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地乌药中异乌药醚内酯、乌药醚内酯、乌药醇含量及体外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ret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乌药中异乌药醚内酯、乌药醚内酯及乌药醇含量同步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乌药中3种成分的含量及体外抗炎作用.方法 含量测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法(RP-HPLC),色谱柱;Column-XB-C18柱;流动相:乙腈-水(56∶44);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0℃.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炎症细胞模型,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观察不同乌药样品干预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异乌药醚内酯、乌药醚内酯、乌药醇分别在进样量0.03~0.27 μg、0.04~0.36 μg、0.033 ~0.297 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异乌药醚内酯、乌药醚内酯及乌药醇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RSD 1.44%)、99.3%(RSD 0.76%)及97.8%(RSD 1.55%);三者含量以浙江温州产乌药药材中为最高.0.25 mg· mL-1及IC5浓度的不同产地乌药醇提物均能显著降低炎症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MCP-1的浓度(P<0.01);在IC5浓度下,天台乌药作用较为显著.结论 所建立的异乌药醚内酯、乌药醚内酯及乌药醇RP-HPLC同步测定方法,简便、稳定、可靠,可作为乌药药材质控方法;不同产地乌药中上述成分含量及体外抗炎作用存在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黄马酊联合三黄消炎方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医院于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黄马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三黄消炎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创面愈合情况,治疗前后溃疡面积、炎症因子、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47/4
目的 探讨盆炎净Ⅰ号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子宫动脉血流影响.方法 选取妇科就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盆炎净Ⅰ号方治疗,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降钙素原(PCT)变化,子宫动脉血流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主症及次症积分治疗
目的 探究五加生化胶囊结合甲氨蝶呤治疗植入性胎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合计纳入83例植入性胎盘患者,均由医院2018年6月-2020年3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予以对照组患者(41例)甲氨蝶呤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42例)五加生化胶囊结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胎盘植入组织最大直径变化、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产后持续流血、小腹坠痛、腰酸、舌黯红瘀点、苔薄白、脉涩或细数)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治疗后各组患者出血持续时间及胎盘排除时间
近年来对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越发深入,其中蛋白质组学在缺血性中风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中医药因其独特的优势,在缺血性中风的防治方面疗效满意.蛋白质组学能从分子、细胞和组织层面探究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以及利用血液、脑脊液和尿液等筛选特定生物标志物以早期识别缺血性中风,同时能评估药物的作用和疗效,寻找中医药的起效机制.但是,现有研究成果和结论仍待大样本的实验研究证实.蛋白质组学在神经系统疾病防治方面将扮演着重要角色,就蛋白质组学在缺血性中风的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以及中医药的起效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探究逐瘀通脉胶囊结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纳入63例老年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均由医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门诊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31例)尼莫地平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32例)逐瘀通脉胶囊结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心悸多梦、面色少华、疲惫乏力、舌黯紫苔薄白等)积分变化、认知功能量表评分变化、经颅多普勒检测指标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指标变化、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目的 探讨补肾温阳止痛汤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疗效及对血清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硬骨素(SOS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lα(6-Keto-PGFlα)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诊治的腰椎骨质增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及推拿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温阳止痛汤治疗,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采用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及腰椎生活量表(QLS-DSD)对患者腰功能及生活质量进
基于《黄帝内经》“脾为之使”理论,通过阐明“脾为之使”的中医含义,脾与其余四脏间的关系,尤其强调脾与心之间关系,以及从中医和现代生物学基础两方面探讨“从脾论治”冠心病的科学内涵,以期从中医传统理论角度,探讨脾与冠心病的密切关系,为“从脾论治”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与科研思路.
目的 探讨止血镇痛胶囊联合瑞芬太尼治疗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对血清5-HT、PRL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来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止血镇痛胶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镇痛效果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血清皮质醇水平及SpO2、MAP、HR值、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IL-6、CRP和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镇痛效果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观察百令胶囊结合缬沙坦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保护作用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19年10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300例,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口服缬沙坦分散片治疗,16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百令胶囊治疗,4粒/次,3次/d.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情况、肾功能指标和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模式,是对我国传统医学模式和现代医学模式的继承与创新.通过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运用现代医学客观检查指标和量化手段,实现心血管疾病中医证候的客观化和规范化,揭示中医证候的宏观和微观病理生理机制,能够提高疾病诊疗水平,进一步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就影像学、实验室及组学等现代医学检查指标,对当前心血管疾病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能为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