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xiaza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的现阶段,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改革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越来越多的教研人员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音乐元素纳入到课堂当中。而常德丝弦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在当下的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和制约,如何依托音乐教学课程改革促进常德丝弦的传播和继承,已经成为音乐学科教育和建设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围绕改革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引入常德丝弦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析。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课程;常德丝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校本课程开发是其中的一项热点问题,特别是对于音乐课程而言,正确认识和理解本土特色音乐文化,将丰富优秀地方音乐资源引入到基础音乐教育当中,从而开发出适合地区和学校的校本音乐课程,这是目前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完善音乐教育体系和加强音乐教育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常德丝弦而言,其属于湖湘本土特色音乐文化,拥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艺术价值,将其引入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体现出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有必要深入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一、常德丝弦的发展现状
  常德丝弦是以唱为主,以说为辅的一种说唱相间的民间说唱艺术形式,是各种民间说唱音乐中的集大成者,在2006年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魅力。从常德丝弦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具有一批专业的丝弦艺人,如杨建娥、杜美霜、朱晓玲等,同时还创作了一批广为人知的作品,如《瓜中情》、《枕头风》等;现阶段,仍然有一批常德丝弦的艺术家和学者在为其发展做着不断的努力,如“常德市丝弦艺术团”的成立,丝弦工作者们通过民间采风和创新而创作的《月亮巴巴》、《常德是个好地方》等新作品;且宣传力度逐渐加大,将常德丝弦的学习和传播作为弘扬和发展精神文化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德丝弦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一是丝弦艺人和团体的数量有限,不利于大范围传播;二是传统曲目结构冗长、内容繁杂,代表新时期、新风貌、新风格的作品十分匮乏;三是能演唱常德丝弦代表作品的当地人越来越少,年轻一辈对常德丝弦缺乏兴趣,造成了其发展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二、常德丝弦的艺术特征与价值
  (一)常德丝弦的艺术特征
  常德丝弦艺术特征的表现主要围绕的是语言及旋律、演唱内容、演唱形式与伴奏这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其一,从语言和旋律方面来看,常德丝弦是用常德方言所演唱的,其中包含地方特色的俚语和俗语,如作品《常德人》中“爷爷他是常德人,嗦啦妹子呦”句中的“嗦啦妹子呦”就属于语气助词,在演唱时给人以亲切的感觉;受到常德方言的影响,常德丝弦在旋律上的跨度较小,如《新事多》的旋律以六度、四度、三度和二度为主。
  其二,从演唱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了以抒情性为主的时调小曲和以表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为主的大型曲目这两种;传统常德丝弦的演唱内容多为爱情故事和民间典故,如《宝玉哭灵》、《孟姜女寻夫》等;随着不断的发展,也开始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精神面貌和先进模范人物等题材,如《待挂的金匾》、《生在潇湘多自豪》等。
  其三,从演唱形式来看,常德丝弦经历了由传统坐唱到走唱、表演唱以及现代单人唱、合唱的变化,而且还出现了独唱、伴奏唱、一人一角的丝弦戏;且其伴奏也由原来的扬琴、琵琶、二胡和三弦等传统乐器丰富为小提琴、单簧管等多种西方乐器。
  (二)常德丝弦的艺术价值
  常德丝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中:
  一是历史文化价值。常德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文物之邦”的美誉,屈原、陆游、王安石和陶渊明等曾经在这里就留下了不少的传世佳作;在保存下来的常德丝弦当中取自于名人雅士所创作的曲牌,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真实的反应出了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二是教育价值。对于音乐学科而言 ,其教学内容多为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音乐,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常德丝弦实际上是在“口传心授”基础上所发展而来的一种地方民间音乐,其中富含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与艺术价值,在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合作意识、价值观念和创新思维等方面发挥出了显著作用。
  三是社会实用价值。常德丝弦在产生于社会生活的同时又服务于社会生活,古代最为常见的就是富贵人家为了嫁娶等大事会请丝弦艺人进行表演;而在现代,随着常德丝弦的不断发展,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如生意开业、戏剧等。
  四是创作及研究价值。常德丝弦的产生和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体系结构较为完整,对民族音乐学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三、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引入常德丝弦的意义
  (一)常德丝弦作为教学资源的意义
  常德丝弦作为湖湘地区的本土音乐资源,将其引入到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当中,一方面丰富了音乐课堂内容,改变了以往以唱歌和音乐欣赏为主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重视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本土音乐形式,对于传承和发扬常德丝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背景之下,使得学生明确常德丝弦是常德的名片和标志,从而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另外,常德丝弦在语言、创作特征、作曲技法、伴奏乐器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理解传统音乐的内涵。
  (二)常德丝弦作为传承手段的意义
  常德丝弦作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鲜明特点,将这种地方说唱音乐形式引入到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当中,能够实现对常德丝弦的大力推广和宣扬,在继承和发展常德传统艺术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歌曲《常德人》所讲述的是常德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学生在对其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能体会到常德的物产丰饶和人杰地灵,还可以在《俏婆婆上大学》、《枕头风》等作品中了解到常德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同时,常德丝弦曲调的来源和基础是常德方言,進而更好地实现对常德方言的传承。   (三)常德丝弦作为教学方式的意义
