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隐喻在诗歌建构和解读中的作用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b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认知隐喻不再把隐喻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手段、一种修辞格,而是把它看作是一种思维工具、一种认知方式。本文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诗人怎样运用隐喻这一思维工具来建构诗歌,读者如何通过分析诗中的隐喻来体验诗人的认知世界,理解诗歌的主题。
  关键词:隐喻 诗歌 建构 解读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识码:A
  
  一 隐喻
  隐喻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名著《诗学》中就对隐喻的定义和功能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隐喻在语言中主要起修饰和美化的作用。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在其后的2000多年里对西方修辞学中的隐喻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很长时间内,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把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来进行的。总的说来,传统隐喻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基本认识:1、隐喻是语言中的非正常现象;2、作为一种纯语言现象,隐喻是可有可无的:如果说话人想要表达什么,他总可以找到不用隐喻、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如果他选择使用隐喻,那仅仅是为了创造特殊的修辞或交际效果。
  上世纪80年代,美国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出版了著名的隐喻论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该著作一改把隐喻看作纯语言现象进行研究的传统,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和分析隐喻,标志着隐喻研究实现了从修辞格和语义研究向认知研究的转向,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隐喻认知科学革命。现代隐喻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
  1 隐喻无处不在。隐喻是日常语言中随处可见的现象,诗歌隐喻与日常生活中的隐喻没有本质区别,前者只是利用和丰富了每一个语言使用者都能创造和领会的普通隐喻。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通过分析大量的日常语言,展示了隐喻无处不在的特性。他们指出在类似“你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你需要更多的事实来支撑这一理论”、“这个理论框架不够稳固。”这样的话语中都隐藏着一个概念隐喻:理论是建筑物。
  2 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隐喻不是修辞格,不是简单的语言的产物,而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用具体易懂的概念去描述抽象的概念。就拿ARGUMENT(辩论)这一抽象概念来说,英语中人们通常借助于一组隐喻来谈论它和理解它,其中一个重要的隐喻就是ARGUMENT IS WAR(辩论是战争)。试看下列各句: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
  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
  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Lakoff & Johnson 1980:4)
  从这些例句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是把谈论WAR(战争)这一较具体概念的词汇(如indefensible防御不住的,attack攻击,target目标,demolish摧毁,win取胜)移植过来谈论ARGUMENT这一较抽象的概念了。相应地,听话人也只能通过WAR来理解ARGUMENT。
  3 隐喻由两个域构成,一个是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另一个是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隐喻就是将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如在THEORIES ARE BUILDINGS(理论是建筑物)这一概念隐喻中,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BUILDINGS(建筑物)的图式结构被投射到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THEORIES(理论)上,从而使抽象概念THEORIES变得易于表达和理解。
  4 隐喻映射不是随便产生的,而是根植于我们的身体经验。在认知语言学家看来,每一种语言的背后都有一个复杂的概念体系,这个概念体系包含数目庞大的概念隐喻。所谓概念隐喻就是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映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之上。问题是:为什么一个概念体系会产生它现在所有的概念隐喻?一个概念体系拥有现在这一批概念隐喻而不是另外的概念隐喻,这是有据可循还是纯属偶然?对这两个问题经验现实主义哲学观的回答是:人类的认知蕴于身体,我们拥有现在所有的这一批概念隐喻,是由我们的身体经验和物理经验决定的。简言之,所有的规约性的概念隐喻都根植于我们的生活经验。我们可以MORE IS UP(多为上)这一概念隐喻为例来说明隐喻的经验基础。这一隐喻反映在很多日常语言表达中,如Prices go up(价格上涨了),His income came down(他的收入下降了),Unemployment is up(失业增加了),Exports are down(出口下降了),等等。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这一概念隐喻产生于类似下面列举的一些日常生活经验:往杯子里倒水,随着水越倒越多,杯子里的水位也逐渐上升;把一堆积木搭起来,每增加一块积木,整体的高度就会上升。诸如此类的经验我们每天都会遭遇很多次。而且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即数量域与纵向空间域之间的对应关系,多对应上,少对应下。正是这种对应为我们提供了MORE IS UP这一概念隐喻的基础。
  二 隐喻与诗歌的建构和解读
  传统隐喻观对诗歌中的隐喻分析只注重隐喻所能达到的修辞效果,即只注重分析诗人用这个隐喻的目的,或这个隐喻能让读者产生怎样的想象和联想;而认知隐喻研究诗歌中隐喻的认知效力,即研究诗人怎样借助隐喻的认知功能来实现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跨域映射。
  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特纳在1989年出版了《超过冷静理性:诗性隐喻分析指南》一书,对诗歌中使用的隐喻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诗歌中使用的大量隐喻并非是超出普通语言的更高层次的为诗人所专有的特殊语言。相反,它们是所有普通人都掌握的一种思维工具,诗人们只是对其驾轻就熟,能够以精巧、灵活和新颖的方式进行应用而已,这也正说明了诗人和普通人可以交流,在思想的传达和沟通上不存在障碍的原因。
  根据概念隐喻理论,我们认为诗歌中的隐喻可以分析为日常语言中也存在的基本的概念隐喻,因为隐喻是所有人都掌握的一种思维工具,普通人可以象诗人构思隐喻一样来理解隐喻。此外,由于隐喻是一种思维工具,通过分析这些基本的概念隐喻,我们可以发掘出诗人的认知方式以及他对世界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现以弗劳斯特的《没有走的路》为例来说明隐喻在诗歌建构和解读中的作用。
  路到渐黄的树林分两股,
  我呀,一个人,只能走一股;
  伫立林中,我多时踯躅,
  极目远望前面这条路
  曲折通到一片灌木。
  
