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哲学世界观是人对世界认识的总和,它对具体科学研究进行指导,但它不是关于整个世界的知识,而是提供如何看待、分析、评价关于世界知识总体的角度、框架与视野。科学研究是对某些具体对象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和发展。本文对哲学世界观和科学研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它们的关系联系到如何指导我国科学研究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哲学;世界观;科学研究
哲学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诸种看法、态度、思想之总和。哲学的世界观实质上是借助于主体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以表达人自身本质的理论表现方式,因而它是在思想的范围内将思想对象化以映现人的能力的特殊方式。它不是关于整个世界的知识,而是提供如何看待、分析、评价关于世界知识总体的角度、框架与视野,它涉及的不是在世界之内某些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涉及人之主体与整个世界的根本关系问题,它力求在思维与存在的普遍理论层次上使之思想对象化以改造客观的现实,同时又使外在的世界具有主体的特征。
科学研究是指对具体的科学的探索,其发展是由哲学世界观指导的,它不可能是对整个世界、对人与外部世界的整体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只能对世界内某些具体对象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和发展。
一、哲学世界观是一种根本性、总体性的认识。
1、哲学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的理论体系。
这一表述突出了哲学世界观是一种根本性的、总体性的认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最高智慧”。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研究对象不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的某一侧面或某一领域;二是揭示的规律不同,哲学所揭示的是有关整个世界的最普遍的规律,它适用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而具体科学所揭示的则是特殊规律,它只适用于世界的某一侧面或某一领域。这就说明了人类认识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又总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认识这些处于不同层面的多种多样的事物,从而把不同层面的不同的事物纳入了不同的认识活动中,使它们成为具体的认识对象,形成了具体科学。然而各种具体科学之间既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存在着共同的本质和规律性,同时又由于“人的精神的需要,即克服一切矛盾的需要”[1],人们总是不满足于对一些具体事物的了解,总要穷根究底,追本溯源。所以,人们有了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就必然要有对总体的认识,必然要有对最深层的本质和规律的探求。这就是哲学。哲学从本性来说就是一门穷根究底,追本溯源的学问。也就是说,哲学作为人类理论思维的最高形式,处在人类知识层级的最高位置,它在整个人类认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中,肩负着与具体科学不同的特殊使命和任务。因此,哲学它具有总体性的特点,被称之为“最高智慧”。但这只说明了在认识分工里,总要有一部分或是一种理论思维形式来担负起这个追本溯源的任务,从而仅仅说明了哲学作为总体性知识体系存在的必要性和外在的依据。而没有揭示这一根本性、总体性的特点的丰富的内涵。
2、哲学世界观是反映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
它是“建立在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特定理解上的一般世界观。”[2]哲学认识的总体性就在于它是从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特定理解这个角度,回答、解决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性与客观性这二者如何存在的和发展的问题。所以,哲学作为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哲学作为教导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最高智慧”,就必须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一特定理解的角度去考察、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因为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世界观的核心问题,也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切活动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性的全局性的问题,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现实世界的关系的基本活动形式,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的最基本的矛盾,是对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发展的客观要求的本质的反映。也就是说,哲学世界观所以是一种总体性的认识,主要不是因为它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是由于哲学是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的特定理解这个角度去思考、观察、说明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才成为超越现实、超越具体科学的创造性的思维形式。也正因为如此,在哲学领域里保留了思维的最大自由度,它可以对科学暂时不能解决,或永远不可能确定无疑地获得解决而又确实是人类理智不能不思考、不能不回答的问题(如存在与思维、世界的统一性、时间空间的无限性等等),给出一种或多种多样体现着智慧的回答,尽管这些回答可能是幼稚的、不完善的甚至是猜测的,但只要它是哲学上的认真的思考,就可能启发科学的心智,有利于科学的进步。