  学生和教师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中的关键参与者,二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对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将常德丝弦引入到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当中,在实现教学互动的层面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现代音乐形式相比较而言,常德丝弦在节奏、旋律、调式调性、风格等方面均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教师和学生可以就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讨论,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除此之外,常德丝弦的引入还改变了以往单一固定的知识体系,教师要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等,在互动中增强学生对地方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四、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引入常德丝弦的实践策略
  (一)立足教学需求,收集利用民间资源
  1.采风
  采风指的是深入民间对优秀资源予以搜集,其目的一方面在于为教学内容选择和编写校本教材收集更多更全的资料,另一方面则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采集资料等能力。将常德丝弦引入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教师应立足于实际教学需求,组织学生围绕伴奏乐器、表演形式、服装等方面进行采风,通过参观群众文化艺术馆、采访专业人士和实地调查等途径,使得学生能够实地面对面地接触、感受和学习常德丝弦,在服务于音乐教育的同时,实现对常德丝弦的传承。
  2.内容选择
  常德丝弦产生和发展于大众社会生活,其所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情怀,因而在其中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庸俗趣味和低俗词曲等内容,将其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引入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中的时候,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选择真实反应人们健康生活的内容,如以杜牧的诗《江南春》作为歌词的丝弦《江南春》就是以简单淳朴活跃的节奏,再借助黄莺、绿树、红花、山庄等表达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之情。
  3.教材收编
  对于教材而言,其是教师开展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工具,而改革地方中小学在教材篇幅上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因此,可以将采风所收集到的常德丝弦以及在书中所记载的常德丝弦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从中挑选出艺术价值高、适合学生演唱的常德丝弦,对其进行教材编写;需要注意的是,在编写常德丝弦音乐教材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实现乐曲艺术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将审美性原则作为核心。
  (二)结合学生心理,选择适宜教学模式
  1.审美体验型
  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根本要求,审美体验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则是以聆听音乐为主,同时结合讨论、参与、交流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体验型教学模式以听觉体验为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用耳朵和用心去倾听,从而了解音乐的结构、风格和特点。将常德丝弦引入音乐教学课程,以《常德是个好地方》为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去感受作品,使得学生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常德的优美风景和风俗习惯。
  2.协同渗透型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组成部分,而美育又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音乐教育应和其他教育实现紧密的结合;将常德丝弦引入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采用协同渗透型教学模式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在教学中适当地渗透常德的历史人文背景,二是常德丝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教学中还应实现其与艺术舞蹈、绘画、文学等领域的结合,如在对《说唱丝弦》的教学中使得学生掌握丝弦的演唱形式、伴奏乐器等知识。
  3.情景创作型
  情景创作,也被称之为是即兴创作,指的是根据一定的场景,运用简单的音乐创作手法和积累的音乐素材进行创作表演活动。情景创作型教学模式的选择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常德丝弦设计曲牌填词、改编常德丝弦、选用常德丝弦素材进行音乐创作等教学情景,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常德丝弦的作曲技法,而且还掌握了音乐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三)根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改革地方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中引入常德丝弦的目标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层面之上;中小学音乐课堂中常德丝弦内容的教学设计应以趣味性强、表现力大的音乐活动为主,使得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互动中实现对常德丝弦的传承。
  例如,在基本完成理论知识讲解之后,围绕“常德美”这一主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常德丝弦的比赛和汇报演出活动,学生合作对词曲进行改编创作、自主挑选表演服装,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常德丝弦的理解深度和广度,从而实现学生熟知常德丝弦的历史背景,了解常德丝弦的主要作品及其音乐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常德丝弦创作这一教学目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已经受到了教研人员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于音乐课程而言,相关文件已经明确指出,地方和学校要对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予以开发利用,将其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积极地引入到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当中去,使得学生受到音乐文化熏陶的同时树立起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意识。常德丝弦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优秀成果的主要代表之一,将其引入中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当中,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审美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拓展和丰富音乐课程资源,符合课改的基本要求;然而,以常德丝弦作为地方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其的研究力度,旨在推进音乐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龙淼淼.立足本土文化开发中学音乐校本课程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26):121-122.
  [2]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对策研究——以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为例[J].当代音乐,2016(07):17-21.
