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中学生心中应有的地位

来源 :教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aini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者。初中“语文”版教材从《论语》共选了16则。有人认为,孔夫子离我们有2500多年的历史,离我们太远了;还有人认为,孔夫子是个迂腐之人,今人不应该学孔子。那么,孔子在中学生心中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本文试图从中学生学的16则论语片段入手,联系历史,谈谈孔子在初中生心中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
   其实孔子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教育、伟大而又普通之人,并不迂腐。
  
   一、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新课程教育改革提出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其实早在2500多年前的孔夫子就有了。这从孔子的“治学三境”可见一斑:
  第一境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即做学问要经常自主地进行读书、练习、复习、实习,甚至社会实践,这和今天所倡导的“自主学习”相吻合。
  第二境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即与志同道合者讲谈、研讨、论辩,从而加深造诣,这和我们今天倡导的“合作、探究”学习不谋而合。
  第三境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即别人不了解我,或者自己有才华而没有被重用,这没关系,我都不恼怒,这种“君子风度”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一脉相承的。
  很显然,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是继承了传统教育的精华。因此将孔子誉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第一人,不为之过。
  孔子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人,他教育学生,在学习上一定要讲究方法:
  他认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非常紧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只读书则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学业上就会陷入困境。
  他认为学习要勤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即聪明灵敏而又喜欢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为羞耻。不耻下问,就是在今天,也实在是难能可贵了。
  他认为学习要精心地诵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默默地把所学过的东西记下来,不断积累知识,学习要学无止境,不感到满足。
  他认为,在学习中,到处都有老师,到处有知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即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他们的那些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在学习态度上,要学习别人长处,借鉴别人的短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即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二、一个善于教育的人
  
  孔子是一位教育家。他教育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在与学生谈话中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而不是像今天的某些教授,坐在讲台上,高高在上,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整部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通过孔子和弟子的对话,谈学习,谈人生,谈理想,谈做人,谈从政,谈生活……一部语录体,处处都是师生谈话,处处都是在教育学生,但无一处教育痕迹。
  比方说,一天,学生子贡问:“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意思是:“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称为‘文’呢?”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孔文子聪明灵敏而又喜欢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为羞耻,因此给他一个‘文’的谥号。”孔子回答得妙,妙在既解答了学生的疑问,又教育了学生要“勤学好问”,真可谓“一箭双雕”。
   还有一天,学生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意思是:“有没有一句可以终生奉行的话?”孔子马上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那大概就是‘恕道’了吧!自己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孔子“仁”学的一个方面就是:“恕”。就是在与学生的漫不经心的谈话中教育学生的。
  今天,新课程教育改革反对“注入式教学”,主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其实在孔子的课堂里处处都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即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而已。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孔子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好教师。他认为当好一位老师必须有三个条件:“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即精心地诵记,永不自满地学习,耐心地教育别人,只有具备这三条,才能为人之师。孔子还认为,有创造性的见解和新发现的人,才可以做老师,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复习旧的知识后,才能有新的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一个老师,若墨守成规,没创造性,没有新发现,那不是一位好老师。这和现在新课改提出来的“创新教育”也是相宜的。
  孔子一生,追求“学高”,崇尚“德高”,堪为师表。
  
   三、一个伟大而又普通的人
  
  说孔子是伟大的人,不誉之为过。他是儒家创始者,首先创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学生有3000人,其中最著名的有72人。孔子整理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尚书》《诗经》《周易》,并根据鲁国的史料,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誉。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儒家学说,统治了封建两千多年的历史,至今还没有哪一种学说有如此之生命力。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思想之伟大。
  但是孔子是一个极普通的人。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孔子是人,不是神;他要吃饭,他要穿衣;普通人吃的,他都吃;普通人穿的,他都穿。
  孔子是一位政治家,在治理鲁国的三个月中,足见孔子无愧于杰出政治家的称号。但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在从政上,孔子是一个很普通的人。能进则进,能退则退;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
  孔子是一个大教育家,他教会了很多学生,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之称。但必竟只有“三千”,贤者也只有“七十二”,这和今天那些鼓吹“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相比,孔子是极普通的老师了。孔子虽然提倡“有教无类”,但他并不认为“人人能教好”,他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他认为,一个教师要做到两点:①不要“失人”,对于那些想学而能学好的人,一定要给予施教,即“孺子可教也”;②不要“失言”,对于那些不想学而又不能学好的人,不要追着学,即“朽木不可雕也”,教师在施教过程若“对牛弹琴”,也是老师的错。一个好的老师要既不能“失人”,也不能“失言”。 由此可见,孔夫子也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他早就承认:有教不会的学生。
  孔子一生,终生学习,诲人不倦,知识渊博;但也有“鄙陋”的一面:在《两小儿辩日中》,被乡野小孩辩驳得哑口无言,但他并不以为失面子,而是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常人心态来正视自己,表现出极普通的一面。
  教学生读孔子,要读懂孔子的伟大,读懂孔子的普通;做一个“崇拜高尚,追求高尚”的普通人。
  
