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调查,追踪了1977年到2008年32年间的千余位高考状元的成长,但发现其中没有人后来成为太顶尖的人才,或者说是所有的状元的表现都低于我们的预期。这就引发了一个思考,除了高考成绩,我们对于人生的成功其实还有各种衡量。但是,是不是事业成功,就可以说一个人过得非常好呢?很多亿万富翁的自杀或成功人士的抑郁,又否定了这个答案。
到底,我们对孩子的期冀是什么?
美好人生的定义
在国际心理学的研究当中,除了研究怎样能够更成功,所谓的发展智商、情商,以及成功者的心理素质外,现在还有一个新的提法——well-being,用诗意一点的翻译就是“美好人生”。对,这就是我们的答案,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但是,美好人生并不单指所谓的事业成功,或是智力的发展,它包括社会、生理、精神、情感、智力、环境、职业等各个方面,强调的是一种好的状态。它不是指某一个点的成功,比如考试成功、学习成功、赚钱成功、地位显赫等等,而是一种总体性、系统性、平衡性的成功,是一生都美好。所以,除了成功以外,还要加上一个稳定幸福感。
未来社会的特点及应对能力
未来社会的特点,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只是一点估计:
第一,急速变化。有太多的指标显示,中国社会正在急速地变化。
第二,竞争压力加剧。10年前的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一个人可以挑十几份非常好的工作,但现在,所有人,包括上了大学,甚至是上了重点大学的人,都面临无比沉重的就业压力。
第三,快速变化的社会造就了多元的文化环境。
第四,利益驱动。我们见到的所有广告,背后并不是人文关怀,而是利益驱动。那些变成铅字的宣传内容,背后的推动力就是利益。
那么,我们的孩子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坦然面对变化如此之巨的社会?
1.自我认同的能力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以不变应万变”,其中,心理学上就把这种不变的能力叫做自我认同。即不论外界怎么变,都确信自己有能力应对。
2.稳定的情感
竞争压力太大,人的内心会特别焦虑,各种各样的情绪、情感起伏。此时,发展出稳定的情绪、情感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内心要有坚强、稳定的平台。
3.独特的个性
多元文化的发展,孩子该怎么适应?其实,非常独特的个性,可以应对一切多元文化的环境。发展孩子独特个性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尊重。
4.内在驱动
应对外部的利益驱动最有效的“武器”,就是自己的内部驱动力。
家庭提供的动力
传统的中国人最大的心理支持就来自于家庭。当外面的世界变化越来越大时,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家庭能给孩子提供的,就是能使他今后有长远发展的动力。
悦纳自我
怎样给孩子一种悦纳自我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而不是自我纠结、冲突,甚至是毁灭?最重要的是不追求完美。“我自己不完美,我的孩子就要替我完美”,有些家长这样的想法是孩子最沉重的压力来源。就此,我们可以做一点小小的微调,把追求完美变成追求卓越。卓越是跟自己比,不是跟别人比。比如看看今年是不是比去年更喜爱某个学科,而不是在班级的排名有没有提升。
另外,家长常常在无意中只接受孩子的成绩,而没有接受孩子本身。一位16岁的少年大学生,上了大学后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经过咨询得知,这个孩子从小到大成绩优异,父母引以为豪,但他一直不知道如果自己的成绩不好了的话,父母还会不会要他。这是一个孩子内心的恐惧,他在做一个小小的试验:爸爸妈妈,除了成绩,你们还爱我吗?所以,我们要试着不夸孩子的成绩,而夸孩子这个人;如果我们想告诫孩子或批评他的时候,也要学着用这样的语句:“我不喜欢你在学习上不努力,但我还是喜欢你。”“我不喜欢你做的事,但是我喜欢你。”这样说的时候,我们首先肯定的是孩子本身,当孩子有了被接受感,进步会更大,焦虑也会少一些,从而有了更多的能量去应对外界的变化。
发展个性
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治疗师,在治疗一个手有残疾的孩子的时候,鼓励他用残疾的手写了几个字,之后他自己也试了试,结果写得很差。他用这种方式让这个孩子知道了自己很了不起,居然可以用这样残疾的手写字,完成学习。当我们能把一个人的独特,看成是他的特色的时候,就能建立起自信。
很多人认为要变得特别卓越才能对付激励的竞争,其实恰恰有另外一个出口可以让人成功,就是独特性。鼓励孩子发展不同的个性、特点,并为他指明生活中多元的可生存领域,就是帮孩子应对多元未来的一个重要出口。