  [3]何潇鸿.常德丝弦纳入高师地方课程的价值研究与建设构想[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4]李琳.地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湘西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05):75-78.
  [5]聂国红.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A].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邵阳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8:03.
  [6]汪丽萍.论音乐课程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鄂东南地区民间音乐资源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4):108-110.
  作者简介:龙昱冰(1982—),女,湖南人,硕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音樂教学与理论研究、民乐器乐演奏。
其他文献
【摘要】贾平凹说过:“故乡是你身体和灵魂的地脉。”故乡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非常巨大,乡音又是故乡味道的典型代表,用乡音激活人们内心沉睡的故乡情怀,点燃童年的美好时光,让那些深埋着的爱发芽成长,需要张掖小曲子换发新光芒。张掖小曲子的深加工与再创作依然在进行中,任重而道远,笔者能力有限,但是坚信,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故乡的需要。正所谓乡情道不尽,乡音塑忠魂。  【关键词】乡音;故乡情怀;张掖小曲子  【
期刊
【摘要】 信天游作为我国地方民歌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当代民歌的影响也是极为重大的。我们要吸取经验来发展当代民歌,同时,也要融合地方原生态的民歌,创作出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民歌演唱形式。  【关键词】山歌;信天游;民族声乐  【中图分类号】J642.22 【文献标识码】A  一、陕北民歌与信天游  信天游又叫顺天游。这种山歌形式流行于陕北一代。信口而唱,漫天而游,由名字就可以看出,信天游的特点,曲调形
期刊
【摘要】波兰作曲家肖邦的钢琴作品数百年来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和精神。这位带着浓郁浪漫主义色彩的钢琴诗人为钢琴音乐的创作以及钢琴音乐风格多样化的表现做出了重大的历史突破。他将真挚的情感融入音乐的每个缝隙,就连对大多数作曲家来说为练习手指而生的练习曲体裁都被他注入了满腔热情;因此他的钢琴创作正如当时盛极一时的诗歌文学般激荡人心。  【关键词】肖邦;音乐与诗歌;音乐演奏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教我如何不想他》是赵元任创作的经典作品之一,赵元任凭借自己所学的西方音乐理论知识和在语言学上的造诣,将中西方音乐文化相融合创造出独树一帜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歌曲。文章通过分析作品《教我如何不想他》在语言、作曲技法、钢琴伴奏上的创造特征,总结出赵元任艺术歌曲创造的“中国风”特色,感受历史发展下艺术歌曲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征。  【关键词】艺术歌曲;创作特征;民族特色  【中图分类号】J607
期刊
【摘要】著名笛子演奏家俞逊发先生是他众多师兄弟中的佼佼者,俞先生虽系上海人士,但是受赵松庭先生的得力培养,和浙江丝竹音乐、尤其是浙派笛子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以后的演奏生涯中,都会演奏浙派笛子的部分代表曲目《三五七》、《早晨》、《鹧鸪飞》,同时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将浙派笛子演奏艺术不断继承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成为浙派笛子艺术的主要传承人。本文以俞逊发先生生前所演奏的南派笛子名曲《姑苏
期刊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环境污染不仅会破坏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还会对地区或城市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而污染场地就是环境污染的具体体现方式之一。对污染场地的环境状况以及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评价和勘察,能够有效避免污染场地再次对生态环境和人们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还能为地区或城市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污染场地;环境调查;重
期刊
【摘要】本文以新疆艺术学院音乐系为例,通过阐述室内乐课程建设、室内乐课程实践及室内乐课程目标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新疆高校室内乐课程发展。  【关键词】室内乐;课程建设;课程实践;课程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室内乐是以重奏、重唱为主要演出形式的音乐体裁,随着时代发展,室内乐的音乐素材与组合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并逐渐体现出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色。其中,世界范圍内最有影响力的是马友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工民建工程在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且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建筑工程本身就具有涉及范围广泛、相关环节众多的特点,推动工民建工程,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还能够引导各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从而全面提高项目的质量。但是结合现状来看,工民建工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需要进行施工管理。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高层住宅;具体措施  引言:在对工民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媒体的发展也在不断向数字信息化、娱乐休闲化方向转变,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以求大力迎合并不断引导大众文化需求,尤其在艺术文化领域,只有时刻保持创新,才能够迎得受众青睐,推动艺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本论文将重点以《音乐大师课》为例,分析音乐传媒对艺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创新,解析传媒业的发展对艺术的进步起到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音乐传媒;艺术文化教育;
期刊
【摘要】在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音乐课程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是音乐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是一种思维方式上的本质性超越。这一新课程的出现不仅对教育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更对我们工作在一线的音乐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互动是必不可少一个重要方面, 运用“互动式教学”让我们的音乐课“活”起来、“动”起来,是提升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主要论述了互动式音乐教学的理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