  我却走另一股,同样美丽,
  选中这一股也许有理由:
  因为这条路草深人稀;
  当然要就其它外貌说,
  两条路倒也相差无几。
  
  那一早,落叶下面的两条路
  都很清晰,还没人行走,
  啊,我想把第一股暂时留着,
  谁知我这股和弯路相连,
  我不会转回再走那一股。
  
  我将带着内心沉痛,
  向几代后来人倾诉:
  我遇到两条道路在林中,
  却选择来往稀少的一股,
  结果导致了遭遇不同。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整首诗贯穿着一个基本的概念隐喻:人生就像旅行。借助于这一基本隐喻,诗人用该诗喻指人的生活就像旅行一样,在旅行中人必定会遇到交叉路口,人生之路一样也会有需要做出选择的关键时刻;人在旅途中不可能两条路都走,就像在人生需要做出选择的关键时刻人不能两者兼得,必须选择一个而放弃另一个一样;诗人在十字路口所表现出来的犹豫不定暗示了人生路上的选择同样充满了矛盾、犹豫;但旅行是不断向前的,当最后做出选择,走在其中一条路上之时,必然神往和想象那没有走过的路会有何种美丽的风光。这就像一个人上了年纪以后会感叹:如果当时不是这样选择的话,现在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简言之,整首诗是围绕着“人生如旅行”这一基本隐喻展开的,我们通过分析这一基本隐喻在整首诗中的运用可以发现诗人的思维,发现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如何的:人生是充满矛盾的,是需要做出选择的。
  需要注意的是弗劳斯特虽然创作了他的诗篇,他并未创作作为这个诗篇基础的基本隐喻,因为这些基本隐喻先他而在,已广泛存在于人类文化中,存在于包括文化程度很低的人的日常思维中,这是读者理解该诗的认知基础。换句话说,读者之所以能理解该诗的内涵是因为他们与诗人有共同的世界经验。名诗人之所以能和普通人交流,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使用了普通人掌握的思维方式,使用了人们共同拥有的认知能力。
  我们再来看几句莎士比亚戏剧《皆大欢喜》中的台词: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会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这几句台词体现了一个基本的概念隐喻:人生就是演戏。在这一隐喻中,“人生”是目标域,“演戏”是始源域。始源域有一个丰富而清晰的内在结构,其中包括演员、服装道具、舞台、布景、灯光、观众、剧本、角色、导演、剧作家等要素。通过“人生就是演戏”这一隐喻,“戏剧”的结构被映射到目标域“人生”上,所以“人生”和“演戏”之间的一系列照应关系就被激活了——世界对应舞台,世界中的男人或女人对应舞台上的演员,人的诞生对应演员登台亮相,人的死亡对应演员结束演出走下舞台,人一生要承担的各种责任对应演员在舞台上应扮演的不同角色。莎士比亚借助于“人生就是演戏”这一概念隐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人生做出了生动的描述,赋予了人生新的内涵。
  三 结语
  认知隐喻观注重隐喻的认知功能,认为诗歌中的隐喻跟普通语言中的隐喻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诗人比普通人对隐喻更熟悉,更能驾轻就熟地对其加以运用。而传统隐喻观注重隐喻的修辞功能,认为诗歌中的隐喻和普通语言中的隐喻是有区别的,如果没有区别的话,诗歌中的语言就失去了特色,变得与普通语言毫无二致了。我们认为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和思维工具在建构和解读诗歌时确实能起到独特的作用,但这不能否定其在诗歌中的修辞功能。以前,中国的学者只注重研究诗歌中隐喻的修辞功能而忽视研究其认知功能,现在却有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趋势。其实,诗歌中隐喻的修辞研究和认知研究之间不存在对立关系,二者实际上是互补关系。对读者而言,只有把诗歌中隐喻的修辞功能和认知功能结合起来,才能全面而系统地领略和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参考文献:
   [1] Lakoff,G.and M.Johnson.Metaphor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 Lakoff,G.and 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3] Lakoff,G.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In A.Ortony(ed.) Metaphor and Thought[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
  