3、哲学世界观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总体反映,而且也是对主体状态的集中反映。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在于把世界改造成适合主体需要,满足人们的利益,建立一个把客体统一于主体人的理想世界。哲学世界观作为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不是主观自生的编造,这种总体性的看法、评价,无论正确与错误,都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反映。但它又不是纯粹客观的描述。这个描述又总要反映主体的愿望和要求,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看法、评价。离开了主体,客观世界本身是无所谓“观”的。所以,人们从现实世界对人的关系中提出世界观的问题,是为给人们解决自己活动中的矛盾提供一个总的规范原则和认识框架的。世界观正是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起来的。实践则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和基础。主体的看法、评价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斗争的反映。主体的愿望也只有通过实践的中介才能作用于外部世界。同时,现实世界的内容也只有通过实践这个中介反映到人脑,构成人类认识和世界观的要素。任何世界观都是作为一定社会的实践结果和产物而存在的,世界观作为总体性认识的概括水平和程度,实质上是受实践发展水平、实践的深度、实践的性质制约的。但在构成世界观的相互作用的三个环节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主观系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愿望和要求。哲学世界观所以是人对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就是因为它集中地体现了主体的主导作用。人总是从自身的角度去考察、描述、评价、改造现实世界。所以,从实质上说,人们的任何一个认识,任何一种知识都有主观性一面,都是人的主体意识的体现,都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愿望的反映。但哲学世界观作为总体性、根本性的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总体性的评价,就在于它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愿望的总的趋势的反映。是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关系进一步深化的全面的集中的反映,是人生目的、价值、意义的综合的反映,是为什么人的问题的集中表现。也正因为如此,哲学世界观才能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理想世界提供一个基本规范和准则,提供一个总体性和一般性的方法论原则。人们的哲学世界观一旦形成,它就作为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主体定势存在着。而只要这种定势存在着,它就要迫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沿着这种思维惯性去看待事物、解决问题,影响、制约着主体接收、加工、处理信息的感知过程和思维过程,从而从宏观角度影响、制约主体,对客体的把握方式和改造方式。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科学理论都不免主体的参与,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现代工具的产生,大大加强了人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的强化,主体地位的提高,都是主体和客体关系的深化的反映。
二、科学研究是具体化的特定对象
具体的科学所以不是总体性的认识,所以不是世界观,主要并不是因为它们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哲学,而是在于它们都不是对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这个人与世界关系中的这个根本问题本身的研究和回答。当然,这不是说具体科学的研究和探索不涉及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事实上具体科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都要以正确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前提的。具体科学实质上可以说就是对人们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中所形成的关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各种具体观点和具体方法的积淀。所以,具体科学只是从具体科学知识这个角度形成的关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的理解,是对于人与世界关系的特定的把握,但却不是对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这个最普遍的、统一的本质问题本身的解决。因此,它们不是也不可能是对整个世界、对人与外部世界的整体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现代科学技术正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它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鲜明的时代特征。(1)现代科学技术已扩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领域,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科学技术呈现出整体化的发展趋势。(2)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活动和现象。科学技术日益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社会化的同时,科学技术呈现出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其发展趋势越来越依赖于社会力量的广泛支持和科研机械的有效组织。
科学研究是以科学的概念为起点,将概念、原理和推论予以展开和系统化,使它们依次地表述出来,从而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结构,综合地再现活生生的具体对象,它实际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科学研究实际上是对具体事物或规律的认识,其目的就是在大量已获得的科学事实的基础之上,进行加工、整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科学理论,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三、对我国科学研究的剖析
1、科学思想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是扎根和探求不够,是一个非常要害的历史和社会根源。西方科学有着良好的“求异”传统,所以他们总是刻意求新。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思想“守一”和“齐一”的思想控制。思想的一元化是科学发展的最大障碍,不管这个思想是儒家的,佛家的或是马克思的,一元思想培育的人,表面不同,其实骨髓里却大同小异,这类人除了模仿和小创造外,没有更大的潜力。多少中国人在揣摩领导、伟人、古人的言语中,在故纸堆中浪费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严重影响了科学的萌芽,抑制了人们的创造精神。
2、从文化传统看,也有其深刻的原因。中国人的思维体系中缺乏逻辑思维和数学的传统,模糊而不求精确,缺乏对一致性和统一性的追求,而且功利主义比较严重,一向不够注重基础研究。传统的中国人在人类的求知原精神方面显得很匮乏,而且所选择的传统思想方式也不利于知识的循序渐进。这一点,杨振宁在其演讲的《对称与物理学》中,举了商朝的觚、苏东坡的回文诗、巴赫的短曲和西班牙皇宫的窗户作为对称的例子,这四个例子正好反映着东西方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杨振宁很富有哲学和历史意识,他说,汉朝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讲,平常的花多半是五瓣的,而雪花是六瓣的,这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然而,开普勒却写了一本小书,专门研究为什么雪花是六瓣的。通过这一比较,杨振宁认为在中国的传统就缺少开普勒这种研究精神。