我们都希望孩子有创新精神,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创新精神从何而来?就是要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特色,这要在家庭中早期去发现、强化,因为在家里,家长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到孩子的表现。家庭是第一推动力,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让自己的孩子更具特色,让他用这种特色为自己累积独特的价值。
保持连接
和人的免疫力发展一样,我们的心理也需要免疫力,而心理的免疫力,最主要来自于家庭,来自于童年跟父亲、母亲保持的密切连接。
● 区分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
作为父母,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区分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前一段时间有位妈妈来找我,说最近自己2岁的孩子很不容易管教,因此她内心很烦躁,想请我帮她调整情绪。我觉得这个决定非常明智,她知道是自己的情绪需要处理,而不是孩子。因此,当她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后,告诉我,儿子最近好了很多,或者说跟原来差不多,只是自己再看见他闹时,心情没那么烦躁了。这是一位非常有觉察力的母亲,做得也很正确,她能准确地区分出烦躁的不仅是孩子,更主要是母亲。在心理学的某个流派里就认为,孩子的情绪是父母情绪的反映。现代社会,虽然焦急、烦闷甚至是冲动等各种情绪,都是人的正常反应,可是孩子并不知道,他会吸收你的这些情绪。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处理我们自己内在的情绪、情感,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身体接触
简单的皮肤接触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因为皮肤接触会带来安全感,这是最直接的,也是对处于这个急速变化的社会当中的每个人最好的支持。悲痛中的人在别人的怀抱里哭泣,心灵创伤会愈合得更快。所以,多和孩子有身体的接触无比重要。其次,还要是高品质的接触,不仅身体有接触,更要关注孩子,心灵、情绪、情感的连接这才能有效地给孩子输入能量。
● 完整的情绪支持
健康的情绪包括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要同时关注。只鼓励正面情绪,不理解孩子的脆弱或悲伤,孩子就会更加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些情绪;只关注负性情绪,一再强化地让孩子表达,他就会习惯用负性情绪来跟他人交流。家庭提供的应该是全面的情绪支持:孩子喜悦的时候给予欣赏和分享;孩子处于消极、焦虑、忧伤的时候,给予倾听、拥抱,让他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家长对孩子的这种软性的支持,像水一样有巨大的力量,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未来的生活里更好地承受各种压力。
提供内在动力
现在的教育,很可能是过多而不是过少了。所以,给要培养一个未来时代生存人的父母一个重要的提醒:减少对孩子的干预或者是教育。孩子能够发展出的最主要的应对未来的能力,是内在动力带来的,所以要给他留有空间和时间。我们现在的教育恰恰是给孩子的空间太小,填满了他大脑的每一处,让智慧的种子无处生长。
其次,在家庭当中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总是心急地告诉他该怎样做,实际上,尝试错误正是我们人类正常发展的最基本的一个心理过程。
我们需要的不是只会按照标准答案做题的孩子,那样的孩子不见得会有美好人生。因为美好人生不是标准程序,是需要创意的!
稳定的幸福感
● 喜欢学习和工作
如果对工作和学习都充满了仇恨,那么漫长的学习生涯和工作生涯就都显得不那么美好了。如果在孩提时代喜欢自己的学习,成人后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人生就是一个充满幸福感的过程,离美好不远了。
● 享受与别人的关系
为什么有人可以享受跟别人的关系,有人就不能?心理学探讨认为,这和老子说过的“悦纳自我”非常相关。一个不能悦纳自我的人,他接受的任何东西都只是表象,内心总有一种隐约的拒绝感,包括对自己的拒绝。
● 乐于探索未知
所有人都不能确保自己永远在一个完全已知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可是对于未知的一切,是乐于探索,还是害怕、畏缩或是抱怨?乐于探索未知的人更有可能成功,这也是美好人生包含的一个要素。
人物介绍
刘丹
心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毕业,现任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临床督导。具有非常丰富的青少年心理及家庭治疗的经验。曾接受首期中德高级心理师连续培训项目。
到底,我们对孩子的期冀是什么?
