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当前汽车运输中普遍存在的预热缓慢和过热现象,在汽车发动机上进行了电控冷却水泵的改装试验,缩短了预热时间,避免了过热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电控;水泵;试验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8-0282-01
作者简介:刘元,苏州市建设交通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
1 概述
1.1 预热缓慢
环境温度处于10°C左右时,汽车启动后,要经过15~20min发动机冷却水温才能接近80°C。当气温低于0°C时,发动机的预热时间还会延长,主要原因是冷却风扇和水泵受驱动方式的限制,只能随发动机的运转而一起运行,在低温启动后的初始阶段,水泵运转,循环的冷却水迅速带走气缸周围的热量,并通过散热器经风扇冷却风和车辆行驶迎面风的吹送,释放到空气中,造成发动机预热时间延长。
1.2 过热现象
(1)运行速度慢,冷却系统无法充分利用汽车行驶迎面风实施降温。
(2)发动机经常在怠速工况下运行,此时,冷却风扇和水泵的转速受到发动机怠速转速的限制,无法提高转速来增加冷却空气和冷却水的循环速度,使冷却效果变差。
(3)许多公交汽车散热器前部的空气流道不畅,阻挡了行驶迎面风对散热器的冷却作用,进一步恶化了发动机的散热条件。
2 冷却水循环速度对散热量的影响
Ntf0.038Ref0.8·Pr3()0.14()0.15(1)
式中,L为冷却水粘度,下角标f表示以冷却水的进出平均温度Tf作定性温度;下角标w表示以缸套壁面的平均温度Tw作定性温度;d1为气缸外径;d2为气缸内径;Pr为油的普朗特数,管中流动的雷诺数的一般表达式:
Ref(2)
式中,为水在流道中的平均流速;v为水的动力粘度;d为流道的平均直径。
把(2)式代入(1)式,可得:
Ntf0.038()0.8·Pr3()0.14()0.15(3)
由(3)式可以看出,放热系数NLf与流道中水的平均流速的0.8次方成比例,即通过提高流速能增大放热系数,增强散热效果,出现过热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水泵风扇的驱动方式,我们在实现自控电动风扇的基础上,设计具有三种不同转速的自控电动水泵,进一步实现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的精确控制,发动机启动预热时,水泵低速运转,降低冷却液流速,缩短预热时间,发动机过热时,水泵进入高速工作模式,提高冷却液流速,迅速散去缸盖积累热量,避免后过热的现象,发动机处于正常工况下,水泵采用中速运转,保证发动机在高效,节能前提下的正常工作。
3 冷却系统控制原理
冷却系统的水泵和风扇都改用电动机驱动,并由水温传感器感测发动机水温,经信号放大后,转换把信号送给单片机处理,单片机根据预定的程序运算后发出指令,再经信号放大送给开关控制机构,最后打开,关闭风扇或者水泵,从而保证发动机水温的相对稳定,如果水泵出现异常,则通过反馈电路输送信号给单片机,单片机处理后直接接通风扇,发出水泵电源的指令。如果问题继续存在,则发出报警信号,提醒驾驶人员注意。
4 试验分析
4.1 预热时间和节油量的试验
依据GB/T12545-905汽车燃油消耗量试验方法,对装用电控冷却系统和使用原冷却系统的SY132C型汽车进行了预热时间和节油量的对比性道路试验(冬季-5°C,车辆满载,在水平高速公路上匀速运行),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路试数据对比
从表1看出,低温预热时,电动水泵受单片机的控制而低速运转,随着冷却水流速降低而使发动机的温度迅速升高,发动机水温达到85°C的预热时间减少了97.1%,汽车的百公里耗油量也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减少了12.9%。
4.2 夏季散热能力的试验
为了检验电控冷却系统在高温条件下的散热能力,在夏季38°C的气温下,安装电控冷却系统的SY132C型汽车满载进行山地爬坡的道路试验近300km,发动机无/开锅的现象出现。
4.3 发动机负荷突变时散热能力的对比试验
汽车发动机全负荷运转爬过坡顶后,当突然减小油门开度后,发动机转速迅下降至怠速,导致水泵转速也急剧下降,冷却水流迅速降低,发动机缸盖过剩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出而使水温急速上升。安装动水泵后重复上述试验,泵在电机的驱动下仍高速运转,使冷却水流迅速增加,快速循环,所以不会出现后过热现象。
参考文献