3、从科技体制的角度,我国的科研经费比较分散,使得本来就不多的经费显得更加紧张;由于科学界存在着论资排辈现象,奖励机制又不健全,严重影响了青年科技家的发展,他们科研经费不足,又不敢质疑前辈权威,怎么可能出创造性成果呢?从社会环境看,科学家的地位不够高,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与重视,因此国家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科学家大批流往国外。从教育的角度看,我国的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学生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动手能力差,知识结构单一,做不到融会贯通,而且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受到压制,以致以后发挥也困难。从学术交流方面作战能力差,有一些工作重复造成了浪费;我们的国际交流更少,科学家对前沿的研究了解明显不够,我们的先进成果也无法为世界所知。在近年以上各方面在国家的政策上得到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哲学世界观正是由于是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这个特定的角度对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行总体地把握,从而保持着对各门具体科学的超越性。但是哲学世界观的这种总体性认识的获得,哲学对世界这个总体的研究,又离不开具体科学。哲学对具体科学保持着超越性,但又不能超越于具体科学。哲学是根植于人们的生活,立足于各门具体科学的,是在广义的文化背景下建立起来并获得生命力和灵感的。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所创造出来的各种具体科学知识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人们在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具体的活动方式。这些具体的活动方式,创建并建构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等具体的学科内容,从而成为哲学研究的现实的对象性的基础。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把握,只能通过对人的现实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结和概括,特别是通过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总结和概括来实现。具体科学越是发展,人类对自身、对外部世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具体方面的认识越是完善和深化,哲学研究也就越是具备现实的可靠的科学基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应当纳入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但这种研究不能代替具体科学去研究。哲学不应当再去追求那包罗万象的作为“科学的科学”绝对真理体系,而应“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辨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3],到达切实认识世界的道路。显然,知识不分化,科学不发达,哲学就作不到这一点。所以,哲学真正成为世界观,成为对世界的总体性认识的条件,就是要以知识的分化、科学的发展为基础。也只有奠立在现实的科学的基础之上,哲学才能真正成为智慧之学,才能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一切。哲学的总体性和科学性是分不开的。哲学的科学性也就在于它是一种总体性的认识,就在于它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期,第21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期,第223-22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期,第215-216页
关键词:哲学;世界观;科学研究
哲学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诸种看法、态度、思想之总和。哲学的世界观实质上是借助于主体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以表达人自身本质的理论表现方式,因而它是在思想的范围内将思想对象化以映现人的能力的特殊方式。它不是关于整个世界的知识,而是提供如何看待、分析、评价关于世界知识总体的角度、框架与视野,它涉及的不是在世界之内某些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而是涉及人之主体与整个世界的根本关系问题,它力求在思维与存在的普遍理论层次上使之思想对象化以改造客观的现实,同时又使外在的世界具有主体的特征。
科学研究是指对具体的科学的探索,其发展是由哲学世界观指导的,它不可能是对整个世界、对人与外部世界的整体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只能对世界内某些具体对象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和发展。
一、哲学世界观是一种根本性、总体性的认识。
1、哲学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的理论体系。
这一表述突出了哲学世界观是一种根本性的、总体性的认识,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谓的“最高智慧”。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研究对象不同,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的某一侧面或某一领域;二是揭示的规律不同,哲学所揭示的是有关整个世界的最普遍的规律,它适用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而具体科学所揭示的则是特殊规律,它只适用于世界的某一侧面或某一领域。这就说明了人类认识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又总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认识这些处于不同层面的多种多样的事物,从而把不同层面的不同的事物纳入了不同的认识活动中,使它们成为具体的认识对象,形成了具体科学。然而各种具体科学之间既相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着,存在着共同的本质和规律性,同时又由于“人的精神的需要,即克服一切矛盾的需要”[1],人们总是不满足于对一些具体事物的了解,总要穷根究底,追本溯源。所以,人们有了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就必然要有对总体的认识,必然要有对最深层的本质和规律的探求。这就是哲学。哲学从本性来说就是一门穷根究底,追本溯源的学问。也就是说,哲学作为人类理论思维的最高形式,处在人类知识层级的最高位置,它在整个人类认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中,肩负着与具体科学不同的特殊使命和任务。因此,哲学它具有总体性的特点,被称之为“最高智慧”。但这只说明了在认识分工里,总要有一部分或是一种理论思维形式来担负起这个追本溯源的任务,从而仅仅说明了哲学作为总体性知识体系存在的必要性和外在的依据。而没有揭示这一根本性、总体性的特点的丰富的内涵。
2、哲学世界观是反映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
