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学体育潜课程目标的理性思考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316860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体育课程的影响方式不同,我们把体育课程分为体育显性课程和体育潜在课程,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依赖,共同构成了体育课程的完整体系。从学校教学总体规划设计角度讲,体育显性课程的显现程度比较突出,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内容,它体现在各学校的教学运行计划中,并有系统规范的制度予以支持和保障。而体育潜在课程则是隐含于显性课程之中,本质上也是一种与显性课程具有同等价值的基本课程形态,虽系未明确陈述的课程,但却包括学校教育实践中的教学实施、学校体育价值评判、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体育课堂常规与程序、体育精神熏陶、运动中学生间个体差异、运动中的人际互动方式等,作为潜课程,这些显性课程之外的教育形式,必然会对学生的体育意识、情感、价值观等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受到学科中心论的影响,体育教育比较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情意目标的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学在学校教学和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价值意义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重视,致其原因同然很多,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侧重凸显实现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形式等显性体育课程的目标,忽视了体育潜在课程的存在和目标的实现,这样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势必大打折扣,其结果就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研究表明,体育潜课程目标的实现,也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有助于弥补显性课程在体育课程实践的诸多缺失。
  
  一、对体育潜课程目标的深层次认识
  
  1 体育潜课程的内涵与外延
  体育潜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诸多不确定的具有特殊教育价值和作用的因素,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和礼仪,等等。但就体育教学而言,其潜课程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以潜隐渗透的、而非倾压灌输的方式有意无意地向学生传递人文、价值理念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教育经验,实现体育教育终极目标的体育教育环境等因素。潜课程作为大课程体系下的组成部分,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的。换言之,潜课程在获得有效的开发利用之前,它只是以潜在的价值形态和方式存在的,仅仅表现为某种能够加以利用的“可能性”。因此,就其能够加以利用的“可能性”而言,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在价值意义上是同等的。
  体育大课程体系下,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是按其存在和作用方式不同为标准划分的。如果前者的存在和作用方式,是外显的、裸露的、成系统的和概念的,那么后者则是内隐的、潜藏的、随机分布的和原生态的。前者表现为由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形式规范并获得明确陈述的课程内容;而后者则是以构成体育教学的物质条件、社会环境、精神氛围等方式存在的。而且没有获得必要的理论概括和知识梳理,也未获得明确、系统的知识陈述的课程资源;前者是在被明确告知、规定的条件下,通过学生有意识的、有系统、有特定知识要求的学习活动而获得的资源,后者则没有课程方面的明确要求和规定,而是通过学生无意识注意和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受到影响,因而作为课程资源,它是“潜在的”。由于隐性课程是以内隐的、潜在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学生在隐性课程中既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当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处于和谐状态时,人的活动才最有效益。因此,如果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就能从整体上发挥并提升体育的育人功能。
  
  2 体育潜课程目标的实现价值与意义
  (1)与显性课程目标实现互补,充分发挥体育潜课程功效。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体育大课程体系下,单纯突出实现显性课程目标的弊端暴露无遗。单纯的显性课程教育和目标的实现,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从现实生活和学生思维意识角度分析,已不能适应学生的心理变化。而体育潜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现,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介入体育显性课程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对显性课程的顺利吸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程大目标的达成度。体育潜课程之所以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是与其本身的特点分不开的。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体育潜课程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无疑会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可见,体育隐性课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发展作用是间接的,即是以学习积极性的激励为中介的。另一方面,重视隐性教育和潜在课程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体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显性课程目标和潜在课程整合目标的实现,才是真正意义上体育教学终极目标的实现。实践中,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的重要补充,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切不可分割、背离。
  (2)推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育的创新需要从理念、制度、技术和课程教学体系四个方面来进行,归纳为:“理念创新是灵魂,制度创新是保障,技术创新是手段,课程教学创新是核心。”因为创新教育最终要落实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一核心过程中来。潜课程目标的实现与否,与学生能否具备创新精神休戚相关。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并没有以自己的权威来压制和压抑学生,他们在课堂中即时的兴趣、需要和问题都会受到积极的关注并成为课堂中的课程因素,这对培养他们的文体意识和兴趣爱好有重要意义;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简单传授书本上的客观意识,而是强调通过对话和社会l生建构来共同创造和生成他们的课程意义。对话和社会性建构更强调主体在对话过程中的共同协商与意义建构,这是知识发展的一种方式;第三,在课程生成的过程中,渗透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共同作用,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讨,对学习或探究方法的探讨,以及在这些探讨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对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3)有助于解决课程目标达成中显、潜课程目标彼此分离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知识与技能这个显性目标的达成已成惯性重视,相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隐性目标如何达成常常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因而,目标的这三个维度往往不是合一达成的,而需通过不同途径和手段来进行,对三维目标的达成尤其是全人的培养效果就不会很理想。而在教学过程中,会生成动态的潜在的资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由静态的显性的资源向动态的潜在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目标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确定目标-发掘资源-交流对话-沟通整合-资源再生”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显性资源,还是潜在资源,都通过学生这个课程主体的积极参与,融化为学生个人的感悟,从而使学生得到智慧的生成、素养的提升和生命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这三者是合一达成的,而不是通过彼此分离的手段来实现的。而且是在一个充分尊重主体性的和谐交往的环境中.学生在学习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方面能够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培养,效果往往比较理想。
  
