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zha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与不断优化,让沉闷的数学课堂焕然一新,似乎课堂活了,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践操作、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然而,如果我们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就不能只看到它成功的一面而忽视了同时存在的问题。
  一、情境迷失方向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帮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终形成数学技能;情境的魅力如此巨大。于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竭力的创设各种情境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然而刻意营造的情境有时候却给课堂带来一些逆效应,让情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没有达到教师情境创设的期望值。
  二、教材过分偏向城市,忽略了农村的实际
  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亮点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它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生活气息,让数学变得可爱,更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现如今的教材主题图都是针对于城里的学生,如售票、坐公共汽车、参观博物馆等,我们有多少农村孩子坐过公共汽车,到公园买过票,博物馆是什么样?农村的孩子相比城镇的见识少,实践活动少,有些事物他们根本就没接触过,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再引入过多的信息他们也没有任何感觉。现实中,很多农村教师基础差,底子薄,不能灵活进行处理,一味地迷信教材,只是单纯地用教材去上课,使学生越来越模糊。
  我认为,当认为教材不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状况时,应以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为情境,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或实物,使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
  三、新课标教材中存在的干扰信息
  新课标教材一改往日数学课本的单调枯燥,书中出现大量的图片,如低年级教材中最普遍的情境是一道题中除了主题图外,左边小明指个问题,右边小紅又说了个条件,不起眼的角落还有小精灵在补充说明……教材的本意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却忽略了过多的信息对低年级学生尤其是农村孩子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孩子来说每一处都是新鲜稀奇的玩艺,他都想看一看,甚至有的孩子根本就不用心理解题意,而是欣赏书中的插图,心理还时不时在想我要是能偷偷看一看下一页的图画是什么。时间一到,学生开始反馈老师开始讲解,久而久之,也就造成了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习的现象。
  四、呈现方式单一化
  其实在农村小学中,教师也很想增加学生的一些学习兴趣,可是不知该如何创设有意义的情境,于是一些教师就出现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找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巩固练习,很少有新的突破。数学活动课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让学生在有情、有趣的活动中,亲自感受需要的满足,更好地启动自己的内驱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发展自身的各种智力因素,从而锻炼独立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仔细斟酌教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想一想、看一看、画一画、摆一摆、议一议、演一演、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等活动感受数学,形成数学概念。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数学认知领域,激发学生的数学潜在智能。
  五、忽略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新课程实施后,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数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多样,追求开放性、自主性、灵活性,追求“发展个性”上,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多了,讲空话,开小差的也多了,课堂上闹哄哄的,学生做作业不认真演算的,没有完成的,拖拖拉拉的,字迹不端正的也多了,学生合作交流多了,光听别人的意见,人云亦云,自己不独立思考的也多了,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的现象时有出现,甚至有的学困生把合作学习的时间当作玩耍的最好时机。
  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才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其他文献
今年我破天荒地被调到六年级任教,因为新的班主任沒来,是自己有机会做了一段临时的班主任,从而更好的接近了孩子们并零距离的了解了他们,并且知道了老师身上的担子的沉重,同时也体验到了老师的付出换来的自豪。  班里有个学生王佳琪,第一眼见到她,瘦瘦弱弱,胆小怕事,但却掩饰不了她眼中的智慧,漫言细语的孩子,言谈举止透露出她的懂事,让我第一眼就爱上了她!“佳琪,能帮老师一个忙吗?”我笑着说,“做我的课代表,帮
期刊
尽管“德育运动”在全国进行得轰轰烈烈,但在农村学校,尤其是小学依然是收效甚微。上有力度,下无成果,究竟是否仅是一句“落实不到位”能说得清的?在校园里,小学生们尽情地打闹,本是多么的天真烂漫,但时不时地听到几句辱骂对方父母的语言,顿时刚才的天真烂漫少了几分颜色。  爆粗口等不文明行为的出现,让我们深感德育落实到底的重要性及迫切性。不文明行为的出现绝非偶然,其背后必有深层次的原因,绝不只是简单的“落实
期刊
众所周知,看图写话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它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时,可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合理选择画面,创设轻松愉悦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意抓住“看、想、说、写”四个环节。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认识能力低下,理解能力差,因此指导小学生看图,是写作文训练的一种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写作教学的新思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何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让情感回归本真状态,让作文充满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呢?  一、创设多种情境,激发作文热情  1.听听赏赏,以音激趣  这是一种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作文教学法。“它以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为中介,重在培养
期刊
后劲生思想上和学习上暂时是落后的学生。他们有与一般学生不同的特点:自卑感强,因为他们受到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挖苦,老师的冷落,使他们感到很自卑,逆反心理强。因为别人的瞧不起,他们表面上逆来顺受,心里却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但他们又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也想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爱,特别是班主任的关爱。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谈谈对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一些体会。  一、獻爱心,筑好基础  在教书育人中,班主
期刊
音乐是全世界唯一共通的语言,她神奇、灵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鲜活、多姿。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他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或许,音乐和语文原本就相存相依。  ——写在前面  从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后,我如愿考入了一所小学做了一名音乐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徜徉在美妙的音乐中歌唱、舞蹈,教室就是快乐的海洋。音乐教师愉悦的教学工作在我工作的第二年戛然而止,因为学校地处偏远、教师资源紧缺,我被安排担任一年级的
期刊
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努力地打着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淡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凌乱的花圃。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来。——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我愿
期刊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经过无数专家、学者、教研员、教师、学生乃至社会各界的关注、思考、实践、探索和研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终于出台了。  我仔细研读了《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感触颇深,它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又與时俱进了,更能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是培养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和提高素质教育时度
期刊
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是经广东省教育厅和省编委批准成立的综合性中专学校。本校是成人教育。其特点是特殊教育,其中针灸推拿专业是品牌专业,已毕业的两届学员都能顺利找到满意的工作,所以广东省许多盲人家长都愿意把自已子女送到本校就读。在校的盲人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生活上普通带有松、散、懒习惯,以及盲人所特有的自卑心理。并且由于环境改变和身份的转变,使其心理压力增大产生情绪不稳定。对盲生在校学习、生活带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学生想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