美好人生的定义
在国际心理学的研究当中,除了研究怎样能够更成功,所谓的发展智商、情商,以及成功者的心理素质外,现在还有一个新的提法——well-being,用诗意一点的翻译就是“美好人生”。对,这就是我们的答案,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但是,美好人生并不单指所谓的事业成功,或是智力的发展,它包括社会、生理、精神、情感、智力、环境、职业等各个方面,强调的是一种好的状态。它不是指某一个点的成功,比如考试成功、学习成功、赚钱成功、地位显赫等等,而是一种总体性、系统性、平衡性的成功,是一生都美好。所以,除了成功以外,还要加上一个稳定幸福感。
未来社会的特点及应对能力
未来社会的特点,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只是一点估计:
第一,急速变化。有太多的指标显示,中国社会正在急速地变化。
第二,竞争压力加剧。10年前的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一个人可以挑十几份非常好的工作,但现在,所有人,包括上了大学,甚至是上了重点大学的人,都面临无比沉重的就业压力。
第三,快速变化的社会造就了多元的文化环境。
第四,利益驱动。我们见到的所有广告,背后并不是人文关怀,而是利益驱动。那些变成铅字的宣传内容,背后的推动力就是利益。
那么,我们的孩子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坦然面对变化如此之巨的社会?
1.自我认同的能力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以不变应万变”,其中,心理学上就把这种不变的能力叫做自我认同。即不论外界怎么变,都确信自己有能力应对。
2.稳定的情感
竞争压力太大,人的内心会特别焦虑,各种各样的情绪、情感起伏。此时,发展出稳定的情绪、情感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内心要有坚强、稳定的平台。
3.独特的个性
多元文化的发展,孩子该怎么适应?其实,非常独特的个性,可以应对一切多元文化的环境。发展孩子独特个性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尊重。
4.内在驱动
应对外部的利益驱动最有效的“武器”,就是自己的内部驱动力。
家庭提供的动力
传统的中国人最大的心理支持就来自于家庭。当外面的世界变化越来越大时,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家庭能给孩子提供的,就是能使他今后有长远发展的动力。
悦纳自我
怎样给孩子一种悦纳自我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而不是自我纠结、冲突,甚至是毁灭?最重要的是不追求完美。“我自己不完美,我的孩子就要替我完美”,有些家长这样的想法是孩子最沉重的压力来源。就此,我们可以做一点小小的微调,把追求完美变成追求卓越。卓越是跟自己比,不是跟别人比。比如看看今年是不是比去年更喜爱某个学科,而不是在班级的排名有没有提升。
另外,家长常常在无意中只接受孩子的成绩,而没有接受孩子本身。一位16岁的少年大学生,上了大学后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经过咨询得知,这个孩子从小到大成绩优异,父母引以为豪,但他一直不知道如果自己的成绩不好了的话,父母还会不会要他。这是一个孩子内心的恐惧,他在做一个小小的试验:爸爸妈妈,除了成绩,你们还爱我吗?所以,我们要试着不夸孩子的成绩,而夸孩子这个人;如果我们想告诫孩子或批评他的时候,也要学着用这样的语句:“我不喜欢你在学习上不努力,但我还是喜欢你。”“我不喜欢你做的事,但是我喜欢你。”这样说的时候,我们首先肯定的是孩子本身,当孩子有了被接受感,进步会更大,焦虑也会少一些,从而有了更多的能量去应对外界的变化。
发展个性
有一位非常优秀的治疗师,在治疗一个手有残疾的孩子的时候,鼓励他用残疾的手写了几个字,之后他自己也试了试,结果写得很差。他用这种方式让这个孩子知道了自己很了不起,居然可以用这样残疾的手写字,完成学习。当我们能把一个人的独特,看成是他的特色的时候,就能建立起自信。
很多人认为要变得特别卓越才能对付激励的竞争,其实恰恰有另外一个出口可以让人成功,就是独特性。鼓励孩子发展不同的个性、特点,并为他指明生活中多元的可生存领域,就是帮孩子应对多元未来的一个重要出口。
我们都希望孩子有创新精神,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创新精神从何而来?就是要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特色,这要在家庭中早期去发现、强化,因为在家里,家长有更多的机会观察到孩子的表现。家庭是第一推动力,我们完全可以做到让自己的孩子更具特色,让他用这种特色为自己累积独特的价值。
保持连接
