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之战与河湟起义期间的董福祥

来源 :固原师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福祥(1839—1908),字星五,清代甘肃固原人。1876年(清光绪二年)率部随左宗棠入疆。新疆收复后,戍守边陲十余年,期间曾署阿克苏镇总兵、喀什噶尔提督(乌鲁木齐提督),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恰逢慈禧太后六旬庆典,清政府降旨朝(?)臣加恩,同时提出进京参加庆典的各省文武夫员名单,董福祥在所列名单之内,
其他文献
情报意识和情报能力的培养,包括对学科文献情报分布的了解,情报信息的获取和整理,情报社交能力,情报信息的处理和利用等。目前,对高校学生进行情报意识的培养,已经引起了高教
词的模糊义何以生成,模糊理论的创始人查德敏锐地指出过:“在现实物质世界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眼。”世界万象是一个混沌的连续统,认知客体自身的边界,往往就
一、固原三百年间的惟一州志固原地区在我国历史上常处于令人注目的地位,从而引起历代文官武将、学者诗人为她写出大量文字。因此,本地的多种地方志,则具有更大的史料价值。
译事难,译诗更难,译格律诗更是难上难。在中外翻译史上,译诗一直是一个较为艰辛而颇有争议的工作,而把格律诗译成格律诗就更不用说了。难怪鲁迅说:“译诗,真是出力不讨好的事
公务文书也称“公文”。它分为专用公文和通用公文两种。专用公文是指由专门职能领域和机关制成,又有特定内容和格式,只能在特定范围内运转和起作用的公文。例如:外交文书、
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派遣张骞先后几次出使西域以后,一批批使臣便沿着张骞的足迹西去。这条联系中国与西域的交通大道,就是古今闻名的丝绸之路。随着丝绸之
<正> 本文拟就学习十三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特定历史阶段的论断谈几点体会。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特定的“两层含义”,体现了社会质的规定性和社会
<正> 西夏,从其“虽未称国而王其土”的拓跋思恭所建夏州政权算起,迄至1227年亡于蒙古,历时347年(881—1227)。较之同时代的辽(916—1125)、金(1115—1234),宋(960—1279)诸
犹如直译与意译之争一样,风格的翻译也是翻译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重大问题。原作风格是否应该在译作中再现,能否再现以及如何再现,古今中外的翻译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致说来
近年来,散文界关于“振兴散文”的呼吁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章颇多,其中尤以突破固有、陈旧的观念,加强散文的现代意识为世人注目。不可否认,散文在新时期文学发展的里程中有其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