《大词典》释为:“神魂不宁而呓语。一说懈倦貌。”《庄子·达生》:“公反,诶诒为病,数日不出。”陆德明《释文》引晋李颐曰:“诶,呼该反,一音哀;诒,音台;诶诒,失魂魄也。”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谓白痴为诶诒,俗作呆呆。”
两汉时变体为“佁儗”(音态碍),停滞不前也。唐宋文言中也偶有所见。《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放散畔岸骧以孱颜。”颜师古注:“张揖曰:‘佁儗,不前也。’师古曰:‘佁音丑吏反,儗音鱼吏反。佁儗又音态碍。’” “沛艾”,马头摇动貌。“赳螑”,申颈低头。“仡”,举头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马头上下摆动,不前进。唐杜甫《封西岳赋》:“而千乘万骑,已蠖略佁儗,屈矫陆离,惟君所之。”欧阳修《谢进士及第启》:“流离末路,佁儗后尘。”(引《大词典》)
由“停滞不前”引申出“傻呆”义。《集韵》十二蟹:“佁,佁儗,痴皃。”
或作“駘騃”,马不进也。《集韵》十二蟹:“駘,駘騃,馬不進。”
或作“懛獃”,失态貌。《广韵》十六咍:“懛,懛獃,失态貌。”
或作“褦襶”(音奈戴),此词条一直存在争论。一种说法是:作形容词,愚蠢无能,不懂事。另一种解释是:作名词,笠子。二说纷纭,王锳先生对此词条较审慎,列入“语辞备考录”。《唐宋笔记语辞汇释·语辞备考录》载“褦襶”条:“《西溪丛语》卷下:程晓《三伏》诗云:‘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据《炙毂子》云:‘褦襶,笠子也。’《集韵》褦音奈,襶音戴,二字不晓事也。”王云路教授《中古汉语语词例释》解释为:愚蠢,犹今言呆傻。对此词考释详尽,可参看。并说:“褦襶”一词,笔记考释甚多,如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5《辨误》曰:“豫章次韵钱穆公赠松扇诗云:‘可怜远度帻沟溇,适堪今时褦襶子。’《集韵》云:‘褦襶子,不晓事之称也。’出晋程晓诗,见《艺文类聚》、《初学记》二书。”宋高似孙《纬略》卷6有“褦襶”条,亦引晋程晓诗,云:“《声类》曰:‘褦襶,不晓事之称也。’”清·李调元《卍斋琐录》卷8云:“褦襶,凉笠也,炎暑戴笠见人,必不晓事,故字书以此义释之。《海篇》又谓:当暑人乐袒裸,而因盛服请见也,魏(按:当作“晋”)程晓诗,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正用此意。若以凉笠训褦襶,恐于字义未确,且笠于暑较宜,又何訾焉。”
今按:吴曾《能改斋漫录》、李调元《卍斋琐录》、王云路教授《中古汉语语词例释》、《汉语大词典》等释“褦襶”为呆傻。甚是。我们从上述的词条中,可以看出,“褦襶”和“佁儗”“诶诒”等读音相近。“不前”、“迟疑”、“懈倦”意义也相关。所以这些词是同源词。这些词语在描饰具有生命的物体时,都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意义:迟疑、疲倦、不明慧等。自然,描写自然景物时,如“暧曃”、“叆叇”等,也是表示消极的,灰暗不明的意思。
“暧曃”,《广雅·释训》:“暧曃,翳荟也。”《玉篇·日部》:“曃,佗爱切。暧曃,不明貌。”《楚辞·远游》:“时暧曃,其膛莽兮。王注:日月晻黮而无光也。暧曃,一作晻
亦作晻黮。”
“叆叇”,《一切经音义·六》:“《广雅》云,叆叇,翳荟也。”《广韵》十九代:“叆,叆叇,云状。”
“輆軩”,《广韵》“輆,輆軩不平。”和“不前”义也有联系。
联绵字当应声求义,一般不可拆开分解,古人常常不明,前人多有纠正,兹举一二:汉刘熙《释名·释恣容》“贷騃,贷者,言以物贷予騃者,言必弃之不复得也。不相量事者之称也。皆见于形貌者也。”刘熙把“贷騃”拆成两个独立的词:贷,借贷;騃,騃者(呆子)。这样的解释肯定是不对的。
宋戴侗《六书故》“佁儗:丑吏切,魚吏切。司马相如赋曰:仡以佁儗。张揖曰:佁儗,不前也。按今以骄騃难语使为佁儗。古盖有此语。颜师古曰又音态碍。《说文》曰:佁,痴也。读若騃;儗,僭也。一曰相疑。按僭者拟上。拟者不必尽僭。”戴侗所说虽不完全正确,可是他已经觉察到词义的变化,指出了古今的不同。佁儗,汉代意思为“不前”,宋代指“骄騃难语使”。宋宋祁《景文集》巻34:“下臣佁儗末品,不足弦次新頌。”从宋祁诗等可证,“佁儗”,或可作自谦语,意思是“愚昧”、“不晓事”。
