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遗传承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创造与创新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推进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庞大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与创新实践的历史见证。因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能忽视非遗传承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创造与创新既是理念也是方向
从非遗概念的提出到保护实践的深入,我国非遗事业已经历16个年头,重心逐渐由“建章立制”“摸底普查”“评审认定”等基础性保护,转向“提高保护水平”“走进现代生活”“恢复传承空间”。
然而,在非遗保护过程中,对于如何传承、如何创新等问题,依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或陷于无效的泛泛之谈,或在理论和实践上相互“打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非遗的由来与发展缺乏理性科学的认识。
非遗传承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因此,对待非遗就不能像对待博物馆中的文物一样,只注重“回归本体”。
非遗伴随人类生产生活的变迁而发展,具体到每个非遗项目而言,回归到哪里才是它的“本体”?对于“本体”形成的时间、形态和技艺等要素,谁都给不出标准答案。
今天的文化遗产都是前人创造性的文化成果。正是人的创造性使人类的文化表现形式不断被滋养和创新,让全球具有多样的文化和文明形态。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序言部分便提到“强调文化互动和文化创造力对滋养和革新文化表现形式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这些重要论断,不仅是文化创新的题中之义,也是文化保护的题中之义,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来说,是富有创造性的目标构建和理念创新。
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的是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空间,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有了这样的理念与方向,我们讨论非遗传承与发展,就不会是“无的放矢”了。
转化与发展既是路径也是实践
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受“非遗拒绝创新,传承人不容挑战”等观念制约,过于依赖传统的传承方式,缺乏创造性的转化,不同程度弱化了非遗活态传承的精神维度和发展空间。
创造性和创新性需要释放,但是也不能“乱舞”。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非遗传承中,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关系,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能不能回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能不能将成果转化为对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有益的精神财富。
在路径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非遗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通过空间与形态的转化创新,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其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助推社会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历史遗迹不仅仅是过去的东西,更不仅是观赏的对象,要让所有文物、所有陈列在中华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活起来”就是活在生活当中,健康地走向未来。
单院长的此番感受,缘自于对中华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深度认识和文化自信,更缘自于故宫博物院践行“双创”方针的深度实践。从故宫“掌门人”到故宫“看门人”,从故宫静态展示到动态传播,故宫人用创新实践展现了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巨大空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非遗的活态传承,也需要不断进行“双创”实践。
无论是整体性保护还是筛选式利用,无论是生产性保护还是产业化发展,无论是精神维度的转化还是打开方式的创新,除在认识上进行思辨外,还必须有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实践作为。否则,“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就只能变成一个口号。
思辨与思变要立足当下也要着眼未来
时代在发展,人民有期盼。今天的非遗保护传承,已经不再是所谓的“存在即拥有”。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思维模式,显然有悖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指南。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既是尊重我们的历史,也是尊重我们祖先的创造,更是尊重全新历史方位下人们的需求。
从民族自我认知的需求上来看,非遗是一种历史依据,从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需求上来看,非遺也应是一种精神源泉。
非遗文化中,有师徒相承的仪轨、有尽善尽美的匠人精神,有家传本事携带的家风教育,因此,非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形载体,非遗也应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发挥自己的作用。
事实证明,死水养不出活鱼,要让一池水活起来,就必须保证源头的活水永不干涸。
2017年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强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并就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国民礼仪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重点任务和措施。
近年来,用鲜活的非遗教育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在文化界、教育界正逐步形成共识:越来越多的普通学校加入到非遗普及、研习培训中,非遗教育呈现勃勃生机;新的非遗机构、非遗刊物、非遗活动充满生气。
从最初的田野调查到立项保护,从“在提高中保护”到活态化传承,从“见人见物见生活”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非遗事业始终在思辨中成长,在创新中实践。
