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医之刘嘉湘——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来源 :抗癌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me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名医简介:刘嘉湘,男,汉族,1934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抗癌协会全国理事兼传统医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癌症康复协会常务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奥希替尼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0月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及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携带EGFR突变晚期肺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2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研究组给予奥希替尼口服靶向治疗,联合胸腔积液引流后顺铂胸腔灌注化疗,对照组仅给予奥希替尼口服联
期刊
<正>近日,富美实公司宣布将DodhylexTM active作为除草剂tetflupyrolimet的全球商标名,该除草剂是一种具有新颖作用机制的除草剂,对稻田难防杂草高效。富美实预计将在2025年上市该除草剂,此番商标名的推出有助于全球种植者了解产品。Dodhylex?的名字来源于其作用位点——二氢乳清酸脱氢酶(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可在移栽稻田和直播稻田
期刊
记叙文写作指导要重视对细节描写的训练,通过细节呈现更丰富的人物形象、更生动的叙事情节。教师可以课文为范本,提升学生对细节描写的认知,再进行片段描写训练,让学生感悟细节描写的技巧,最后组织整体写作训练,深化细节描写的运用,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对细节描写这一写作技巧的认知和运用,从而引导他们更有温度和深度地表情达意。
期刊
双环磺草酮是登记用于水稻移栽和直播田防除一年生杂草的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本文简述了双环磺草酮的研发概况及其产品特性,并结合笔者近年来对双环磺草酮的研究以及在推广实践中了解掌握的情况,全面分析了双环磺草酮在我国稻区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双环磺草酮的科学使用提供参考。
期刊
为筛选高粱田除草剂,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喹草酮等药剂对红糯26、红糯16、红缨子安全性及其对10种杂草生物活性的影响,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明确喹草酮与莠去津、二氯喹啉酸复配对高粱田杂草防效。结果表明,喹草酮、莠去津、氯吡嘧磺隆、二氯喹啉酸、辛酰溴苯腈、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对供试高粱安全。喹草酮用量为150 g·hm-2时,对阔叶杂草青葙、苋和莎草科碎米莎草活性最高,鲜重抑制率分别为99.89%、99.70
期刊
<正>本文结合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展开探讨,简述翻转课堂的概念,并指出当前教学活动中的现状,从分步运用、自主学习、批判思维、课时分配四个视角出发,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不同的教育建议,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利用翻转课堂构建更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学会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强化学生应用知识的
期刊
为探究苯丙·氰氟和吡唑喹草酯对稻田禾本科杂草的防控效果,明确其安全性,2022年7~11月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2.5%苯丙·氰氟对直播稻田稗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且对作物和田间生物安全,用量为300 mL/亩时防除效果较好。
期刊
目的:探讨自拟扶正化饮汤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以顺铂胸腔灌注;研究组30例口服自拟扶正化饮汤合用顺铂胸腔灌注。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卡氏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例数较对照组少(P <0.05)。结论:自拟扶
期刊
本文以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第三课《盛唐气象》为例,阐述初中历史翻转课堂教学策略:课前,对知识初步认知;课中,对知识深入内化;课后,对知识巩固提高,借此推动历史教学信息化发展,增强历史教学有效性。
期刊
[目的]含嘧啶环的农药作为一类重要的农药品种是农药研发的热点领域之一,以其优异的广谱杀菌杀虫杀螨活性引起广泛的关注。另外,嘧啶胺类商业化品种如氟嘧菌胺(杀菌剂),嘧虫胺(杀虫杀螨剂)表现出优异的植物保护活性。[方法]为了开发具有显著活性的嘧啶胺类化合物,本文利用中间体衍生化方法(IDM)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有苯环和吡啶环的新型芳基烷基胺类化合物,并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过1HNMR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