元代以降,或作“台孩”、“胎孩”、“抬颏”,常见于戏曲。裴文已论,此不赘言。需要补充的是:台孩,如今不仅仅存在于裴伟所提及的镇江、扬州等地。河北方言有之,李行健先生《河北方言中的古词语》(载《中国语文》1979年第3期)早已论述。四川方言有之,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释为:“成器;学好。”(643页)云南方言有之,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今昭人言礼数曰抬颏。音如胎海阴平。又言不争气、不长进则曰不抬颏。字又作胎孩。”(446页)……可见,这是一个在北方方言区中广泛使用的词。
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不太容易说清楚:为什么从元代开始,这个词会产生相反的意思,从消极义变为积极义?我们保留裴文所言的“反训”的观点。同时我们提出,这可能是词义不同义项之间此消彼长的结果。我们知道在秦汉时期,“佁儗”有“不前”义,再引申则有“闲缓”义。如《文选·长笛赋》:“或乃植持縼纆,佁儗宽容。”刘良注:“佁儗,闲缓貌。谓声或乃立而相持,如绳结之不散,又闲缓而宽容也。”从这个义项引申出积极义(气宇轩昂,气度不凡等),其他的消极义(痴傻、愚笨等)就逐渐被淘汰消失了。词义的演变发展是复杂纷繁的,几千年的演变和语料的限制,更说明词语探源的艰难。希望我们
的一管之见,能得到专家的指正。
(通讯地址:215021苏州大学东校区400信箱)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蒋绍愚先生在《近代汉语研究概要》中谈到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方法时曾指出:“考释近代汉语的口语词,如果为了阅读或编纂词典,那么弄清某词语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对这个词语了解得深一些,就还需要推求语源。推求语源包括两个方面:(a)弄清某个词语的历史来源;(b)弄清某个词语的‘得名之由’。”(294页)受此启发,我们在《“胎孩”浅释》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台孩”竟然是个使用了两千多年的词,它的变体不只局限于“胎孩”、“抬颏”、“台儗”,还有“怠疑”、“哀骀”、“駘騃”、“佁儗”、“贷騃”、“暧曃”、“叆叇”、“輆軩”等。追本溯源最早可至《庄子》。
“胎孩”的最早形式可能是“怠疑”,迟疑不前也。《庄子·山木》:“侗乎其无识,傥乎其怠疑。”郭象注:“无所趣也。”刘文典补正引王念孙曰:“怠疑即佁儗。”又引林云铭注:“怠疑,不急趋赴也。”
或“诶诒”,《大词典》释为:“神魂不宁而呓语。一说懈倦貌。”《庄子·达生》:“公反,诶诒为病,数日不出。”陆德明《释文》引晋李颐曰:“诶,呼该反,一音哀;诒,音台;诶诒,失魂魄也。”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谓白痴为诶诒,俗作呆呆。”
两汉时变体为“佁儗”(音态碍),停滞不前也。唐宋文言中也偶有所见。《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放散畔岸骧以孱颜。”颜师古注:“张揖曰:‘佁儗,不前也。’师古曰:‘佁音丑吏反,儗音鱼吏反。佁儗又音态碍。’” “沛艾”,马头摇动貌。“赳螑”,申颈低头。“仡”,举头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马头上下摆动,不前进。唐杜甫《封西岳赋》:“而千乘万骑,已蠖略佁儗,屈矫陆离,惟君所之。”欧阳修《谢进士及第启》:“流离末路,佁儗后尘。”(引《大词典》)
由“停滞不前”引申出“傻呆”义。《集韵》十二蟹:“佁,佁儗,痴皃。”
或作“駘騃”,马不进也。《集韵》十二蟹:“駘,駘騃,馬不進。”
或作“懛獃”,失态貌。《广韵》十六咍:“懛,懛獃,失态貌。”
