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化学新课程下的思路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guwenshuru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路教学是教学结构的一次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的化学教学中,笔者以为必须处理好三条思路:①研究教材作者编写教材的思路,②摸清学生的学习思路,③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形成教师的教学思路。下面就笔者一年来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1 研究教材作者编写教材的思路
   通篇研读教材,能极为明显地体会到化学教材的编写思路,即在基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教学目标之下,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逻辑编写的。它设立了多个学习栏目。①联想质疑栏目,它在学生已有的经验或熟悉的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设置有关的学习情境,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②观察思考栏目,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准确记录实验现象,仔细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③活动探究栏目,它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来揭示化学的奥秘。④交流研究栏目,它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以获得更多的学习信息。⑤迁移应用栏目,它使学生利用此栏目提出的问题或介绍的方法来检验自己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是概括整合栏目,它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收获进行总结。
   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新教材还存在以下问题:①新教学资源匮乏,新教材的化学知识寓于社会、生产、生活之中,它在教学中要将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将化学学习融入具体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中。探究活动不仅要在课堂中进行,还要让学生走出教室到社会、社区、工厂中进行实地调查学习,所面临的问题是社会提供的教学资源很有限,特别是化工厂这方面的教学资源更是匮乏,无法给学生提供实地的考察和学习,这样,在教学中老师只讲理论,无法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也只是一知半解,不能讲化学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中。②教材知识的层次性不够。这是因为它采用的是跟生活和社会问题联系的逻辑结构,将知识散落在各单元中,显得知识的层次性不够,梯度较大,这样不利于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
  2 研究学生的学习思路
   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思路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笔者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思路:①在晚自习自己下班辅导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做作业之前都没有温习课文,以致于作业中出现许多“先入为主”的思维错误,还有就是有的同学阅读课文简单草事,仅几分钟就看完一节,不会找出疑难之处;②在作业批改中,发现学生不能全面理解题意,化学用语的表达不规范,思维处于较为幼稚的阶段;③学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往往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无重点或要点,对于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疑难之处往往又被他们所忽视。总之由于知识基础的疏漏及学习能力的偏差,造成学生对于知识间的关联时断时续,因而其认知结构常常处于消极艨胧状态。
  3 教师教学思路的展开
   在研究教材思路及学生的学习思路的基础上,教师如何设计一条清晰而完整的教学思路呢?笔者以为指导思想有两条:①进行知识的“再生产”,即不能将知识以结论的形式摆到学生的头脑里,②全面性,即教学思路应包含知识的内容、教学程序及在此过程中体现能力、态度、技能、品德的发展等内容。具体的实施途径为:
  3.1 在课前下发学习提纲或口头布置思考题,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一节之前,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原子核的构成如何?为什么原子显电中性?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如何元素符号求阳离子及阴离子的电子数?当然,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指出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分析:这个问题是如何提出的?解决这个问题可用哪些基本方法?利用这些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是什么?最后得出什么结论?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就会活跃起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以老师思考问题的方式为榜样,形成一定的思维技巧,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2 注重创设教学情境。①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及学生的探究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例如:“氧气”一节的教学。通过对氧气样品的观察及往其中加水,让学生感知氧气的物理性质,通过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②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将海水淡化、氯碱工厂、各种形形色色的原电池、电解水的反应等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3.3 灵活根据教材习题要求及考试要求展开教学。教材好比是教学专家们精心炮制的艺术大片,考试则体现这种艺术大片的商业价值,教师必须在二者之间求得平衡。这样,教师不得不补充一些知识点的教学。
   综上所述,教师的教学思路体现了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素质以及教学的艺术性,把这一工作做好,是我一直追求和探索的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创设教学情境为手段,以实现有效教学为目标,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又一模式和新的理念。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创设教学情境对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着如下的几点体会:①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注重心理体验;②创设故事情境——为学生构建生活课堂;③创设悬念情境——给学生巧留时空空白;④创设视听情境——对学生运用多种媒体。  【关键词】 创设 情境 学生 课堂    如何有效地增强课堂
期刊
一则发人深思的故事,说的是日本、美国、中国孩子画苹果的事。由于教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一样。中国的孩子画苹果,则是由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标准苹果,规定出先画左后画右,这里涂红,那里涂绿;日本的孩子画苹果,由教师擎苹果,让孩子观赏后作画;美国的孩子画苹果,教师提一蓝苹果,任小朋友拿一个画。结果中国孩子笔下的苹果画得最像。这故事给我触动很大,我认为: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方法,应该向日本、美国的教师学习,给学生
期刊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为明显。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真正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
期刊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受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局限,德育教育应切合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将其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去,而语言文字作为表达情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小学语文学科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优越条件,教师不仅传播知识,在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塑造学生的“精神之塔”。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好教学
期刊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能力,是每一个英语教师近年来思考得特别多的问题,阅读历来都是教学的重点。一些教师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事实也是这样,“功多艺熟”,多读总是有益的,但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英语的教学内容中关于科普、科技、专业性素材的读物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单靠“功多”以达到“艺熟”,肯定是一件落伍的事,甚至是蛮干。我们必须从多个角度,全面地理解
期刊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教学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改革内容。面对当前中国农村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将成为十分棘手的问题,本文将从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指在对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 农村初中 思想品德 教学现状 对策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农村,则是面向广大农民子弟的基础教育。长期来,由于历史的
期刊
敬业、爱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成长为好教师的关键。这是对集体、对学生、对他人、对自己高度负责的一种表现。如同鱼儿喜欢大海,鸟儿喜欢蓝天,花儿喜欢太阳一样,学生总是喜欢“阳光老师”。因为“阳光老师”有足够的自信和足以吸引学生的资本,就同晨露过后的阳光自然会招来葵花。怎样做一名“阳光老师”,才能对得起这份事业,对得起这群“阳光男孩”和“阳光女孩”呢?我的理解有三点:时刻关心着学生,负责着学生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达到了这个“最终目的”,学生的能力也就形成了,这种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必须实施创造性教育。  1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
期刊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事物的需要作基础,是推动人们认知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推动他奋发地学习,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并影响他们将来一生的发展。因此,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良好的兴趣,不仅能使人开阔视野,丰富心理活动内容,使人精神振奋,情绪饱满,而且对丰富人的知识,开发人的智力,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动机中
期刊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人的潜能,强调人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并将情感与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结合起来,确立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等等。这些理念与新课程改革《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是一致的。因此,针对当前物理教学中出现的弊端,结合乌丹一中“五环节问题解决型”有效课堂教学,我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物理教学进行了两年的尝试性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