  四、孔子不是迂腐之人
  
  “儒家思想”自从成为封建统治者用来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的那一天起,就成了很多读书人追求功名的“敲门砖”,有很多的读书人成了“儒家思想”的行尸走肉;到了封建统治的晚期,有些读书人“迂腐”到了极致,如范进、孔乙己们。再加上“破四旧”“批林批孔”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儒家思想”是迂腐之说,于是有人叹曰:孔夫子,乃迂腐之人也。
  其实封建统治者所讲的“儒家思想”是“变了味”的“儒家思想”,那是他们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至于那些认为孔子是“迂腐”之人,那是他不了解孔子,真是冤枉了他。
  ⑴孔子并不是文弱书生。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三寸(今1.9米以上),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当然,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为豪;但他绝不像范进、孔乙己们那样病秧秧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⑵孔子并不反对当官,追求富贵。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即富裕和做官是我所盼望的。事实上,孔子一生在追求当官,追求富裕,这并没有错。但他在追求中是有底线的:“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即不讲仁义得到它,就不应该占有。他还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吾从所好。”即富裕如果可以得到,即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如果不能获得,我就从事爱好的事业。孔子曾任鲁国司寇,从政失意;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干他自己喜欢干的事。他能进能退,有理想、有良知、有理智。瞧,一个多么达观的人!
   ⑶孔子是个热爱艺术的人。他非常爱好音乐,年少时,曾经当过乐队的“吹鼓手”。一次,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于是感叹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没想到演奏音乐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他深深地感叹音乐的审美娱乐和教化作用。
  ⑷孔子在生活上,是个很讲情趣的人。一天,他和一群弟子在讲学,要各位弟子谈谈他们的理想,弟子们各抒其见,有说想当官的,有说想发财的,孔子没有反对,因为这些都没有错,人各有志嘛;最后,弟子曾点说:“我的理想是,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做好了,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游泳,在舞雩台上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听完后,大为感慨,赞叹说:“我赞赏曾点所说的啊!”孔子一向提倡人的自然常态,最反对“假里假充”,人要和大自然亲近。
  由此可见,孔子不是迂腐之人,他虽然离我们有2500多年的历史,但他似乎离我们很近;就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他,他还是很“鲜活”的:他就好像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责任编辑:谢先国)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用硫酸水解蚕蛹制备复合氨基酸及采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复合氨基酸的方法.考察了溶剂用量对蚕蛹脱脂、硫酸用量和酸解时间对氨基酸收率的影响.
第一课时  课型:听说课  一、教材分析  1. 教学内容  Don’t eat in class是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中心话题是  rules(规则); 主要语言功能项目是谈论并制定某些规章制度(校规、班规、家规等);本节课要掌握的语言结构为祈使句Don’t …, 情态动词can/can’t的用法。  2.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a. 能够在句子中运用下列新词汇
本文采用梁单元的初参数法建立起梁单元的初参数方程,弥补了梁的矩阵位移法的不足。应用梁单元的初参数方程可以在计算机上自动绘制梁单元的挠度曲线,转角曲线,弯矩图及剪力
通过探讨适合视光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认为发现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非眼科专业学生对于眼视光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关于斜视及屈光内容的形象记忆,提高了视光学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
以住宅产业链为切入点,分析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困境。针对发展困境,提出大型企业纵向一体化、中小型企业横向整合两种发展模式及信息化管理平台在住宅产业链各环节间信息流中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小错误,这些不符合社会标准和成人期望的习惯化的“错误”行为就常常被称为问题行为。如何去看待、处理问题行为,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
摘 要:教育技术诞生不久,便在教育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目前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的教育技术整体能力却与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针对目前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探索出一条适应教育发展方向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途径。  关键词:教育技术专业;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途径    目前,国家已经将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到教育的制高点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这一高度,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
对水电站水能调节计算中已有的数据处理方法(如样条函数)进行了分析,提出ANN技术(人工神经网络),其特点是毋须事先选择函数,能处理各种不同情况下的水力曲线,从计算结果上看,精度较高。
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习语文,或者由于急功近利,不能坚持,从而让语文这样一门大学科被一些同学忽视了。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语文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供同行
1月13日下午,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示范校建设办公室联合主办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专题报告会,邀请海南省国家突出贡献专家、海南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毅武教授到校作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