   作者简介:戴瑞亮,男,1965—,山东诸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文体学,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本刊讯]新千年的钟声刚刚敲响,元月28日,雪后初晴,阳光明媚。《中国饲料》杂志庆祝创刊十周年暨向革命老区易县南头小学捐赠仪式在南头小学操场隆重举行。2000年2月,是《中国饲
标准号标 准 名 称实施日期采用程度GB/T 1 5042—94GB/T 1 5043—94(jB 150f14.94(;B/T 15045—94GB/T 15080.6—94GB/T lj080.7—94GB/T 1 5()8-O.8—94GB/T 15()80.9—94G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曾将“身体”归纳为三种:消费身体、肉体身体、符号身体。其中符号身体指的是人们在长期形成的审美意识中作为习惯定势的“意指”符号所共同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对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7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
今人 ,颇有反对“文以载道”之说者 ,认为文章抒发文采 ,给人以超越时空的美的享受。这种“美”是无极的 ,即混混沌沌莫可名状的 ,其实这是不攻自破的。“超然”之说就是为反
《小雪花》杂志创刊于1992年,半月刊,原名叫《亚细亚少年》,是黑龙江省惟一一本公开发行的少先队队刊。创刊八年来,发行量持续稳定,1998年突破30万大关,1999年增加到38万册,
2000年伊始,万象更新。 在世纪交替之际,本刊编辑部邀请在京的一批专家、学者,就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与改革举行座谈和研讨。与会人员回顾过去,展望将来,畅所欲言,真可谓新思潮涌,卓见迭
该书主编潘建伟曾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 6项 ;且有阵容较强的编委会成员共同执笔完成全书任务 ;这部书是集体探索精神的体现。我区青年理论工作者在书中论述了不少很有启发性的
也许你有过这种感觉,在噪声的车间或环境下工作和学习,其效率大大减低。有时会不能持续下去,医学家们认为这是一种噪声疲劳现象。 为什么噪声会使人出现疲劳现象呢?这 Perh
1994年11月5日至6日,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主持,七位长期从事水声及水声测量的专家教授在陕西西安对东南大学研制的《SZC-1型水声自动化测量系统。进行了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