它是“建立在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特定理解上的一般世界观。”[2]哲学认识的总体性就在于它是从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特定理解这个角度,回答、解决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性与客观性这二者如何存在的和发展的问题。所以,哲学作为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哲学作为教导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最高智慧”,就必须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一特定理解的角度去考察、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因为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世界观的核心问题,也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切活动所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性的全局性的问题,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现实世界的关系的基本活动形式,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的最基本的矛盾,是对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发展的客观要求的本质的反映。也就是说,哲学世界观所以是一种总体性的认识,主要不是因为它把整个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是由于哲学是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的特定理解这个角度去思考、观察、说明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才成为超越现实、超越具体科学的创造性的思维形式。也正因为如此,在哲学领域里保留了思维的最大自由度,它可以对科学暂时不能解决,或永远不可能确定无疑地获得解决而又确实是人类理智不能不思考、不能不回答的问题(如存在与思维、世界的统一性、时间空间的无限性等等),给出一种或多种多样体现着智慧的回答,尽管这些回答可能是幼稚的、不完善的甚至是猜测的,但只要它是哲学上的认真的思考,就可能启发科学的心智,有利于科学的进步。
3、哲学世界观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总体反映,而且也是对主体状态的集中反映。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在于把世界改造成适合主体需要,满足人们的利益,建立一个把客体统一于主体人的理想世界。哲学世界观作为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不是主观自生的编造,这种总体性的看法、评价,无论正确与错误,都是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反映。但它又不是纯粹客观的描述。这个描述又总要反映主体的愿望和要求,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看法、评价。离开了主体,客观世界本身是无所谓“观”的。所以,人们从现实世界对人的关系中提出世界观的问题,是为给人们解决自己活动中的矛盾提供一个总的规范原则和认识框架的。世界观正是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起来的。实践则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和基础。主体的看法、评价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斗争的反映。主体的愿望也只有通过实践的中介才能作用于外部世界。同时,现实世界的内容也只有通过实践这个中介反映到人脑,构成人类认识和世界观的要素。任何世界观都是作为一定社会的实践结果和产物而存在的,世界观作为总体性认识的概括水平和程度,实质上是受实践发展水平、实践的深度、实践的性质制约的。但在构成世界观的相互作用的三个环节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主观系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愿望和要求。哲学世界观所以是人对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就是因为它集中地体现了主体的主导作用。人总是从自身的角度去考察、描述、评价、改造现实世界。所以,从实质上说,人们的任何一个认识,任何一种知识都有主观性一面,都是人的主体意识的体现,都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愿望的反映。但哲学世界观作为总体性、根本性的认识,作为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总体性的评价,就在于它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愿望的总的趋势的反映。是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关系进一步深化的全面的集中的反映,是人生目的、价值、意义的综合的反映,是为什么人的问题的集中表现。也正因为如此,哲学世界观才能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理想世界提供一个基本规范和准则,提供一个总体性和一般性的方法论原则。人们的哲学世界观一旦形成,它就作为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主体定势存在着。而只要这种定势存在着,它就要迫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沿着这种思维惯性去看待事物、解决问题,影响、制约着主体接收、加工、处理信息的感知过程和思维过程,从而从宏观角度影响、制约主体,对客体的把握方式和改造方式。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科学理论都不免主体的参与,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现代工具的产生,大大加强了人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的强化,主体地位的提高,都是主体和客体关系的深化的反映。
二、科学研究是具体化的特定对象
具体的科学所以不是总体性的认识,所以不是世界观,主要并不是因为它们的研究对象不同于哲学,而是在于它们都不是对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这个人与世界关系中的这个根本问题本身的研究和回答。当然,这不是说具体科学的研究和探索不涉及思维与存在关系的问题,事实上具体科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都要以正确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前提的。具体科学实质上可以说就是对人们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中所形成的关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各种具体观点和具体方法的积淀。所以,具体科学只是从具体科学知识这个角度形成的关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的理解,是对于人与世界关系的特定的把握,但却不是对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这个最普遍的、统一的本质问题本身的解决。因此,它们不是也不可能是对整个世界、对人与外部世界的整体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现代科学技术正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它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鲜明的时代特征。(1)现代科学技术已扩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领域,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科学技术呈现出整体化的发展趋势。(2)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一种社会活动和现象。科学技术日益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社会化的同时,科学技术呈现出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其发展趋势越来越依赖于社会力量的广泛支持和科研机械的有效组织。
