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案例
最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其中有一个指导朗读的片断是这样的:
师:刚才我们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进入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再告诉我你从这个部分读出了什么。(学生各自读课文,之后老师指名汇报)
生1:这个部分介绍了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卖火柴。
生2:这个小女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也没有得到一个钱,她不敢回家。
生3:这部分还介绍了小女孩的家境很贫穷。
……
师:你能告诉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吗?
生:这是一个很可怜的小女孩。
师:那好,你能用朗读。把小女孩的可怜读出来吗?
(学生很认真地读,可是读得很平淡)
师:你们觉得她读得好吗?
生:读得不好。
师:哪儿读得不好?
生:她读得没有感情。
生:她没有把小女孩的可怜读出来。
师:那谁能把女孩的可怜读出来呢?
(又一位学生起来读,她也许是班上的朗读尖子。读得很卖力。也较有感情。上课的老师脸色渐渐灿烂起来了。可当读到“……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一个男孩子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一下,全班同学都轰的一声笑开了。老师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窘迫得满脸通红。还好她一下就镇定下来。叫起了那位带头笑的男生)
师:你为什么笑?
(男生似乎感到闯了祸,耷拉着头)
生:老师,对不起,我是觉得“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这一句很好笑。所以笑了。
(此后,也许是觉得朗读气氛被破坏了,也没有继续指导学生朗读,转而过渡到下一部分的学习了)
深度思考
常听老师们议论,旧题材的课文难教。特别是教学背景年代久远的课文,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十六年前的回忆》等,在课堂上常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老师饱含深情,努力想把学生带进课文的情境,可学生却总在门外徘徊,满脸茫然,就是投入不进来。至于这类课文的朗读更是难指导。常听到老师在课堂上反反复复地强调:“要带着感情读”,“要带着悲伤的语气读”。“把心放到课文中读”……学生读起来虽说也很努力,可总是那么平淡,要不似一池湖水,波澜不惊,要不就是装模作样,拿腔拿调的,根本就无法引起全体参与者的共鸣。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缺少体验。情感需要在体验中酝酿,在感悟中积蓄,在共鸣中爆发。以上的教学片断,老师的朗读训练之所以会失败,就是由于学生在朗读前并没有把文本读进去。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只游离于表面,知道文本讲的是什么,却没有角色的体验,这样自然就没有了共鸣。
因此,学生只有“走进去”,才能“读出来”。所谓的“走进去”,就是指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能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真心体验文本蕴含的强烈情感,这样才能有感而发,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通过有声的语言,入情入境地“读出来”。“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如何提高问题材课文朗读的有效性呢?
教学中首先应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让他们对文本的情感有积极主动的感受体验,产生共鸣。就以上的教学片断来说,因为课文讲述的故事并不在中国,而且当时的社会状况与学生现实生活差异极大,仅靠对课文的阅读,并不能完全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果在课前,能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19世纪丹麦的社会状况,再了解一下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的背景,就会知道,当时的丹麦社会贫富极度分化,极少数的人占有了大部分的财富,人情冷漠,穷苦人过着非人的生活。而安徒生的家境也是极度贫困的,他的母亲为了养活他,就曾经上街乞讨过,可是一整天也没有讨要到一点儿食物。以至于饿得昏倒在大桥下。有了课前的背景体验,再让学生抓住小女孩的“可怜”,深入到课文内容中,先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体会体会,再让学生交流小女孩“可怜”在哪里。当“这是一个大年夜。一个本该合家团圆的日子;她又冷又饿地走在大街上,没有人同情她;她弄丢了家里唯一的一双拖鞋,她因没卖到一个钱,她想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她不敢回家,再说家里也和街上一样冷……”等课文中的关于小女孩“可怜”的描述,深深地印入学生们的头脑中时,再通过配着低沉的乐曲,播放高楼大厦里灯火通明、杯酌交错,大街上雨雪交加,小女孩孤独地在雪地中蹒跚而行的课件画面,甚至辅助以教师声情并茂的导读、示范读。这样,当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对话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的时候,做到“情动而辞发”,“读出来”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最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其中有一个指导朗读的片断是这样的:
师:刚才我们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进入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再告诉我你从这个部分读出了什么。(学生各自读课文,之后老师指名汇报)
生1:这个部分介绍了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卖火柴。
生2:这个小女孩没有卖掉一根火柴,也没有得到一个钱,她不敢回家。
生3:这部分还介绍了小女孩的家境很贫穷。
……
师:你能告诉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吗?