[1]陆瑞松.内燃机的传热与热负荷[M].北京:国防业出版社,1985,(6).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电控;水泵;试验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18-0282-01
作者简介:刘元,苏州市建设交通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
1 概述
1.1 预热缓慢
环境温度处于10°C左右时,汽车启动后,要经过15~20min发动机冷却水温才能接近80°C。当气温低于0°C时,发动机的预热时间还会延长,主要原因是冷却风扇和水泵受驱动方式的限制,只能随发动机的运转而一起运行,在低温启动后的初始阶段,水泵运转,循环的冷却水迅速带走气缸周围的热量,并通过散热器经风扇冷却风和车辆行驶迎面风的吹送,释放到空气中,造成发动机预热时间延长。
1.2 过热现象
(1)运行速度慢,冷却系统无法充分利用汽车行驶迎面风实施降温。
(2)发动机经常在怠速工况下运行,此时,冷却风扇和水泵的转速受到发动机怠速转速的限制,无法提高转速来增加冷却空气和冷却水的循环速度,使冷却效果变差。
(3)许多公交汽车散热器前部的空气流道不畅,阻挡了行驶迎面风对散热器的冷却作用,进一步恶化了发动机的散热条件。
2 冷却水循环速度对散热量的影响
Ntf0.038Ref0.8·Pr3()0.14()0.15(1)
式中,L为冷却水粘度,下角标f表示以冷却水的进出平均温度Tf作定性温度;下角标w表示以缸套壁面的平均温度Tw作定性温度;d1为气缸外径;d2为气缸内径;Pr为油的普朗特数,管中流动的雷诺数的一般表达式:
Ref(2)
式中,为水在流道中的平均流速;v为水的动力粘度;d为流道的平均直径。
把(2)式代入(1)式,可得:
Ntf0.038()0.8·Pr3()0.14()0.15(3)
由(3)式可以看出,放热系数NLf与流道中水的平均流速的0.8次方成比例,即通过提高流速能增大放热系数,增强散热效果,出现过热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水泵风扇的驱动方式,我们在实现自控电动风扇的基础上,设计具有三种不同转速的自控电动水泵,进一步实现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的精确控制,发动机启动预热时,水泵低速运转,降低冷却液流速,缩短预热时间,发动机过热时,水泵进入高速工作模式,提高冷却液流速,迅速散去缸盖积累热量,避免后过热的现象,发动机处于正常工况下,水泵采用中速运转,保证发动机在高效,节能前提下的正常工作。
3 冷却系统控制原理
冷却系统的水泵和风扇都改用电动机驱动,并由水温传感器感测发动机水温,经信号放大后,转换把信号送给单片机处理,单片机根据预定的程序运算后发出指令,再经信号放大送给开关控制机构,最后打开,关闭风扇或者水泵,从而保证发动机水温的相对稳定,如果水泵出现异常,则通过反馈电路输送信号给单片机,单片机处理后直接接通风扇,发出水泵电源的指令。如果问题继续存在,则发出报警信号,提醒驾驶人员注意。
4 试验分析
4.1 预热时间和节油量的试验
依据GB/T12545-905汽车燃油消耗量试验方法,对装用电控冷却系统和使用原冷却系统的SY132C型汽车进行了预热时间和节油量的对比性道路试验(冬季-5°C,车辆满载,在水平高速公路上匀速运行),试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路试数据对比
从表1看出,低温预热时,电动水泵受单片机的控制而低速运转,随着冷却水流速降低而使发动机的温度迅速升高,发动机水温达到85°C的预热时间减少了97.1%,汽车的百公里耗油量也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减少了12.9%。
4.2 夏季散热能力的试验
为了检验电控冷却系统在高温条件下的散热能力,在夏季38°C的气温下,安装电控冷却系统的SY132C型汽车满载进行山地爬坡的道路试验近300km,发动机无/开锅的现象出现。
4.3 发动机负荷突变时散热能力的对比试验
汽车发动机全负荷运转爬过坡顶后,当突然减小油门开度后,发动机转速迅下降至怠速,导致水泵转速也急剧下降,冷却水流迅速降低,发动机缸盖过剩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出而使水温急速上升。安装动水泵后重复上述试验,泵在电机的驱动下仍高速运转,使冷却水流迅速增加,快速循环,所以不会出现后过热现象。
参考文献
[1]陆瑞松.内燃机的传热与热负荷[M].北京:国防业出版社,19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