和人的免疫力发展一样,我们的心理也需要免疫力,而心理的免疫力,最主要来自于家庭,来自于童年跟父亲、母亲保持的密切连接。
● 区分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
作为父母,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区分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前一段时间有位妈妈来找我,说最近自己2岁的孩子很不容易管教,因此她内心很烦躁,想请我帮她调整情绪。我觉得这个决定非常明智,她知道是自己的情绪需要处理,而不是孩子。因此,当她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后,告诉我,儿子最近好了很多,或者说跟原来差不多,只是自己再看见他闹时,心情没那么烦躁了。这是一位非常有觉察力的母亲,做得也很正确,她能准确地区分出烦躁的不仅是孩子,更主要是母亲。在心理学的某个流派里就认为,孩子的情绪是父母情绪的反映。现代社会,虽然焦急、烦闷甚至是冲动等各种情绪,都是人的正常反应,可是孩子并不知道,他会吸收你的这些情绪。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处理我们自己内在的情绪、情感,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身体接触
简单的皮肤接触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因为皮肤接触会带来安全感,这是最直接的,也是对处于这个急速变化的社会当中的每个人最好的支持。悲痛中的人在别人的怀抱里哭泣,心灵创伤会愈合得更快。所以,多和孩子有身体的接触无比重要。其次,还要是高品质的接触,不仅身体有接触,更要关注孩子,心灵、情绪、情感的连接这才能有效地给孩子输入能量。
● 完整的情绪支持
健康的情绪包括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要同时关注。只鼓励正面情绪,不理解孩子的脆弱或悲伤,孩子就会更加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些情绪;只关注负性情绪,一再强化地让孩子表达,他就会习惯用负性情绪来跟他人交流。家庭提供的应该是全面的情绪支持:孩子喜悦的时候给予欣赏和分享;孩子处于消极、焦虑、忧伤的时候,给予倾听、拥抱,让他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家长对孩子的这种软性的支持,像水一样有巨大的力量,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未来的生活里更好地承受各种压力。
提供内在动力
现在的教育,很可能是过多而不是过少了。所以,给要培养一个未来时代生存人的父母一个重要的提醒:减少对孩子的干预或者是教育。孩子能够发展出的最主要的应对未来的能力,是内在动力带来的,所以要给他留有空间和时间。我们现在的教育恰恰是给孩子的空间太小,填满了他大脑的每一处,让智慧的种子无处生长。
其次,在家庭当中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很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总是心急地告诉他该怎样做,实际上,尝试错误正是我们人类正常发展的最基本的一个心理过程。
我们需要的不是只会按照标准答案做题的孩子,那样的孩子不见得会有美好人生。因为美好人生不是标准程序,是需要创意的!
稳定的幸福感
● 喜欢学习和工作
如果对工作和学习都充满了仇恨,那么漫长的学习生涯和工作生涯就都显得不那么美好了。如果在孩提时代喜欢自己的学习,成人后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人生就是一个充满幸福感的过程,离美好不远了。
● 享受与别人的关系
为什么有人可以享受跟别人的关系,有人就不能?心理学探讨认为,这和老子说过的“悦纳自我”非常相关。一个不能悦纳自我的人,他接受的任何东西都只是表象,内心总有一种隐约的拒绝感,包括对自己的拒绝。
● 乐于探索未知
所有人都不能确保自己永远在一个完全已知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可是对于未知的一切,是乐于探索,还是害怕、畏缩或是抱怨?乐于探索未知的人更有可能成功,这也是美好人生包含的一个要素。
人物介绍
刘丹
心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临床心理学方向博士毕业,现任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临床督导。具有非常丰富的青少年心理及家庭治疗的经验。曾接受首期中德高级心理师连续培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