  二、实现体育潜课程目标面临的问题
  
  1 教师潜课程目标意识差,缺乏实现目标的能力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实行单一课程管理体制的原因,学校和教师习惯了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也很少接触到潜课程的概念,因而缺乏对潜课程目标资源的判别和实现目标的能力。不少教师只知道照本宣科,不知道有课程,更不知道有内隐的、潜藏的、随机分布的和原生态的潜课程资源。由于教师潜课程目标意识和实现能力的缺乏,课程资源特别是作为课程实施条件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潜课程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进入实际的体育教学中。
  
  2 实现潜课程目标的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
  在传统的被动接受的思维定式里,许多教师少有进行潜课程目标资源再认识的信心和勇气,甚至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实践的体育课程资源特别是潜课程资源。而学校对教师潜课程目标确立与实现的初始阶段,缺少及时和必要的精神鼓励,特别是缺乏科学、系统的人性化价值评估和激励机制。  体育潜课程是客观存在的,是隐含于体育显性课程之中的潜在内容,追求体育潜课程目标的实现,是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健康的个人情感,以及个人运动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体育潜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现,是体育教学改革热潮中更新教育理念所引发的新课题,也是能否更深一步地进行课程改革、践行素质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引起教育界足够的重视。
其他文献
一、语言测试发展概述1.发展阶段语言测试经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传统语言测试阶段、现代语言测试阶段和后现代语言测试阶段[1]。语言学家们也把这三个阶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
体育课程改革风险用现在的高频词汇来描述就是“机遇”与“挑战”共存。对待体育课程改革风险的态度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主动积极地参与风险还是被动无奈地经历风险?体育课程改革的决策者、实施者、参与者都必须作出自己的回应。吉登斯将风险的后果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风险在孕育损失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如何降低或规避体育课程改革的风险所带来的消极后果,笔者认为既需要专家们反
兵团团场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贯彻兵团“1+3”文件实践中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其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中国私立学校的重新崛起。新中国从重新建立第一所私立学校(通常称为“民办学校”)到
卫生部8月10日在“城市与健康国际论坛”上介绍我国医改的最新进展与成效时表示:医改5项措施已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这5项措施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12.3亿城乡居民
所谓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是指人们正确地辨别媒介信息、分析媒介信息和利用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致力于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媒介、批判地辨读媒介信息、有效地享用媒介资源,使其能充分利用媒介资源促进自身发展,参与社会实践。学校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而课堂更是开展媒介素养教学的主阵地,而媒介素养教育价值取向的不同对课堂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目标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媒介素养教育
城市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地区进步、文明的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五一农场建设新城区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但还存在产业层次低、城镇人口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知识,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知识”,要求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有意义的学习,而这种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在此背景下,帮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关键。而近年来提出的分布式学习的方案——数字化学习(E-teaming)这一技术,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高效的教学活动和有价值的探究式学习,基于E-Leaming理念下的教学
阅读过程中,文本和读者是两个关键性因素,只有适当的语言输入才能激活读者已有的图式,而读者的情感因素决定了他对文本的吸收程度。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考虑文本的适宜性,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是说教师既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还要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及个性特点。鉴于我国的英语学习人数众多,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不区别对待,教学效果肯定不好,同时也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本文拟从克拉申的输入假设和