科学研究是以科学的概念为起点,将概念、原理和推论予以展开和系统化,使它们依次地表述出来,从而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结构,综合地再现活生生的具体对象,它实际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科学研究实际上是对具体事物或规律的认识,其目的就是在大量已获得的科学事实的基础之上,进行加工、整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科学理论,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三、对我国科学研究的剖析
1、科学思想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是扎根和探求不够,是一个非常要害的历史和社会根源。西方科学有着良好的“求异”传统,所以他们总是刻意求新。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思想“守一”和“齐一”的思想控制。思想的一元化是科学发展的最大障碍,不管这个思想是儒家的,佛家的或是马克思的,一元思想培育的人,表面不同,其实骨髓里却大同小异,这类人除了模仿和小创造外,没有更大的潜力。多少中国人在揣摩领导、伟人、古人的言语中,在故纸堆中浪费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严重影响了科学的萌芽,抑制了人们的创造精神。
2、从文化传统看,也有其深刻的原因。中国人的思维体系中缺乏逻辑思维和数学的传统,模糊而不求精确,缺乏对一致性和统一性的追求,而且功利主义比较严重,一向不够注重基础研究。传统的中国人在人类的求知原精神方面显得很匮乏,而且所选择的传统思想方式也不利于知识的循序渐进。这一点,杨振宁在其演讲的《对称与物理学》中,举了商朝的觚、苏东坡的回文诗、巴赫的短曲和西班牙皇宫的窗户作为对称的例子,这四个例子正好反映着东西方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杨振宁很富有哲学和历史意识,他说,汉朝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讲,平常的花多半是五瓣的,而雪花是六瓣的,这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然而,开普勒却写了一本小书,专门研究为什么雪花是六瓣的。通过这一比较,杨振宁认为在中国的传统就缺少开普勒这种研究精神。
3、从科技体制的角度,我国的科研经费比较分散,使得本来就不多的经费显得更加紧张;由于科学界存在着论资排辈现象,奖励机制又不健全,严重影响了青年科技家的发展,他们科研经费不足,又不敢质疑前辈权威,怎么可能出创造性成果呢?从社会环境看,科学家的地位不够高,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与重视,因此国家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科学家大批流往国外。从教育的角度看,我国的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学生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动手能力差,知识结构单一,做不到融会贯通,而且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受到压制,以致以后发挥也困难。从学术交流方面作战能力差,有一些工作重复造成了浪费;我们的国际交流更少,科学家对前沿的研究了解明显不够,我们的先进成果也无法为世界所知。在近年以上各方面在国家的政策上得到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哲学世界观正是由于是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这个特定的角度对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行总体地把握,从而保持着对各门具体科学的超越性。但是哲学世界观的这种总体性认识的获得,哲学对世界这个总体的研究,又离不开具体科学。哲学对具体科学保持着超越性,但又不能超越于具体科学。哲学是根植于人们的生活,立足于各门具体科学的,是在广义的文化背景下建立起来并获得生命力和灵感的。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所创造出来的各种具体科学知识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人们在处理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具体的活动方式。这些具体的活动方式,创建并建构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等具体的学科内容,从而成为哲学研究的现实的对象性的基础。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把握,只能通过对人的现实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结和概括,特别是通过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总结和概括来实现。具体科学越是发展,人类对自身、对外部世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具体方面的认识越是完善和深化,哲学研究也就越是具备现实的可靠的科学基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应当纳入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但这种研究不能代替具体科学去研究。哲学不应当再去追求那包罗万象的作为“科学的科学”绝对真理体系,而应“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辨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3],到达切实认识世界的道路。显然,知识不分化,科学不发达,哲学就作不到这一点。所以,哲学真正成为世界观,成为对世界的总体性认识的条件,就是要以知识的分化、科学的发展为基础。也只有奠立在现实的科学的基础之上,哲学才能真正成为智慧之学,才能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一切。哲学的总体性和科学性是分不开的。哲学的科学性也就在于它是一种总体性的认识,就在于它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期,第21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期,第223-22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期,第215-2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