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带地震活动性估计及对其防震减灾对策的建议

来源 :山西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j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剖析了山西地震带的构造活动背景和历史地震活动性,分析了该地震,特别是其中段的太原-介休一带近期的地震活动性,以及整个山西地震带地震活动性增强的可能性;提出了有关该地区加强防减灾部署,包括强化该带地震监测台网与分析预报系统的建设和开展地震救灾辅助对策系统研究的某些建议。
其他文献
探讨了地震复发周期在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地震复发周期的方法和原理,依据公式计算了该地区的地震复发周期,并且分析与检验了地震复发周期在河北省南部地区和山东省菏泽地区的应用效果。
山西应县木塔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稀世珍宝 ,如何妥善地保护好这一珍贵的遗产,使之在加固时尽量保持原有的风貌,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根据长期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工作的经验,提
对1998年1月10日河北张北6.2级地震前后,内蒙古井网的兴和、三号地、丰镇、凉城井地下水位观测值的变化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次地震前的地下水位异常具幅度大(达3.5m左右)、持续时间长
以山西省大同—阳高2次地震与忻州地震为例,利用尹详础教授的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研究了山西承压井水位与含水层固体潮体应变的响应比、地震活动的响应比变化特征。表明,在多数地震前,井水位的响应比有大于背景值1、地震活动大于背景值2的高值异常变化,且具有突变特点。说明响应比方法对山西省中强地震有较好的预报效能
研究了大同地电台1983~1993年ρs月均值的变化特征,查明了引起变化的原因:一种是测区内埋水管,建蓄水池,抽送水时管道跑、冒、漏水等人为引起的下降变化;另一种是地下应力场的应力积累增强,引起的地震异常叠加在年度背景上的变化;叙述了排除人为干扰的方法和采用实用化攻关中的滑动富氏法消除年变,可突出异常特征的可行性;得出地震前后ρs的变化是地震前兆反映的结论。
简述了客户/服务器模式下的数据库系统的相关内容,山西省地震分析预报信息网络数据库系统的平台选择,数据库结构设计与数据库服务器的配置等,介绍了地震前兆,测震,宏观3个数据库应用
利用太原地区142个土样的动三轴实验结果,统计给出了太原地区8种土类,即粘土,亚粘土、轻亚粘土、粉土、粉砂、密实砂、中密砂轻砂的动力性能结果和容重的平均值,这为在太原地区建设场
用山西地电台网的资料,从震前变化的一些现象入手,找到识别和消除非地震异常及背景影响的方法,对地电阻率背景变化场作了初步的物理解释,并将此方法用于1991年震情分析中,取得较好结果。
对山西夏县疗 1号井 1 992年以来逸出气的观测资料进行了追踪研究 ,结果表明 ,夏县疗 1号井 1 997年 8月的氦异常不仅与 1 998年山西地震带上 5级以上地震有关 ,可能还反映了
以影响地电观测资料可信度的因素及在一定有效监控能力范围之内的映震能力作为地电监测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对山西省的4个地电台站逐一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山西地电阻率对300km以内5.0级以上中强地震有一定监测能力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