生:这是一个很可怜的小女孩。
师:那好,你能用朗读。把小女孩的可怜读出来吗?
(学生很认真地读,可是读得很平淡)
师:你们觉得她读得好吗?
生:读得不好。
师:哪儿读得不好?
生:她读得没有感情。
生:她没有把小女孩的可怜读出来。
师:那谁能把女孩的可怜读出来呢?
(又一位学生起来读,她也许是班上的朗读尖子。读得很卖力。也较有感情。上课的老师脸色渐渐灿烂起来了。可当读到“……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一个男孩子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这一下,全班同学都轰的一声笑开了。老师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窘迫得满脸通红。还好她一下就镇定下来。叫起了那位带头笑的男生)
师:你为什么笑?
(男生似乎感到闯了祸,耷拉着头)
生:老师,对不起,我是觉得“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这一句很好笑。所以笑了。
(此后,也许是觉得朗读气氛被破坏了,也没有继续指导学生朗读,转而过渡到下一部分的学习了)
深度思考
常听老师们议论,旧题材的课文难教。特别是教学背景年代久远的课文,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十六年前的回忆》等,在课堂上常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老师饱含深情,努力想把学生带进课文的情境,可学生却总在门外徘徊,满脸茫然,就是投入不进来。至于这类课文的朗读更是难指导。常听到老师在课堂上反反复复地强调:“要带着感情读”,“要带着悲伤的语气读”。“把心放到课文中读”……学生读起来虽说也很努力,可总是那么平淡,要不似一池湖水,波澜不惊,要不就是装模作样,拿腔拿调的,根本就无法引起全体参与者的共鸣。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缺少体验。情感需要在体验中酝酿,在感悟中积蓄,在共鸣中爆发。以上的教学片断,老师的朗读训练之所以会失败,就是由于学生在朗读前并没有把文本读进去。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只游离于表面,知道文本讲的是什么,却没有角色的体验,这样自然就没有了共鸣。
因此,学生只有“走进去”,才能“读出来”。所谓的“走进去”,就是指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能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深入理解文本的内容,真心体验文本蕴含的强烈情感,这样才能有感而发,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通过有声的语言,入情入境地“读出来”。“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如何提高问题材课文朗读的有效性呢?
教学中首先应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让他们对文本的情感有积极主动的感受体验,产生共鸣。就以上的教学片断来说,因为课文讲述的故事并不在中国,而且当时的社会状况与学生现实生活差异极大,仅靠对课文的阅读,并不能完全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果在课前,能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19世纪丹麦的社会状况,再了解一下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的背景,就会知道,当时的丹麦社会贫富极度分化,极少数的人占有了大部分的财富,人情冷漠,穷苦人过着非人的生活。而安徒生的家境也是极度贫困的,他的母亲为了养活他,就曾经上街乞讨过,可是一整天也没有讨要到一点儿食物。以至于饿得昏倒在大桥下。有了课前的背景体验,再让学生抓住小女孩的“可怜”,深入到课文内容中,先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体会体会,再让学生交流小女孩“可怜”在哪里。当“这是一个大年夜。一个本该合家团圆的日子;她又冷又饿地走在大街上,没有人同情她;她弄丢了家里唯一的一双拖鞋,她因没卖到一个钱,她想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她不敢回家,再说家里也和街上一样冷……”等课文中的关于小女孩“可怜”的描述,深深地印入学生们的头脑中时,再通过配着低沉的乐曲,播放高楼大厦里灯火通明、杯酌交错,大街上雨雪交加,小女孩孤独地在雪地中蹒跚而行的课件画面,甚至辅助以教师声情并茂的导读、示范读。这样,当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对话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的时候,做到“情动而辞发”,“读出来”不就水到渠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