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将于11月在南京举办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mydm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中国大学教学》编辑部定于2013年11月22-24日在南京市举办第六届“大学教学改革研讨会”。本届研讨会由南京师范大学承办。
  2008年,以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在南京举办。此后,论坛每年举办一届,每届一个主题,目的是为广大高校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教务处长、院(系)负责人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围绕教学这一核心,搭建一个高层次、广参与的交流、研讨平台。连续举办的五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得到了广大高校及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自今年起,“中国大学教学论坛”更名为“大学教学改革系列研讨会”。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始终是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中的作用更为凸显,成为推动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强大动力。2011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两年来,项目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广大高校和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与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兴起和发展,使得我国高校和广大师生真切地看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新的方向。
  本届研讨会将以“开放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为主题,组织广大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开放课程主讲教师交流、研讨建设经验,共享应用建设成果,更好推进项目建设,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观念革新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同时,本届研讨会也将落实筹建“全国高等学校开放课程共建共享联盟”有关事宜。
  围绕研讨会主题,拟讨论如下专题:
  1. 开放课程与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转变;
  2. 开放课程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
  3. 开放课程与学习模式改革;
  4. 开放课程的可持续建设和运行机制建设;
  5. 开放课程在学校教学过程应用与创新。
  本届研讨会有关事项如下:
  一、与会主要人员
  1.高等学校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教务处长、教学院长(系主任)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
  2.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人;
  3.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
  为便于更多的高校直接参加研讨会,分享研讨会的成果,每所高校限报2名。
  二、主题报告遴选与论文征集
  研讨会主要内容分为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和会议交流研讨。
  大会报告每人50分钟;专题报告每人40分钟,其中35分钟为报告时间,5分钟为交流时间。研讨会组委会已经开始向各高校和专家征集大会推荐报告、专题推荐报告和论文。
  推荐报告须附全文或有三级标题的提纲。截止时间:2013年11月10日。
  《中国大学教学》杂志常设相关栏目,欢迎广大教师投稿。编辑部将遴选部分优秀论文连同大会有关报告分批分期发表。
  三、论文要求
  1.凡内容符合上述论文征集范围,且未公开发表的论文,均可投稿;
  2.论文应依次包括标题、作者及单位、摘要(200字以内)、关键词、正文、作者联系方式(电话、电子信箱、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3.论文要求为Word软件.doc格式文档,A4纸版面,标题文字用4号黑体,作者及其工作单位5号楷体,正文5号宋体,行距1.5倍,三级标题、中英文参考文献及其序号等排版方式参照《中国大学教学》现有格式,全文字数在5000以内。
  论文提交截止时间:2013年11月10日。
  四、参会注册与联系方式
  为提前做好会议准备与服务工作,请与会代表务必于2013年11月15日前登录教研中心网站进行网上注册,论文请E-mail至研讨会组委会秘书处。
  1.研讨会组委会秘书处联系人
  杨裕南 电话:010-58581590
  王青林 电话:010-58582264
  传真:010-58581676 E-mail: crct@crct.edu.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100120
  2.研讨会承办方联系人(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
  申忠宇 电话:025-85891699
  梁 中 电话:025-85891533
  3.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网站参会注册地址:
  http://www.crct.edu.cn/education/reg.aspx
其他文献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过几年实践,形成了鲜明特点。即宽口径、厚基础的模块化课程设置,师为导、生为主的研讨式课堂教学,重艺术、强技能的课堂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合并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的80例UAP合并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试验
Ghost是我们最常用的数据备份恢复工具.其实它除了克隆功能之外还可以用来执行其它的“另类”操作.比如下面的2个用途。
目的针对影响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患者的因素及与其它并发症之间的关系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末梢神经病变情况进行分组,对两组患者的年
研究用神经网络方法解决Job-shop调度问题,首先描述解Job-shop调度问题的算法,然后给出这一算法及其网络性质的理论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是可行的。最后,针对几类典型调度问题的解决这一
1引言常规模糊控制器的结构框图见图1.图中e,c和u分别为误差、误差变化和控制量.ke和kc为量化因子,ku为比例因子.E、C和U分别为误差、误差变化和控制量的模糊语言变量.设定值→e→ke→→c↓kc→→模糊
讨论了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最小相位系统的动态输出反馈镇定,通过加积分器和非线必锵 系统化为一种标准形式,并基于标准形式的线性部分提出了动态补偿器的设计方法,然后根据得到
摘 要:本文介绍了美国两所高等工科学校先进的教学理念:里海大学的新生研讨课与伍斯特理工学院的基于项目式的教学模式,从中可以体验到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团队式和基于项目的研讨式教学的重要性,并吸取教学经验用于自身教学中。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基于项目式教学;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团队式教学;教学理念  为改革我国现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东南大学
1 引言关于模糊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目前已有许多相关的分析和设计方法[1].比如,文献[2]中证明了凡用经典控制能稳定控制的系统必可用模糊控制达到相同的稳定性能, 文献[3]中有
摘 要: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而与对口企业联合培养又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北京工业大学与国际龙头企业美国Xilinx(赛灵思)公司进行嵌入式软件与系统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促进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的开展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几年的联合人才培养中取得了一系列国家级教学成果。本文介绍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分析与国际知名企业深度合作进行联合教学中需要关注和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