思辨催人思变。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推动非遗保护传承、转化创新,使其融入当下、服务当今,才能永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因。
创造与创新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推进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庞大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与创新实践的历史见证。因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能忽视非遗传承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创造与创新既是理念也是方向
从非遗概念的提出到保护实践的深入,我国非遗事业已经历16个年头,重心逐渐由“建章立制”“摸底普查”“评审认定”等基础性保护,转向“提高保护水平”“走进现代生活”“恢复传承空间”。
然而,在非遗保护过程中,对于如何传承、如何创新等问题,依然众说纷纭、争论不休,或陷于无效的泛泛之谈,或在理论和实践上相互“打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非遗的由来与发展缺乏理性科学的认识。
非遗传承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因此,对待非遗就不能像对待博物馆中的文物一样,只注重“回归本体”。
非遗伴随人类生产生活的变迁而发展,具体到每个非遗项目而言,回归到哪里才是它的“本体”?对于“本体”形成的时间、形态和技艺等要素,谁都给不出标准答案。
今天的文化遗产都是前人创造性的文化成果。正是人的创造性使人类的文化表现形式不断被滋养和创新,让全球具有多样的文化和文明形态。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序言部分便提到“强调文化互动和文化创造力对滋养和革新文化表现形式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这些重要论断,不仅是文化创新的题中之义,也是文化保护的题中之义,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来说,是富有创造性的目标构建和理念创新。
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的是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空间,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有了这样的理念与方向,我们讨论非遗传承与发展,就不会是“无的放矢”了。
转化与发展既是路径也是实践
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受“非遗拒绝创新,传承人不容挑战”等观念制约,过于依赖传统的传承方式,缺乏创造性的转化,不同程度弱化了非遗活态传承的精神维度和发展空间。
创造性和创新性需要释放,但是也不能“乱舞”。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非遗传承中,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关系,主要看能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问题,能不能回应时代的需求和挑战,能不能将成果转化为对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有益的精神财富。
在路径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非遗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通过空间与形态的转化创新,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其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助推社会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历史遗迹不仅仅是过去的东西,更不仅是观赏的对象,要让所有文物、所有陈列在中华大地上的遗产都活起来,“活起来”就是活在生活当中,健康地走向未来。
单院长的此番感受,缘自于对中华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深度认识和文化自信,更缘自于故宫博物院践行“双创”方针的深度实践。从故宫“掌门人”到故宫“看门人”,从故宫静态展示到动态传播,故宫人用创新实践展现了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巨大空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非遗的活态传承,也需要不断进行“双创”实践。
无论是整体性保护还是筛选式利用,无论是生产性保护还是产业化发展,无论是精神维度的转化还是打开方式的创新,除在认识上进行思辨外,还必须有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实践作为。否则,“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就只能变成一个口号。
思辨与思变要立足当下也要着眼未来
时代在发展,人民有期盼。今天的非遗保护传承,已经不再是所谓的“存在即拥有”。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思维模式,显然有悖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指南。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既是尊重我们的历史,也是尊重我们祖先的创造,更是尊重全新历史方位下人们的需求。
从民族自我认知的需求上来看,非遗是一种历史依据,从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需求上来看,非遺也应是一种精神源泉。
非遗文化中,有师徒相承的仪轨、有尽善尽美的匠人精神,有家传本事携带的家风教育,因此,非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形载体,非遗也应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发挥自己的作用。
事实证明,死水养不出活鱼,要让一池水活起来,就必须保证源头的活水永不干涸。
2017年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强调,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并就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国民礼仪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重点任务和措施。
近年来,用鲜活的非遗教育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渠道,在文化界、教育界正逐步形成共识:越来越多的普通学校加入到非遗普及、研习培训中,非遗教育呈现勃勃生机;新的非遗机构、非遗刊物、非遗活动充满生气。
从最初的田野调查到立项保护,从“在提高中保护”到活态化传承,从“见人见物见生活”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国非遗事业始终在思辨中成长,在创新中实践。
思辨催人思变。结合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推动非遗保护传承、转化创新,使其融入当下、服务当今,才能永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