或作“褦襶”(音奈戴),此词条一直存在争论。一种说法是:作形容词,愚蠢无能,不懂事。另一种解释是:作名词,笠子。二说纷纭,王锳先生对此词条较审慎,列入“语辞备考录”。《唐宋笔记语辞汇释·语辞备考录》载“褦襶”条:“《西溪丛语》卷下:程晓《三伏》诗云:‘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据《炙毂子》云:‘褦襶,笠子也。’《集韵》褦音奈,襶音戴,二字不晓事也。”王云路教授《中古汉语语词例释》解释为:愚蠢,犹今言呆傻。对此词考释详尽,可参看。并说:“褦襶”一词,笔记考释甚多,如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5《辨误》曰:“豫章次韵钱穆公赠松扇诗云:‘可怜远度帻沟溇,适堪今时褦襶子。’《集韵》云:‘褦襶子,不晓事之称也。’出晋程晓诗,见《艺文类聚》、《初学记》二书。”宋高似孙《纬略》卷6有“褦襶”条,亦引晋程晓诗,云:“《声类》曰:‘褦襶,不晓事之称也。’”清·李调元《卍斋琐录》卷8云:“褦襶,凉笠也,炎暑戴笠见人,必不晓事,故字书以此义释之。《海篇》又谓:当暑人乐袒裸,而因盛服请见也,魏(按:当作“晋”)程晓诗,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正用此意。若以凉笠训褦襶,恐于字义未确,且笠于暑较宜,又何訾焉。”
今按:吴曾《能改斋漫录》、李调元《卍斋琐录》、王云路教授《中古汉语语词例释》、《汉语大词典》等释“褦襶”为呆傻。甚是。我们从上述的词条中,可以看出,“褦襶”和“佁儗”“诶诒”等读音相近。“不前”、“迟疑”、“懈倦”意义也相关。所以这些词是同源词。这些词语在描饰具有生命的物体时,都表现出一种消极的意义:迟疑、疲倦、不明慧等。自然,描写自然景物时,如“暧曃”、“叆叇”等,也是表示消极的,灰暗不明的意思。
“暧曃”,《广雅·释训》:“暧曃,翳荟也。”《玉篇·日部》:“曃,佗爱切。暧曃,不明貌。”《楚辞·远游》:“时暧曃,其膛莽兮。王注:日月晻黮而无光也。暧曃,一作晻
亦作晻黮。”
“叆叇”,《一切经音义·六》:“《广雅》云,叆叇,翳荟也。”《广韵》十九代:“叆,叆叇,云状。”
“輆軩”,《广韵》“輆,輆軩不平。”和“不前”义也有联系。
联绵字当应声求义,一般不可拆开分解,古人常常不明,前人多有纠正,兹举一二:汉刘熙《释名·释恣容》“贷騃,贷者,言以物贷予騃者,言必弃之不复得也。不相量事者之称也。皆见于形貌者也。”刘熙把“贷騃”拆成两个独立的词:贷,借贷;騃,騃者(呆子)。这样的解释肯定是不对的。
宋戴侗《六书故》“佁儗:丑吏切,魚吏切。司马相如赋曰:仡以佁儗。张揖曰:佁儗,不前也。按今以骄騃难语使为佁儗。古盖有此语。颜师古曰又音态碍。《说文》曰:佁,痴也。读若騃;儗,僭也。一曰相疑。按僭者拟上。拟者不必尽僭。”戴侗所说虽不完全正确,可是他已经觉察到词义的变化,指出了古今的不同。佁儗,汉代意思为“不前”,宋代指“骄騃难语使”。宋宋祁《景文集》巻34:“下臣佁儗末品,不足弦次新頌。”从宋祁诗等可证,“佁儗”,或可作自谦语,意思是“愚昧”、“不晓事”。
元代以降,或作“台孩”、“胎孩”、“抬颏”,常见于戏曲。裴文已论,此不赘言。需要补充的是:台孩,如今不仅仅存在于裴伟所提及的镇江、扬州等地。河北方言有之,李行健先生《河北方言中的古词语》(载《中国语文》1979年第3期)早已论述。四川方言有之,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释为:“成器;学好。”(643页)云南方言有之,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今昭人言礼数曰抬颏。音如胎海阴平。又言不争气、不长进则曰不抬颏。字又作胎孩。”(446页)……可见,这是一个在北方方言区中广泛使用的词。
但是,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不太容易说清楚:为什么从元代开始,这个词会产生相反的意思,从消极义变为积极义?我们保留裴文所言的“反训”的观点。同时我们提出,这可能是词义不同义项之间此消彼长的结果。我们知道在秦汉时期,“佁儗”有“不前”义,再引申则有“闲缓”义。如《文选·长笛赋》:“或乃植持縼纆,佁儗宽容。”刘良注:“佁儗,闲缓貌。谓声或乃立而相持,如绳结之不散,又闲缓而宽容也。”从这个义项引申出积极义(气宇轩昂,气度不凡等),其他的消极义(痴傻、愚笨等)就逐渐被淘汰消失了。词义的演变发展是复杂纷繁的,几千年的演变和语料的限制,更说明词语探源的艰难。希望我们
的一管之见,能得到专家的指正。
(通讯地址:215021苏州大学东校区400信箱)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